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分析山东省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现状及其影响,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势,提出加强减灾工程建设与海岸带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温州沿海地区经济运行机制及可持续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模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颇具影响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形式。其最本质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产权明晰,利益直接,机制灵活。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双轮驱动的经济运行新格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沿海地区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持续发展”思想对于区域开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据此,结合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本文就经济的持续适度快速增长,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重大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城市化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自然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等影响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5.
根据作者实地考察,发现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势头迅猛增长中隐含不少重大问题,包括重复建设、急功近利、追求自我完善体系,与当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走势相背。由于防灾意识淡薄,环境问题突出,资金浪费严重,许多重大项目建设布局不合理。本文探讨了隐患形成机制及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赵松乔 《中国沙漠》1991,11(4):3-10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干旱、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频仍,严重地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必须查明其成因、分布、危害程度等基本情况,积极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减灾、救灾措施,这也是当前“国际减灾、救灾十年”重大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自然灾害动态演变趋势及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中原地区的河南省是我国三大自然灾害高发区之一。历史上我国危害最大的旱、涝灾害也都发生在这里,建国以来仅次于唐山大地震的巨灾“75·8”河南大洪水,曾震惊中外,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据统计:建国以来全省平均年救灾款项高达7675万元,占全国年救灾款的1/10。平均每年耕地成灾面积高达2552.8万亩,成灾人口2318万人,减产粮食24.2亿公斤,倒塌、毁坏房屋3214万间,省境动脉铁路、公路几乎每年都因各种灾害的破坏,而发生较长时间的中断。河南主要灾害类型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地震、干热风、水土流失、霜冻、滑坡、崩塌、风沙、盐碱等,它们时空分布各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沿海地区构建城市带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沿海地区形成城市带的机理和作用,构划了在沿海地区建设从北到南绵延几千公里。包括辽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福建沿海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内的巨型城市带的设想。城市带以香港、上海、京津为龙头,以厦门、青岛、大连为结点,以滨海山水城市为特色,以城市组合为手段,以观念和制度创新为理念,以加强城市间物流、人流、信息流、科技流为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城市带,形成城市带—城市群—城市圈3个层次城市带空间结构。最后,探讨了实施城市带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基于国家规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连是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地区;葫芦岛、丹东是循环经济发展有待加强地区;营口、锦州、盘锦是急需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并提出今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及加快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沿海地区能源供需保障与解决途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刘毅 《地理学报》1999,54(6):509-517
东部沿海地区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等突出矛盾,其中能源供需保障是关系到社会经济能持续的重大问题之一。本语文在分析能源供需特点、问题及需求预测基础上,提出了下世纪初能源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应当是强化煤电运系统的能力建设,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保障能源的有效供给;合理的开发本地能源资源,保持能源给的支持能力,缓解能源供的紧张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节能降耗,强化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  相似文献   

11.
福建沿海的自然灾害与减灾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土成  王耀东 《热带地理》1992,12(4):336-343
  相似文献   

12.
广西沿海地区城镇体系发展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的经济低谷区。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为这一区域发挥多种优势,争取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大开放政策力度,以大港口、大交通、大经济、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战略。从核心到组团,从轴线到区域,分层次推进,城镇体系格局将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3.
广东沿海地区风暴潮易损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阔  李国胜 《热带地理》2011,31(2):153-158,177
从系统学角度出发,对广东省沿海地区(阳江-汕尾岸段)风暴潮灾害易损性因子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从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滨海构造物和承灾能力5个方面对风暴潮承灾体进行易损性评估,建立广东省沿海地区风暴潮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托国际通用的海岸易损性评估模式并对其进行改进,建立与广东省沿海地区相适应的风暴潮易损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各方面为地理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地理学也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表现在地理学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方法支撑等。作为反映人海交互作用力最明显的典型区域,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已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地理学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在人地关系及其优化、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与差异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资源环境承载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本文从地理学视角探讨了地理学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与贡献,并提出未来地理学应该适应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地理综合集成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玉龙  陆大道 《地理科学》1996,16(4):305-311
着重讨论一种基于灰色GM(1,1)模型及国民收入决定函数模型而建立的新组合模型。该模型建模方法简单,组合性强,并且在各模型的拟合精度提高。该模型汲取了灰色GM(1,1)模型模拟国民收入变化趋势的优点和国民收入决定函数模型模拟国民收入波动的优点,使组合模型不但在趋势上符合国民收入的发展,而且也给出了在波动方面的比较一致的模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迎昌 《地理学报》1996,51(3):193-201
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外资,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沿海地区出现了外资中进北移的趋势,来正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也逐渐增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为沿海地区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将为沿海地区的不同区域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沿海地区生态城市建设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方法,并选取沿海16个城市进行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采用适合生态城市建设的数学模型对这些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其中指标涉及人口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4个方面,构建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得出了16个沿海城市生态化水平的比较结果,因之深圳在城市结构、城市功能方面明显高于其它城市,其生态化综合水平位居首位,其值超过标准值达到了1.19,营口市在工业废水达标率、环境噪声达标率、人均生活用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方面得分最低是导致其生态化综合水平最低的主要原因。16市在城市环境方面得分普遍较低,表明大气质量与环境噪声是限制这些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久文  蒋治 《地理学报》2021,76(2):277-294
高质量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经济体的关键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沿海地区正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国家制造业中心、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前沿地带、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排头兵、绿色发展的示范窗口,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将有效带动内陆地区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正轨,形成对整个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  相似文献   

19.
沿海地区区域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国投资。吸引外资、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不断地改善局部投资环境。文章的宗旨是对中国沿海主要经济发展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对比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作者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沿海地区灾害发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中国沿海地区灾害发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特别讨论了地质构造因素、气候因素和地貌因素对灾害的影响.制定了孕灾环境区划,全区按地貌类型划分为北部平原和南部低山丘陵孕灾区以及10个易灾亚区.分析了灾害发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区域承灾能力和人类活动对灾害的影响.最后根据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外部强迫因子对灾害发生的影响,讨论了一般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