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市级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通过计算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间的相关系数,挑选预报因子,建立多因子权重回归方程,用于气象要素、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城镇火险气象等级、空气环境质量等级预报。此外,根据调查指标和实践经验,建立了医疗气象、储运气象、商业气象预报判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条件植被指数评价西藏植被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0—2014年4—10月西藏气象站遥感干旱指数 (条件植被指数,VCI) 和气象干旱指数 (标准降水指数,SPI) 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植被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通过分析气候环境要素对响应特征的影响并归纳相应规则,获取西藏地区植被对气象干旱有明显响应的区域分布。结果显示:VCI与12周时间尺度的SPI具有较强相关性,说明西藏地区植被生长对降水的响应大约滞后12周;植被对气象干旱响应不敏感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极度干燥或极度湿润、土地覆盖类型为森林、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值过小、多年NDVI变化标准差过小、有降水之外的其他水源补给等;基于对区域气候环境要素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西藏中部偏南地区植被对气象干旱有明显响应,主要包括拉萨地区、山南地区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那曲地区中部和西南部、阿里地区的东南部。  相似文献   

3.
1建设项目概述《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实时查询系统;历史资料及天气图查询系统;Micaps二次开发业务系统;城市概率预报系统;地县预报服务网络系统;重大气象灾害预报决策服务系统;重大气象灾害情报收集服务系统。2系统总体功能《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和完善了现有预报、服务手段,将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包含的各分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业务平台,提高现有预报、服务业务系统的总体功能,进一步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在预报服务领域的综合效益。3各分…  相似文献   

4.
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包红军  王莉莉  沈学顺  李致家  黄小祥 《气象》2016,42(9):1045-1057
从洪水预报中定量降水预报应用进展、面向洪水预报的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气象水文耦合预报不确定性研究进展三个方面系统介绍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研究进展。研究指出,融合预报员预报的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技术是提高面向洪水预报的流域降水预报精度的重要方法,中尺度集合预报技术是提升流域局地性强降水预报能力的主要途径;概念性与物理性相结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面向洪水预报的流域水文模型发展方向;水文集合预报是考虑气象水文单向耦合预报不确定性有效解决技术,贝叶斯系列模型可为分析气象水文预报不确定性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环境气象生活指数的概念,指出环境气象生活指数的开发主要是运用气象学、天气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理论和业务技术方法,采用现场观测、实验研究、理论分析等手段,依赖基本气象业务系统,探讨气象条件对人们的生活、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作用和影响机理。建立南宁生活指数预报系统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引用他人已经建立的预报模型、参照中国气象局文件建立预报模型、统计分析建立预报模型、经验预报模型也在文中进行了详细介绍。文章指出南宁生活指数预报系统要求的最低环境为586/133,16M内存,120M硬件空间;建立在W indow s 9X/NT/2K/XP操作系统上,开发工具为V isua l B as ic60;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模块为数据录入模块、预报结论修改模块、参数设置模块;系统的预报流程和使用步骤也进行了介绍。文章还通过对部分指数的预报准确率分析评估了系统预报效果,评估表明系统预报总体效果良好。最后文章讨论了进一步完善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宁夏旅游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专家评估法对2010年宁夏旅游气象服务效益和需求进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宁夏旅游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为0.203%,效益值为1075.9万元;高敏感气象条件有降雨、降雪、风力、道路结冰、沙尘天气、雾霾、积雪深度、闪电雷暴等;高影响气象要素临界值和有效预报时段因要素和典型服务环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类型包括灾害防御措施科普产品和以基本天气预报和灾害天气预警为主的精细化旅游气象专题服务产品两类,形式仍主要以文字为主,达到74%,发布途经呈手机短信、网络、专用系统、电子邮件等渠道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加强研发统计、遥感、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相结合的作物产量集成预报与服务。发展环境气象服务。建立并完善环境气象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加强霾、沙尘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以及光化学烟雾等环境气象中期预报和气候趋势预测业务。发展交通气象服务。开展高影响天气交通气象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逐步实现以"点段线"为特征的高分辨率交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环境气象生活指数的概念,指出环境气象生活指数的开发主要是运用气象学、天气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理论和业务技术方法,采用现场观测、实验研究、理论分析等手段,依赖基本气象业务系统,探讨气象条件对人们的生活、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作用和影响机理。建立南宁生活指数预报系统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引用他人已经建立的预报模型、参照中国气象局文件建立预报模型、统计分析建立预报模型、经验预报模型也在文中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国家级强对流天气综合业务支撑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波  郑永光  蓝渝  周康辉  刘鑫华  毛旭 《气象》2017,43(7):845-855
