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地震前兆数字化仪器受到强雷暴干扰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邱永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3,24(5):100-105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地震监测仪器设备也从模拟观测时代进入了数字观测时代。然而,自动化数字观测仪器不同于传统的手动模拟观测仪器,它对安全供电要求很高,如大的电压波动、瞬间的强雷暴干扰等都会对仪器的连续稳定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毁坏仪器。因此,在数字化观测仪器设备安装之前,一般都进行供电、通信、地线、避雷等观测环境条件的改造,以确保仪器能够正常工作,取得连续、稳定、及时、可靠的观测资料,为地震监测、预报、研究服务。但是,根据目前人类所能掌握的科技水平,不管采取何种避雷措施,在强雷暴天气出现时,难… 相似文献
3.
4.
薛志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27(6):73-79
主要介绍FHD-1型质子核旋磁力仪无补偿电流输出;RS-232C总线隔离驱动器(光隔副侧)引起的数据通信时好时坏;水位、地热数据不能调收;气氡、氦仪器无故障死机等故障的检修方法,对有关的电路及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以实例对这些故障的检修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检修方法、步骤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震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在山东聊城水化站对地下流体学科数字化改造的7种仪器进行了试验,并于1999年11月通过验收,现已运行3a。为全面总结上述7种数字化仪器的运行情况,对各类仪器的优缺点做了综合评定,同时对多种数字化记录资料与模拟记录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SD-3A型测氢仪、GWK-201型测氦仪、LN-3数字式水位仪工作性能较稳定、测值连续准确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CMOS双列直插数字器件制作、线路简单实用、适合各种不同速度滚筒记录形式的仪器,作为滚筒停转和地震信号共用的报警器。其特点是装配容易,无需调试,适应性大,省电耐用,使用方便。 报警器的电工作原理图1所示,由清零信号发生器、计数器、触发器、振荡器等四个基本电路组成。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概略介绍了“多种地震仪器标定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研制目的、主要技术内空及编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认为用该系统对测震仪、水氡仪、核旋仪的标定、比测数据处理既可以提高标定结果的精度,又可将此项工作规范化、微机化、所以这套系统的实施对整个地震观测及地震分析预报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山东省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通过验收后,面对集系统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地震数字化前兆台网技术保障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数字化前兆仪器的特点,提出了建设地震前兆设备技术保障体系的观点。利用本省数字化前兆台网建设的有利时机,有计划地培养一支技术保障队伍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768地震记录器是中国地震局768工程地震遥测台网配套设备之一,投入运行近20年,为地震观测预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模拟地震观测离不了设备,今后数字地震观测若要有可见记录,同样要使用该设备。768地震记录器是70年代产品,连续运行近20年,设备严重...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溶解气数字化观测程控定量自动脱气装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一种适于与气体自动观测仪器配套、应用于地震地下水前兆数字化观测的定量自动脱气装置。该装置根据气体溶解平衡原理设计而成,采用了交联双循环技术,由单板机实现程序控制,可利用连续流经该装置的被测水样,周期性制备定量体积的与被测水样具有确定浓度关系的气态样品,供气体自动观测仪器进一步测量,并按照给定的理论公式,对被测水样中相关溶解气的真实浓度给出精确的定量表达。专门设置的“稳压功能”和“除水功能”使该装置具有较稳定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前兆台网管理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辖的5个台站,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遥测组网。该台网拥有一个台网中心、7个子台、28个主测项、11个辅助测项,日产出形变、电磁、流体科学的观测数据8万3千组。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种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也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台网设备的正常工作做保证。现将我们在管理数字化前兆台网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数字化前兆台站的第8…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地震台站地震仪器使用的避雷器,叙述了其工作原理,安装方法,指出因其造价低廉、安装简单、安全可靠,可保证地震仪器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8.
19.
新安江地震台根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总体设计和“浙江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建设的要求,对原有的观测楼、观测山洞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1]。原观测楼拆除,新建440m2观测楼,并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新增甚宽带地震计KS-2000和强震计PS-23。改造设计严格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化地震观测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