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均海面的研究无论在实际应用方面或在理论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除应用于大地测量外,也应用于研究地壳升降、地貌发育、海况变化和地震预报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国标《海道测量规范》规定:短期验潮站的平均海面,一般用邻近的两个长期验潮站的平均海面转测求得,转测方法:1.几何水准测量法: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直接联测两站水准点间的高差,进而求得短期站的平均海面;2.同步改正法:采用30天(一个月)同步观测水位平均值,首先计算长期站的月平均海面与其多年平均海面的差值即同步改正数,然后将短期站的月平均海面加上此同步改正数即可求得短 相似文献
3.
4.
5.
我国的高程,1957年起采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七年的平均海面为统一高程基准面,命名“黄海平均海水面”。经过廿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大陆国土的地物,已联测并归算至这个统一高程基准面上,黄海平均海水面在我国已有深远影响。但仅有青岛一个点的七年水位观测资料,不能满足今后确定我国高程基准面的需要。目前青岛和其他一些验潮站,虽然在继续进行水位观测,但资料的质量没有保证。为改变目前这项工作的薄弱环节,把掌握的问题汇总,提出改进意见。希望通过探讨,加强水位观测和联测工作,为今后合理确定我国的统一高程基准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分形方法分析和预测月平均海面水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分段变维分形方法分析了西北太平洋30°N、125°E坐标点处1949~1975年各年月平均海面水温资料,给出各年分形分布的平均分线数D.应用分形方法还给出了某些情况下适用的,根据任一点处1~8月月平均海面水温预测9~12月月平均海面水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论述平均海平面、海面、潮面、平均潮面和海拔的概念、定义。提出研究平均海平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尚待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给出国内外的若干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临时验潮站观测到的一个月潮位资料通常能够分析得到11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如果用所分析得到的调和常数与邻近站的Sa和Ssa的调和常数以及年平均海面做出潮汐预报,则在这一个月当中的平均海面的日变化将会反映出来,因而,潮位预报精度应该比仅由11个分潮和月平均海面所预报的潮位要高。本文对上述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通过分析我国沿岸多年来已有的当地平均海面资料,以及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联测成果,研究了主要验潮站当地平均海面的高度变化趋势和变化范围,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近海大地水准面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对浙江近海当地平均海面的高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研究了求取当地平均海面高程的方法,以解决当前海岸地形图和水深图的高程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渤海、黄海、东海中国沿岸22个验潮站的月平均水位资料,着重分析了周期在两个月以上的振动和月平均海平面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18.61年周期的潮汐振动的振幅在2.5cm左右,位相比较一致(约120°左右);(2)月平均海面的季节变化明显,年变幅度北部大,南部小。最高值和最低值北部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南部出现在秋季和春季;(3)月平均海面以年周期振动为主,其次是半年周期。北部5年周期和南部4个月周期的振动也比较明显;(4)由于静压效应,使北部海平均年变幅度增加13—20cm,而在台湾海峡西岸反而减小11cm;(5)El Nino现象使平均海面出现程度不等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