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依据昆明烈度速报台网子台场地钻孔资料、等效剪切波速以及地脉动测试结果,对不同强震动台站的场地划分标准作了对比.结合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对昆明强震动烈度台站的场地类别作了判定.同时指出,对个别判定指标临近划分标准分界线的台站的分类工作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新疆地震台网中心大震速报质量和应对速报强地震事件的能力,通过台网与台站相互协作做好大震速报工作。充分考虑到现在运行的实时处理系统(RTS、RTP、PARA)在新疆地区存在的不足,同时认识到台站速报上传文件对台网中心速报工作的价值,研制了一套地震台站速报上传文件监视报警软件。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圈内建设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并接入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地震台网数据,实现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功能。台网建成以后将大大提升武汉城市圈的防震减灾能力,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地震预警信息、应急响应支持和震害快速评估。本文初步探讨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的建设情况,详细介绍台站的分布情况,仪器性能指标、安装调试情况及试运行情况。介绍2015年11月1日台网监测到荆门市沙洋县发生3.2级地震并发出预警的情况。最后对台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天津数字强震动台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十五"天津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系统的组成以及实现台站自动监控、台站数据自动汇集、存储、台站远程控制、烈度速报、强震动数据常规处理、强震动数据共享与服务功能的技术思路与方法.该项目的完成:(1)提高了烈度速报能力和震后应急反应速度;(2)提高了强震动台网管理与运行的自动化水平;(3)突出了强震动观测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4)锻炼了台网技术人员,为台网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实施后,地震台网密度将发生很大变化,这将对地震烈度速报产生影响。本文以台湾简易烈度计网(P-alert)记录到的高雄M6.7级地震为基础,模拟了全国重点预警区、日本和美国等四种密度的台网,通过比较和分析四种台网的烈度速报结果,研究台网密度变化对地震烈度速报造成的影响,并讨论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台站分布均匀的情况下,台间距越小,控制烈度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越好;密度较高的台网能更好勾画地震能量的释放过程,有助于评判破坏性地震中断层的破裂过程和方向等参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工程中烈度速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疆数字化地震台网业务运行管理系统具有对地震台站业务考评、网络及设备信息、台站参数、系统运维、数据共享、大震速报、速报编目数据统计和台网资料等信息管理功能。该系统在Windows 7系统环境下,使用MyEclipse平台和MySQL数据库通过JSP技术开发动态Web Service系统,使用Delphi XE10环境开发移动APP。在新疆地震台网投入运行后,解决了日常业务中台站与台站、台网与台站数据和信息交换困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新疆地震台网的运行质量监管力度,方便用户使用各类数据,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出现区域大震后,为了迅速展开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需要及时准确了解烈度分布.目前震动图的获得有震后人工调查、震源参数计算、地震监测台网、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等几种方式,其中最有效的是在重点监护区建立烈度速报台网.但烈度速报台网建设往往沿用地震监测台网的模式,建设成本高、台站密度有限、实时数据传输量大.本文研制的地震动参数速报仪采用MEMS加速度计为测震传感器和ARM+Linux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具有体积小、成本小、功耗低、一体化、智能化的特点;其内置地震信息实时处理算法,能够自动判别地震事件并计算地震动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安装简便.通过大量密集布设这种小型仪器而组建的地震动参数速报网络,具有数据传输量小、分布式计算、组成的速报网络可靠性高、能够快速产出高分辨率的精细震动图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2018年2月12日河北永清发生M 4.3地震,北京烈度仪台网共35个台站获得有效记录,记录最大峰值加速度的台站为丰台地震台(D0001),峰值加速度为10.76cm/s2,该台距震中约61km。本文对北京烈度仪台网获得的此次地震动记录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3个同台址的强震动仪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烈度仪记录计算得出的仪器烈度与强震动仪记录计算的仪器烈度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烈度速报。  相似文献   

