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国土资源局把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采取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强化领导、加大投入等措施,建实建强基层国土资源所,使全市国土资源部门的"窗口"更加明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使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成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国土资源数据及其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和数据资源保护,将国土资源数据整体上分为资料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和元数据五类,提出了各类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的组织方法和采用的相关技术。由于国土资源数据环境的复杂性,本文中的观点难免出现错误和遗漏,望读者批评指正,共同推进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邓春 《四川测绘》2000,23(1):28-30
利用GIS技术 ,对庞大的国土资源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管理 ,建立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使分散的资料系统化 ,变独享资料为共享资料 ,单要素资料变成综合资料。从而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大大提高国土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土资源现状面临严峻局面,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森林资源蓄积量日益减少,国土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淡水资源贫乏,因此,必须对国土资源加强管理,成立综合管理部门,健全完善国土资源法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制定并认真实施国土资源利用开发规划。为此,需建立国土资源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和建立自然灾害遥感实时监测系统,加快国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以保证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疆域辽阔,国土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结构和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各不相同。随着生产活动的扩展和深化,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国土资源状况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情报》2008,(1):I0001-I0001
近年来,鹰潭市国土资源局在各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国土资源系统的形象比以往有了新的变化,国土资源工作比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为构建“和谐鹰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被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市委、市政府评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示范单位、江西省普法先进单位、江西省国土资源管理先进单位、鹰潭市文明单位、鹰潭市政务公开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在数据中心的建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省级国土资源信息的业务、数据、平台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适合省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明确目标 找准定位整体设计和部署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在金土工程二期即将规划和设计之际,迫切需要按照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国土资源管理实际,形成国土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本文通过对建部10年以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总结,结合当前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围绕国土资源信息化规划目标,整体设计国土资源信息化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 在中国国土资源报社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代表部党组,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国土资源新闻宣传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国土资源新闻宣传事业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土资源新闻宣传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土资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报刊是国土资源新闻宣传的主要阵地,是国土资源系统传达政策、部署工作、传播信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渠道,是宣传先进典型、批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8月17日,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了国土资源部机关、中国地质科学院。听取国土资源部党组工作汇报,倾听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士专家对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建议、呼声,并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次视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国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国土资源系统未来较长时期内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国土资源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0.
经部领导决定,我们在这里召开建部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国土资源宣传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国土资源宣传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的国土资源宣传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宣传工作水平。部党组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部党组书记、部长孙文盛同志出国前专门发了贺信。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元同志明天还将出席会议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国土资源宣传工作简要报告如下:一、近年来国土资源宣传工作的基本情况在部党组及各…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休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土资源部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张家口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化就是关于国土资源物质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人在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活动中的化心理、化活动,化理论,以及由此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国土资源化作为社会主义化的一部分,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适应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创新。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国土资源化?因为建设国土资源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要求;是精神明、先进化、经济建设辩证统一,互相促进的客观需求;是积极进行化创新、全面繁荣社会主义化定位作为国土资源化建设的总纲;二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国土资源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使全系统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国土资源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道德体系;四要积极发民和繁荣国土资源化事业,不断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职工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通讯》2010,(18):23-26
<正>国土资党发〔2010〕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全面反映了《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实施以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贯彻执行这项制度中取得的显著成效,总结了这几年的经验,并提出了推进这项制度的措施,值得一读。国土资源听证制度是一项好制度,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下去,必有更大收获。  相似文献   

15.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值此新春佳节,我谨代表部党组,向长期关心、理解和支持国土资源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向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过去的一年,是国土资源事业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网格技术及其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网格技术、网格计算的应用前景,以及网格技术在国际和国内的进展,对 网格技术在耕地遥感专题影像处理、国土资源部门政务处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 等方面的应用作了展望。最后提出了国土资源信息网格的建设设想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1):I0005-I0005
近年来,沾益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切实为沾益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资源的保护和保障工作,成绩突出,2004年被人事部、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国土资源变化动态监测,探讨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的一些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利用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国土资源变化动态监测的技术设计、数据处理、变化信息提取、精度分析以及数据应用等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利用遥感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情报》2008,(9):I0003-I0003
近年来,茌平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局干部职工以切实保护国土资源为重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土资源各项事业成绩突出,得到了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及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连续六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面工作先进单位、城市建设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扶贫帮困先进单位、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0.
李元 《国土资源通讯》2005,(20):23-24,25-26
在国土资源全系统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及“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国土资源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形势下,我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土资源宣传工作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部党组书记、部长孙文盛同志非常重视,出访前专门给大会致信,对近年来宣传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宣传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明确的要求。这次会议,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十分重视和关心,中宣部新闻局局长胡孝汉同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处的同志莅会指导。中央新闻单位也给予了支持,刚才新华社总编室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