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宝林  蔡新平 《矿床地质》1998,17(Z5):881-884
如何在砂金富集区内进一步寻找岩金矿,是世界各国找矿理论中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以黑龙江北部为例,建立了砂金富集区内的岩金找矿模式。认为该区丰富的砂金矿主要是近源侵蚀机械富集成因,在岩金找矿中应重视对物源区剥蚀程度及控矿构造的分析,以寻找有利的保存条件为目标。根据新构造运动对物源区造成差异佳剥蚀的特点,提出黑龙江北部应重点寻找与小型侵入体有关的斑岩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运用该模式在黑河砂金富集区内寻找岩金矿取得突破,发现了3个岩金勘探靶区,其中一处具有大型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2.
藏北地区砂金指纹特征及其对原生金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金指纹(化学成分)特征是利用砂金寻找原生金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藏北地区砂金成色具明显的不均匀性,化学成分在东、西部地区变化较大,反映区内砂金对原生金具有继承性,并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明显,表明其原生金来源可能具有近距离搬运的多来源特征;自然金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则指示:本区原生金的类型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石富含As、Sb、Cu、Pb、Zn,且剥蚀程度较小,在砂金富集区附近有望找到规模较大的原生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大、小兴安岭北部中生代幔源火山岩发育,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砂金分布面积广,是岩金成矿集中区,实现岩金找矿突破的关键是圈定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和最佳保存条件。本文分析了火山岩区地质特征、火山活动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从成矿元素组合、砂金成色分布规律、岩金矿床出露高度、残留火山机构等4个方面总结岩金矿床剥蚀程度的判别标志,并指出了岩金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珲春河流域砂金中微量铅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金中的微量铅同位素分析具有特殊的意义。可根据Pb同位素的μ、v、ω等值确定砂金的来源及可能的原生金矿体,本文测试了珲春河流域中的砂金及附近岩石和矿物Pb同位素,为寻找原始金矿和岩体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同位素地质依据。砂金中铅的化学分离是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技术,以甲醇作为载体进行砂金中微量铅的富集、分离纯化,使铅与金彻底分离,以达到高精度和准确的铅同位素测定。  相似文献   

5.
虎拉林地区砂、岩金矿的空间位置关系十分密切。在虎拉林河上中下游及虎拉林岩金矿分别采取样品,结果表明虎拉林河砂金粒度大,分选较差,磨圆度差;砂金形态总体上以粒状为主;溶蚀系数均值小于1。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明砂金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近源,与岩金矿关系密切且具有继承性。虎拉林岩金矿床的矿石中自然金颗粒粗大,矿体的上部遭到剥蚀,虎拉林河砂金主要来源于虎拉林岩金矿床,砂金可作为岩金的找矿标志。自然金化学-结晶温度图表明砂金的原生Au源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孙德君 《地质与资源》1992,1(4):228-234
梧桐河-都鲁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砂金富集区之一.区内以流水成因河漫滩砂金矿和阶地砂金矿为主.砂金矿的分布,明显地受矿质来源、新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的控制.砂金矿体多呈带状、条带状赋存于河谷堆积物的底部,在矿体中经常出现一至几个富矿地段.砂金粒度为0.03-3.5mm.区内砂金矿的找矿前景好,主要找矿标志是旧采金迹、金矿化异常区和老变质岩分布区.根据砂金矿的分布和富集规律,可在五号山、小梧桐河北支沟、西梧桐河二支沟一带寻找岩金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大、小兴安岭北部砂金富集区内砂金与岩金的空间位置关系、成因上的联系以及岩金成矿的某些特点,指出了下一步岩金找矿的地区、类型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砂金的铅同位素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82件砂金样品及与之对比的16件岩金样品进行铅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它们与C1及C2省中生代岩浆岩的长石铅平均值十分接近。在部分铅来自造山带,少量源自地壳,表明砂金矿多来源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床。铅同位素的三维拓扑图解亦可用于估计原生岩金矿的剥蚀程度及示踪砂金的原生源。  相似文献   

9.
