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栏目]文章题目作者期-页码[CT理论]体积CT投影数据的模拟方法孙怡侯颖胡家升赵凤勇(1-6)基于Db小波与中值滤波的安检图像噪声消除算法韩裕生卢伟刘菡李从利(1-7)一种辐射成像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实现吴宇钦张丽陈志强,等(1-11)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直接解调成像方法快速实现张慧滔张朋宋黎明(1-17)最大后验概率重建算法在发射CT中的应用李建吴志芳(2-10)求解物质真实灰度级的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原培新孙丽娜(2-16)基于双能量X射线透射技术的物质分类识别方法研究孙丽娜原培新(2-22)基于全局低分辨率CT扫描的合成层析成像技术[英文稿]曾凯赵世…  相似文献   

2.
[栏目]文章题目作者(期-页码)[CT理论]三维CT成像的数学模型杨克柽叶育盛,余晓谔,等(1-37)直接投影断层成像技术的实验研究高云胡道予李震,等(1-42)有限角度CT图像重建算法综述高河伟张丽陈志强,等(1-46)基于FDK算法减小误差的研究[英文稿]唐杰张丽陈志强,等(1-66)硬X射线衍射增强峰位成像CT的几何失真纠正方法孙怡朱佩平刘明贺于健(2-13)西门子多排螺旋CT新技术徐晓东邵军明孔军(2-22)医用PET系统技术概述曾海宁刘小平,等(2-28)基于VTK的医学图像系统研究刘志健王蓉,等(2-38)CT空间分辨率自动检测的研究与实践占杰余晓锷(2-43)医…  相似文献   

3.
[栏目]文章题目作者期-页码[CT理论]可视化人体的整体坐标系统陈惟昌陈志华赵天德,等(1-1)一种新滤波函数进行CT图像的局部重建[英文稿]徐茂林邱钧范惠荣,等(1-54)利用MATLAB实现CT断层图像的三维重建曾筝董芳华陈晓,等(2-24)超声CT理论与方法综述倪文磊(3-50)[医学CT]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的评价孙存杰李钢胡伟,等(1-7)骨巨细胞瘤的CT、MRI诊断齐荣秀方挺松许乙凯(1-10)在鼓室检查中应用高分辨CT、MPR多平面重组技术李卫民桑雅荣(1-15)原发性胆囊癌的螺旋CT诊断郭秀琴庞闽厦,等(1-18)CT对肝内胆管结石合伴肝脓肿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栏 目] 文 章 题 目 作 者 期-页码 [CT理论] 正电子断层扫描仪与PET图像重建概述 刘 力 吴晓锋 印 胤 (1-47) 基于正交投影和广义投影(POCS)算法的研究进展 姜 明 张兆田等 (1-51) CT系统的能谱估计及射束硬化校正算法 叶侠娟 张 朋 (2-10) 对一种非圆轨迹扫描下扇束重建公式的讨论 黄朝志 路宏年 杨 民 等 (2-16) 再论扇形束非圆轨迹扫描的补充说明 王 革 (2-39) 论锥束CT扫描Grangeat-型 Katsevich-型的算法 王 革 等 (3-45) 扇束图像重建中OSEM…  相似文献   

5.
锥束扫描三维CT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介绍了作者基于非晶硅面阵探测器开展的3D-CT(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及基于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的逆向工程技术(RE-Reverse Engineering)研究.方法与资料利用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的非晶硅面阵探测器,开展锥束扫描3D-CT研究,采用Feldkamp型三维重建算法,即利用锥束射线回转扫描得到的二维数字投影序列重建被扫描区域的断层图像.在小锥角情况下,重建质量可以与二维CT相媲美;对三维重建得到的CT图像进行相应的图像、图形处理,获取实物内外表面轮廓数据,并将其输入CAD设计平台,逆求出实物原型的CAD模型.结论 320KV和9MeV高、低能射线下的重建指标:空间分辨率为2.0~3.0Lp/mm;密度分辨率为0.3%;基于3D-CT的RE技术对于各种复杂结构的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破译、改型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泛需求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CT的X射线电离辐射危害,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剂量CT投影数据进行稀疏角度重建的方法来降低辐射剂量。本方法首先对低剂量CT的投影数据采用惩罚加权最小二乘(PWLS)方法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对去噪后的投影数据进行稀疏角度的CT图像重建。对Shepp-Logan模体仿真实验及真实实验数据重建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低剂量CT的稀疏重建方法可有效地抑制重建图像噪声和条形伪影,实现稀疏角度的低剂量CT图像重建。  相似文献   

