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国家测绘局高屋建瓴,与时俱进,明确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国”、“数字区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目标,这一战略既符合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又提升了测绘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五”期间统揽我们测绘工作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发展以来,已在世界范周内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自80年代起步,在80年代中后期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经历二十几年的发展,在2000年前后进人发展快车道。当前我国大陆地区开展GIS教育的高校已经从最初的几所高校扩展到百余所。尽管大陆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本科阶段教育已基本普及,但各地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发展并不平衡,尤其是硕士、博士学位点分布集中有限几个省市区中。因此,针对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发展局面,对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考虑在此情形下我国大陆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明确影响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发展的主要凶素,更好地指导各省市区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月28日上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名家讲坛开坛仪式暨首场讲座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家耀应邀出席开坛仪式并作首场报告。本次名家讲坛由我院副院长吴岚主持。来自我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测绘发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开坛仪式并聆听首场讲座。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近日,201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测绘地理信息界两位专家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周成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海洋局)副主任郭仁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成虎、郭仁忠兼任本刊编委。  相似文献   

5.
《浙江测绘》2009,(1):F0003-F0003
浙江省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被《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规划》列为六大信息化重点工程之一,由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立项,浙江省测绘局承担建设。2009年2月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刘经南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浙江省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实现复兴的源头活水。众所周知,测绘科技创新也已成为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可以说,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势如破竹、作用彰显,得力于科技,得益于创新。近年来,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以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为主线,依托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围绕制约龙江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完善组  相似文献   

7.
一般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重庆市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企业、社会都对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发展改革部门将之提升为“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亦将“地理空间数据库”确定为是与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并列的重点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之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的成立,肩负着全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重庆”提供技术支撑的重任。在服务方式上,以往都是以提供纸质或电子地形图为主,这种单一、传统的方式满足了广大工程项目的开展,然而在市各级部门和更多非专业人士的日常工作应用上,地理空间信息的服务还相当匮乏。“数字重庆”建设内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空间信息社会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绘》2008,(6):82-82
数字国土从两方面支撑数字城市的建设和运行。首先,数字国土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建设内容。数字城市是现实城市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如果作为城市物质载体的国土资源没有向网络空间延伸和拓展,这个延伸和拓展就不是完整的。其次,数字国土在多个方面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如各类社会经济信息只有在基础地理数据基础上才能有效和准确地集成和整合;以抗灾减灾为任务的地质灾害信息工程是相对独立的信息工程,  相似文献   

10.
《浙江测绘》2000,(2):42-42
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设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网站,经国家测绘局批准,近日在国际互联网上运行。这是目前国内互联网上唯一提供空间矢量数据下载、内容最为详尽,空间查询浏览功能最全,最权威的基础地理信息发布网站。网址为:  相似文献   

11.
GIS-T空间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先华 《测绘学报》2007,36(4):476-476
交通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由于其空间特征和应用的独特性,将GIS在交通中的应用强化为一个专用名词——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本文以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之一《面向ITS的交通规划与交通分析软件开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公路交通信息、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应用技术研究》为依托,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主办,武汉大学、湖北省测绘局等单位协办的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在武汉举行。在开幕式上,段轮一代表湖北省政府致辞,李清泉宣读了“关于表彰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杰出人才”的决定,陈军作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协会工作报告。与会人员参观了2009中国GIS成果展。在第二届中国GIS教育论坛上,李清泉代表武汉大学致辞。李斐作了“高等教育与GIS”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公益性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及1:1万基础测绘外业工作内容及相关关系展开研究,找出二者存在的对应关系,为今后开展外业"一次采集、两次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最终实现节省投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空间信息技术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人类活动中约75-80%的信息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其应用涉及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各个领域,覆盖各个不同层次的用户。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直接关系到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信息安全和现代化水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对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于改善政府宏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资源合理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长春市测绘院始建于1953年,是隶属于长春市规划局的全民事业单位,具有建设部工程勘察专业类甲级测绘资质和国家测绘局甲级测绘资质,通过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建设部授予的全国城市勘测工作先进单位。主要负责长春市城乡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基础测绘工作,建立长春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局与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签署了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与合作协议。促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防汛抗旱领域的应用、利用防汛抗旱专题信息加快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整合测绘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防汛抗旱专题信息,将进一步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工作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地理空间信息》2012,(2):174-174
<正>《地理空间信息》是以刊载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类科技期刊。它以促进我国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业的发展为宗旨,是广大测绘工作者交流经验、探讨技术、研究问题和传递信息的平台。1征稿范围1.1稿件内容主要刊登国内外生产、管理、教育、科研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  相似文献   

19.
着力构建数字中国推动测绘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测绘部门瞄准数字中国,大力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积极推进数字省区、数字城市等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在举国上下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形势下,国家测绘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指土地、水、矿产、生物、海洋、大气等实体性资源,它们占有各自的区位或地域,即空间性国土。一个国家的国土资源和空间管理及于领土、领空、领海和管辖海域,上天、入地、下海所要求的技术、工程和管理能力水平与其活动的半径相关。"大国土"指现有国土全方位、多功能的内涵深化(包括系统化、整体化、聚合化、空间化)和管理(包括监督管理)到位,在国家层面上加强统筹协调,但不因"大国土"而扩张国土空间,在部门层面上加强内融外联,也不借以扩大职能范围;"大资源"即广义的自然资源及多品种、多形态、多功能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开发利用;"大地质"基于经济、社会与时俱进和地质工作功能最大化,不断扩大服务领域、贯穿于生产和生态建设的全过程。推进"三大"的路径选择:①把"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项目持久化、常态化,提高研究内容的战略含量,从国家层面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协调力度;②编制部门战略规划,或加强部门发展规划的战略引导,向"三大"提升;③有条件地实施部内整合,发挥基础地质调查、测绘、国土信息和经济研究工作对土地、矿产资源和海洋管理的全面支撑作用;④基于"智能地球"(中国),搭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综合平台,从小到大,分步实现多门类资源的信息交流和共享;⑤加强跨部门协调,在政企分开、所有权与行政权分离的前提下逐步推进"非全能"、服务型的大部门制;⑥在现行法规基础上适时启动国土资源和空间的综合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