9.
选取海南数字测震台网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地震观测报告数据,计算各个子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分析地震震中距、场地响应、仪器类型、仪器标定参数对各子台震级偏差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子台震级偏差与台站仪器类型关系不大;仪器标定参数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时,对各子台震级影响不大;震级偏差主要与台站震中距有关,子台震中距小于60km时,其震级通常会偏小;子台平均震级的偏大、偏小与区域台站场地响应的放大、衰减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省自2007年开展强震动观测以来,至目前已拥有82个实时传输数据的强震动台站,但利用现有台站进行烈度速报,不但台站数量不足,且分布并不均匀,需要进行空间插值才能满足烈度速报的需要。因此,研究适当的插值方法,完成烈度等值线图的绘制,成为关键。2013年1月23日辽宁灯塔发生5.1级地震,辽宁省地震局强震动台网中心回收此次地震强震动记录,剔除了两个记录有问题的台站记录,实际使用记录20组,合计60条,取得强震记录震中距范围从16~370 km  相似文献   

11.
缑兰兰  陈勇  苏健  赵庆 《内陆地震》2003,17(2):145-149
选取乌鲁木齐地震台和克拉玛依地震台震级资料为标准样本,分析对比了遥测数字台网与模拟遥测地震台的震级相关性,求出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各子台震级与标准样本震级的回归方程,给出了标准样本震级与子台震级的换算值。  相似文献   

12.
陈向军  刘平仁  马学军 《高原地震》2012,24(2):71-72,76
新疆地震台网中心速报卡信息提取软件根据大震应急快速反应的相关要求,结合震情值班室工作实际,提取正式速报卡信息内容,提高了大震应急短信的发布速度。  相似文献   

13.
Matlab在天津市强震动台网烈度速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Matlab软件平台开发了相应的使用程序,能充分调用不同厂家提供的各式解码程序以及发挥Matlab优秀的界面操作与做图功能,解决了天津市强震动台网强震数据解码过程中断、数据批量成图及数据通道选择、峰值提取及仪器烈度转换、烈度结果发布等基础技术问题,使速报速度由几个小时缩短到几分钟.介绍了其中的技术难点并用实例说明Matlab在天津市强震动台网烈度速报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速报震级与国际通用震级的初步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玉梅 《地震》1994,(6):61-68
本文主要利用1986-1987两年速报震级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地震速报台网确定震级的精度,全国各速报台相对中国地震速报台网测定震级的偏差。同时统计分析了中国地震速报台网相对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美国地质调查所震中初定报告PDE和国际地震中心ISC报告震级的偏差,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地震应急响应快速评估系统参数本地化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疆地区房屋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参数与西北地区房屋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参数分别输入新疆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选用新疆近几年发生的较大地震震害结果与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计算的地震灾害损失结果进行对比,进行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的参数本地化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给出新疆地区房屋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参数的合理性依据和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月20日乌鲁木齐县发生MS4.8地震,乌鲁木齐市区多处震感强烈。此次地震新疆强震台网共获取36条地震动加速度记录,距离震中21.8km的草原工作站烈度速报台记录到本次地震最大峰值加速度97.1×10^-2m/s^2(NS向),距离震中最近的永丰镇峰值加速度70.8×10^-2m/s^2(NS向)。经计算永丰镇仪器烈度为5.5度,与现场工作队考察结果基本一致。对获取到的地震动加速度进行频谱分析,卓越频率集中在2~8Hz范围内,这可能是造成永丰镇建筑物出现轻微破坏的原因之一。将峰值加速度与经验性衰减关系进行对比,震中距小于33km时,水平峰值加速度普遍高于经验性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日新疆乌恰县西南发生MS 5.1地震,新疆强震动台网布设在震中附近的10个强震动固定台获取了这次地震完整的加速度记录,记录的最大加速度为80.08 cm.s-2。对10个强震动台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常规数据处理,计算了地震烈度,并将计算的仪器烈度与现场地震宏观考察烈度进行了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和田地震台阵勘址测量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新疆和田地震台阵候选台址现场勘址测量及后续数据处理分析等内容,为确定台阵的最终台址和子台布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介绍建设完成后的新疆数字地震前兆观测网络的整体功能,以及各种前兆观测手段在全疆的分布情况,给出了新疆数字地震前兆观测网络整体结构,数字地震观测仪器的基本信息、前兆观测数据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