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笔者分析了39例MRI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图像资料,并对CT、MRI、DSA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比较,MRI多次出血信号特征和CT钙化灶是其特点,笔者认为CT、MRI综合分析,是对本病进行无损伤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有完整资料的新生儿缺血性脑病100例,就其发病机制,CT表现特点及其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详细叙述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图像上的一个直接征 和三个间接发征象。并将本病分为四级,作者认为CT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随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本病已非少见疾病,笔者就所收集的80例,对本病的某些问题作进一步讨论本病的CT诊断,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额顶区蛛网膜下腔扩大作为本病主要诊断依据,暂定为6mm,作为诊断参考,正确认识本病的重要意义在于鉴别于脑萎缩,以及硬膜下积液,与文献材料一致,本病以原发性者居多(67/80),而继发性者,本组病例中以化脓性脑膜炎为多见。强调对本病的诊断,不能以有无头围增大作为主要诊断依据,本  相似文献   

4.
笔者应用CT薄层扫描与常规CT扫描对比的方法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5.
笔者收集29例经CT诊断单发性脑内转移瘤,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通过对29个单发病灶的CT表现进行分析,着重讨论该病灶的出现位置,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颅内单发病灶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空洞性肺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空洞性肺结核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CT诊断该病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21例空洞性肺结构病人均做胸部CT和胸片检查,分析CT所见并与病理、胸片对照,1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11例痰检和临床证实。结果:(1)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为空洞性肺结核的好发部位;(2)空洞呈圆形或椭圆形,空洞外壁较光整,空洞壁常有钙化;(3)空洞所属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4)临近空洞胸膜局限性增厚;(5)空洞以外肺  相似文献   

7.
目的是分析垂体腺瘤CT表现,探讨其与肿瘤分类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为本组21例垂体腺瘤中肢端肥大8例,闭经伴泌乳8例,多饮多尿1例,无特异性明显临床表现4例,经冠状位CT扫描增细并局部放大,结果得到本组CT所见实性肿瘤7例,囊实混杂13例,囊性1例,手术病理结果为色性细胞腺瘤13例,嗜酸性细胞腺瘤7例,垂体腺瘤恶变1例,结论明确CT是诊断垂体腺瘤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CT改变,再结合临床表现对肿瘤分类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6例经CT诊断的主动脉夹层。CT能显示两个不同增强密度的主动脉腔,被内瓣分离,称”双腔征“。本文还讨论了其发病机制及CT对本病早期,准确,迅速诊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一种血肿,常规X线检查不易发现,患者死亡率高.CT检查可对硬膜外血肿及时的作出明确诊断,并可确定血肿的大小、部位形态及数量,为治疗提供了依据.本文收集证实的76例,其中6例保守疗法均经CT诊断.旨在阐明CT诊断本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笔者报告4例胃平滑肌肉瘤的临床及CT表现。其中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3例CT明确诊断,1例误诊。本文回顾性阅片并参考有关文献,介绍胃平滑肌肉瘤的影响像诊断,重点讨论其CT特征、CT检查限度及鉴别诊等问题,提出了胃部CT检查能对此病定性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影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是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为回顾分析30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资料。结果得到临床上主要以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发病;脑CT示:基底池渗出物(18/30),脑实质结核瘤和粟粒性结节(8/30),脑积水(20/30),脑梗塞(2/30).结论认为结核性脑膜炎的CT特征表观可以为其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CT扫描还有助于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期,病变范围,部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TSC)颅内不同部位病灶的CT平扫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16例颅脑TSC患者资料,分析颅脑TS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癫痫、智力减退及皮肤损伤为TS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癫痫最为典型,其发病率为93.75%。CT检查对不同部位TSC的诊断符合率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SC患者CT平扫均可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表现为条状、圆形或类圆形的钙化结节,且呈对称性分布,以侧脑室体部外侧缘多见;9例脑实质结节患者CT平扫示可见5例可于皮质和皮质下存在钙化结节状,且以沙粒状呈现,1例表现为点状或小片状的低密度的病灶边缘清晰结节病灶;4例患者CT平扫可表现为脑沟和脑池的改变,皮层脑萎缩,额顶、颞枕叶脑沟局限性或普遍性增宽改变为CT平扫表现。脑室扩张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侧脑室扩张,额、枕角明显呈气球样变化。结论:TSC患者主要以癫痫发作、皮肤损害及智力低下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而CT扫描中室管膜下为TSC患者最为常见结节部位,不同部位结节可有特征性的CT表现,但颅内钙化结节病灶为CT平扫中TSC的最为特异性征象,故可将CT作为颅内TSC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收集了总结了40例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CT表现及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其中脑实型16例,脑膜型4例,脑室型2例,混合型18例。作者认为CT诊断脑事虫病具有很大的特征性:(1)低密度囊状病灶,(2)高密度点状或结节状病灶(3)低密度囊状病灶壁有点状结节状高密度影。CT检查在显示脑囊虫的数目,位置及分型方面明显优于其它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OVID-19)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特征,加深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民众和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和防控能力。方法:对已确诊的12例COVID-19患者进行高分辨CT检查及三维重建,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确诊病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为主;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为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增高,肌酶、肝酶和乳酸脱氢酶不同程度增高;胸部CT特征主要表现为双肺胸膜下多发散在磨玻璃样密度影(GGO)、病变多位于胸膜下、肺野外带及双肺后部,局部可见“铺路石征”、“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壁增厚等征象,胸腔积液及淋巴结增大相对较为少见。结论: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或咳嗽,胸部CT表现双肺外周和后肺有明显的磨玻璃影,伴有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表现有助于COVID-19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评估。   相似文献   

