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刘贤伦 《内陆地震》1998,12(2):170-173
引言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依靠模拟记录的地震图来研究地球结构和确定地震参数。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地震的震源过程及其机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要求提供大动态、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地震数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这种愿望变成了现实。从本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欧洲13个国家的欧洲数字地震台网、日本的环太平洋数字地震台网相继建立。1983年,中美双方签定了合作建设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的协议[1],并于当年6月开始筹建,8月全面展开建设。1986年7月台网…  相似文献   

2.
对佘山地震台地磁数字化观测资料和模拟观测资料D、H、Z等地磁要素日变形态、日均值、月均值、年均值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比较,阐述了数字观测系统与模拟观测系统的特点。探讨了磁场剧烈扰动对数字观测系统和模拟观测系统的影响。对做好地磁数字化观测工作,提高地磁资料的观测质量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地震监测仪器的普及和应用,人工、模拟地震观测仪器逐渐被数字仪器所取代,记录方式也由整时记录变成分记录和秒记录。数字仪器在多年运行中,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本文重点通过对多年形变数字观测系统内部所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讨论,以便在观测工作中更好把握仪器的状况和对仪器出现的故障进行准确分析判定,及时对仪器存在的问题和故障进行解决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观测数据的断记。  相似文献   

4.
5.
从地电场观测原理出发,在概要分析地电场观测系统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太钢防震观测站ZD9A地电场观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对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表明,太钢防震观测站地电场观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相应信息。  相似文献   

6.
1.前言兰州地震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和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在二十多年的观测研究中,使用的大地电磁测量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为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的静磁原理、光电倍增管电路、模拟记录的大地电磁记录系统;中期为国家地震局北京地质所、兰州地震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感应原理磁力仪、模拟记录的LH—1型大地电磁记录系统;近期为德国进口的感应原理磁力仪的全自动数字化记录的MMS02E大地电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大地电场观测系统,并对2009年以来更换电极后,观测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表明,临汾台大地电场观测数据能够反映出地电场强度的时空变化,数据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相应信息。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红格地震台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案例介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震台站观测环境受到的威胁日益严重。本文介绍了2005年2月进行攀枝花红格地震台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以及所形成的“同生存、共发展”的良好局面及其影响。认为,要做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一要切实提高职工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意识,二要加强对社会的宣传,三要依法保护地震观测环境,四要做好协商沟通工作找好切入点,五要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变换理论,提出应用小波分析方法识别、提取昌黎地震台大地电场数字化观测资料不同频率信息的方法。结合实例,讨论小波分析方法在识别与分离不同频率信息、提取趋势异常与短期异常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小波变换是大地电场数字化观测资料分析处理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临汾区域数字地震台的技术系统建设过程、技术构成及成果应用,并将其与同台基模拟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其监测地震的能力以及处理地震的速度明显优于模拟观测系统,山西临汾区域数字地城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山西南部对震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红山地震台数字化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向国家台网中心的实时波形传输,数字信号分配器在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数采输出的信号分道,分别输出到卫星、台站的实时监控前台机和备份前台机及数采监控仪。避免了实时监控机因硬件和软件故障所造成的台站资料断记和卫星传输中断,在全国数字化台站中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受环境干扰影响,N41°E无法观测;外线路和电极多处老化导致的漏电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为此,呼和浩特地震台于2005年4月开始对地电观测装置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包括外线路、电极和观测室内布线、电源和线路的避雷.本文用可靠的数据资料对此项改造工作的过程,和具体实施步骤进行分析,经过多次实验及深入细致的研究,总结出地电改造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腾冲地震台数字化水温记录多次出现数据突跳,影响观测资料质量。引入1套相同型号的水温仪进行对比观测,对可能引起原水温仪数据突跳的因素(静电干扰、供电电压、仪器探头故障等)进行一一排查,结果表明,水温仪主机数据转换模块工作不正常是引起水温数据突跳、阶变的主要原因,仪器供电电压不稳、雷电因素对数据突跳的产生有促进作用。消除水温数据突跳干扰的有效解决办法是更换1套水温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14.
弥渡地器台经过多次试验,在2011年11月改进了弥渡自流井脱气集气装置。该装置在弥渡地下流体观测井使用后,脱气效果明显,弥渡地下流体前兆信息获取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本文选取改进脱气集气装置后的弥渡数字化气汞资料,对2012年以来云南省内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选用佛子岭地震台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记录的607个地方震事件,利用数字与模拟观测系统,对同一地震事件数字与模拟记录震级进行统计,做回归分析,计算两者偏差值,从震级偏差频次分布、震级偏差与震中距关系出发,比较差异性。结果表明,数字记录震级与模拟记录震级线性相关显著,经过拟合公式校正,固定常数校正和震中距校正,数字记录震级与模拟记录震级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受供电和数据传输方式的影响,十堰地震台测震系统数据断记时间较长,数据质量较差。为此,采用3路交流供电自动切换辅助2路直流供电方式,为仪器运行提供稳定的电力供给,并采用一主一备有线光纤传输解决微波单线传输的弊端。为验证解决措施的有效性,选取该台2009—2020年测震记录,统计SEED格式波形记录数据断记时长,结果发现,在2013年进行整改以来,数据断记现象减少,断记时长明显缩短。选取该台2015—2021年测震系统仪器更换以来的数据记录,分析地方震、近震、远震和极远震震相特征,发现该台记录地震波形清晰、可靠。可见,该台数据断记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检验,测震系统运行质量得到提升,可为国内同类测震台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地震台网(CSN)目录为标准,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计72个月的时间,选取了以巴塘地震台为中心,1 ~800 km范围内ML大于3.0级的地震共1 388个,按照地震的方位角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这些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认为台西边(214度至329度)的地质结构是均匀介质,其它方位的地壳介质不是很均匀,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8.
喀什地磁台目前已配备了两套相对记录仪器与两套绝对观测仪器.为了解不同仪器观测精度的异同,以确定合理的仪器组合方式,本文对比了两套记录仪器观测到的日变形态和极值时间,以及两套绝对观测仪器对相同的相对记录仪器测定的基线值.分析结果表明,FGE磁力仪和Mingeo DIM磁力仪精度较高,可作为第一观测组合,另两套仪器町作为喀什地磁台的第二观测组合.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常熟地震台形变与流体数字观测资料报表打印软件设计思路、使用功能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鹤岗地震台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台站实际情况,分别从主机系统、电子记录系统等方面,提出仪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总结DSQ水管仪在日常问题中系统维护的具体解决办法,以此提高观测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