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热带库里亚藻(Coolia tropicalis)为研究对象, 在不同锰浓度(0、1、5、10、50μmol·L -1)的人工海水培养15d,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了其生长和光合作用对不同锰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 1)比生长速率(μ)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与锰浓度均呈指数关系且对锰胁迫具有相同程度的响应; 2)锰浓度至少大于1μmol·L -1才能维持热带库里亚藻正常的光合作用活性, 当锰浓度低于该浓度时, 光合作用活性(Fv/Fm)在6d后开始下降, 而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ABS/RC)和热能耗散(DI0/RC)升高; 两个反应中心之间的电子传递(φE0)及生长并未受影响, 表明此阶段锰缺乏只影响活性光反应中心数量并提高热耗散途径; 当锰缺乏延长至15d时, 胁迫作用显现(F0上升)并且电子传递(φE0)和生长受到抑制, 这阶段锰缺乏使光反应中心关闭且电子传递受阻; 3)锰缺乏的修复损伤比(r/k)并未降低, 表明锰缺乏并未影响热带库里亚藻的光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采集自我国广西涠洲岛海域潮下带大型海藻及死珊瑚上的附着底栖甲藻样品进行了分析。利用毛细管单细胞分离方法成功分离并培养了多株前沟藻属种类, 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对所获得的前沟藻株系进行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分析, 鉴定出前沟藻属3个种, 分别为具盖前沟藻(Amphidinium operculatum)、玛氏前沟藻(Amphidinium massertii)和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eterae), 其中具盖前沟藻和玛氏前沟藻为我国新纪录种。分析比较了不同种类间形态和系统发育的差异, 发现3种前沟藻的形态特征大体与相应模式种报道的一致。本研究丰富了我国前沟藻种类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化信息, 同时将两个新记录种具盖前沟藻和玛氏前沟藻的已知分布范围拓展到了我国南部沿海水域。  相似文献   

3.
赤潮异弯藻毒性及毒性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一种标准实验生物卤虫ArtemiasalinaLeach为实验材料 ,初步研究了一种鱼毒性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的毒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 ,赤潮异弯藻能强烈抑制卤虫的运动能力 ,0 .1、1 .5、6和 2 4h时 ,赤潮异弯藻对卤虫运动的半影响浓度分别为 1 .5× 1 0 4 、7.5× 1 0 3、4.5× 1 0 3、3× 1 0 3cells/ml,但在较低浓度 3× 1 0 3cells/ml的赤潮异弯藻中 ,经过48h,卤虫的运动能力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对该藻各组分 :藻液 (algalculture)、藻细胞悬浮液 (re suspendedcells)、去藻过滤液 (cell freemedium)、藻细胞内容物 (cellcontents)和藻细胞碎片 (cellfragments)的毒性比较 ,发现藻液、藻细胞悬浮液和藻细胞碎片对卤虫的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而去藻过滤液及藻细胞内容物无影响 ,结合致毒途径藻细胞结构 ,可以推断毒性物质来源于藻细胞表面。经苯酚硫酸法和紫外可见光范围的吸收扫描 ,结合该藻藻的细胞结构报道结果 ,分离到的毒性组分推断为多糖类物质 ,本实验结果将有助于了解赤潮异弯藻对海洋生物危害的毒性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分离于我国海南三亚鹿回头海域的两株虫黄藻SYSC-14-11和SYSC-2-8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描述了两株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 并与世界其他地理区系的Effrenium属虫黄藻进行了差异性比较, 发现本研究中的两株虫黄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与Effrenium属虫黄藻模式种Effrenium voratum基本一致, 推测本文中的两株Effrenium属虫黄藻均为E. voratum。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热带海域虫黄藻的物种多样性, 为完善我国的虫黄藻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甲藻(Dinophyta)凯伦藻科(Kareniaceae)的分类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伦藻科(Kareniaceae)是甲藻门中较新建立的一个科。凯伦藻科种类广泛分布于全球海域,目前已报道3属30个种。由于该科大部分种类频发藻华,严重威胁近海生态安全和水产养殖,因而备受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沿岸也逐渐成为凯伦藻藻华的重灾区,凯伦藻曾引发我国最严重的几次藻华事件。本文对本科种类分类学特征进行详细描述,翻译其中文名,编制属、种分类检索表,以期为我国凯伦藻生物多样性研究以及凯伦藻藻华防治提供基础而必要的种源信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铜对近岸海水中三角褐指藻的毒性。铜离子活度(a_(cu))的阈值为10~(-9.1)mol/dm~3,此时藻的单位生长率(μ)不受a_(cu)影响;acu使μ降至零时为10~(-7.0)mol/dm~372小时EC_(50)值约为10~(-7.4)mol/dm~3。得出μ与a_(cu)间的线性关系,a_(cu)的范围由阈值至刚大于零生长率所对应的a_(cu)值,可通过线性关系式得出。  相似文献   

