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理2013—2014年连云港地震台测定的地震MS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震级进行对比,统计两者震级偏差平均值,并分析震级偏差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中方位的关系。结果表明:连云港地震台MS震级比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低0.22,且震级偏差随震中距的增大逐渐减小;地震震中不同,震级偏差均表现为负值,震中方位在东北和西北方向,震级偏差最大,为-0.24,西南方向偏差最小,为-0.2。  相似文献   

2.
选取库尔勒地震台2008—2015年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体波震级进行对比,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源深度以及震中方位,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可知,库尔勒地震台计算震级相对偏大,其中mb平均偏差为0.1455,mB平均偏差为0.1941;震源深度在0—96km时,mb和mB震级偏差接近平均值;当震源深度h>96km时,测定震级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基本一致;地震发生在第三象限时,台站测定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蔡杏辉  叶雯燕 《内陆地震》2010,24(4):375-380
选用福建地震台网"十五"观测系统正式运行以来记录的台湾地区M≥4.0地震资料,以中国地震台网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初步得出震级校正值。并分析了震级差异形成原因,为福建地震台网测定台湾地震震级偏差改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3—2014年连云港地震台单台测定的m_b震级,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相应地震震级为标准震级,分析震级偏差平均值、震级大小、震中距、震中方位对震级偏差的影响,并利用稳健回归方法给出震级校正关系式。结果发现:单台震级比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震级低0.05级;对于中强地震,二者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震级偏差随震中距增大逐渐减小,且EN向地震震级偏差较大;采用稳健回归方法校正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震级偏差较小,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5.
选用吉林地震台网正式运行以来记录的18次东北地区mb (mB)≥4.0深源地震资料,以中国地震台网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得出震级校正值.分析震级差异形成的原因,为吉林地震台网测定东北深源地震震级偏差校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杜广宝  刘杰  孙丽 《地震》2019,39(2):19-27
目前震级新国标拟在中国地震震级测定中开始使用。 为系统评估震级新国标对中强浅源地震的速报震级影响, 基于2001—2017年中国大陆发布的5级以上浅源地震速报目录, 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国标宽频带面波震级与原速报震级的差异, 并与国外面波震级结果以及国、 内外矩震级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新国标, 国内、 外面波震级对6级以上地震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但5、 6级以上地震的频次分别为原来的80%、 60%左右, 而6.5级以上地震频次差异不大。 国内、 外矩震级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由于国际上目前采用矩震级发布, 而矩震级与面波震级之间存在系统偏差, 因此, 为保持与国际结果一致, 应加快矩震级在地震速报中的应用, 这可能会导致6、 7级地震频次进一步降低。 由于速报震级在实际工作中既有可能采用面波震级, 也有可能采用矩震级, 或两者的结合; 因此, 速报震级仅用于地震信息发布、 地震应急、 科普宣传等社会应用, 如果使用震级进行科学研究、 地震活动性统计等专业应用研究, 最好统一使用一种标度, 即面波震级或矩震级。  相似文献   

7.
选用福建地震台网“十五”观测系统运行以来记录的ML≥1.0地震资料,对测定的速度震级和仿真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初步得出两种震级偏差值及相关系数,并分析了震级差异形成原因,为福建地震台网震级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7—2018年张家口地震台记录的748个地震,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统一编目震级为标准,以多元稳健回归方法,分析其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发现震级偏差平均值约为-0.08,总体偏差不大,且较为稳定。同时,分析震级偏差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中方位的关系,为今后该台地震监测能力提升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永安地震台钻孔体应变地震响应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统计永安地震台2007—2013年体应变记录的地震同震响应,与同期国家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目录对比,响应率为15.21%。绘制地震能力线,量化评估永安地震台体应变仪映震能力,得到钻孔体应变对不同震级地震的响应范围为:震级5.5级,震中距425 km;震级6级,震中距860 km;震级7.0级,震中距3 514 km;震级7.5级,震中距7 104 km。  相似文献   

10.
李鸿吉  唐天明 《地震》1992,(4):73-76
1988年11月6日在我国云南省的澜沧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我国地震台网公布的主震体波震级为m_B6.7和面波震级为M_s7.5,美国EDR公布的体波震级为m_b6.1和面波震级M_s7.3。这种震级的差异会影响到对地震活动性的估计,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 为了对澜沧地震的震级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波形记录重新计算  相似文献   

11.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6,26(2):139-140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级Ms为面波震级、M1.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中国地震局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要求,地震编目中的震级是对地震波形进行WA仿真处理后的震级。本文对湖北数字测震台网2016年1月—2018年12月记录到的ML≥2.0的68次地震事件,在震级方面分别做了仿真前后的对比分析,并给出其偏差。结果表明:仿真后的震级多数大于仿真前的震级,但震级差均在0.4级以内。本文的研究为湖北地震台网震级测定提供了参考。地震分析预报人员速报时可不采用仿真震级,但对于编目和研究人员可采用仿真震级。  相似文献   

13.
自2019年正式运行以来,震后趋势判定技术系统CAAFs为震后应急与趋势研判及时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梳理总结CAAFs系统持续4.5年产出的数据,从全国和不同地区两个方面评价系统产出的震后余震预测结果,得到以下三点认识:①震级上限预测(发生某震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的正确率大多为90 %及以上,显著优于震级区间预测(存在发生同等大小地震的可能或存在发生某震级左右地震的可能),各分区预测情况差异不大; ②震级区间预测震级普遍比地震实况偏高,实际7日内发生的最大余震震级与预测震级的差值(震级偏差)落入[-0.5,0.5]区间的地震比例约为44 %,落入[-1,1]区间的地震比例约为69 %,越靠近[-0.5,0.5]区间,地震的比例越高; ③震级区间预测中,各分区有一定差异,西南地区优于西北、华南和华北东北三个地区,总的来看4~5级地震预测情况不如其他震级区间,可能与该震级区间内地震的最大余震震级变化范围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大小地震之间的著名统计关系 logn(Mi)=a-bMi logN(Mi)=A-BMi 式中i=0,1,2,…,k,其中,M.为最小统计震级档,Mk为最大震级档.古登堡在统计时,是将地震按震级分档的,即n是震级为Mi+△M的地震次数,为(1)式.里克特采用按震级由强至弱累计,即N是震级大于等于Mi的地震次数,为(2)式.  相似文献   

15.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7,27(1):151-152
应广大读者要求, 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地震目录. 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 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 以供查阅时参考; 震级MS为面波震级、 ML为近震震级; 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16.
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子台测定震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1998~2003年间的地震记录,以台网平均震级为标准震级,分析了各子台的测定震级。结果表明,各子台测定震级的偏差存在地域分布特征,震级随方位角显示趋势性变化。台址位于平原和山区交界处的台站,对于山区发生的地震测定震级偏大,对于平原地区发生的地震测定震级偏小。最后对震级偏差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地震震级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2017)发布以后,收集整理鹤岗地震台2018年1月—2020年3月测定的远震面波震级M_(S(HEG)),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目录中给定的面波震级M_(S(CENC))进行比较,统计二者偏差值。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震级偏差与震级、震中距和反方位角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目录发布震级相比,鹤岗地震台测定的面波震级偏高,且震级偏差与震中距表现为正相关性;震中位于鹤岗地震台站西北方位,震级偏差较小,而在其他方位,震级偏差则较大。  相似文献   

18.
冯浩  苗春兰 《地震》2005,25(4):139-140
应广大读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19.
丁秋琴  苗春兰 《地震》2011,31(3):143-144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20.
应广大读者要求, 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地震目录. 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 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 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 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