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鲍振襄 《地质与资源》1993,2(3):207-213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之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中,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金矿化主要富集于斑岩体内的石英脉、接触破碎带及蚀变带中。在富集地段金矿化断续长约150-250m,含Au1.5×10-6-6.67×10-6,厚度0.47-1.65m。据人工重砂资料,金为细粒自然金。该金矿的发现不仅为湖南增加了金矿新类型的可能性,而且还提供了湘西雪峰隆起区钨锑金矿带与岩浆岩之关系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若羌县黑山地区砂金矿分布多且范围大,但砂金矿分布区内岩金找矿一直没有重大突破。2009年,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黑山地区日吉普顶一带发现了具全岩含金的石英斑岩体。通过地表槽探初步揭露和单孔验证,该岩体均有含金显示,最高含金1.38×10~(-6)。笔者认为该含金石英斑岩体可能为附近砂金源之一。对该含金石英斑岩体特征的探讨及进一步评价将有利于该区岩金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朱拉扎嘎金矿是新近发现的特大型层控改造型金矿床,该矿床以产于中元古界地层中和巨大的找矿潜力而引人注目。容矿岩石主要为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曾采用颗粒锆石U-Pb法和~(40)Ar/~(39)Ar法对成矿期花岗斑岩、成矿后期闪长玢岩和含金石英-硫化物矿体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成矿期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304±5)Ma,成矿后期闪长玢岩为(258.6±5.7)Ma,金矿体中石英的~(40)Ar/~(39)Ar年龄为(282.3±0.9)Ma。现采用SHRIMP锆石U-Pb法对成矿期花岗斑岩和成矿后期闪长玢岩进行了重新测年,结果表明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为(280±6)Ma,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为(279.7±5.2)Ma,两者的年龄差仅0.3 Ma,从而限定了朱拉扎嘎金矿的形成年龄,非常接近于280 Ma(279.7~280 Ma)。  相似文献   

4.
广东高凤金矿形成时代的Rb-Sr、~(40)Ar-~(39)Ar年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Rb-Sr和~(40)Ar-~(39)Ar方法测定了广东高凤金矿的形成时代为印支期(215×10~6a)。两种方法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两种测定方法相互验证,结果准确可靠。研究表明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Rb-Sr和~(40)Ar-~(39)Ar年代方法对于解决石英脉型金矿的成矿时代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广东高凤金矿形成时代的Rb-Sr、40Ar-39Ar年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Rb-Sr和40Ar-39Ar方法测定了广东高凤金矿的形成时代为印支期(215×106a)。两种方法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两种测定方法相互验证,结果准确可靠。研究表明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Rb-Sr和40Ar-39Ar年代方法对于解决石英脉型金矿的成矿时代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中的金含量及其成矿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等分析了中国东部 91件地幔岩包体及其寄主玄武岩中的金含量并有重要发现。除河北万全和海南定安的一些高于 10× 10 - 9的异常样品外 ,包体及寄主岩中的金含量分别在 0 .5× 10 - 9~ 10 .0× 10 - 9和 0 .2×10 - 9~ 5 .3× 10 - 9之间。其中包体平均含金 4 .6× 10 - 9,玄武岩平均含金 2 .7× 10 - 9。地幔岩中包体一般比寄主玄武岩含金高 ,二者间相关性不明显。中国东部 91件地幔岩包体及其寄主玄武岩中的金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有非均一性 ,它们以华北地台为中心 ,向北和向南 (向南更明显一些 )分别降低 ,这一趋势与中国金矿大多数集中于华北地台的两缘而向南北有减少和减小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高于地幔金丰度 5× 10 - 9的样品 ,除海南岛外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台两缘(辽宁、河北、山西、山东 ) ,与冀北西部和山东的金矿集中区有对应关系。研究表明这种对应关系是岩石圈地幔和地壳间在形成时代、性质和成分上耦合性的反映 ,而富二氧化碳含金地幔流体对金活化、富集和转移直至成矿的作用是在先期岩石圈地幔的物质基础上发生的。地幔岩包体中金含量的高低 ,对地壳中金矿床和金矿集中区的分布有指示意义。海南岛 15个包体样品平均含金 11.4× 10 - 9,最高达 36 .0× 10 - 9。鉴于有不少研究反映海南岛  相似文献   

