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振襄 《地质与资源》1993,2(3):207-213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之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中,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金矿化主要富集于斑岩体内的石英脉、接触破碎带及蚀变带中。在富集地段金矿化断续长约150-250m,含Au1.5×10-6-6.67×10-6,厚度0.47-1.65m。据人工重砂资料,金为细粒自然金。该金矿的发现不仅为湖南增加了金矿新类型的可能性,而且还提供了湘西雪峰隆起区钨锑金矿带与岩浆岩之关系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2.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振襄 《贵金属地质》1993,2(3):207-213
  相似文献   

3.
黟县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北东段,是该区侵入新元古代基底中面积最大的复式岩体。本文对黟县岩体开展岩浆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和研究。该岩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体,岩石类型分别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12±19 Ma和150.6±3.3 Ma,即上述岩石分别形成于晋宁期和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钾质、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特征:高SiO2(>65%),高Sr/Y(>21.44)和(La/Yb)N(>11.57)比值,高Al2O3(<16%),低MgO(<2.20%),低Yb(<1.36×10-6)和Y(<15.11×10-6),但贫钠(K2O/Na2O>0.5%)。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钾质、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具有较高的Al2O3(>16%),MgO(> 2.39%)和高TiO2(> 0.41%)等含量,高Sr/Y(> 15.49)比值,低Yb(< 1.93×10-6)和Y(<15.5×10-6)含量,具有相似埃达克岩特征。两者的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LREE富集,HREE亏损,强烈亏损P、Nb,具有微弱的Eu负异常。两者均为Ⅰ型花岗岩。两期岩浆源区主要源自古老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晋宁期的闪长岩伴有地幔成分的参与。晋宁期的闪长岩可能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中,显示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汇聚过程;而燕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由挤压至拉张转换构造环境中,可能与古太平洋斜向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光彩石产于福建省南平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田的石英-白云母-锂辉石伟晶岩中与磷锂铝石,天蓝石等紧密共生,是由原生磷锂铝石交代蚀变生成的次生矿物。本文系统地展示了南平光彩石的产状及共生组合、物性及光性特征、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特征、红外光谱、差热特征等。 指出了光彩石的产出与否是判定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破碎带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是我国最主要的岩金矿床类型。这类矿床具有相同的地质特征:矿床分布于太古一元古界变质岩中,矿带受区域构造控制,矿体受区域派生断裂制约,与燕山期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邱光辉  贾学河  周雷  武景红 《华北地质》2015,(2):118-121,147
近几年,通过山东省平邑-苍山地区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在龙宝山杂岩体的南部边缘发现了规模较大的金矿化体,成矿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该金矿化体的发现,是该区域近些年来金矿找矿工作的一个突破,为在该区域寻找石英脉型金矿具有指导意义。即在龙宝山杂岩体的边缘地带,如果发育丰富的含矿期后热液,在其附近,存在容矿的断裂,这三位一体的耦合地带,是金矿找矿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7.
金星头杂岩体为燕山晚期侵入的中酸性浅成一超浅成岩类,为同源岩浆多次脉动侵入的产物,其中清明沟辉石角闪闪长玢岩单元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化)体均产于该岩体与白云质灰岩、钙质页岩的接触带上。  相似文献   

8.
西秦岭地区是目前国内造山型和卡林型金矿找矿的热点地区之一,已发现的甘肃大水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国内外十分罕见的矿化特征极为独特的金矿床。迄今为止,该地区已发现大水(大型)、贡北(中型)、忠曲、格尔托、辛曲和恰若等金矿,远景资源量可达  相似文献   

