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用地占到全球土地面积近一半,农业土地利用(包括耕地及作物分布、种植制度、土地管理等)变化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和气候变化。遥感已经成为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分辨率遥感卫星如Landsat、Sentinel以及中国高分卫星等的免费开放为国内外农业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本文从耕地分布、作物类型识别、农业种植制度以及农业土地管理4个角度分析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发现:① 耕地分布产品已经由过去的粗分辨率提升到10~30 m,耕地现状数据较为丰富,但挖掘遥感数据实现耕地变化历史回溯的能力有待加强;② 作物分类方面多采用地面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Landsat和Sentinel-2为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北美和欧洲得到了业务化运行,但对作物种植面积早期监测的能力有待加强;③ 基于遥感的农业种植制度信息获取(如撂荒)研究多集中在东欧等地区,在中国由于经济和政策因素导致的撂荒、轮作、休耕等现象也十分普遍,但具有针对性的遥感监测研究目前还相对缺乏;④ 农业土地管理措施信息提取方面,区域灌溉面积产品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遥感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云计算平台的发展对未来农业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进行了展望:① 融合多源数据形成更高维度空间、光谱和时间信息的遥感大数据,提升特征提取和数据挖掘能力;②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等智能化方法与基于地理学和物候信息的专家知识方法的耦合;③ 遥感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等前沿遥感和计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南阳市委、市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加强耕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  相似文献   

3.
中牟县位于豫东平原中西部,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比例高,人均耕地少,耕地总量的不足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而且制约着中牟县经济的发展。同时,处于黄河冲积扇南翼的中牟,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形成了县境内大量高低不平的岗坡地、沙地,遍布荒草,长年撂荒,得不到有效利用,潜藏着巨大的耕地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长清区为多山丘陵区,现有耕地40余万公顷,人均耕地753m2(1.13亩),但中低产田占比例较大。全区近1/3的耕地分布在低洼丘陵区,灌溉水源不足,易干易旱,难以耕作;即使是分布在平原地区的农田,也有不少被坟堆、窑场、零星棚户、废塘废沟等分割。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不配套,严重影响了农田的产出率。近年来,济南市长清区国土资源局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1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济南市长清区双泉乡万亩土地整理项目于2002年开始实施,项目区位于双泉乡中南部,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总规划面…  相似文献   

5.
泰来县耕地保有量为168933.81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144500公顷,多年来,泰来县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有效地增加了耕地的数量和提高了耕地质量。一、通过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增加耕地数量截止2011年末,泰来县共计实施了土地整理复垦项目12个,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达亿元,共增加耕地1433公顷。  相似文献   

6.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来。农民的收入主要靠耕地,耕地保护工作服务的主体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价值体现在要向耕地要产出、向耕地要效率、向耕地要效益,满足基层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黑龙江省通过实施规模化土地整治,新增耕地181万亩,粮食亩均增产200斤,全省农业机械化率达87%,位列全国第一,推动了耕地产能、耕作方式、人地关系的全面升级。请看——  相似文献   

8.
日前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省自2001年以来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新增耕地43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提升。山西省坚持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坚守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连续11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做到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有提高。2001年以来,山西省累计投入32.97亿元,整治土地168万亩,  相似文献   

9.
太康县位于豫东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全县总人口13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8万人,耕地面积171.4万亩,人均耕地约1.3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数。因而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太康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999年,太康县将原属于乡(镇)管理的国土所上收,实现了县、乡土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并且在理顺体制和提高素质上狠下功夫,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转化成建设用地,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日趋降低,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正常生活,为了缓解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局面,我们应加大力度进一步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是技术性、工程性很强的活动,它能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保证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优化农村环境和形象,使路林成行、沟渠成网,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等方面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土地整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文星镇是湘阴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全镇人口13万,其中农业人口9817人,土地总面积30450亩,耕地6083.7亩,农民人均耕地0.62亩,2007~2008年公益性征地682.4亩,耕地171.6亩;经营性征地1989.8亩,其中耕地389.06亩.  相似文献   

13.
今年,垦区江滨农场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04万元,用于低产田改造,使1.2万亩农田受益,全场30万亩耕地,实现粮豆总产13.75万吨,农业总产值2.14亿元,利润8216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6900元,达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2006,(8):43-43
我县一国有公司.看中了我村西边集体所有的200多亩耕地.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将该200多亩耕地征用,用于高科技农业项目开发。我们想了解一下,这种情况下,我村的土地能够被征用吗?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浙江省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位置,力争走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发展道路。按照浙江省农用地生产能力与评价方法得出的浙江省农用地理论、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3个层次的产能是整个耕地的生产能力,其作物除了粮食作物外,还有经济作物。因此。核算结果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粮食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产业经济本该得到鼓励,但是近日,淮滨县台头乡村民崔某却因破坏耕地修建养鸡场受到了处罚。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江陵县正确处理用地与发展的关系,大力推进村庄集并,有力促进了“农业稳县”战略的实施。全县通过动宅腾地、复垦整理,净增耕地460.5公顷。确保全县10年耕地有增无减,基本农田保护率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今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在我国持续蔓延开来,严重威胁着粮食主产省份的收成.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农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耕地持续减少、淡水资源短缺、金融和科技支持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等,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冲击,这使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题的确定,不仅符合当前农业的实际,对今后农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拥有充足的耕地资源,而高标准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温家宝总理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最要紧的是保护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人均占有耕地1.39亩,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不仅在于紧紧围绕18亿亩耕地保护约束性指标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还在于更好的完善田间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在此,笔者以《萝北县苇山灾毁耕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得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嵊州市根据全省“百万造地保障工程”的统一部署,启动了“万亩土地开发工程”,提出了在5年内垦造耕地2万亩的奋斗目标。到2011年底,全市已完成土地开发项目270个,项目总面积21046亩,新增耕地20480亩。5年目标3年顺利完成。万亩土地开发有效地拓展了用地空间,保证了耕地占补平衡,改善了农业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提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