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海水盐分之浓度,在各大洋中,平均皆在35‰上下,惟红海以地理关系,盐分特高,几达40‰,在红海湾内,且达43‰,然此尚不算大,苏彝士运河内之盐分,竟高至56‰,大概为世界盐分最高之海道矣。苏彝士运河盐分所以如此之高,盖因其中部有大苦湖,湖底积有盐层之故。但自运河开凿后,因海水之流通,运河盐分已在逐年减低(水面盐分平均每年减低0.18‰,大苦湖底每年约减低0.30‰),而大苦湖底之盐层亦渐次溶消矣。  相似文献   

2.
海水盐分之浓度,在各大洋中,平均皆在35‰上下,惟红海以地理关系,盐分特高,几达40‰,在红海湾内,且达43‰,然此尚不算大,苏彝士运河内之盐分,竟高至56‰,大概为世界盐分最高之海道矣。苏彝士运河盐分所以如此之高,盖因其中部有大苦湖,湖底积有盐层之故。但自运河开凿后,因海水之流通,运河盐分已在逐年减低(水面盐分平均每年减低0.18‰,大苦湖底每年约减低0.30‰),而大苦湖底之盐层亦渐次溶消矣。  相似文献   

3.
资料集锦     
《地理教学》2015,(2):63-64
死海将死:水源不足海平面每年下降一米浪科科技讯北京时间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数千年来,死海一直吸引了大量游客。在这里既可以体验盐水里漂浮的感觉,也能获得一些健康疗效。可惜的是,这样的时光可能不多了。因为科学家们发现,死海的海面正在以每年一米的速度降低。主要原因是相比死海的出水量,从约旦河流入的水要少。死海第一次有记录的水深测量是在1927年,从那以后,这个因圣经而广为人知的内海水深就开始下降。以色列湖泊地址研究所的科学家正密切关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说起大海,人们都会想到蓝蓝的天,蓝蓝的水,这是因为海水一般都是蔚蓝色的。但是红海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海水却是红褐色的,显得很奇特。原来,在红海表面的海水中繁殖着一种海藻,叫蓝绿藻。这种海藻死亡以后,却变成了红褐色。大量死亡的褐藻飘浮在海面上,就使海水变成了红色。此外,红海东西两侧狭窄的浅海中,有很多红色的珊瑚礁,两岸的岩石又呈褚石色,在它门的衬托和辉映下,使本本变红的海水更红,于是就有了红海这一名称。红海地处亚、非洲之间,成为亚洲和非洲的天然分界线。它形状狭长,从东南向西北延伸,全长1932千米,最宽…  相似文献   

5.
郭如新 《盐湖研究》2005,13(4):61-66
对以色列和约旦死海中溴镁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进行了解述。包括死海卤水组成,资源储量,溴及其衍生物的镁化学制品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5,(10):47-48
位于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交接处的死海,南北长78公里,东西最宽处15公里,总面积约1015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海洋。  相似文献   

7.
邹统钎  韩全  秦静 《地理研究》2022,41(3):713-730
“千年运河”品牌基因是“千年运河”国家文化旅游品牌塑造和发展的灵魂。本文以中国大运河沿线3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词分析法,从与大运河相关的网络游记中识别和提取“千年运河”品牌基因谱系。并运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地理分区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千年运河”品牌基因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 ① 构建了由2个基因类别、4个基因维度和14个基因子维度组成的“千年运河”品牌基因识别框架。② 运河核心基因和运河衍生基因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沿线,隋唐大运河尤其是卫河河段沿线城市的边缘关联基因分布较多。③ 根据“千年运河”品牌基因的分布特征,可将运河沿线城市划分为6类地理区域,每类地理分区中的主导基因、功能定位不同。研究结果为“千年运河”国家文旅品牌塑造与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大运河文化遗产完整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据悉:现在,全世界正兴起中国大运河热,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闻风而来。面对此况,笔者曾自问,作为家居运河之滨的运河人,对京杭大运河知多少?很惭愧,知之很少。虽然,在位时共同写过一篇大运河的文章,也是非常肤浅的。夫妻俩退休后,在运河热的启迪下,近年来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扩大了视野,增加了知识。现将学习的收获,编写成世界名河“京杭大运河”见闻系列拙文,借《中国地名》“名山名水”专栏,与读者们交流,让我们共识母亲河──京杭大运河过去与现在的境况,共赏大运河壮丽画…  相似文献   

9.
一、红海的自然地理概况红海位于亚洲西南部,是呈西北——东南向延伸的带状洼地,长1800公里(包括苏伊士湾长2100公里),最大宽度400公里,最深处为2900米,总水量为215,000立方公里。在红海南部的16—17N的地区,散布着由珊瑚构成的群岛,其中法拉桑(Farasan)和达拉克群岛高出海面60米。红海南部是狭窄的曼德海峡,北部是一系列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群岛,中央地段比较特殊,主要为深海槽,从泽巴依尔(Zebayis)群岛北部延伸到西奈半岛的南端。深海槽的轴部是一地堑经过侵蚀而形成的一个主要海槽。  相似文献   