9.
边千韬  丁林 《岩石学报》2006,22(4):977-988
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哲古错中低温热液型锑-金矿床内首次发现了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它们呈岩脉或岩枝状侵入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黑色页岩中。矿区内及外围有许多辉长岩脉及少量橄榄二辉岩小岩体产出。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主要为细粒结构,其次为斑状结构,具有与高镁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_2≥56%,高Al_2O_3(>15%)、高MgO(Mg~#值为48~59),高Cr(75×10~(-6)~130×10~(-6))、高Ni(54×10~(-6)~74×10~(-6)),富集LILE,亏损HREE及HFSE,(La/Yb)_N>12,Eu弱负异常(δEu=0.81~0.91),Sr含量较高且变化大(209.28×10~(-6)~685.14×10~(-6),平均381×10~(-6))、低Y和Yb,Y<16×10~(-6),Yb<1.7×10~(-6),具有平坦的HREE配分型式,(Ho/Yb)_N≈1,Sr/Y值较高且变化大(14.58~47.28,平均24)。Nd-Sr-Pb同位素组成特征为:高I_(Sr)(0.709726~0.711203),ε_(Nd)(t)弱负(-3.08~-1.15),Pb同位素组成变化幅度不大,~(206)Pb/~(204)Pb=18.638~18.672,~(207)Pb/~(204)Pb=15.694~15.702,~(208)Pb/~(204)Pb=38.983~39.016。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的K-Ar年龄为42.54±0.94Ma和43.21±1.14Ma,其岩浆可能是由地球化学性质类似于哲古错辉长岩的底侵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此底侵玄武质岩浆源自轻度富集EMⅡ物质的大陆下岩石圈地幔,于晚侏罗世底侵到下地壳。距今65Ma前,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地壳逐渐加厚。约43Ma前,地壳加厚到40km以上,同时发生了构造事件,诱发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岩浆,此岩浆与构造活动耦合上升到地壳浅部成岩成矿。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是对金成矿有利的岩石,并且赋存有斑岩型金(砷)矿(化)体,指示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可能存在斑岩型金矿带;同时,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构造-岩浆作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学前缘》2017,(2):95-103
胶东金矿是全球级别的大型金矿床,与世界范围内绿岩带型金矿明显不同,矿床以中生代强烈活化改造绿岩带的壳源深熔花岗岩为成矿岩体,具有地台构造活化的独特成矿特征。前人注重板块俯冲、造山作用等构造环境研究,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胶东金矿在陆内构造环境中形成。本文特别注重岩浆侵入作用及其热液交代蚀变成矿的这一特殊过程。研究开展野外观测,依据五条1∶5万长达220km的实测剖面,编制了胶东莱州—招远地区1∶25万构造蚀变岩相成矿图,并由此提出"胶东陆内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蚀变"的成矿模式。此模式认为,在东亚区域反钟向剪切构造体制下,构造应力场首先引起莫霍面的变化和起伏,形成了北东向和斜列展布的地幔隆起和凹陷。这一壳幔结构的变化控制了中生代交代重熔岩浆发育的区带。例如,胶西北莫霍面凹陷区带,发育北北东分布的玲珑杂岩体。花岗岩的成岩构造测量与分析显示,形成了"玲珑花岗杂岩核"及其岩浆穹隆构造。在胶东群等变质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叠加了区域剪切断裂破碎带,断裂破碎带的构造测量表明,它们在岩浆固结期或更晚发育了上盘下滑的正断层活动。就是在这些剪切拆离带,形成了多期次、多方向构造破碎且同步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成矿作用。在胶东西北部宽达1.5km或更宽的断裂破碎同步叠加的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形成了巨大的"玲珑-焦家式"石英脉-蚀变岩金矿床。这一"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成矿模式不仅对胶东金矿成矿研究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可以指导多层次深部外围找矿。  相似文献   

