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原活断层上的史前大地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证据和微地貌证据表明,全新世以来海原断层共发生过五次8.5级左右的大地震,1920年海原大地震是它们中最晚的一次。其它大地震的~(14)C年代分别为距今3680±60年;距今6300±70年;距今7830±>103年(内插);距今9360±75年。可以看出全新世以来,大地震的重现间隔是明显增加的  相似文献   

2.
唐山大地震的重复间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1976年唐山地震形成的地面裂缝带上三个地段(市十中、市畜产公司牛马库和礼尚庄东)开挖了三个探槽,揭示出保存在晚更新世沉积物中的两次古地震遗迹。在唐山外围的地震地质调查中,也相应地发现了一次古地震形迹。文中通过对地裂缝和液化规模的类比分析,推测其烈度与1976年7.8级地震相近。古地震发生年代,经年~(14)C年代测定和沉积速率估算,分别发生于距今7665±105年和14865年。大震重复间隔近似值为7500年  相似文献   

3.
新疆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假玄武玻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二台断裂带上的海子口和木库尔拉森剖面广泛出露多种产状、多种形态和多期次的假玄武玻璃.它由碎屑和基质组成,碎屑主要为围岩(糜棱岩)的细小碎片和石英等矿物;基质为隐晶质和玻璃质,其中常有纤维状和放射状微晶.其化学成分与围岩的成分十分相似.综合各方面的特征认为,假玄武玻璃是由糜棱岩在断层快速运动过程中经局部熔融产生的,形成的深度为10~12km,导致假玄武玻璃产生的地质事件是古地震.  相似文献   

4.
北京平原南口-孙河断裂带昌平旧县探槽古地震事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南口-孙河断裂昌平旧县探槽揭露的丰富的构造变形现象和古地震事件的分期、间隔及同震垂直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时期该断裂曾发生3次古地震事件,它们分别发生在距今(10643± 250)a—(970±1235)a,(7894±150)a—(764±650)a及(3987±100)a-(367±310)8,同震垂直位移分别为1m,2 m,2 m.依据华北地区历史地震震级与地震地表位错的统计公式,推测相应震级为7.7及7.9级.该探槽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微地貌线索,在平原区仍可通过探槽了解断裂全新世活动,并有可能在探槽中见到丰富的细微构造现象.该项研究得到的南口-孙河断裂在全新世存在古地震的认识将对北京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原古地震的一个剖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南、西华山北缘大断裂的活动性质、活动量及大地震重复间隔,我局于1983年10月在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中区沿干盐池至小山地段挖了12条探槽。在4条探槽的全新世地层中,见到该断裂多次活动的证据,其中以海原城西南约12公里的刺儿沟探槽揭露的古地震剖面最为精彩和典型,现对它简报如下:探槽呈北东—南西向,位于南华山北缘刺儿沟旁Ⅱ级阶地上,由不连续的两截组成。揭露了主断裂面F_3和1920年地震断裂F_2及地表形变带(图1)。南华山北缘断裂主断面F_3出露非常清楚,断裂南西盘为前寒武系浅灰绿色片岩与大理岩,已强烈破碎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地质方法确定了全新世以来红河断裂(北段)位错速率:狭谷段(定西岭)水平位错速率8毫米/年,垂直位错速率1.8毫米/年;宽谷段(大理)水平位错速率5毫米/年,垂直位错速率9毫米/年。据断裂位错参数计算,本区6.8级左右地震重复发生的时间间隔是178±29年;它与6—7级历史地震重复时间间隔150±50年在时间尺度上相当,这对地震中长期预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地震失稳的滑动-弱化特征后,研究了估计大地震重复间隔的问题,建议了一种计算大地震重复间隔的方法,给出了计算复发间隔的公式。同时,应用这个方法计算了海原断裂带、华山山前断裂带、贺兰山东麓断裂带和小江西支断裂带的8级大震复发间隔,它们分别为3466年、2043年、2688年和975年。这些数值与古地震研究给出的实际古地震复发间隔甚为一致,说明建议的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活动断裂地震复发时间和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相似文献   

