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测绘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提出了测绘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提出了保证模式建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袁伟  陈吉 《北京测绘》2020,(1):140-142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高低是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衡量指标,学生的就业是本科教学的首要目标。然而很多应用型本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跟不上生产单位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就业。本文以成都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例,首先介绍了现行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设置、实验仪器装备、培养模式、导师制度等,随后全面的分析了本校测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最后从培养计划、学生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生产实习、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实验室软硬件配置等几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测绘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方案,建立了课程的新体系、新框架及内容的新模式,并指出改革的过程控制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测绘工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于 《四川测绘》2010,33(4):191-192
构建科学、完整、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构成要素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要求,根据地图学学科特点,阐述了目前地图学课程传统教学现状,并结合河南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探讨了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测绘工程专业地图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立足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实际,借鉴部分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的经验与做法,融合地图制图有关单位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生产实习(综合实习)3个方面,初步建立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地图制图模块化教学体系,树立特色鲜明、流程规范的教学新模式;同时,本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将加快本专业其他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进程,也为与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交流学习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因素。在交通行业背景下,文中针对华东交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特点,以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深入研究该专业实践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构建集实践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该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GIS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体系是本科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基于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GIS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构建了GIS专业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考核、教学质量监控和实践教学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马俊海 《测绘工程》2005,14(3):74-76
阐述了培养地理信系统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结合十几年来的办学经验,总结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针对目前测量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确定了以"微课教学"为手段,以"工学结合"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实施时,进行了基于CDIO理念的测量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实践表明,此项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及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精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把培养过程分为职业基础阶段、职业提升阶段和职业拓展阶段,并对各阶段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中国民用航天遥感从科学试验向业务服务模式转变,更好地探索、了解与解决应用需求与航天遥感系统对接等方面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航天遥感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适时于2004年成立了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10余年来,论证中心以航天遥感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面向应用的航天遥感科学论证概念、理论方法、技术工程与应用研究。本文是论证中心团队长期从事航天遥感科学论证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总结,介绍了遥感论证初步认知、遥感论证关注问题、遥感论证理论体系与模型方法集、遥感论证能力建设及遥感论证实践等方面内容,给出了遥感论证定义并详细分析了研究范围和内容,提出了由知识维、进程维和逻辑维所组成的遥感论证作用域3维空间结构,指出社会发展加快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带动整个航天遥感数据信息链向更大规模、更短响应时间周期、更综合数据集成、更高数据质量、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航天遥感系统将进入新的"智慧遥感"发展阶段。得益于十余年来中国民用航天快速发展,我们经历了风云三号新型载荷校飞、多角度多光谱偏振遥感器论证、环境星应用工程论证等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理论方法的突破,并应用到2030民用航天发展规划、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2030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规划等论证当中。经过不断实践,快速迭代,形成了遥感论证理论体系及相应的十大模型方法,包括遥感信息流模型、遥感信息特征模型、遥感信息应用模型、遥感信息量分析模型、遥感数据工程模型、航天遥感系统结构模型、航天遥感系统状态描述模型、航天遥感系统质量模型、航天遥感系统发展动力模型及能力体系模型。这些模型方法全面反映了航天遥感系统特征、结构、状态、发展动力、条件等,可广泛用于对航天遥感系统进行顶层设计、规划、考察、分析、评价、预测,并开展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GPS相对定位的精度指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PS相对定位数据处理的一般模型,导出了相对定位的几何精度指标,介绍了估计RDOP的算法及其正确性验证,给出了RDOP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大比例尺DEM关键技术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M是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国外大比例尺DEM的技术指标,了解和研究国内大比例尺DEM的需求和生产状况,以及当前新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基于规则格网的大比例尺DEM的关键技术指标,并分析其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等高线表示高程精度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大比例尺DEM格网间距和高程精度要求,以推进大比例尺DEM成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在地方本科院校逐渐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对如何构建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分析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以应用技术型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探讨了其专业内涵、专业背景,以及相关行业对该专业人才大量需求的现状,明确了应用本科院校中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在相关原则和培养目标的约束下,构建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最后详细分析了该课程体系的特点、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各主要课程和相应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论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理信息的发展,数据对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在 GIS的实施过程中,数据建设占很大的比重。结合某测区1:10000基础测绘项目的建库数据生产,分析和总结出了一套高质量建库数据的生产工艺流程,并重点介绍了在各个数据加工环节怎样注意控制质量,生产出符合建库要求的矢量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要求培养兼备专业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人才,而双语教学则是一条有效途径.以CIPP(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课程评价模型为理论依据,根据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双语教学的特点,从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成果评估4个方面构建了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双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提...  相似文献   

18.
招商、引资、发展是过去20年来巾国长江三角洲城市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策略,尤其是长、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是一个主要的动力.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平台,呈现经过经济与管理实证的"引资环境"指标,就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文章报告<中国两大外向型经济区域引资发展环境统计指标图示集>的内容及如何进一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王永哲 《四川测绘》2006,29(1):32-35
针对万木草堂复建商场基坑毗邻省重点古建筑文物保护项目万木草堂,周围环境比较复杂的特殊情况,为了保证古建筑万木草堂的完好性及基坑的安全性,制定了一套监测方案。通过对万木草堂建筑物、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地下水位的全面系统的监测,证明了此方案的可行性。下面介绍万木草堂和基坑的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