蓬莱金矿区位于胶东三大金矿带中的栖霞-蓬莱金矿带内。本文系统研究了该金矿化集中区内的黑岚沟、大柳行和河西金矿的 S、Pb、Rb-Sr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招远-掖县成矿带中的玲珑金矿化集中区内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蓬莱金矿区δ~(34)S 值总体变化为6.3‰~9.5‰,平均值为7.5‰。其中河西金矿δ~(34)S 值为7.4‰~8.5‰,黑岚沟金矿δ~(34)S 值为6.3‰~9.5‰,大柳行金矿δ~(34)S 值为6.4‰~8.2‰。不同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差异十分小,并与玲珑金矿区的硫同位素组成相近(δ~(34)S=6.4‰~8.6‰,平均值为7.6‰)。蓬莱金矿区的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小,其中河西金矿~(206)Pb/~(204)Pb 为17.3086~17.4799,~(207)Pb/~(204)Pb 为15.5264~15.5543,~(208)pb/~(204)Pb 为38.0642~38.3698;大柳行金矿~(206)Pb/~(204)Pb 为17.3653~ 17.5037.~(207)Pb/~(204)Pb 为15.5142~15.5355,~(208)Pb/~(204)Pb 为38.1249~38.31 36:黑岚沟金矿~(206)Pb/~(204)Pb 为17.3558~17.5958,~(207)Ph/~(204)Pb 为15.5105~15.5746,~(208)Pb/~(204)Pb为38.0749~38.4361。投影到 Zartman and Doe(1981)铅构造模式图上,成分点落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蓬莱金矿区与玲珑金矿区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部分数据与矿区内煌斑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近,而与赋矿围岩郭家岭花岗岩相差甚远,表明矿体中的铅可能与煌癍岩有相同的源区。矿石铅呈线性趋势分布,它正好位于煌斑岩与一个极具放射成因铅的胶东群地层的铅同位素组成之间,很可能说明矿石铅是壳幔混合的产物。对蓬莱金矿区黄铁矿的 Rb-Sr 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河西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22.3±3.1Ma(MSWD=1.7),初始~(87)Sr/~(86)Sr 比值为0.71208;黑岚沟和大柳行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17.8±6.5Ma(MSWD=17),初始~(87)Sr/~(86)Sr 比值为0.71085。说明蓬莱金矿区具有与玲珑金矿区相近的成矿时代,两者均为120Ma 左右。锶同位素初始比值也说明成矿物质具有壳慢混合的特征。从蓬莱金矿区具有与玲珑金矿区一致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可知,蓬莱金矿区具有产出大型一超大型金矿的巨大远景。  相似文献   

10.
白万成 《地质与勘探》2013,(6):1056-1059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砂金集中产区。由于森林沼泽的覆盖,长期以来岩金找矿难度大、进展缓慢。本文利用"信息量法"研究东北地区砂金分布的密度与大中型岩金矿床分布的关系,研究认为,砂金密度是岩金找矿的重要指示标志,砂金密度越大的地区,找到大中型岩金矿床的可能性越大,并据此圈定了7个岩金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张均 《地质与资源》2000,9(2):78-81
本区6个砂金富集区与6个岩金集中区的空间分布完全相吻合;新构造运动频繁,地质环境动荡,金的次生富集作用效果较差;一部分砂金金粒与石英、蚀变岩石等脉石连生在一起;一部分砂金金粒的成色偏低;有的砂金矿体中部分砾石含金,有的高达3×10-6~10×10-6.据此认为研究区内砂金物质来源是以高含金地质体——岩金矿床(点)补给为主,低含金地质体补给为辅.碧口群、志留系、泥盆系作为矿源层,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均有利于本区岩金矿的形成,而且在矿源层的出露区已有近百处岩金矿床点分布.研究区化探异常、重砂异常30多处且分布较密集,异常峰值较高.研究认为本区确已具备形成更多更大的岩金矿床的地质条件,为此笔者提出勉县-平武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砂金的成色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黑龙江省84个砂金样品的成色进行测定了并与7个岩金样品对比,结果表明,砂金成色变化较大,与原生岩金来源有明显继承性关系,由于受后生风化作用影响,砂金普遍具有金壳结构。砂金成色与其粒度及在河谷中产出位置呈规律性变化,由成色计算出来的溶蚀系数,可作为指导寻找原生金矿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罗明纪 《地质与资源》1994,3(2):107-113
