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采用了预测编码的视频数据对传输差错极为敏感,为了有效地消除网络传输错误对解码图像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基于反馈的参考帧选择(RPS:Reference Picture Selection)技术.它利用反馈信道传回的差错信息,选择被正确解码的帧作为参考来进行编码.仿真试验给出了各种RPS模式下图像的主客观质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抑制传输差错的扩散与差错恢复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空域的帧内预测是H.264采用的一项重要技术,对编码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支持的帧内预测模式较多,使用率失真优化模型计算的编码复杂度很高。利用像素边缘方向信息,相邻块预测模式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帧内模式选择快速算法,可以预先排除约60%的预测模式,从而减小对率失真优化模型的调用。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基本保持H.264原算法性能的同时,编码时间减少70%以上。  相似文献   

3.
分形编码具有高压缩比的特点,但在编码过程中其匹配搜索时间开销巨大.提出一种基于分块的分形图像压缩方法:依据人眼视觉特性在PSNR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图像主观质量感受不明显的特点,将图像在空域分割为若干相对较小的块,对感兴趣区可采取一分为四的方法进一步减小块的大小,然后对每个块分别进行分形编码,并重构.结果表明,在PSNR略有降低的情况下,编码的匹配搜索时间大幅减少,同时重构图像的主观质量并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光谱图像应用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i, MAP)超分重建后细节信息丢失严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先验Huber马尔科夫随机场(Huber Markov Random Field, HMRF)模型的MAP分块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以期提高图像超分重建质量。首先,利用主成分变换获取图像域的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样条插值得到初始迭代图像;而后将初始图像域分为若干子块,在每个子块图像域上建立具有自适应阈值的HMRF模型,并结合子块图像域的保真项构建目标函数,采用梯度最快下降法求解此函数得到超分子块图像,将其重组,进而与插值后的次要成分图像相结合,最后应用主成分逆变换方法得到最终的高分辨率图像。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分别对模拟和真实图像采用本文方法和具有代表性的Tikhonov、总变分及传统HMRF模型超分重建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其中本文方法重建结果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定量评价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方法重建结果,在定性评价方面边缘结构及细节信息也更加明显,表明本文算法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针对独立分量分析基于数据间的高阶统计特性,并能有效揭示图像的本质特征的优势,分析了自然图像基于ICA的稀疏编码的实质,主要从图像压缩和图像去噪两个方面讨论了稀疏编码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稀疏编码算法能够有效提取自然图像的特征基向量,利用特征系数的稀疏性,可以有效实现自然图像的压缩;结合软门限算子对噪声图像的特征系数进行处理,能有效减小自然图像中的高斯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屏幕图像传输中低CPU使用率,低带宽占用率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动态分块隔行扫描算法。该算法比较相邻两帧图像,找出所有图像变化坐标并根据变化像素点的坐标得到面积最小的不重叠矩形区域的集合,压缩并发送矩形区域集合包含的图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变化较小时,该算法的CPU使用率和带宽占用率明显优于固定分块隔行扫描算法,有效减小传输的数据量,提高图像传输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离散小波变换和EBCOT编码是JPEG 2000标准的核心技术,调整其编码参数对图像压缩性能有重要影响。将压缩后影像与原始影像做对比,通过大量实验重点分析小波变换级数和码块大小对不同压缩倍率下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并给出不同压缩比下编码参数的适宜取值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影像进行中、低倍率压缩时,可以设置较低的小波变换级数(2级或3级)和较小的码块大小(如8×8或16×16)对图像进行编码;影像进行较高倍率压缩时,需要设置较高的变换级数(4级或5级)和较大的码块大小(如32×32)使图像获得较高的重建质量。相关结论为影像压缩实际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局部维纳滤波的交通图像去雾霾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雾霾天退化交通图像的色彩保真度和清晰度,基于局部维纳滤波并结合暗通道先验理论提出一种快速去雾霾算法。传统的基于暗通道先验理论的去雾霾算法对单一户外场景图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处理较高分辨率交通图像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同时,不能很好处理图像中的一些白色区域,会导致该区域色彩失真。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局部维纳滤波并结合暗通道先验原则优化大气散射光,进而得到细化的透射率;其次,通过动态调节参数的大小以适应天空等明亮区域地去雾霾处理;最后,将所提算法用于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算法不但可以保证交通图像白色区域的色彩不失真,而且去雾霾效率提高4~25倍。  相似文献   

9.
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监视系统的核心。对于采用固定摄像机监控视频运动目标的检测,利用Affine Lucas Kanade特征跟踪算法的图像金字塔模型,根据模型的不同层数,将对应不同层数分辨率下的差分图像与Susan算子结合,通过形态学处理实现对复杂背景下运动目标的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算法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对运动目标检测效果的影响,且计算量随金字塔层数的增加而成倍减少。  相似文献   