国家级强对流天气预报业务正在从以短期预报为主调整到短期和短时预报并重的业务格局。文章从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发展与服务需求的角度,重点介绍了国家级强对流天气综合业务支撑平台及其核心技术。该平台以气象数据组织和图形化表达两个核心要求为牵引,发展了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自动气象绘图系统和WEB检索与显示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基于多源观测资料、中尺度数值预报和全球数值预报,发展了集约、高效的强对流天气监测和临近预报、短时预报和短期预报等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是整个平台的核心;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从不稳定与能量、水汽、抬升与垂直风切变等条件出发,以归纳总结的分类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为基础的分类强对流短期预报分析技术;应用"配料法"发展的分类分等级的强对流天气客观概率预报技术;强对流短时预报技术包括高分辨率数值预报释用、多模式预报集成、对流尺度分析、实况和模式探空分析等多项技术,重点实现了从过去3 h实况到未来12 h预报的无缝隙衔接;强对流的监测和临近预报技术在基于多源资料的强对流天气实况与强对流系统监测技术基础上,发展了基于雷达特征量、强对流实况、各类强对流指数和预警信号等多源信息的报警技术。自动气象绘图系统实现了高效、便捷地接入多种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等多项功能。在预报服务方面,基于WebGIS发展了县级分类强对流预警信号和国家级分类强对流预警预报产品共享技术,实现强对流短时预报业务的高交互性与上下互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水文气象信息概述:观测、融合与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自江  曹丽娟  廖捷  谷军霞  张涛  潘旸 《气象》2022,(3):272-283
高质量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是开展气象和水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及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基本支撑。以降水等水分循环基本要素为重点,简要概述部分单源的观测数据集、二维/三维的融合分析产品和多维的再分析产品的研发进展,及其在水文气象监测预报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气象和水文数据是地球系统中水分循环的最重要体现,二者的有效汇聚和协同质量控制,能更有效地促进其在地球系统模式各分量中的应用;经过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和同化分析形成的多尺度、高精度、高时效、时空连续的格点化分析场,是智能网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零时刻”起点,已经成为无缝隙预报业务的组成部分;经过历史数据同化分析产出的长序列大气、陆面等再分析产品,是气候变化演变评估和监测的重要保障,其应用价值远超观测数据本身。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减轻气象灾害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根据2012年11月-2013年3月和2013年11月-2014年3月两个冬季大棚内外气象数据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热力计算法、经验公式法、相似个例法等对郑州市大棚气温进行预报研究,分别统计预报质量,分析利弊。结果表明:回归分析法、热力计算法在天气条件比较平稳时预报质量高、效果好,遇到转折性天气时,预报效果差,需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有效订正;相似个例法、经验公式法在强降温、降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条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对回归分析法、热力计算法是有效的补充订正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2014年2-3月大棚最低气温进行预报,误差2.0℃以内的预报准确率为87%,预报质量较高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广东气象》2007,29(4):F0004-F0004
1、《广东气象》以贴近业务、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为办刊宗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面向三气象发展的需求。国内外公开发行。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期刊数据库。2、《广东气象》刊登气象科技各有关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短论。内容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报技术(含数值预报产品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信号发布技术;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应用气象(含人工增雨、气象科技服务及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技术;气象科技信息动态;气象拓展新领域;气象…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生态康养气象服务能力,探讨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气象环境关系,利用承德北部丰宁县2020年—2022年5月两个空气负氧离子站监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气象环境数据,统计分析了负氧离子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气象环境要素的变化关系及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负氧离子浓度的气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丰宁城市公园、林区负氧离子浓度年均值分别为1358.7个/cm3、1955.8个/cm3,最大值分别为3867个/cm3、5845个/cm3,具有治疗和康复功效的自然环境条件;林区的负氧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城市公园,城市公园和林区负氧离子浓度月变化均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8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月;林区、城市公园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夜间大于白天,年内及春夏秋冬四季内的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日出以前及日落以后,最小值出现在午后;城市公园、林区负氧离子浓度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日照及PM2.5、O3浓度的变化有关,影响负氧离子浓度的最关键的气象、环境要素为相对湿度、PM2.5,城市公园受气象、环境影响更大;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城市公园和林区的负氧离子浓度气象预报模型,经检验,两个模型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为77.6%、74.9%,拟合效果良好,可为森林康养及健康生活提供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以下简称“上合青岛峰会”)于6月9—10日在青岛召开,会议筹备、运行及开幕式等活动对精细化气象服务要求较高。