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豫西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物征及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沉积特征研究入手,确定各种沉积相,微相及沉积体系,将区内中,新元古界分为6种沉积体系,13种沉积相和38种微相,对副层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合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的研究确定了沉积体系域和层序。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地台南部中,新元古代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燕山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沉积层序与地层格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燕山地区是中国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出露最好、层序较为完整的地区。从沉积特征研究入手,确定了各种沉积相、微相及沉积序列,在区内青白口系划分出4种沉积体系及5种沉积相、12种沉积亚相、16种微相。对副层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的研究,将区内青白口系划分出3个层序。在层序划分和对比基础上建立了燕山地区青白口纪的地层沉积格架并对其古地理演化进行了探讨。认为燕山青白口纪的沉积为华北陆块上真正的盖层沉积。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创建剖面,划分了6地性段,并从沉积特征研究入手,确定了各种沉积相,微相及沉积体系,通过对小层序组划分,结合层序界面,首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确定体系域和层序,在萍乐坳陷西段早三叠世飞剑组划分出4个正层序。  相似文献   

4.
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和层序界面性质特征,对东海陆轲盆地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并建立了层序了层格架,共划分出3个构造层序,7个超层序和19个层序,以岩心成因相的精细描述及测井相分析为基础,对该盆地第三系进行了沉积体系分析,共识别出9种沉积体系,20种沉积相组和若干种成因组,对盆地构造演化各阶段的沉积体系发育,空间展布及体系域组合等沉积响应进行了分析,以微体古生物年代化石为主要依据,结合沉积环境和沉积  相似文献   

5.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广泛发育、出露较好。以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4条典型基干剖面实测、3条重点辅助剖面观察与描述,从岩石颜色、岩石组合类型、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等众多方面,对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界的沉积相类型、特征、展布规律以及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中—新元古界发育障壁型海岸相、无障壁型海岸相、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台地相、扇三角洲相及冰川相6种沉积相、10种亚相及15种微相;并详细阐述了各种相、亚相以及微相的沉积特征;2)明确了研究区中—新元古代在不同地质时期发育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3)深入探讨了研究区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充填特征,并将其划分出大陆裂谷早期沉积(熊耳群)、大陆裂谷晚期沉积(小沟背组—云梦山组)、中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白草坪组—黄连垛组)和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董家组—东坡组)等4个沉积充填序列。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南部DL地区近年来已发现多处大、中型铀矿床,但其上白垩统划分仍不清晰,“多层状”铀矿体发育层位尚不明确,制约了铀矿勘查工作。文章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为理论指导依据,通过岩心、地震、测井曲线等资料综合研究,建立DL地区上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将DL地区上白垩统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明确以青山口组一段和二段(MS6、MS5)及姚家组一段和二段(MS4、MS3)为主要含铀的4个三级层序。本次研究对主要含铀地层层序,开展沉积微相类型、沉积相展布及演化特征研究,确定了青山口组(MS5、MS6)和姚家组一段(MS4)为辫状河沉积体系,识别出河道和河漫滩2种亚相及砂质心滩、滞留沉积、洪泛平原和洪泛沼泽4种微相;姚家组二段(MS3)为曲流河沉积体系,识别出河道、堤岸和河漫滩3种亚相及边滩、天然堤、决口扇和洪泛平原4种微相;查明铀主要富集在辫状河河道的心滩、滞留沉积和曲流河相边滩位置。对含铀地层层序的精细划分及沉积微相类型的精细刻画,可为该地区铀矿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大红沟剖面古近纪地层沉积特征的详细研究,识别出冲积扇相、辫状河相、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4类沉积相,整体表现为自下而上由粗到细、水深逐渐增大的退积序列.进一步详细的沉积亚相和微相分析、露头准层序叠置方式和水进—水退转换面的分析,在大红沟古近纪地层剖面上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和27个四级层序(准层序组),...  相似文献   