10.
先提出移动视频通信对运动估计搜索算法在运算时间和准确度上的要求.在对目前运动估计快速块匹配算法研究的基础上,简述了运动估计的原理;揭示了在视频质量、搜索速度和压缩码率等方面提高算法效率的3类主要问题:初始搜索点的选择、匹配准则和搜索策略;分别阐述了目前常用的解决这3类问题的方法和相应算法,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运动估计算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推导出利用风云静止卫星双星视云坐标计算云下点坐标和云顶高度的理论算法,对静止双星865E/104.5E和86.5E/112E两种组合观测条件下视云位移分布特征以及视云位移与云高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全区域高精度立体云高反演的非线性视云位移云高反演模型。结果显示,观测数据空间分辨率0.01°条件下,两种双星组合云高分辨率平均值分别为1.28 km和0.93 km,表明86.5E/112E组合反演精度优于86.5E/104.5E组合。最后,利用FY2D和FY2F双星数据在西北太平洋进行立体云高反演实验,并将反演结果与Cloudsat卫星微波雷达云高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QT类库实现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了视频音频采集编码模块、网络控制传输模块、视频音频显示播放模块。最终在ARM-S3C2410平台上实现。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用于汽车防撞系统的快速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利用PHILIPS公司的视频处理芯片SAA7111A作为图像采集芯片,在单片机和CPLD的控制下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写入帧存储器中供后续DSP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针对汽车防撞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帧存储器的设计采用两级级联的形式,达到了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并行运行.  相似文献   

14.
可定位视频是包含位置信息的视频,它的地理空间表达是集成视频与GIS的关键问题。针对视频添加位置标签空间语义单一的不足,设计了一个可定位视频的地理空间表达框架。该框架包括视频帧与视频片段2个层次,在扩展OGC空间数据库几何要素标准基础上,分别定义了3类共7种对象描述可定位视频的空间信息。(1)视频位置(点),描述视频帧及视频片段拍摄位置及相机姿态;(2)视频轨迹(线),描述视频片段拍摄轨迹;(3)视频平面视域(面)与立体视域(体),分别描述视频帧及视频片段拍摄场景二维与三维空间范围。该框架包含了主要空间对象类型,空间表达范围较为完备,同时支持视频帧、视频片段等不同层次数据,在不改变现有数据结构基础上,实现视频数据与GIS松散耦合与有机集成。本文讨论了视频对象空间数据获取方法,定义了逻辑模型,并以可视化与检索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框架扩展了现有空间数据标准,易于实现,在地理可视化、视频检索及分析挖掘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大容量实时视频信号存储器存储延时,以及速率慢、总线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频帧信号,切换SDRAM和切换Bank完成视频信号快速、连续存储控制器的设计思路,解决了存储器总线效率低,视频帧信号不能完整顺序保存的问题.为后续视频处理器提供了高质量、高速率的视频码流,向实时视频监控DVR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Skyline视频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获取监控范围的影像,发现被监控目标的即时状态.2维GIS与视频监控的集成逐步走向成熟,但在可视化效果方面远不如3维GIS.因此,结合Skvline软件中的video On Terrain技术提出了一种3维地面影像视频监控新方案,并设计了地面影像视频监控系统的软硬件框架,分析了音视频编码传输原理和视频控制机制,总结归纳了地面影像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要求,最后实现了3维地面影像视频监控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实际资料,讨论了中国东部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其结论是:中国东部的地震活动主要是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在北东东向压应力作用下,两组共轭剪切断裂分别发生右旋和左旋错动的结果。两者关系颇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的SPIHT图像压缩方案是一种实用高性能图象压缩编码算法,但原始SPIHT算法链表式编码限制了其在高速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PIHT压缩编码算法,在确保恢复图像质量与原始算法基本相当的基础上,改进算法可以采用并行流水结构实现,有利于高速处理中的应用,可以对高达40×8Mbit/s的原始图像实时压缩和去压缩。  相似文献   

19.
以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为基础,研究断层的相互作用。从震源断层和投影断层两个角度出发,研究5种地震断层模型分别描述地震断层和投影断层时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分布特征,分析震源断层以及投影断层的不同滑动机制对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布的影响。分析发现,断层的相互作用与断层的滑动机制关系密切;走滑断层还与其左右旋有一定关系;除斜滑断层外,其他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一定的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沿轨干涉技术来获取Sentinel-1A数据中burst重叠区域内的方位向形变,进而通过内插方法得到非重叠区的方位向形变。针对D-InSAR的雷达视线向形变与沿轨干涉的方位向形变精度差异,采用基于加权最小二乘的方法解算了2016年高雄MS6.7地震的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高雄地震的同震形变以垂直和东西方向形变为主,且形变主要分布在断层左右两瓣。左瓣抬升,最大达到12 cm;右瓣下沉,最大达到8 cm;左右两瓣均伴随着向西的位移,最大达6 cm。在左右两瓣之间,该地震还具有西北-东南走向的断层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