15.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疾病筛查手段,但低剂量CT图像往往包含较多噪声和伪影,严重影响医生的诊断。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投影和边缘增强网络(SPEENet)。SPEENet为自编码器结构,包含双流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主要模块。双流编码器可以被分为噪声图像编码流及边缘信息编码流两部分,噪声图像编码流对低剂量CT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利用图像特征去除低剂量CT中的噪声和伪影;边缘信息编码流部分主要关注低剂量CT图像的边缘信息,利用边缘信息保护图像结构。为充分利用编码器特征,本文引入噪声基投影模块,构建基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特征的基,并利用该基将编码器提取的特征投影到对应的子空间,获取更好的特征表示。本文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以验证提出网络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低剂量CT去噪网络,SPEENet可以取得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气管主支气管原发平滑肌瘤的MSCT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气管主支气管原发平滑肌瘤患者临床特征、CT表现及病理表现。结果:7例患者女性6例,男性1例,年龄19~65岁,均以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就诊。肿瘤位于气管主干2例,隆突1例,右主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3例。肿瘤大小0.6~2.0 cm。MSCT表现呈类圆形、椭圆形者6例,呈分叶形者1例。腔内生长型者6例,腔内外生长型者1例。7例CT平扫描密度均匀,未见钙化,增强扫描呈中等到明显强化者6例,轻度强化者1例。7例均未见明确坏死、囊变。7例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伴阻塞性改变者2例。结论:气管主支气管原发平滑肌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多表现为腔内生长的规则病灶、多强化明显。CT及后处理技术对显示肿瘤大小、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膀胱肿瘤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膀胱病病变的特点,探讨膀胱肿瘤的鉴别诊断,所用材料与方法;分析了27例膀胱病变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得到膀胱肿瘤以膀胱癌多见,各种膀胱病可以有瘤样改变,本文结论是CT临床表现,对常见膀胱肿瘤的鉴别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部性脑积水的CT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3例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及测量脑室及颅腔横径(VT/ST)率。结果:EH的CT特征为:额顶区蛛网膜下隙对称性增宽(≥5mm),前纵裂池增宽(≥6mm),可有脑沟增宽,额顶叶边缘呈"花瓣状",可伴有双侧侧裂池及鞍上池扩大,脑室轻度扩大或不扩大,VT/ST率小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isfranc损伤MD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表现符合Lisfranc损伤患者3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坠落伤8例,碾压伤2例。28例手术治疗,受伤后立即常规拍摄足部数字X线正、斜位片,3例加摄侧位片;3日内行64排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重建方式包括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结果:31例患者CT检查均发现有骨折,其中单处骨折3例,2处骨折13例,3处及3处以上骨折15例,共89处;均发现关节脱位,共57处,其中关节面错位≤2mm的9处,>2~5mm的30处,>5mm的18处。骨折累及关节面时相应关节均发生脱位。与CT结果比较,X平片漏诊骨折13处(14.61%),不能确定骨折16处(16.86%);漏诊关节脱位14处(25.56%)。结论:Lisfranc损伤的CT表现主要是Lisfranc关节构成骨的骨折和关节脱位,骨折线累及关节面提示相应处韧带损伤。CT表现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重复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男8例,女3例,全部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其中肠外型9例,肠内型2例。肠外型CT表现为单房低密度囊性肿块,囊壁较厚,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其中5例表现为双层状“晕轮征”。肠内型CT表现为肠腔内附壁囊性肿块,轴位扫描表现为“双弧征”。结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