7.
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骨与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PR)在骨与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骨与关节创伤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MPR及3D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对各种MPR及3D重建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与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螺旋CTMPR及3D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骨折线、关节脱位、关节内及椎管内骨碎片移位情况,术后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内固定物的形态、位置及骨折复位情况,螺旋CT3D图像与手术中骨科医生所见一致。结论:螺旋CTMPR及3D重建作为轴位图像的重要补充,能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的情况,是一种快速无创伤性显示骨与关节创伤的最佳方法,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尊敬的先生/女士: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成像,是一种在不破坏物体结构的前提下,根据物体周边所获取的某种物理量(如地震波、X射线等)的投影数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重建物体特定层面上的二维图像,以及依据一系列上述二维图像构成三维图像的技术。随着CT技术和各专业学科的发展,CT在物质探测方面所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医学、工业、地球物理、工程、农业、安全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扇束CT分为等角射线型和等距射线型两种结构。由于探测器单元排列方式不同,两者在数据采集和重建时都存在一些区别,从而导致重建图像质量有一定差异。方法:本文对两种扇束CT的结构及对应的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做了简单介绍并比较其中存在的差异。使用Shepp-Logan模型及自建模型分别对两种扇束CT进行投影采集及重建图像的模拟,并对重建图像的质量进行比较。结论:在相同几何参数条件下,等角型CT重建图像的质量会略优于等距型CT。  相似文献   