7.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概念,系指产于中、深变质岩中或与变质岩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组合。形成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核心是原始含金建造。中国主要变质岩分布区,如胶东、秦岭、乌拉山、大青山、燕山、辽东,都有含金建造存在,含金丰度5×10-9~600×10-9,高于地壳或上地幔的平均克拉克值(4×10-9~5×10-9)。目前这些地区已发现了一系列金矿,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含金建造。变质富集作用包括区域高温高压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构造剪切作用,甚至于部分熔融作用、重熔岩浆的形成作用,所有这些地质活动可以导致含金建造中金矿物质的富集或贫化再分配。这一过程中碱性组分的溶出与再交代对金的活化带出与再沉淀成矿起到重要作用。金矿化总是与钾化、硅化交代或碱性花岗岩共生。成矿变质流体中K+,SiO2含量较高,x(Na+)/x(K+)值接近1,进一步表明碱性组分,尤其是钾碱组分在金矿形成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金元素的化学稳定性,在表生条件下,原生金矿的风化、破坏与再生富集是同时进行的,追踪整个的演化过程,可建立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哈达庙金矿床位于天山—内蒙海西晚期褶皱带镶黄旗复向斜内。金矿化主要分布在燕山期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岩接触带以及邻近的火山角砾岩脉群内,矿体主要由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石英-电气石脉组成,金矿石品位较高。围岩蚀变自含金矿脉向外分别为硅化、电气石化、钾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同硅化和电气石化有关。硫、碳、氧和氢同位素数据以及黄铁矿痕量元素分析表明:同斑岩体有关的金矿化和在火山角砾岩脉群中产出的金矿化是同源不周演化阶段的产物,高f_(o2)和低pH值的物理化学环境是金沉淀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型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煌斑岩与金的关系早被中外地质工作者注意,M.S.尼古拉斯·洛克提到,澳大利亚 Woods point 95%的金采自煌斑岩岩墙中的矿脉,西澳大利亚东部金矿田和默奇森成矿省数百条煌斑岩成群产出,出现高含量金。我国桐柏含金橄榄煌斑岩本身就是金矿,康滇地轴南瑞云南姚安煌斑岩也与金及多金属伴生,这就充分表明煌斑岩与金关系非常密切。但常有人错误地把煌斑岩确定为闪长岩、镁铁质斑岩等。因此,正确的认识和研究煌斑岩,利用煌斑岩寻找金矿,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之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中,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推测时代可能属燕山期。金矿化主要富集于斑岩体内的石英脉、接触破碎带及蚀变带中。斑岩体以石英斑岩为主。在富集地段金矿化断续约150-250m,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魁北克西北部太古代阿比提比绿岩带中,产有少见的斑岩型金矿.下面是带内的马拉提克金矿区巴尔奈特矿的一个斑岩金矿.矿区受东西向断层控制.区内,斑岩侵入体多侵入于超镁铁质或镁铁质凝灰岩或岩流中,有些呈岩床状.大小在10×100米~100×2000米之间,垂深大于300米.与岩流的交界处有角闪石化薄边和很宽的滑石一绿泥石片岩接触带,后者具科马提岩成分.  相似文献   

12.
陈骏  王鹤年 《矿床地质》1993,12(3):202-211
河台含金剪切带中稀土元素(REE)分布特征表明,在剪切过程中REE的活动性与流体/岩石的比例以及流体运移聚集的方式有关。在水/岩比低的深层韧性剪切环境形成的糜棱岩中REE的组成具有继承原岩的特点;在浅层脆性环境以充填方式形成的含金石英脉中REE的含量主要来源于流体;在中浅层过渡环境形成的含金硅质体中REE的分布则受到原岩和流体的共同影响。微量元素的研究证明了河台金矿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①韧性阶段。由变质热液沿剪切带的渗滤扩散形成含An小于1×10~(-6)的糜棱岩;②韧-脆性阶段。因剪切带的张开和流体的充填交代在剪切带内产生含An 10×10~(-6)~100×10~(-6)的硅质岩或石英脉;③脆性阶段。受各种张性构造控制在剪切带以内或以外形成含Au 1×10~(-6)~5×10~(-6)的晚期石英脉。  相似文献   

13.