8.
桂东北富川地区泥盆纪地层分布广泛,发育齐全。根据大量野外露头、实测剖面和分析测试资料,对泥盆纪沉积相和层序地层进行了研究,将该地区泥盆系划分为滨岸碎屑岩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两种沉积相区,细分出若干相带;并自下而上将泥盆纪地层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通过对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格架的详细分析,阐述了各层序的体系特征及海平面变化,探讨了该地区古地理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刘淼  陈井胜  孙守亮  李斌  杨帆  张涛  汪岩  吴振 《地质通报》2018,37(9):1755-1759
为揭示北票(金-羊)盆地内北票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规律,应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建立了北票(金-羊)盆地北票组的层序地层格架,确定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北票(金-羊)盆地北票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其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7个准层序组。在层序内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3个沉积相。明确了沉积相的分布规律,向上形成由冲积扇到辫状河三角洲,再到湖相,最后是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体系;平面上呈近北西—南东向展布的沉积体系,整体构成2个水进、水退的沉积体系。古地貌影响了底部冲积扇相沉积物的沉积特征。气候不仅影响了沉积物类型,且和湖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沉积物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伊宁凹陷北缘霍城县金鑫煤矿侏罗系露头地层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分析方法,对其层序界面特征、层序的构成特征和沉积相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系露头剖面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滨浅湖等沉积相类型;层序界面以侵蚀不整合面和河道强烈侵蚀下切面为识别标志.依据确定的层序界面,在八道湾组中划分3个层序、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中分别划分2个层序.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体系,湖扩体系域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三角洲和曲流河沉积体系.泥炭沼泽主要发育于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strataofMesoprotCrozoicandNeoproterozoicaredevelopedcompletelyinthesouthpartoftheNorthetnaplatformandconsistofthreesystems,inasCendingorder,Jixiaulan,QingbaikouanandSlman.BasedonadetailedinvestigationontheolltcropandthecomprehenSiveanalysis,wediscussthecharaCterofsequencestratigraphyandthecorrelationoftheMemo--Neoproterozoicinthearea.FnThRrsor~unCrsANDPARA~unCrsMeSO--NooprotffezoicRadonalfortigraphyThesouthernpartofNorthChinaplatformherereferstotheareasincluding…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利用沉积环境标志、露头剖面、岩芯、录井、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侏罗系划分为6个三级沉积层序更为合理。根据侏罗系旋回特征和体系域的发育情况,分析了沉积旋回的边界及演化特征和层序对侏罗系生储盖配置关系的控制作用。认为主要储层位于延安组底部的第一个长期旋回LSC2中,是位于水进体系域(TST)的河道亚相砂岩,盖层则是位于水进体系域之上的河道泛滥平原沉积的泥岩,与三叠系层序中的生油岩构成下生上储式组合,与侏罗系层序中河道间泛滥平原亚相的泥质沉积形成自生自储式组合。  相似文献   

13.
以大量钻孔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巨野煤田石炭二叠系陆表海盆地充填沉积的沉积相特征,划分出3个超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编制以准层序为基本单位的富煤单元图和砂分散体系图,对研究区潮坪沉积体系煤聚积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潮坪沉积体系和陆表海条件下的聚煤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潮坪沉积体系中,砂体厚度与煤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连地区甘井子组是辽宁重要的新元古界层位,发育大量的碳酸盐岩.运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野外实测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大连地区新元古界震旦系甘井子组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了4个三级层序,15个准层序组和55个准层序.甘井子组碳酸盐岩沉积可划分为局限台地亚相和开阔台地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潟湖、潮坪、潮下低能和浅滩微相.运用区域大地构造和天文旋回方法对甘井子组环境演化进行探讨,认为其经历了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的演化过程.受扬子旋回末期低幅度的构造升降作用影响,大连地区南关岭期末期—甘井子期出现了5次短暂暴露,形成了5个层序界面.同时受周期性天文旋回的影响形成了准层序、层对等高频旋回.通过对大连地区甘井子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演化研究,为探索辽东南地区的油气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豫北东姚一带马家沟组出露较全,分布稳定,是进行马家沟组层序地层研究的有利地区.在系统研究野外实测剖面的基础上,根据8个岩性段的岩石组合特征、垂向变化规律,在区内马家沟组中识别出2个Ⅰ型层序界面和5个Ⅱ型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通过讨论和分析该区马家沟组各级层序的特征,建立了东姚一带马家沟组的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层序地层特征分析,认为区内马家沟组的沉积环境经历了6次海进海退旋回.对区内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的层序地层研究,可以为研究豫北地区古生代的海平面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豫北东姚一带马家沟组出露较全,分布稳定,是进行马家沟组层序地层研究的有利地区.在系统研究野外实测剖面的基础上,根据8个岩性段的岩石组合特征、垂向变化规律,在区内马家沟组中识别出2个Ⅰ型层序界面和5个Ⅱ型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通过讨论和分析该区马家沟组各级层序的特征,建立了东姚一带马家沟组的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层序地层特征分析,认为区内马家沟组的沉积环境经历了6次海进海退旋回.对区内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的层序地层研究,可以为研究豫北地区古生代的海平面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依据岩芯、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的扎赉诺尔群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扎赉诺尔群可划分为1个超层序,形成于凹陷断陷发育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Sq5)。进而在层序框架内对沉积体系类型和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凹陷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滨浅湖和半深—深湖沉积体系,并且层序地层格架对各沉积体系分布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潮水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潮水盆地侏罗系进行综合沉积学研究,识别出各级层序界面特征,将侏罗系划分为2个构造层序、3个一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发现各级层序地层单元对富煤带的控制因素是古气候条件、构造运动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沉积环境,但对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控制因素具有主次之分。沉积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潮水盆地侏罗系的富煤单元主要发育于冲积扇沉积体系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中深部含盐系地层是中国陆相盐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采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构造运动与海平面变化,通过对地震、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井震结合技术,对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地层开展层序地层研究,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级别层序对含盐系地层发育形成的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马家沟组地层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8个四级层序。二级层序(构造层序)和三级层序(沉积层序)共同影响含盐系地层平面及剖面发育特征。沉积作用(三级层序)控制原始盐体的形成;构造作用(二级层序)控制原始盐盆的形成,并对含盐系地层形态产生破坏、改造及调整。研究含盐系地层层序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能够为海相盆地中深层盐矿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哈拉奇地区泥盆系岩石学特征、层序地层格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构造的研究,对研究区泥盆纪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环境的恢复。研究区泥盆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沉积物源区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的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研究区泥盆系为无障壁滨浅海沉积环境。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系该区泥盆系三级层序及其内部体系域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