7.
铜藻(Sargassum horneri)是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暖温带性海藻,是我国海藻场的重要组成物种之一,对于海洋环境、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除底栖生活外,铜藻可营漂浮生活。气囊和生殖托是铜藻适应漂浮生活的重要结构,但是二者与漂浮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尚研究有限。本文对漂浮铜藻和底栖铜藻气囊、生殖托的数量以及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漂浮铜藻气囊体积显著小于底栖铜藻(P0.01),漂浮铜藻生殖托个数远少于底栖铜藻(P0.01),推测铜藻为了适应漂浮生境,其漂浮能力和有性生殖能力已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丙溴磷对蜈蚣藻的生 长、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电解质外渗率、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50)为3.7mg/L,对光合作用的 48hEC50为6.19mg/L,对呼吸作用的48hEC50为8.47mg/L。此外,高浓度的丙溴 磷还可引起藻体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 酶活性降低,细胞膜损伤,电解质外渗率升高。(3)研究还发现藻体在受到丙溴磷伤害时其 硝酸还原酶活性急剧升高,最高可达到对照的几十倍,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可能成为指示藻体 受伤害程度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欢  胡章喜  唐赢中 《海洋科学》2017,41(9):94-101
化学互感作用或化感作用(allelopathy)在浮游植物的种群相互作用及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已经成为有害藻华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但在被研究的种类和化感作用的规律等方面还存在众多空白。本研究选取分离自中国和美国近海的重要藻华甲藻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短沟别什莱藻(Biecheleria brevisulcate),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72 h共培养)观察其与另一种常见的藻华甲藻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的化感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化感效应随种类和特别是起始细胞密度比率而分别表现为抑制或促进共存种的生长。与起始细胞密度为500个/m L的红色赤潮藻共培养时,多环旋沟藻起始密度为25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米氏凯伦藻苏澳株和短沟别什莱藻在细胞密度低于1 00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同时起始密度为5 000~50 000个/m L的剧毒卡尔藻被红色赤潮藻促进生长。但是,米氏凯伦藻深圳湾株在细胞密度500个/m L以上时均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多环旋沟藻在起始密度大于250个/m L时开始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且抑制效应在起始密度2 500个/m L时接近100%。米氏凯伦藻的化感作用在不同株系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有害藻华甲藻之间的化感作用表现出复杂的形式,随着作用的种类和互相之间的密度比率变化而有互相促进、抑制或一方抑制(或促进)另一方等作用,这对进一步认识藻华甲藻的种群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急性毒性实验的方法,对一株不产PSP毒素的相关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affine株AC-1)的毒性及其毒素(AFT)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关亚历山大藻(AC-1)对卤虫、轮虫、糠虾均有毒性效应,其96hLC50分别为:90cells/ml,1500cells/ml,5000cells/ml。相关亚历山大藻(AC-1)各组分:藻液、细胞重悬液、藻细胞培养过滤液、内容物对卤虫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表明AFT毒素可能来源于细胞内,能分泌到细胞培养液中。通过对该藻过滤液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去蛋白组分毒性、分子量范围、极性、多糖组分鉴定,表明AFT毒素为极性较强的多糖类物质,对热和酸碱稳定.其分子量范围为5-50kDa。  相似文献   

11.
Marine benthic dinoflagellates in the genus Coolia were reported in both tropical and temperate regions. We conducted a morph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character...  相似文献   

12.
13.
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 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湖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 000个/cm3;在24 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卤虫存活没有显著影响,而赤潮异弯藻能对卤虫的活力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0.1,1.5,5和24 h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5 000,7500,4500,3000个/cm3,但在赤潮异弯藻较低浓度为3000个/cm3时,经过48 h卤虫的运动能力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这两种有害藻对同一种生物的毒性大小存在差异,而这两种甲壳类生物对同一种有害藻的反应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西沙群岛潮间带的后鳃类软体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沙群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过去仅有零星报道,计有:张玺、齐钟彦和张玺与本文作者记载的19种。为进一步了解西沙群岛潮间带栖息的后鳃类,给我国沿海软体动物区系和潮间带生物生态的研究提供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6-1958年三次在西沙群岛潮间带调查所获得的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共42种,分隶于14科,25属。其中有2新种,19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 在42种中,属环热带种的2种:黑指纹海兔,斧壳海兔;属西太平洋热带种的10种:凹穴踊螺、枣螺、东方枣螺、卵圆月华螺、美丽全缘侧鳃、条凸卷足海牛、素色舌尾海牛、天青叶海牛、无饰燕尾海牛、多肉翼簔海牛;属印度-太平洋热带种的20种:四带枣螺、柱形阿里螺、阿地螺、隐肺螺、截尾海兔、燕尾海牛、眼斑多叶鳃、缘六鳃、波叶海牛、斑刺海牛、被球片海牛、革质扁海牛、粟斑扁海牛、薄片扁海牛、革皮星背海牛、黑枝鳃海牛、叶海牛、丘凸叶海牛、华贵叶海牛、鸡冠卷足海牛;属我国沿海地方种的4种:西沙凹缘侧鳃、红斑舌尾海牛、西沙舌尾海牛、西沙瘤背海牛。在这些种类中,31种是中国和日本南部沿海的共有种。可见,我国西沙群岛的后鳃类为热带、亚热带区系,与日本南部沿海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这些种类中分布到海南岛的有19种,向北分布到台湾沿岸的仅有4种。可见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区系极相似。  相似文献   