10.
何凡能 《地理研究》1989,8(1):99-99
本文应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山东运河的开发历史及其对沿运地区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一次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着重研究其开发历史,分元、明、清、三个阶段加以论述;第二部分从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的繁荣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窥视运河通航给沿运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契机和动力;第三部分从水系的迁徙离合、河流的拦腰截断以及沿运湖沼洼地的形成与演变,探讨山东运河开发对沿运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后,总结山东运河开发的经验教训,并对今后山东运河的治理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心源 《地理研究》2012,31(2):388-388
运河,顾名思义,就是人工开凿用以运输的河流。由于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使得主要河流大多是由西向东流向。为沟通这些水系,形成一个水路交通网,就必须开凿运河,以弥补东西向河流的不足。中国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的地方性运河的开凿,到秦、汉时期全国规模水运交通网的初步形成,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河、海之间的运河网的形成,及至隋、唐、宋时期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最后到元、明、清时期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卓越精神。历史的积淀,于是乎形成了运河的文化———一种别样的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由于是在秦朝开凿的,又叫秦凿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以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我国古代四大工程之一而著称。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已有2217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发挥着功用。工程主体包括铧堤、南北渠、秦堤、陡门等,完整精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钱塘江与信江间的沟通与河系网络关系,分析了越岭运河的重要意义.对择选区的自然条件作了评述,并对选择路线和运河型式的不同方案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梁国昭 《热带地理》1998,18(1):18-23
经70年代的建设,德国的美因-多瑙运河于1992年建成通航。虽然德国国内对这一宏大的工程颅有争议,但工程建设中有不少经验可供我国参考。我国已规划在21世纪兴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湘桂运河和粤赣运河。规划的湘桂运河位于古灵渠附近;粤赣运河位于广东南雄和江西信丰之间。建设这两条运河的天然条件均优于美国-多瑙运河。为保护漓江山水资源,建议重新考虑湘桂运河的位置,提出在广西富川和湖南江化之间选址。  相似文献   

15.
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京杭运河北端通惠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惠河是元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北端的漕运河道,但列入UNESCO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京杭运河项目中并未包括通惠河.为了在正式申报时弥补这一缺憾,笔者于2007年底对通惠河的历史地理与遗产资源做了文献梳理、社会调研与实地勘察,结果显示:通惠河的运河遗产资源价值较高,但运河遗产资源的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原住居民对运河遗产资源的认知程度不高,运河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不够.有鉴于此,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通惠河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重点保护符合申遗标准的遗产资源;综合整治遗产资源本体及其环境;传承发扬运河历史文脉与非物质遗产.  相似文献   

16.
正据香港"亚洲时报在线"2012年11月2日报道,尼加拉瓜即将修建连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运河——尼加拉瓜运河,尼报价300亿美元,工期10年。中国公司取得了尼加拉瓜运河的开凿权。这是继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之后又一条沟通两大洋的世界级运河。  相似文献   

17.
秦铎 《地理教学》2001,(4):33-33
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对一些重点教学内容,作业的设计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的设问。如在学习完“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一节后,可设计如下作业比较两地的盐度大小:①赤道海区与副热带海区;②赤道海区与红海;③红海与温带海区;④波罗的海区与赤道海区;⑤波罗的海与副热带海区等,通过这一组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尝试,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使他们都达到了深层次认识问题本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许强  董继明 《地理教学》1997,(6):18-18,29
位于东非高原上的大裂谷,是地球上断裂地形最发育的地带。它南起莫桑比克境内的希雷河河口,纵贯东非。从马拉维湖北部开始明显分为两支:东支在坦桑尼亚境内的裂谷形态不甚明显,向北,经埃亚西湖、马尼亚拉湖和纳特龙湖纵贯肯尼亚,向东北延伸至图尔卡纳湖,再穿过埃塞俄比亚东部阿尔法洼地的小湖群,至红海北端,全长5800千米。  相似文献   

19.
巢肥运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江淮间的水路通道有两条:一条是邗沟运河,另一条是巢肥运河。关于邗沟清运河,我们是耳熟能详的。这条运河,开辟于公元前五世纪,左傅哀公九年(前486年),“吴城邗,沟清通江淮。”之后,代有改修,称名屡易.它单独的存在着,或为各时代大运河的一段,直到现在,还有舟楫之利。至於巢肥运河,我们对它便比较生疏,乃至完全不知道了。实际上,在某一历史时期,巢肥运河的重要性会远过于邗沟。本文的旨趣,是想把巢肥运河的流贯通塞及盛衰情况作一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对运河遗产进行判别与登录,是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对运河遗产基本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揭示,则是深入认识运河遗产的根本要求。历史舆图直观地反映了古代运河及其沿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对研究各历史时期的运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历史时代的限制,历史舆图在表达位置、距离、形状等地理空间要素时准确性较差,给大运河遗产的判别工作带来了困难。历史舆图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舆图新绘"的方式对区域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复原,从而直观地揭示出运河遗产的本质特征与演变规律,为运河遗产判别提供依据。并且,同步集成的历史地理信息与现状遗存信息数据库也为运河遗产的评估、保护与管理等后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工作平台与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