青岛市气象局通过升级改造自动气象站,新增海上浮球观测站,申请卫星加密观测,完善了会议场馆及周边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本地化了短时临近系统及海雾客观预报系统,建立了高影响天气个例库,实现了天空状况、能见度、降水量的精细化、无缝隙预报;开发了格点预报产品制作平台,服务于上合青岛峰会决策的显示服务平台和手机APP,实现监测、预报一体,预报预警高效制作分发;高度重视网络安全运行维护保障。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充分利用国内最新科技成果,确定服务重点,明确责任主体,坚持科学服务策略,通过服务网站、现场服务、电话、会商、传真等多种手段为政府会议相关官员、会议筹备成员单位等提供了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出色地完成了上合青岛峰会气象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5.
西安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类社会活动增加 ,工业化进程加快 ,空气污染日趋严重 ,尽管环保及有关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 ,大气污染程度改善甚微。开展城市大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服务 ,越来越受到各台站的重视。陕西省专业气象服务台研制了西安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业务服务系统。1 预报系统设计  结合西安气象特点 ,统计了西安污染与各要素的相关性 ,发现西安大气污染与近地面层 (包括地面风、逆温层等 )关系十分密切 ;预报业务系统中气象参数主要从 MICAPS系统及本站 0 8、1 4时实时要素中获得 ;预报系统采用客观预报与主观预报相结合 ,污染…  相似文献   

16.
强横风是影响铁路(高铁)运行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气象监测/预报风速与对铁路运行有实际影响的风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从铁路部门实际需求出发,结合铁路气象学基本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与数据融合技术,初步探索了铁路(高铁)横风监测预报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精细化网格风速监测/预报新产品的应用、精细化道路分段及各路段下垫面类型的提取、反映路段基本特征的风速订正技术,以及综合考虑铁路线路走向和风向的横风转化技术等。同时,以哈大客运专线四平段一座典型高架桥为例,分析了气象风速资料在该高铁路段的适应性及风速订正效果,探讨了本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法将常规气象风速资料转化为对列车运行有实际影响的风速,对于开展针对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铁路气象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建设和民众出行的大动脉,它对气象条件具有高敏感性。不利的天气条件易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研究发展历程,分析几类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与机理,最后探讨了中国特色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建设的内容、特点及趋势。结果表明,以雾为主的低能见度、道路积雪和结冰、强降水等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气象因素。本研究旨在促进我国交通气象学科的发展,提升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并为科学决策道路建设、防范和应对交通事故、保障财产和生命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气象》2007,29(1)
1、《广东气象》以贴近业务、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为办刊宗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面向三气象发展的需求.国内外公开发行.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期刊数据库.2、《广东气象》刊登气象科技各有关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短论.内容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报技术(含数值预报产品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信号发布技术;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应用气象(古人工增雨、气象科技服务及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技术;气象科技信息动态;气象拓展新领域;气象…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近年来,上海市气象局面向服务需求,选定了诚实积涝、航空气象、海洋气象、健康气象和交通气象五个重点方向,以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为基础,围绕天气要素预报、影响预报、  相似文献   

20.
气象指数预报是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根据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各行各业工作性质对气象敏感度的不同要求 ,引用数学统计方法 ,对气温、气压等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计算而得出的量化的预测指标。气象指数预报分为生活和行业两大类预报。生活类气象指数预报是一个新兴的公益性服务项目。它包括 :人体舒适度、晾晒衣服、着装、空调开机、晨练、上下班 (学 )、城市火险等 1 0多个指数的预报服务项目 ,这些服务更加贴近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工作需要。由生活类气象指数派生出的医疗气象指数预报与我们的健康有更直接的关系。这些指数预报主要有 :中暑、感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