8.
板内大震原地准周期复发间隔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大陆大震原地复发资料为基础,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确定了板内大震在其活跃期内原地准确周期复发的概率密度函数,所得结果表明,板内大震在重复行为上具有板间特征地震相类似的分布特征,两者的差异在于,板内大震复发间隔的变分系数COV为0.26,而板间特征地震的该值为0.215,即板内大震的重复间隔相对稍显离散。  相似文献   

9.
小江西支断裂的滑动速率与强震重复周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各种断错地质地貌现象及被错体年龄的分析,估算出小江西支断裂在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全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分别为6.7毫米/年、7.0毫米/年及6.4毫水/年。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地震及古地震活动讨论了强震的重复周期和断裂的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小江西支断裂的活动以重复错动发生强烈地震为主要特征,强震在断裂带上同一地段的平均重复周期为900年左右,沿整个断裂带的重复周期大于330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野外地质调查资料为依据,利用地质的方法,讨论了昌马断裂东段的断层崖特征、断层位移量和沿昌马断裂带的古地震证据,确定了断层崖年龄和断层活动速率,粗略地估算了大震复发周期。研究结果表明自全新世以来北东东向断裂的活动性质由压性变为左旋张扭性;断层崖是断裂左旋张扭性活动的结果。断层的水平位移具有分级特点,断层崖具有两个明显的坡度中断,其形成年龄分别为12760年和1880年。公元104年前后,沿昌马断裂可能发生过一次7~7(1/2)级地震,大震复发周期为2620年(考虑蠕滑)和1500年(不考虑蠕滑),12760年和1880年以来的断层水平运动速率分别为4.5毫米/年和6.5毫米/年,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值为4.7。  相似文献   

11.
断层滑动速率,地震重复时间和平均应力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地震复发间隔研究的现状,系统整理了中国大陆活断层滑运速率,已发现的古地震遗迹及古地震复发间隔,结果表明,在滑动速率较在的活断层发现的古地震复发间隔较短,Kanamori和Alle(1985)研究了具有大范围重复时间(20年到几千年)的板内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发现复发间隔较长的大地震具有较高的平均应力降,我们在实验室内研究了应变速率不同时固体围压三轴压缩下完整花岗岩破裂后的粘滑现象。  相似文献   

12.
安欧 《地震》1995,(3):214-221
岩石接触面在高温高围压下经过几天便烧结起来而有很高但低于原岩的剪切强度。烧结面与主压应力方向夹角大于55—65°时,便不再断裂而沿其它方向剪断。实验最低温压相当地壳10km深,这应是地壳大断裂的上部裂面与下部烧结层的界限深度,受力后便向下延裂,在下部形成震源。这可能是鲜水河断裂带震源在10—25km深重复发生的原因。由带内大震机制解P轴方向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趋势的关系、区域残余应力场水平主压应力分布方向与断裂带走向的关系,讨论了带内大震活动时段的原因。由带内裂面烧结条件、残余和现今应力高值区、岩体低强度区及储存弹性应变能高值区的分布,研究了带内大震空间分布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大地震重复特征与平均重复间隔的取值问题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冉勇康  邓起东 《地震地质》1999,21(4):316-323
对延怀盆地及海原断裂古地震的详细研究表明,大地震的重复行为具有多样性。特征地震是大多数断裂活动的行为特征,但特征地震存在分级性,大地震的重复时间间隔存在分阶段性,以及断裂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大地震的复发序列。因此,当大地震重复行为出现时间上的分阶段性,或特征地震分级现象导致不同强度的古地震间隔时间有明显差别时,用确定性或时间相依的概率方法评价大地震的危险性,需要分阶段或分级计算不同间隔阶段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