边千韬  丁林 《岩石学报》2006,22(4):977-988
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哲古错中低温热液型锑-金矿床内首次发现了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它们呈岩脉或岩枝状侵入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黑色页岩中。矿区内及外围有许多辉长岩脉及少量橄榄二辉岩小岩体产出。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主要为细粒结构,其次为斑状结构,具有与高镁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_2≥56%,高Al_2O_3(>15%)、高MgO(Mg~#值为48~59),高Cr(75×10~(-6)~130×10~(-6))、高Ni(54×10~(-6)~74×10~(-6)),富集LILE,亏损HREE及HFSE,(La/Yb)_N>12,Eu弱负异常(δEu=0.81~0.91),Sr含量较高且变化大(209.28×10~(-6)~685.14×10~(-6),平均381×10~(-6))、低Y和Yb,Y<16×10~(-6),Yb<1.7×10~(-6),具有平坦的HREE配分型式,(Ho/Yb)_N≈1,Sr/Y值较高且变化大(14.58~47.28,平均24)。Nd-Sr-Pb同位素组成特征为:高I_(Sr)(0.709726~0.711203),ε_(Nd)(t)弱负(-3.08~-1.15),Pb同位素组成变化幅度不大,~(206)Pb/~(204)Pb=18.638~18.672,~(207)Pb/~(204)Pb=15.694~15.702,~(208)Pb/~(204)Pb=38.983~39.016。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的K-Ar年龄为42.54±0.94Ma和43.21±1.14Ma,其岩浆可能是由地球化学性质类似于哲古错辉长岩的底侵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此底侵玄武质岩浆源自轻度富集EMⅡ物质的大陆下岩石圈地幔,于晚侏罗世底侵到下地壳。距今65Ma前,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地壳逐渐加厚。约43Ma前,地壳加厚到40km以上,同时发生了构造事件,诱发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岩浆,此岩浆与构造活动耦合上升到地壳浅部成岩成矿。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是对金成矿有利的岩石,并且赋存有斑岩型金(砷)矿(化)体,指示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可能存在斑岩型金矿带;同时,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构造-岩浆作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区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伟  聂凤军  刘翼飞  刘研 《岩石学报》2012,28(2):535-543
长山壕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西段找到的一特大型金矿床。尽管金矿化在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变质沉积岩内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但是与各类花岗岩类侵入岩具有密切空间分布关系。本次研究采用LA-ICP-MS方法分别对有关花岗岩类侵入岩进行了系统年代学研究,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值分别为290.9±2.8Ma (MSWD=1.4)和287.5±1.9Ma (MSWD=2.4);2件黑云母花岗岩样品的年龄值分别为267.9±1.2Ma (MSWD=0.95)和274.0±2.3Ma (MSWD=1.4)。根据上述同位素年龄数据,同时结合金矿区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证据,可以认为,长山壕金矿区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及相关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为早二叠世早期,并且遭受到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矿区切穿含金矿脉黑云母花岗岩体的存在就是很好的例证。强烈的中酸性岩浆作用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动力、热力和物质来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山壕金矿床是海西期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的产物,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湘西金矿及外围的层间脉石英热发光光谱线(TL)的研究表明,富金石英的TL谱图多为单峰,而贫金或不含金石英的为双峰;含金石英的主峰位的温度Tmax为264~342℃,而含金性差的石英Tmax为254~263℃;石英主峰位热发光强度(I)和总强度(I_总)与含金量呈正相关,随着含金量增加而增大;含金石英热发光的陷阱深度E值较大,为1.9459×10~(-20)~1.9885×10~(20)J,贫金或不含金石英的E值为1.2128×10~(-20)~1.5211×10~(-20)J。