11.
杨晓勇 《矿物岩石》2006,26(2):52-56
对郯庐断裂南段沙溪含铜斑岩体中黑云母和斜长石单矿物的高精度40A r/39A r同位素测定,获得40A r/39A r平均坪年龄为132.62 M a±0.28 M a,40A r/39A r等时线平均年龄为132.59 M a±0.46 M a,而最小平均视年龄86 M a左右可能表示后期的一次热事件,可能对应于斑岩体与Cu-A u矿化有关的热液活动。这些年龄值比前人在该区及邻区获得的K-A r和R b-S r年龄更精确地代表沙溪含铜斑岩体的侵入时代。132.6M a左右的年龄代表着该区含铜(金)斑岩体的侵入时代,可以证实铜(金)斑岩型矿床是在稍后的大规模热液蚀变条件下所形成。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东天山玉带斑岩铜(金)矿床产于卡拉塔格西段,其含矿围岩是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大南湖组(D1d)含生物碎屑灰岩的碎屑沉积岩,矿体产于石英闪长玢岩体内及与围岩接触带,以石英-硫化物细网脉状矿化为主,矿石矿物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及少量磁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矿区发育Cu-Au-Ag-Mo-Pb-Zn-As-Sb-Hg-Ba元素异常。矿床蚀变(5km2)包括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水白云母化、高龄土化等蚀变类型,以含矿斑岩为中心向外可划分出钾(钠)化-绢云母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水云母+高岭土)-黄铁矿带和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带)。围岩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显示玉带斑岩铜矿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391Ma),有别于土屋斑岩铜矿带,扩大了卡拉塔格地区及区域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3.
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位于斑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的铁格山岩浆弧中。具O型埃达克岩特征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于中侏罗统雁石坪群中。岩体内及其围岩中蚀变强烈,分带明显,各种细脉、细网脉特别发育,矿化为细脉-浸染状,含矿斑岩全岩矿化,少量矿化产于围岩中,矿化为铜-金组合。发育丰富的热液磁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等,铜、金沉淀与热液磁铁矿的形成关系密切;矿石矿物总体上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黄铁矿很少,矿区内还发育丰富的石膏脉,说明母岩浆是高氧化性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结果显示高温阶段气相和含子矿物包裹体普遍共存,中高温阶段液相和气相包裹体共存,暗示流体沸腾可能是主要的成矿机制,成矿流体是直接从岩浆熔体中出溶(600~900°C)的具高氧化性、(超)高盐度的富含Cu、Au、S元素的岩浆流体。成岩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系古特提斯洋闭合俯冲增生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金矿是海南岛优势矿种之一。根据矿床的空间分布、规模、成矿时代与成矿地质条件等,海南岛金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可划分为3类:与古中元古代抱板群和脆-韧性剪切构造有关的戈枕式剪切带型金矿;与穿层构造破碎蚀变带和印支期花岗岩体有关的抱伦式热液脉型金矿;与层间滑脱破碎蚀变带和燕山晚期花岗质岩有关的富文式热液脉型金矿。本文对上述3种成因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成矿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下庄矿田338矿床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38铀矿床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矿区内NWW和NNE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床位于硅化带和基性岩脉(辉绿岩)交接部位,矿体严格赋存于基性岩脉内部或其边缘部分。金属矿物以沥青铀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微晶)石英为主,蚀变作用发育,主要类型包括碱交代、硅化和赤铁矿化。沥青铀矿U-Pb年龄为125Ma,86Ma和79Ma,反映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H、O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前期和成矿期成矿流体的δ^18OH120=1.4—6.6‰,δDH2O=-65~34‰,反映成矿流体主要由地幔流体组成。矿脉中方解石的δ^13C=-8.5~-3.1‰,反映矿化剂∑CO2来自地幔。上述特征表明,地幔流体在338铀矿床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音哈尔金矿共发现金矿化(脉)体10余条,分别赋存于近南北向、北北东、近东西向三组构造破碎带中.矿化体规模不等,以4、2号脉(群)规模较大,初步认为白音哈尔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石英脉一蚀变岩金矿,金以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多种矿物中.矿化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产于华力西晚期石英闪长岩中,围岩有一定蚀变.  相似文献   

17.
锂- 铍等稀有金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早已将其列为禁止出口矿产名录,其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中国锂- 铍矿产资源丰富,成矿背景优越,但地表第四纪覆盖严重,且分布不均。近年甜水海- 松潘- 甘孜造山带花岗伟晶岩型锂矿资源逐步被勘探发现,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川西石渠县扎乌龙锂矿作为该造山带中部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点,厘清该矿床锂资源聚集主控因素及其稀有金属富集规律将为甜水海- 松潘- 甘孜造山带下一步战略找矿行动提供指导和重要决策依据。本文对扎乌龙地区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脉、白云母钠长伟晶岩脉、电气石钠长石伟晶岩脉、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体以及岩体边部的含电气石细晶岩、十字石黑云母片岩等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利用LA- ICP- MS独居石U- Th- Pb同位素定年技术,确定扎乌龙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3~211 Ma,含电气石细晶岩约形成于210 Ma,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约形成于210~200 Ma,富锂伟晶岩可能在205 Ma集中产出。结合前人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扎乌龙矿区由二云母花岗岩、电气石细晶岩到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和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形成时代逐步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