砂金成矿地质条件:砂金物质来源于含金丰度较高的建平群以及具金矿化的构造破碎带和火山岩型金矿床(点);有利的新构造运动,地壳缓慢差异上升,剥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使含金地质体长期处于地表氧化带遭受充分地风化破碎作用,使金容易从含金地质体中解离出来;本区为干燥、多风、少雨气候条件,不易形成冲积型大型砂金矿。建平群出露区、凌源-北票-阜新断裂带两侧、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点)的氧化带、原生金矿床(点)分布区以及山前、山间、洪积扇、支谷的中上游或源头是寻找残积、坡积、洪积和细各砂金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达拉松金矿床位于俄罗斯东亚地区,是世界驰名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形成具有经历过多个大地构造成矿阶段、多种成因成矿和多种金来源的特征。主成矿作用是中低温热液作用,成矿热液和成矿驱动力与中生代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有密切关系。成矿热液中的金来自地槽阶段海西期花岗岩内的金再造和地洼阶段的深部金源。热液成矿后矿区地壳继续隆起,导致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发育,在达拉松河谷阶地内形成沉积砂金矿化。因而,该矿床的形成类似于层控金矿床原理,只是矿源层在该区应为矿源岩体。矿区内既有内生金成矿富集,又有外生砂金成矿富集,共同组成一个超大型金矿床。据此将该矿床列为多因复成金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5.
张振强 《地质与资源》2000,9(4):206-210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北训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砂金矿产资源,已探明中小型砂金矿床数十个,砂金矿中金主要来源于该区花岗岩.在野外工作及室内研究基础上,从岩石学、岩石化学、锶同位素、稀士元素等方面,对两种成因的花岗岩即深熔成因(I)型和陆壳改造成因(S)型的金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认为"S"型花岗岩因交代重熔金丰度较高的基底岩石(板岩、片岩等)而使其金含量大大提高,是本区砂金矿床的主要金源体."S"型花岗岩的人工重砂中金粒的出现说明一部分金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今后本区应注重在"S"型花岗岩发育的地区寻找原生金矿及砂金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测试金厂峪金矿区1080个样品的基础上,统计出各类岩石的金丰度,其与地壳中的金丰度值相当。金矿床矿石的硫、铅、碳、氧同位素值与脉岩和花岗岩相近,而与围岩斜长角闪岩有别,因子分析结果也表明矿与脉岩、花岗岩位于同一组,显示三者具有地球化学的亲缘性。与其他岩浆热液金矿床相比,金厂峪金矿床具岩浆热液金矿床成矿元素组合特征。据此确定金厂峪金矿的成矿物质来自于与花岗岩同源的岩浆。  相似文献   

17.
普弄巴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兰  张哲儒 《矿物学报》1995,15(1):111-116
笔者对本地区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形态、物理性质、微量元素及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晶形呈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聚晶富Au;黄铁矿的晶胞参数(a)、热电系数(α)与砷、金关系密切,基本上成正相关关系;黄铁矿质变热电系数的测定表明本区金矿床为中低温矿床;本区金矿床中的黄铁矿多数为空穴型,据其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本区金矿床深部可能有一定勘探远景;同位素研究表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砂金指纹(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黑龙江省84个砂金,7个岩金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探讨了不同元素之间相关性及其地质意义。通过Q型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进行分类,探讨了砂金样品与已知岩金样品之间的成因联系,并对砂金的可能原生金源的剥蚀程度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