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断层网络形变前兆学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断层形变测量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概述了我国断层形变测量的新进展,对观测技术与监测系统,板内断层运动的各种状态,理论研究,分析方法及预报实践进行了评述,并与美,俄,日等国有关研究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地区断层形变群体异常与成组强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石绍先 《地震研究》2005,28(3):219-225
运用前兆综合信息量S、前兆群体非均匀度ID以及近源异常凸现值NS的数学分析这三种方法,对云南地区1982~2004年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在云南地区Ms≥6强震前断层彤变群体异常显著,尤其是成组强震前,群体异常信息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几次地震的形变异常与地震预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铭 《地震学报》1992,14(3):366-368
利用经分析确信可靠的跨断层测量资料,对西北地区的几次地震(表1)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本地区中长期地震预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跨断层形变中短期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冯志军 《地震学刊》2000,20(1):10-18
较系统处理了华北地区跨断层形变资料,对1975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部分强震、中强震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形变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其中短期预报指标及区域特征。跨断层形变主要异常特征为:(1)异常出现具有同步或准同步性;(2)异常形态各异;有趋势异常、年畸变异常、突变异常;(30异常相对变化幅度以水平变化量为大;940异常出现时间、幅度与震中距有一定关系;(5)强震前异常多出现在震前半年以上;(6  相似文献   

7.
断层形变异常识别与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断层形变资料时, 异常的识别和判定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对传统判定方法的不足之处, 本文基于所谓异常就是对正常的某种程度背离, 提出从"对象"和"状态"两个方面入手, 提取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断层活动异常, 及时把握孕震过程中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震例研究表明, 这种异常识别方法对地震预测而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首都圈断层形变空间信息合成图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薄万举  郭良迁 《地震》2001,21(3):98-103
用四点组斜率信息法全时空处理了首都圈全部跨断层短水准和短基线测量资料,然后以观测台9或测点)为单位,将同一处多条测线的资料进行了信息合成,得到了以台点经纬度为坐标,以合成结果为信息量的形变前兆信息的空间分布序列图像。这些图像随时间的变化类似气象云图,对首都圈附近6级以上强震分布撤离位有一定的批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断层形变趋势异常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运用地壳形变趋势累积率Dc值对中国西部跨断层形变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断层活动引起的形变累积的区域图像并对其孕震意义进行了讨论。综合分析了断层形变的时域演化类型及1995 ̄1996年前后断层形迹出现大范围异常的变化特点,明确提出:1995 ̄1996年是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断层网络活动的转折点,它与中国西部地震活动主体区的转换,亦即青藏块体及周边构造应力场的强、弱阶段交替与作用区间的变化密  相似文献   

10.
景泰5.9级地震的断层形变异常及中短期预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研究了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9级地震蕴育过程中近源区及外围地区断层形变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分布范围广、异常形态复杂,断层形变(应变)类信息指标图象异常区明显.不同地域断层形变异常形态及幅度存在显著差异,与异常所处的构造部位密切相关:海原断裂带西段出现的,,相断层形变异常,显示了近源区断层运动由准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过程,与断层形变(应变)类信息指标高值异常区相配合,反映蕴震区应变积累程度高;而构造汇聚部位的六盘山断裂带等远场区较大幅度的突跳尖点异常,并不反映所在地的应变积累,而可能是蕴震过程区域构造应力场增强的一个标志.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景泰5.9级地震中短期预报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研究和探讨了断层形变异常在震情判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2004年8月10日云南省鲁甸5.6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及灾害情况。回顾了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利用跨断层地壳形变资料对该地震的预测预报过程。思考利用跨断层地壳形变资料在预测预报中强地震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理想的中强地震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首都圈断层形变与重力场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鹤  刘天海  刘善华  张云昌 《地震》2010,30(4):98-105
本文利用首都圈跨断层形变观测和观测场地的综合调研结果, 对跨断层基线、 水准各测项的综合效能进行评估, 对断层整体活动信息进行分析提取, 对首都圈地区强震的映震效能进行分析研究。 利用首都圈地区流动重力区域测网的观测结果, 分析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 对近期首都圈地区的地震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板内地壳形变系统动力学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4.
大地形变测量在地震预报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祖胜 《地震》1991,(1):1-7
  相似文献   

15.
张北6.2级地震的断层形变速率异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北京地区1994-2000年的跨断层形变资料,研究了张北地震的形变前兆规律。以形变速率值和基准值之比作为异常参数,定量分析了北京地区1995-1999年的异常及其与本区及邻区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异常出现后的0.5-1年内,都有中强震发生,而在1997-1998年近2年内异常数都超过6次,其间即发生了张北6.2级地震(1998年1月)。  相似文献   

16.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形变观测与地壳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首都圈地区11个跨断层测点的形变观测资料,将断层两盘作为不变形的刚体来分析断面相对滑动与地表两盘点位相对位移的定量关系,并以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为时间界限,将所得的断层滑动矢量分为2大时段,拟合区域2个不同时段的现今地壳上部应力状态,发现首都圈地区依据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反演的地壳上部应力状态在唐山地震前后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变化特征:1)第1时段(唐山地震及其余震期间),地壳应力状态以NNE-SSW向挤压,NWW-SEE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反映该区构造应力场在NNE-SSW向的构造应力作用是逐渐增强的;在NWW-SEE向,其构造应力作用相对于NNE-SSW向有所减弱,表现为相对松弛状态.2)第2时段,在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之后的3个次级时段内,地壳上部应力状态以NNW-SSE向拉张为主要特征,表明在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之后,研究区的构造应力作用一直处于近SN向的松弛状态.  相似文献   

17.
跨断层形变测量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杰  唐廷梅  荆强  楼关寿  刘文义 《地震》2010,30(2):100-111
在统计近40年我国强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的基础上, 对异常持续时间、 异常空间分布、 异常幅度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跨断层形变观测异常特征和监测不同震级地震跨断层场地的最大间距及观测周期。 结果表明: 异常主要以中短期和中期异常为主, 尤其在震前1年内异常最多; 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呈正比例的关系; 异常在空间分布上有随震级增大而扩大的现象; 异常幅度有随异常持续时间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震中距在160~350 km范围内异常幅度较大; 异常形态主要分为趋势型和突变型两种。 监测不同震级的地震跨断层形变场地间距可以不同, 监测7级地震形变场地间距应小于450 km; 6级应小于300 km; 5级应小于200 km; 4级应小于100 km。 跨断层形变观测周期应不大于3个月。  相似文献   

18.
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山西地区跨断层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得到断层形变速率、异常强度值、异常强度等值线和区域性异常变化的时序曲线,并根据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值及时空演化等特征,结合山西地区中、强地震,研究断层形变异常强度与地震的关系,发现在山西地区发生MS≥4.0地震前1年左右或稍长时间,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均出现强烈异常,表现为R5,可以作为中、强地震孕育发生的前兆标志。  相似文献   

19.
20.
滇西北跨断层短基线群体异常与成组强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84—2002年滇西北丽江、永胜、下关、剑川4点计8条跨断层短基线测边群体异常基本特征、群体异常信息提取方法、计算结果的预报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跨断层短基线群体异常是物理力学意义清楚,对应概率比较高的本区成组强震短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