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前河金矿四号矿带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赋存在熊耳群火山岩中,严格受东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破碎带蚀变强烈,种类繁多,与成矿最密切者为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矿带原生晕表现为低背景,高异常,Ag、Pb、Zn、Cu与Au密切相关,为找矿标型元素。 相似文献
3.
ASTER数据的斑岩铜矿典型蚀变矿物组合信息提取方法 ——以秘鲁南部阿雷基帕省斑岩铜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美国地质勘查局(USGS)波谱数据库,重建了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主要蚀变矿物在ASTER卫星数据对应的反射率曲线,综合分析了主要蚀变矿物的波谱曲线特征,建立了ASTER数据B1、B4、B6、B7和B1、B3、B4、B8主成分分析模型,分别提取典型蚀变带中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蚀变矿物组合信息,并以秘鲁南部阿雷基帕省斑岩铜矿区为例,利用研发的技术方法,分别提取了研究区白(绢)云母、高岭石、蒙脱石、明矾石和伊利石等泥化-绢英岩化类蚀变矿物组合信息,绿泥石、绿帘石和方解石等青磐岩化蚀变矿物组合信息。同时结合区域化探资料开展了斑岩铜矿靶区遥感综合找矿预测,经高分辨卫星图像验证,与已知斑岩铜矿床对比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瑶山地区是广西著名的金成矿带之一 ,金矿化常伴随围岩退色蚀变 ,两者具有共同的成因机制 ,在空间上关系密切 ,退色蚀变是金矿化最后阶段的产物 ,其规模可能与矿化强度有关 ;并具有独特的宏观外貌 ,对找矿有指导意义 ,正确认识退色蚀变的成因机制 ,有助于提高金矿的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5.
6.
奥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8,(Z1)
本文针对秦岭成矿带中部金矿遥感地质特征,特别是主导控矿因素特点,在详细分析区内地物反射光谱特征曲线的基础上,提出“遥感构造蚀变生态景观”新方法,制定合理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案,提取构造蚀变和植被毒化等对金矿预测有贡献的有效信息,然后进行金矿成矿远景预测,取得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位于兴安岭一内蒙地槽褶皱区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兴隆沟冒地槽褶皱带之宝泉沟褶皱束和旁开门中断陷之西部。北部毗邻额尔古纳地块,南部与罕达气优地槽褶皱带相连。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为早元古界兴华渡口群兴华组,近东西向展布,为一套变质较深、混合岩化作用强烈的变质岩系,构成区内的古老陆壳,是区内金矿的物源之一。古生代泥鳅河组地层是北西向的嘎鲁河向斜延伸到四、五道沟翘起部分,向斜的翼部被后期侵入体侵入得肢离破碎。四道沟东、西山两个金矿点即赋存在向斜的核部和翼部。 相似文献
8.
矿区行政区隶属于萝北县横道河所管辖。位于1:20万太平沟幅(M-52—35)西部,所在1:5万图幅名称为横道河(联营林场旧图幅号13—52—141-丁)(M52E024018)。 相似文献
9.
10.
竹峰金矿床位于湘东北连云山隆起带与长平断陷盆地的接合部位,含金蚀变带赋存于白垩系上统东塘组紫红色砾岩中,共发现6条,以Ⅰ、Ⅳ、Ⅴ三条为主。已控制长100~400米,硅化蚀变带含金(0.26~10.20)×10-6,金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厚0.75~3.00米,矿石由硅化构造角砾岩、硅化砂岩、砾岩,石英细脉等组成,矿区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褪色等蚀变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12.
周颖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9,(4)
本文据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了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根据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及有关参数,对与矿化有关的石英脉进行了形成期次的划分,提供了成矿信息,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姜修道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5,(2)
驾鹿金矿床是小秦岭金矿带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矿床类型,产于古老韧性剪切带中,围岩蚀变强烈而广泛,尤其是成脉前的钾长石化。蚀变带及其中的石英脉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床属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本文在论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稳定同位素研究,认为燕山期构造热事件是成矿的主导控制因素,成矿溶液来自大气降水,成矿物质则部分来自太华群,部分来自上覆中元古界高山河组,矿床成因属大气降水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大青山地区出露地层主要是侏罗系中统兰旗组安山岩、安山质角砾熔岩、凝灰岩等;侵入岩为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断裂发育,岩石蚀变强烈。金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金主要富集在侏罗系中统兰旗组火山岩中。金的原生晕、次生晕异常特征和分布表明,破碎蚀变岩带就是金矿化蚀变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已在三道盘—马家窝铺的安山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发现了5条金矿化带和29条金银矿脉。实践证明,在大青山地区进行金矿普查运用地球化学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胡能高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3,25(4):32-39
东大山地区龙首山岩群形成于早元古代,是一套经角闪岩相变质改造的变质地质体.按岩石组合特征划为四个岩组A岩组以黑云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夹有少量变粒岩、大理岩和二云石英片岩;B岩组以各种石英片岩和云母片岩为主,夹多层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和薄层状大理岩;C岩组以各种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D岩组以中层-中厚层状大理岩为主,夹钙质片岩、云母片岩和变粒岩.A岩组原岩为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沉积岩;B、C岩组原岩建造均以杂砂岩-泥质岩为主,但B岩组比C岩组有更多石英砂岩,而C岩组夹基性火山岩;D岩组原岩以碳酸盐岩为主.A、C岩组中基性火山岩均显示偏碱性成分特征,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B、C岩组中泥质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后太古代的均值接近.与B岩组相比,C岩组泥质岩更富稀土、更小的δEu、更大的(La/Lu)N;Cr、Ni、Co低,Rb、Ba、Hf、Nb、Ta高;FeO、MgO、CaO、Na2O低,P2O5、TiO2、K2O高.龙首山岩群原岩建造显示华北板块西部早元古代的板内裂谷从早到晚构造活动性由强到弱. 相似文献
16.
招远、莱州地区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黄铁矿中金的赋存状态的研究,采用了化学成分分析、电子探针成分分析、透射电镜分析、物相分析、晶胞参数测定、热电系数测定、比重硬度测定、粒度测定等多种物理化学手段。初步探讨了黄铁矿与金矿成矿的关系,并归纳出以下特征,可作为找矿标志:一是裂隙发育,结构疏松不规则的碎块状及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立方体黄铁矿含金高,与金关系密切。二是金矿中黄铁矿热电系数为正值,热电场为空穴型及电子—空穴型两种。三是金矿中黄铁矿晶胞参数大、比重低、硬度低、反射率低者含金量高。四是黄铁矿的主要成分S、Fe偏低,杂质元素Au、Ag、As、Sb、Bi、Co、Ni等微量元素较高,是含金黄铁矿成分特征。五是在金矿中黄铁矿是主要载金矿物,有80%以上的金与黄铁矿有关。查明金主要呈独立矿物赋存在黄铁矿中。另外在黄铁矿中还有可能存在微量固溶体金。 相似文献
17.
马头滩金矿床赋存于晚古生代中酸性火山岩中,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年龄与控矿的糜棱岩带的形成时代相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火山岩,成矿流体由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溶液组成。这些特征说明该矿床与剪切带之间存在时-空和成因联系,是一个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通过对MS微粒浸染型金矿点进行了剖面和面积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及其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认为该矿点具有如下特征:As—Sb—Hg—Au异常组合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中段砂页岩中,与层间破碎带有关; Hg、Sb异常较弱,As、Au异常较强且吻合,表明AS、Au异常是近矿异常。实践证明,该法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据初步评价认为可望找到一个中型规模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