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气候生产力时空分布及粮食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气候生产力的分布变化.利用黑龙江省25个站点1961-2017年逐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基于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法、克里金空间插值和相关统计方法研究气候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灰色系统方法预估了...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高素华  潘亚茹  郭建平 《气象》1994,20(1):30-33
分析了我国大体分布均匀的350个站点近40年植物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50、60、70、80年代距平场变化,并讨论了“暖干型“、“暖湿型“、“冷湿型“、“冷干型“气候对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越南北方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越南北方19个代表性站点,近50a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越南北方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EOF(Emp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气候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气候异常导致气候变率不稳定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4.
应用武威地区气象局农试站1987、1988年果树试验资料,从果树生产力出发,系统定量分析了果树枝、果生长动态,客观划分出春、夏、秋梢和果实初生、高峰、缓生、成熟期之后,对照气候特点,得出海拔1500m气候带果实增长期适宜下限温度为12℃,上限为34℃;1750m左右的地区,适宜下限为13℃,上限为30℃;果实停长下限为7℃。提出了提高果树生产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宝鸡市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0--2009年宝鸡市11个气象站年平均温度及降水资料,应用TuynthwhiteMemoral模式计算宝鸡地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状况,同时分析影响因子的显著性。结果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宝鸡地区作物生产力的主要因子,气候变化对作物气候生产力影响显著,“暖湿型”气候对全区都十分有利,平均增产幅度约6.5%~7.2%;“冷干型”气候对全区都十分不利,减产幅度为7.3%~6.5%。“冷湿型”气候对川塬区较为有利,而对山区不利;“暖干型”气候对秦岭以北大部分地区较为不利。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作物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中国黄土高原7省51个气象站1961—2000年主要气象要素观测资料,采用EOF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呈递减趋势;年和各季节的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大于全国同期增温速度;年降水量和作物生长季节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黄土高原气候暖干化使作物气候生产力下降。“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有利,平均增产幅度为5.9%,而“冷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不利,平均减产幅度为6.3%。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天然草场的气候生产力及其载畜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茂名5地区1973~2013年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3个气象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研究和探讨茂名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显示:从温湿指数月分布来看,茂名大部分地区5~9月都为不舒适气候,温度较高,其它指数月分布和各指数年分布显示茂名地区全年气候都比较舒适,适合旅游,其中3月和11月最适合旅游。建议游客在旅游时要特别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避免不适宜旅游的时机。  相似文献   

9.
近46a黑龙江水稻障碍型冷害及其与气候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稻作区46 a(1961—2006年)每年7—8月逐日平均气温、5—9月逐旬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自然低温下障碍型冷害发生的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基于logistic曲线方程模拟粳稻气候生产力,建立起5个区域粳稻气候生产力与障碍型冷害期间平均温度和冷害持续时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近46 a间,20世纪70年代是障碍型冷害高发期,20世纪80年代是障碍型冷害发生频率由多至少的转折期,21世纪初为低发期。黑龙江省北部稻作区、东部稻作区和中部稻作区为障碍型冷害重发区,南部稻作区为中等发生区,西部稻作区为轻发区。5个区域障碍型冷害发生期间的平均温度与粳稻气候生产力相关性均不显著,而冷害持续时间对粳稻气候生产力影响显著,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部、东部和南部极显著(通过0.01信度的显著性检验),冷害持续时间每延长1 d,北部、东部和南部粳稻气候生产力分别下降119.89 kg/hm^2、213.60 kg/hm^2、133.84 kg/hm^2,西部和中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王裕文 《四川气象》1995,15(4):27-30
通过分析研究表明近40年来重庆年、季农业气候生产力水平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日照增多、平均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均可使年、季农业气候生产力提高,并给出了在30年气候振动范围内各类气候情景对年、季农业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程度;大气CO2浓度增加,治理大气污染,减少烟尘排放量,有利于重庆年,季农业气候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陈艳春  赵秀英 《气象》1996,22(11):44-48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栽培草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以及牧草生长季气候条件的优劣势。计算得出该区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的气候力,气候增产潜力,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亓场改良措施。结果表明:天然草场气候生产力为9210-11820kg/ha。增产潜力为4500-10500kg/ha;种植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场气候生产力为23775-28080kg/ha,增产潜力为6000=19500kg/ha。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粮食作物气候—土壤生产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经改进的Kassam-Wageningen法,对江苏省4大粮食作物的光、温、水生产潜力与土壤的影响进行了逐级计算,对全省6个农区粮食生产力的地理分布,未来40年的发展,及其满足人口需求的能力做出分析与预测,提出了今后实现粮食生产与人口消耗良性平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艳春  赵秀英 《气象》1996,22(11):44-48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栽培草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以及牧草生长季气候条件的优劣势。计算得出该区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的气候生产力、气候增产潜力,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提出草场改良措施。结果表明:天然草场年气候生产力为9210—11820kg/ha。增产潜力为4500—10500kg/ha;种植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场年气候生产力为23775—28080kg/ha,增产潜力为6000—19500kg/ha。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地区3个气象站近30 a气温和降水的连续数据,运用Tharnthwaite Memoriae模型,对博州地区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序列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博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06℃·10 a-1;年平均降水量在近30 a来总体呈增多趋势,平均每10 a增加3.2 mm。气候生产力在近30 a来呈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242.5 kg·hm-2。降水和温度是决定气候生产力的主要因素,降水对气候生产力高低的贡献率最高,是影响气候生产力的最主要影响因子。"暖湿型"气候对植被生长最为有利。未来若气温提升1~2℃,降水增加10%~20%,博州地区的气候生产力可能增加11.01%~20.18%。"冷湿型"气候和"暖干型"气候则会使气候生产力降低。  相似文献   