15.
16.
西沙群岛软体动物前鳃类名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沙群岛的软体动物种类极为丰富,大多数属于和珊瑚礁有密切联系的热带种。其中有不少是可以利用的经济种,例如鲍鱼、马蹄螺、冠螺、宝贝、砗磲、砗蚝、珍珠贝等等。它们的肉可供食用,贝壳也可以作为贝雕面或其他艺术品的材料。但是以往除熊大仁有过一篇报道,共记载了40种以外,仅有一些零星记录,很少有人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西沙群岛调查队曾于1956-1958年三次到这些岛屿进行调查1),获得了不少软体动物标本,本文即根据这些材料,先就其中的腹足类前鳃亚纲,进行整理鉴定写成。总共包括262种,分隶于43科,95属。此外还有一些种类,因标本少、不完整或因资料缺乏暂时未能鉴定,拟留待以后在专题研究中陆续补充。根据我们二十多年来在我国沿海搜集的大量软体动物资料,在名录中对每一种在我国沿海发现的分布点作了记录。 根据我国西沙群岛前鳃类的种类组成分析,它与邻近的马来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区系性质较接近,同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印度-马来亚区。就这些种类在我国沿海分布的情况而论,在262种中,有尖角马蹄螺(Trochus conus Gmelin)、坚星螺(Astralium petrosum Martyn)、带鬘螺(Phalium bandatum Gmelin)、华贵竖琴螺(Harpa nobilis R?ding)、黄斑笋螺(Terebra chlorata Lamarck)等44种仅见于我国西沙群岛;有耳鲍(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大马蹄螺(Trochus niloticus maximus Philippi)、蜘蛛螺(Lambis lambis Linnaeus)、虎斑宝贝(Cypraea tigris Linnaeus)、延管螺(Magilus antiquus Montfort)、地纹芋螺(Conus geographus Linnaeus)等147种向北分布到海南岛;有带蝾螺(Turbo petholatus Linnaeus)、瘤平顶蜘蛛螺(Lambis truncata sebae Kiener)、龟甲贝(Chlypypraea testudinaria Linnaeus)、法螺(Charonia tritonis Linnaeus)、笔螺(Mitra mitra Linnaeus)等194种也分布到台湾省:有塔形扭柱螺(Tectus pyramis Born)、肋蜒螺(Nerita costata Gmelin)、梨形乳玉螺(Polynices pyriformis Recluz)、卵黄宝贝(Cypraeas vitellus Linnaeus)、彩榧螺(Oliva ispidula Linnaeus)、织锦芋螺(Conus textile Linnaeus)等33种分布到广西、广东沿岸;仅有中华楯?(Scutus sinensis Blaiville)、星状帽贝(Putella stellaeformis Reeve)、齿隐螺(Clanculus deuticulatus Gray)、渔舟蜒螺(Nerita albicilla Linnaeus)、中华蟹守螺(Cerithium sinense Gmelin)、阿拉伯绶贝(Mauritia arabica Linnaeus)、珠母核果螺(Drupa margariticola Broderip)等7种向北可分布到福建省沿海的东山和平潭附近。根据这个分布资料,可以看出我国西沙群岛前鳃类种类区系与台湾省和海南岛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钙扇藻属(Udotea)植物广为分布于热带海洋,特别盛产于珊瑚礁上。绝大多数种类的分布具有很大的海区局限性,例如,一般的大西洋种类(除了个别例外)不产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区,反过来也一样。与它们的广泛热带分布相反,对其分类研究工作做的却很少。自从1911年Gepp等对这个属进行了系统分类,报道了15种;六十几年来,只增添了一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还没有任何藻类工作者对这属的系统分类进行研究。除Gepp等报道了它们的内部结构以外,其他藻类工作者仅简略地描述了外部形态和一些藻丝的情况。 1957年和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派调查组到我国西沙群岛进行海藻调查时,采集了113号标本。经过我们的初步分析研究,西沙群岛的钙扇藻属的区系是非常丰富的。本文所报道的六个新种,仅只是西沙群岛钙扇藻区系的一部分。所用标本,包括模式标本都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