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北京商务部批准南宁市承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推动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及经济的发展,给广西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了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矿业经济,在此我们将重点介绍东盟各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概况,探讨东盟矿产与广西急缺矿种的互补性,以及扩大互利合作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处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接合地带,其地质演化独具特色。多类型的沉积建造,多旋迴的构造运动,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多阶段的成矿作用,使之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本文扼要地介绍广西矿产资源的分布、类型、开发利用特点,当前开发简况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陆景宇: 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正在共同谋划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建设工作.计划在五年内建成在东盟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学合作平台;十年内建成国际先进的地学合作平台.目前中国地学合作中心建设方案已制订完成,待国土资源部研究审定后将开展实质性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期望广西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我国沿海发展的新一极。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北部湾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经济合作区。  相似文献   

5.
2014年,是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以下简称矿业合作论坛)成功举办的第5个年头。5年来,依托矿业合作论坛这个平台,广西越来越多的地质勘查单位积极“走出去”,与东盟各国和企业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前几届的矿业合作论坛为广西各地质勘查单位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便捷通道,解决了地质勘查单位进入东盟矿业市场“路子窄”的问题。而今年的矿业论坛,业界关注更多的问题是:地质勘查单位“走出去”后如何才能站稳脚跟,扩大广西品牌在东盟矿业市场的影响力?为此,在2014年矿业合作论坛举办前夕,记者到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及其下属的地质勘查单位进行走访。  相似文献   

6.
依托广西自身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和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这个国际大平台,秉持着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念,面对前景美好的东盟各国矿业市场,广西正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自2010年举办以来,紧紧依托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努力打造中国—东盟矿业交流合作平台,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的共识不断增强,机制不断完善,成果不断扩大。广西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矿业论坛,"借船出海"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签约项目纷纷从"纸面"走到"地面",落地有声。巧借平台,实施"走出去"东盟多数国家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地  相似文献   

8.
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的"一带一路"首要合作伙伴是周边国家,中国与东盟各国比邻而居,东盟各国矿产资源丰富,与中国互补优势明显。未来双方将是全球矿产资源需求的拉动者,是"一带一路"的受益对象。如何打破现有矿业合作碎片化状态,实现矿业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发展难题。自2011年《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南宁宣言》通过以来,广西与东盟在矿业投资、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扎实推进。但是,目前双方的一些矿业项目合作仍存在困难。如签约项目后续进展缓慢,合作意向多、落地项目的推进难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信息壁垒。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1月13—17日,2019(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广西首府南宁举行,来自中国、东盟以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 100多名嘉宾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深化矿业互利合作,促进经济共赢发展",旨在进一步突出融入东盟和"一带一路"元素,进一步突出务实合作,以中国与东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10日上午,2014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分论坛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分论坛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发旺主持。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田凤鸣在本次分论坛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广西国土资源厅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首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于2010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1月28日,广西自然资源厅数据服务基地在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正式揭牌。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谢瑾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修旦,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涛,厅党组成员杜新波,厅二级巡视员李占元,  相似文献   

12.
在不久前举行的"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同志提出了以"M型战略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构想,M型战略构想勾勒了中国-东盟经济区域合作新"路线图":一是以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和越南沿海城市为主,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二是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三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此"路线图"的实施,必然给广西的经济建设带来新的飞跃.同时,也给广西的土地整理事业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地处中朝准地台北部与吉黑、内蒙—兴安地槽接壤部位。中朝准地台为亚洲古地台之一,吉黑、内蒙—兴安地槽属古亚洲构造域。辽宁滨海地区是中、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活动大陆边缘组成部分,属太平洋构造域。两大构造域交接复合,致使辽宁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吸引了许多知名学者,对辽宁地质构造进行了多种观点的、多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渭河裂谷盆地是汾渭裂谷系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喜山期以来秦岭造山带北缘在环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联合作用的产物。它的演化经历了前燕山期挤压收缩所造成的正扇形断褶隆起;早喜山期初始扩张断陷;中喜山期的强烈伸展裂陷和晚喜山期的联合扭动改造作用,而形成现渭河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1月15日下午,中国—东盟地学合作研讨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主任、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善茂,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昌,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刘同良共同主持会议。会议明确了中国—东盟地学合作的潜力与愿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等国的地质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主  相似文献   

16.
华南(研究区)由杨子地块东南部和华夏地块组成。前者划分为三个次级构造单元;江南构造城,怀玉山—浙西北构造域,彭庐构造域;后者划分为二个次级构造单元;闽北—浙东南构造域,桂粤湘赣闽构造域。华夏地块相对于扬子地块是比较活动的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以来,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紧扣习近平主席明确赋予广西发展的三大定位,即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进程,打好境内+境外、传统+创新等地质技术服务"组合拳",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地质技术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8.
广西泥盆系发育完好、地层类型齐全、矿产丰富,曾吸引了许多学者前来调查研究,但仅限于地层古生物、生物礁、矿产、沉积相古地理等方面的探讨。对于诸如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的研究,虽然时有提及,但论述多不详细。为此本文试从晚泥盆世的沉积建造与构造活动这一侧面来探讨广西晚泥盆世构造环境及其活动特征。 沉积建造是在一定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石组合体。大地构造控制着盆地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借海洋文化之风扬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之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逐步升温,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古老的北部湾广西沿海地区迎来了现代海洋文明的曙光,获得了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相信借助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成功互动,将广西沿海建设成为新的一极,必将有力地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支撑起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西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包括环境的体验、生物多样性的观光;其次是珍奇地质景观中的冰川、岩石、构造和地层;还有壮观的小气候景观及浓郁古朴的少数民族风情等,合理有效地开发与保护对实施我国西部大开发、建设广西旅游大省、旅游扶贫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推动多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振兴地方经济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