16.
水稻气候生产力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稻气候生产力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利用杂交水稻种植区18省165站30年逐旬光温整编资料,模拟并分析了早、中、晚稻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气象原因;利用模糊聚类分析,进一步对我国水稻种植区域作了气候生态类型区划,结果早季稻划分为七个类型区,中季稻和晚季稻可划分为六个类型区。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植物气候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江苏省59站1960-2006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i模型计算了江苏植物气候生产力(TSPV),用EOF等统计方法分析了TSPV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总体气候生产力水平呈南高北低的状态,随纬度增高而降低;北部气候生产力近年来不断增长,南部则较为平稳;EOF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的气候生产力主要有全省一致、苏南和苏北相反、江淮为中心等分布型.  相似文献   

18.
天然草地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文章利用天然草地生产力普查资料及气候统计资料,研究了内蒙古天然草地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气候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天然草地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光、热条件之间呈现十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水分条件之间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所建草地生产力模式的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影响的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应对气候变化、进行粮食生产结构合理调整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用部分经验公式,推导出了一种计算粮食气候产量评价模式,用以估测气候因子(气温、降水)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利用该模式,根据1981—2010年闽东地区逐年气温降水推算粮食产量,运用聚类分析、概率函数拟合等统计学方法对粮食产量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东粮食产量与气温相关不显著,而与降水量显著相关。降水的增加有利于产量的增加。气温升高,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产量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气温升高,却可能造成产量的降低。聚类分析闽东粮食产量年型可分为歉收年、正常略少年、正常略多年和丰产年,闽东粮食产量主要年份为正常略少或略多,大多数年份粮食产量较为稳定,粮食产量评价结果与历史实况较为一致。本文推算的粮食产量评价模式能够反映出不同气候年景对产量的变化影响,是一种较为便捷和实用的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贵州省黔西南州8个台站1982—2011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即植被第一净生产力的关系模型,计算分析黔西南州植被气候生产力的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0 a来黔西南州中部以北地区平均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黔西南州30 a降水量正距平区域主要在北部、西南部和中部等地区,中部以南以东等地的降水量均为负距平,30 a降水距平分布基本呈"西北多东南少"的特征;黔西南州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变化较大,各地气候生产力多年平均值在671.1~853.4 kg·hm-2·a-1之间,全州气候生产力多年平均值为754.6 kg·hm-2·a-1;EOF分析结果表明,气候生产力的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全场一致的正位相分布,其方差贡献率为91.8%,通过North检验,第1时间系数表现为1~2 a的周期振荡。通过对未来气候变化模拟显示,黔西南州出现"暖湿型"气候时对植被生长最有利,出现"冷干型"气候时对植被生长最不利,在当前气候背景下,未来气候变化将不利于黔西南州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