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质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脆弱 ,要根治黄河 ,黄河中游至关重要。本文系统论述了本区地貌、气候、国土资源、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区域地质 -生态环境问题和黄土高原隆升机制 ,提出了在本区开展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试论应用生态环境地质规律彻底根治黄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景星 《中国地质》1999,(12):32-35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条振憾世界的河。 黄河从黄土高原倾泻而下,闯出孟津关,踏进了华北大平原,像一位跑到了终点的马拉松冠军一下子软瘫了,每年把其所携带的19.7亿吨泥沙,卸落在河床上,抛撒在渤海边,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持灾害多发性强,危害严重,治黄重点在中游,中游关键在地质生态环境的改善。笔者较系统论述了本区自然地理、国土资源、区域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特征,黄土高原隆升机制和地质灾害,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基岩及第四纪地质、矿产和景观旅游资源、生态地质等地质生态综合调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黄河源区自然地理环境特殊,冻融地质作用强烈,冻融地质现象普遍发育,以山地顶部裸岩、寒冻风化岩屑坡、山地斜坡冻融滑移、山前倾斜平原及河谷平原冻胀—融陷作用为表征,对应于源区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和自然地理单元,呈鲜明的山地垂直分带规律和冻融荒漠化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5.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地质原因及发展演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地质原因之一是现代地质作用增强.形成了以荒漠化为主的草地资源退化与下垫面改变.地区水一气一热平衡破坏;二是因冻土退化、萎缩.引起水环境变异.导致多层面与综合成因的生态环境恶化;三是人为及鼠类活动对源区生态环境恶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区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脆弱 ,地质灾害多发性强 ,危害严重。治黄重点在中游 ,中游关键在地质生态环境的改善。笔者较系统论述了本区自然地理、国土资源、区域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特征 ,黄土高原隆升机制和地质灾害、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了基岩及第四纪地质、矿产和景观旅游资源、生态地质等地质生态综合调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黄河源区水环境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地质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地质原因,本文依据野外调查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水环境变异是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为次要原因.提出的\"控制水文网下蚀,提高侵蚀基准面,遏制冻结层上水水位下降,恢复湿地、植被\"的生态地质环境治理及保护措施具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收集分析大量最新资料基础上,阐述了黄河下游(山东段)存在的水质污染、地下水资源短缺,以及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土壤盐渍化、黄河堤防河道稳定性等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区内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这对黄河下游(山东段)国土资源开发、防灾、黄河"治黄"与防洪减灾、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有着十分丰富的景观资源,可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与矿业遗迹景观2大类,共计141处景观点。其中以3号矿脉为代表的可可托海花岗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床及采矿遗址,以神钟山为代表的额河源花岗岩地貌,以卡拉先格尔地震塌陷区为代表的富蕴断裂带上的地表地震遗迹等为核心地质景观。通过其比较优势分析评价,其景观品质具有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潜值。  相似文献   

10.
安徽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景观和公园建设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林 《安徽地质》2003,13(1):74-79
“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国家地质公园体系的建立,是地质工作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国土资源部已批准我省黄山、齐云山、浮山、八公山4处国家地质公园,本文简要论述了4处各具特色的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和地质景观,分析指出了当前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西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资源及科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所谓冰洞是指全年365天都存在冰的洞, 是一种极神秘的洞穴旅游资源。目前国内发现的冰洞只有10多处, 其中山西宁武冰洞冰量最大, 形态最好, 冰花种类最多, 是一处十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在对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总体介绍基础上, 对公园范围内发育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并分类, 然后对宁武冰洞这一典型而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资源从地质地貌特点、冰洞发育及成因进行归纳探讨, 并对国内外目前所发现的10多个冰洞进行比较, 指出宁武冰洞是现在世界上已知在中纬度中高山地区保存最好, 规模最大, 冰体最多并可直接见到地质时期存有古冰的冰洞, 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罕见的、脆弱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  相似文献   

12.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作者对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四个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捕述,并对公同各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在定性评价中,从美、古、奇、名、特、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在定量评价方面,采用了层次分析法.选取旅游地中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条件等作为评价对象,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作出评价和鉴定,划分了四个景区的等级,并详细分析其结果,从而揭示了该公园旅游资源的潜力和吸引力,为该其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璐琳  武法东 《地球学报》2012,33(5):835-842
青海省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是以湖泊水体景观为代表的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和景观类型多样,集湖泊、河流、湿地、沙漠于一体,是一个地质科学内涵丰富、旅游资源多样的地质公园。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重要的地层记录,特别是新生代以来伴随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形成的多级夷平面、青海湖以及古湖岸线,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地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是以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本文对公园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要介绍,并对其作了定性评价,认为园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功能齐全,极具科考、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红山湾白垩纪单型盆地是张掖—民乐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缺乏可靠的生物地层和古生态与古环境研究。本文首次报道了该区下白垩统下沟组叶肢介化石,包括1个种和3个未定种:Eosestheria ovate、E.sp.。结合首次发现的大古植物化石Claophlebis、Podozamites、微古植物化石和前人同位素测年结果,认为地质公园红山湾一带成景地层属于Aptian阶,应为Aptian中晚期。通过对叶肢介个体8个特征参数进行测量,运用PAST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分析与多元统计分析,按照生态系统,结合发现的大古、微古植物化石,将早白垩世红山湾盆地划分为陆地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对沉积盆地古生态与古环境进行了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6.
黄河源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5,他引:29  
王根绪  沈永平 《冰川冻土》2000,22(3):200-205
以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3个时期的卫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对7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依据时期的气候变化、人为活动强度分析,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产生原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70年代相比,80年代和90年代以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罗和高山草原化草甸为代表的主要生态体系均呈明显退化,尤其90年代中期以来,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植被退化剧烈,荒漠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源类型与建设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港郊野公园和海岸公园为基础建立的中国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具有典型而独特的地质遗迹,包括世界罕见的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景观,多类的地质构造遗迹,典型的海岸地貌类型和优美的海岛自然风光,已经成为了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和游览胜地.在香港地质公园申报、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公园管理者,在许多方面体现了明显的特点.正...  相似文献   

18.
王薇  赵慧  王岳林 《山东地质》2013,(10):42-45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总面积15.3万hm2,与国内外其他河流三角洲沉积相比,黄河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是黄河三角洲平原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河流沉积地貌景观、微地貌景观和河口地貌景观。研究和保护这些地质地貌遗迹,对了解黄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发展趋势以及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粤北山区,具有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碎屑岩的“丹霞地貌”,地质构造发育,岩体受侵蚀程度严重,园区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野外调查及评价认为,园区主要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分布有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针对该地质公园的资源禀赋和地质灾害特点,对园内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区划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地质灾害特别发育的地区之一.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黄土湿陷、融冻等,除了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种工程设施安全外,还严重破坏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阻碍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地质、地貌以及气候等条件控制,各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有很大差异,可划分为3个地质灾害类型区:以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地震为主的北部区;以地震、崩滑流和水土流失灾害为主的中部区和以融冻为主的西南部及西北部区,3个灾害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