含金石英捕获中心频率S_0值较大,为3.9874~4.2113S~(-1),而贫金或不含金石英的S_0值较小,为0.3915~1.8093S~(-1)。据此,对比金矿区及外围工作区石英的热发光光谱特性,指导评价矿区外围区段,提出了唐家溪、徐家院为具找金远景的区段。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昭平湾岛金矿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湾岛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凸起内部的古袍金矿田西部。金矿体主要以石英大脉的形式产于花岗斑岩体与寒武系砂岩和板岩中。根据矿体走向平行于近东西向断裂而不是环绕岩浆岩呈面(环)状分布,矿石构造为大脉状而不是网脉状,确定湾岛金矿不是斑岩型金矿而是石英脉型金矿,与古袍、桃花金矿属于同一矿床类型。此外,在花岗斑岩体和接触带附近还新发现了较多的辉钼矿-白钨矿石英脉,并明显被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切割,暗示存在两次不同期次的矿化作用。锆石LA-ICP-MS测年表明花岗斑岩年龄为(436.1±2.1)~(436.4±2.4)Ma;辉钼矿Re-Os测年表明白钨矿-辉钼矿石英脉年龄为(436.6±3.8)Ma。结合前人获得同一成矿带桃花金矿测年结果(148±10)Ma,初步认为湾岛金矿花岗斑岩为加里东期,金矿化推测为燕山期,而矿区内钨钼矿化与花岗斑岩有关,金矿化与花岗斑岩无成因关系,金矿化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提出在六岑—桃花—古袍金矿带以找金为主攻方向外,还要注意寻找社垌式的加里东期石英脉-夕卡岩-斑岩型钨钼矿床。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哈达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哈达庙金矿床位于天山一内蒙海西晚期褶皱带镶黄旗复向斜内。金矿化主要分布在燕山期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岩接触带以及邻近的火山角砾岩脉群内,矿体主要由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石英一电气石脉组成,金矿石品位较高。围岩蚀变自含金矿脉向外分别为硅化、电气石化、钾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同硅化和电气石化有关。硫、碳、氧和氢同位素数据以及黄铁矿痕量元素分析表明:同斑岩体有关的金矿化和在火山角砾岩脉群中产出的金矿化是同源不周演化阶段的产物,高fO2和低pH值的物理化学环境是金沉淀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型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郭健 《地质与勘探》2011,47(2):163-169
本文以桂东大瑶山金矿集区最新勘探发现的广西昭平湾岛金矿为例,对其开展控矿条件调查研究,发现该矿床的金矿体有两种类型,分别受到花岗斑岩体、构造破碎带控制,斑岩体锆石u-Th-Pb年龄(465Ma)与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含金石英脉Ar-Ar年龄(187.87~244.88Ma)的明显差异也说明多种矿化类型的存在.弄清以上两个控...  相似文献   

19.
海南乐东地区抱伦金矿矿石特征及其成因矿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抱伦金矿为大型中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矿石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次为含金蚀变岩型。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次要金属矿物20多种;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和绿泥石等。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次为金、铋和银的固溶体,含Au8.20%~99.30%,Ag≤52.71%,Bi≤91.20%。铋、碲矿物有自然金属、硫化物、铋化物、硫盐和碲化物等类型。金矿石含Bi0.18×10-6~16×10-6,平均4.11×10-6,富矿石中达419×10-6。该矿床属较特殊的富铋类型,与琼西戈枕剪切带的金矿有相似之处,在琼西-粤东金矿带大陆一侧存在类似矿床,它们在成因上均应与岩浆和韧—脆性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东安金矿床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LA-ICPMS锆石原位定年方法,对黑龙江东安金矿成矿期脉岩流纹斑岩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显示,与矿化关系极为密切的流纹斑岩的U和Th含量分别为269.1×10-6~956.0×10-6和202.2×10-6~1276.8×10-6,Th/U比值介于0.43~1.80之间.流纹斑岩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09.6±1.7 Ma,与区内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成矿年龄相近,共同记录了本区早白垩世晚期的一次重要成岩成矿事件,反映了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