10.
双能CT技术可以重建物质的原子序数和电子密度信息,是一种有效的物质辨别技术。进行X射线能谱估计是双能重建的前提,能谱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双能重建结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学者对能谱估计的误差如何影响双能图像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双效应分解双能重建出发,量化分析能谱估计误差对双能重建结果的影响并给出误差传递的理论计算方法,论证影响双能图像准确重建的关键因素,同时由此定义适用于双能成像分析的能谱误差和针对双能成像的等效能谱概念。初步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些理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医学图像三维表面模型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维表面模型重建是医学图像处理的重要内容,是将CT和MRI等医疗影像设备获得的二维图像重建成三维立体表面显示图像的过程.本文重点研究了其重建算法的具体实现:(1)在建模上采用了基于体素的三维物体体积重建;(2)在显示上提出了基于Ray-Casting的三维物体二维直接显示技术.所以,和传统采用三角面拟合的方法相比,具有图像重建过程无需生成中间数据、无需进行3D物体的边界检测等优点,同时该算法并行性好,易于采用硬件方法实现加速.因此,本研究为医学图像三维表面模型重建应用软件的开发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扇束工业CT重建算法速度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扇束工业CT—般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进行CT图像重构,其计算复杂度为0(N^3)^[1]。如果不进行优化,这种算法的计算速度很难达到工业构件检测的要求。在总结了我们对重建速度所做的优化工作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种基于正、叙弦函数性质的优化方棍。分析表巩这种优化力技理论上可以使运算速度提高3倍。计算机模拟显示在实际实现中,这种方法配合其他优化措施,可以使重构速度提高6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进的基于原始投影数据的CT硬化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X射线CT(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中,X射线能谱的多色性将导致重建图像出现杯状伪迹,降低成像图像的质量。为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本文研究了一种校正X射线多色性产生硬化现象的方法。针对噪声多集中在高频部分的特点,先将投影数据分成高低频段,然后基于射线硬化的物理属性,采用本文研究的硬化校正方法对低频部分作校正,再和高频部分进行相加,并采用实验系统对其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CT系统中,系统的硬件成本和计算量都是非常巨大的.本文深入分析了一种利用偏移放置的面阵探测器的锥束CT系统,在这种系统中X射线束仅仅覆盖被扫描物体的一半体积,投影数据在探测器方向上是截断的,探测器尺寸和投影数据量都减少为传统CT系统的一半.在这种扫描方式下,现有的重建方法是首先利用重排算法获得180度范围内的平行束投影数据,然后再利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出物体的三维图像.但是重排算法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误差,降低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反投影滤波(BPF)形式的直接反投影重建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对投影数据重排,直接反投影滤波重建出最终的图像.因此,该算法在数学上更简洁,计算速度更快,能够更多地保留重建图像的高频信息.最后,数值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和重建算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CT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体模比较CT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和迭代重建算法的图像质量。方法:使用GE Revolution Apex扫描ACR质量控制体模Gammex 464,分别测量module 1~module 4的5种物质CT值准确性、低对比度分辨率、图像均匀性和高对比度分辨率。通过指标比较高剂量下(20 mGy)深度学习重建算法TrueFedelityTM(TFI)3种等级(DL、DM及DH)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V(AV)3种等级(30%、60% 及90%)的图像质量。两种算法的各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有6组图像的高/低分辨率均一致(高对比度分辨率:10 lp/cm;低对比度分辨率:6 mm);两种算法都轻微高估聚乙烯、空气以及丙烯酸的CT值,各物质间CT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算法均低估骨和固态水的CT值,其中,TFI算法对固态水的CT值较AV更接近真实值,但各组图像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6组图像中,TFIDH的图像均匀性最佳;同等级条件下,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相较IR算法的图像均匀性更佳。结论: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高剂量水平下可以在保持图像空间分辨率和CT值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图像噪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局部断层图像重建精确计算定理的简单证明。局部断层图像重建是一类仅需较少的扫面数据的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扫面物体的辐射剂量,提高图像重建速度。文献[6]针对局部断层成像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扇形束的一般扫描轨道的局部断层的精确图像重建方法。本文为文献[6]的定理提供了一个简捷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能谱CT可产生不同X射线能量下的基材料图像,所产生的基材料图像可用于组织成分和造影剂分布的定性与定量评价,且对成像物质分离、鉴别的能力明显优于传统单能CT。能谱CT中双能谱技术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就双能谱CT图像域基材料分解的两物质分解、多物质分解方法进行总结,最后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T)成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射线源、样品和探测器三者之间的相对移动,导致采集的投影图像(Projection image)以及亮场图像(flat field image)的空间位置配准关系出现偏差。这直接影响了投影图像背景的正常扣除,以及后续的CT图像重建。本文利用互相关方法,求出各投影图像背景与探测器原始采集位置之间的不一致量。然后将投影图像和亮场图像作相应变换,最后扣除背景得到校准后的图像。由于该方法对图像灰度较为敏感,所以在对实际样品校准之前,本文先对该样品投影图像及亮场图像进行了照度归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校正由射线源、样品和探测器之间相对移动造成的CT投影图像背景不一致,获得较好的CT投影图像和重建切片。   相似文献   

19.
X射线岩石CT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X射线CT技术无损探测岩石内部结构和裂纹演化过程 ,起源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由最初对CT图像的认识逐步深化为对岩石裂纹演化规律的分析和应用研究。基于室内岩石试件扫描断面的CT图像 ,目前在岩石变形破坏过程的实时监测、加荷条件多样化、裂纹演化规律性、裂纹宽度的定量测量、岩石裂纹三维图像重建、损伤演化与损伤变量分析、CT成果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岩石CT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各种试验条件下精确的CT图像及其成果的应用研究。岩石CT的生命力在于自身理论、技术发展和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20.
由投影重建图像的对称网格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于工业CT检测中常用的代数迭代重建算法提出了改进,利用投影射线之间存在的几何对称结构,提出了图像重建的对称网格迭代算法(简写为SM-IRT).该算法简化了投影系数矩阵的计算,调整了迭代算法逐线校正的迭代顺序.对模拟数据和工业CT实测数据进行了重建图像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算法比较,本文提出的新算法重建速度快,成像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