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长河中,测绘业不断地吸收其它学科先进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推动自身的发展,以适应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需要。今天,人类不仅研究赖以生存的地球,而且正在加速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这就对测绘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高技术,而高技术的特征是:创新性、战略性、风险性、时效性;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能渗透到传统技术中并成为带动各行各业技术进步的带头技术。当前的高技术群正在  相似文献   

2.
张海兰 《地图》1996,(2):41-43
《青海省地图册》的编制特点张海兰(青海省测绘局)一、概述地图是人们在社会会活动中的一种工具。它不仅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和科学部门调查研究成果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而且能反映某些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内容,使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认识和研究,因此地图的...  相似文献   

3.
姚志明 《三晋测绘》2003,10(3):27-28
地图被誉为空间信息的裁体和传输工具,已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从事社会各项活动的主要工具之一,其不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作为一种图形作品同样也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随着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提高,对地图表现力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只是表现手法更精练而已。本仅对提高地图的表现力方面发表一些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地图》1990,(2)
早期人类绘制地图是为了表示和了解生活区域内的空间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图的重要性日趋显著,如今,它不仅是区域性学科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表达形式;而且是许多部门和学科用于分析研究,量算数据、综合评价、分析预报和规划设计的重要资料。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人们对地图所具有的学术  相似文献   

5.
沙中土 《地图》2008,(1):82-89
对世界遗产的系列介绍,我们已经进行了三期,我们会发现欧洲是文化遗产最集中之处,地广人稀的非洲,则以自然遗产为盛;而广袤的美洲,则以神秘古文明和自然遗产为主。面对这些浓缩了千万年人类历史、记载了亿万年自然变化、不能再生的世界遗产,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神圣的敬畏之情。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除了珍惜和保护,我们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6.
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洋大海啸,夺走的不仅是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还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信心。从人类历史上看,每当遇到人类力不可拒的天灾,总会有人彷徨无措,有人疑惧人类自身的能力,有人对大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然而,不少科学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自身能力和开发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印度洋大海啸余波未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侃侃而谈他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哲学思考,显示出当代科学家对科学力量和作用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热红外遥感浙江地表热环境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戚戚相关,研究发现不仅是城市的热岛效应引起了局部区域的地表热环境分布差异,很多地质构造、岩性、土壤、植被等地质及自然地理因素也有影响。本研究选取浙江省作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8 OLI/TIRS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分析冬季地表热环境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断裂带附近地表热环境受到断裂带分布影响;岩石和土壤通过不同的地表覆被类型影响地表温度。地表热环境分布与断裂带等自然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亮 《测绘学报》2020,49(6):801-801
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了地形、气候、水文、生态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而且还对人文地理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改变和影响不仅未得到减弱,而且还在不断加快。为了评估这些变化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造成的影响,就需要对这些变化进行有效地动态监测。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便是实现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利用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定量地分析和识别出自然和人文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世奎 《地图》1994,(2):41-43
区域自然保护地图编制的研究张世奎(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130021)一、编制目的与意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近代,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破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给人类生存和水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的本质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气候变化问题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并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究其原因,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间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无怪乎有些资深评论家将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淡判归结为各主要国家利益集团政治、经济、科技、环境与外交的综合较量,是继WTO后国际多边活动的又一个主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社会活动不断增加,地图上要表示的内容越来越多。不仅要表示地理景观的静态;而且要表示出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有声地图”能增大地图的信息容量,也能充分调动人类的感受器官,提高识记效果。电子技术和电声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研制“有声地图”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2.
徐军 《浙江测绘》1993,(3):17-19
一、建立总体地籍图编码的必要性 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它不仅应为现代人类服务,而且也是人类千秋万代的生存基础。因此,应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土地,使它造福于人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正在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中外历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质量,而且对社会文明的昌盛与衰亡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历史的发展中考察生态环境与文明盛衰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认识人类  相似文献   

14.
别.  АМ 张克权 《地图》1993,(3):33-35
地图应用是地图学的独立分支,其中研究在实践的、科学的、文化教育活动的不同领域中使用地图作品(地图、地图集、地球仪等)的特点和方向,研究用地图作品工作的方法,评价所获得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现代计算机制图中,这个分支处于显著的地位。但是,作为现实活动模型的地图应用方法的研究,不仅是在地图学中进行,而且在自然地理学和社会经济地理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  相似文献   

15.
正"地图罐头"开启了观察庚子疫情的一个非常有趣且有特殊意义的窗口,这就是灾难的地理成因。其实我们所谓的"灾难"是就人类而言。一般基于地质和气象的人类灾难不过是自然界的常规运动,这些运动与人类生存活动的冲突构成灾难;疫病也是生物生命周期中的自然存在,带入人类影响群体生命存续的成为疫病。鉴于灾难对人类生存影响极大,所以我们格外注重灾难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调查与GIS分析的林芝地区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遥感、G IS技术和其它分析手段,在“递进分析法”(AMFP)理论框架下,利用AHP模型评估各影响因子权重;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求取潜势度、危险度及危害度等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指数;借助自建的灾害评价系统,实现了藏东林芝地区的区域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及其可视化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较为合理;研究方法和试点区预警系统的建设实践对于区域性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止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人类活动等影响因子量化,不仅缩小了预测区的范围,也突出了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形态,而且还改变了构造格局、河流走向、亚洲季风和大气环流等。以全国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为基础,从青藏高原隆升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高原生态地质环境特征、高原生态地质环境响应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质环境是控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形成、发展与演化的基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为现代冰川发育、荒漠化、地质灾害等的发生提供了外力因素;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是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动力来源;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烟贯发  万鲁河  温智虹  张羽威 《测绘通报》2012,(Z1):233-236,239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高山,其地物景观不仅有明显的水平分布规律,而且有显著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地理现象及其分布随高度而变化的规律,应用遥感影像和DEM相结合,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平台上进行坡度坡向等空间分析,速度快周期短,而且可视化效果好,可以直观的反映出随高度的变化各种自然因素随之改变,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可使地球表层或内部应力发生变化,进而产生灾害事件。获取灾害事件与灾害过程的关键地学参数对于准确理解灾变过程、科学解释灾变机制、正确拟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InSA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导致的灾害事件与灾变过程的参数反演。本文首先介绍了InSAR卫星的发展和地表形变监测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InSAR地学参数反演在地震、火山活动、地下水抽取、矿山开采、冻土冻融、冰川运动、地下流体迁移等各类潜在致灾事件中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InSAR地学参数反演存在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地图是人类表达世界认知和反映客观世界的工具,是人类的第三语言。无论西方,还是东亚文化圈,都产生了悠久而且自成体系的地图文化。我们一般将历史时期产生的地图叫做古地图。古地图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信息,也承载了不同文明的世界观,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逐渐被认识。本文通过对古地图价值的梳理,试图多角度、系统地阐述古地图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