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美英  刘先昌  周永吉  徐南平 《气象》2003,29(S1):74-78
利用林火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建立概率模型模拟单因子对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单因子贡献度,然后通过四级判別得出综合模型,再根据不同季节植被因子对天气火险等级进行订正,最终得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用此模型,对1981—2000年逐曰74个站进行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计算,形成文本文件和库文件;对每日的实时资料进行火险气象等级计算;根据T213数值预报产品,计算未来24小时的火险气象等级。全省31个站的火险等级在省台服务器上以MICAPS第三类数据格式存放或通过“黑龙江省短期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顿报系统”调看。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黑龙江省各地森林火灾发生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应用10余种与可燃物干燥度、火蔓延、阻燃等有密切关系的气象因子,确定黑龙江省多因子综合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指标;通过程序设计,建立黑龙江省多因子综合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建成森林火险预报业务系统,系统能够自动输出预报结果,在实际业务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4—2021年西安市逐日气象要素和同期的森林火灾资料,对西安市森林火灾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将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区域、坡度、下垫面可燃物类型、海拔等引入到西安市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中,改进森林火灾气象等级预报算法,提出了西安市森林火险风险综合预报模型。改进后的算法在预测精度和准确度方面均得到提升,同时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西安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明显提高,以超过3级为森林火灾危险性预警标准时,可以覆盖约65%的火灾,比改进前提高了25%。本研究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智能网格气象产品、全国森林植被分布数据,选取动态气象因子和静态植被因子,建立了精细化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模型并开展业务应用。利用火灾个例以及重点防火期内森林火灾实际过程,对模型预报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火险预报模型通过加入静态植被因子,考虑了不同类型的可燃物特征,基于GIS研发了精准到林区网格的精细化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客观预报产品;②我国西南、华南、东北、华北等林火高发地区的重点防火期期间,降水晴雨准确率较高,采用的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产品为模型提供了可靠、精细的动态气象背景场;③模型对火险气象条件模拟效果较好,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④模型实现了基于植被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网格化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5 km,预报时效为10 d,在国家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短、中期无缝隙精细化预报以及火场保障服务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增加了MODIS卫星遥感监测的土壤湿度和热源点预报因子,对河北省气象局原有的森林火险预报模式进行了改进,针对不同区域分别建立了森林火险预报模式,并对2012年河北省森林火灾实际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2012年防火期,实况出现火灾,改进的火险模式预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5级为预报完全正确比率达66.3%;预报火险气象等级为4级(高度火险)及以上的正确率达83.1%;预报火险气象等级为3级(中度火险)及以上的正确率达98.8%;在所有的预报样本中,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5级,但实况没有出现火灾的空报率为6.8%。检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森林火险预报模式的应用效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由于不同林地的气候以及可燃物存在差异,森林火险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在考虑气象因子的基础上,将可燃物含水率引入小区域的森林火险指数的计算,对建立更精确的小区域森林火险等级标准和预报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2013—2016年井冈山地区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分布频率及因子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降维处理,获得火险因子得分方程,并计算出2013—2016年井冈山地区逐日森林火险指数,进而构建火险等级划分和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井冈山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为5类,分别为低(火险值≤0.024)、较低(0.024火险值≤0.067)、高(0.067火险值≤0.167)、较高(0.167火险值≤0.232)、极高(火险值0.232)。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井冈山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预测精度可达96.4%。并利用2013—2017年卫星监测到的井冈山地区热源点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预报准确率高达92.3%,表明该火险等级标准和预报模型能够满足井冈山地区日常防火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龙川县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0—2015年龙川县森林火灾和气象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龙川县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并运用Delphi 8.0编程工具,实现了从数据读取、处理和预报结果的自动化输出。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森林火灾事件发生在高等级的森林火险区域内,其中发生在4级和5级森林火险的比例为62.9%,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以合理地反映龙川县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特征,并达到业务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前期气象因子和预报因子的分析,得出森林火险预报方法,从而确定火险等级。  相似文献   

9.
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气象中心T106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中的要素作为火险天气因子,根据森林火险原因,建立了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乐山森林火灾特点,对大量气象要素作对比分析,建立了客观的森林火险等级数学判别模型,根据该模型普查计算得到:乐山市各区、市、县历年12月至次年5月逐日森林火险等级并统计得到三级及以上旬、月火险级数合计值、平均值。采用BASIC和TURBOC语言综合编程,在微机上建立起由长期预报子系统、中期预报子系统、短期预报子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四部分构成的乐山市森林火险等级自动化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地市级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通过计算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间的相关系数,挑选预报因子,建立多因子权重回归方程,用于气象要素、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城镇火险气象等级、空气环境质量等级预报。此外,根据调查指标和实践经验,建立了医疗气象、储运气象、商业气象预报判据。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海青  陈敬平  张星 《气象》2001,27(4):30-34
应用福建省森林火险等级气象模式,分析了1986-1996年森林火灾与天气气修的关系,进而建立福建省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专家系统,在1998-1999年实际应用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黎金水  杜国定 《气象》1994,20(1):40-42
使用1980-1991年森林火灾及相应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森林火灾与有关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模式,开展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经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气象中心T106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中的要素作为火险天气因子,根据森林火险原理,建立了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钟军  王艳秋 《气象》2003,29(S1):96-99
林火发生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森林可燃物、火险天气和火源。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备的情况下,林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火险天气,一般来说,火险天气也就是有利于发生森林火灾的天气气候条件,如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造成不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天气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子)是十分复杂的。从天气形势分型的角度探索了造成高、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典型环流特征,为实际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气象行业标准,研究利用黔南州各乡镇两要素气象站点获取的信息和T213预报场资料,通过对降水、气温、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对森林火险贡献度数学模型的统计,实现对各乡镇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实时监测和预报。同时建立客户端应用共享平台,为森林火险部署预防和决策指挥提供气象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乔林  张金艳  宗志平  马学款 《气象》2003,29(S1):63-65
应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日最高气温、最小相对湿度、最大风速、24小时降水预报(考虑日降雨量及其后连续无雨日数),计算未来五天逐日森林火险天气综合指数。综合考虑森林火险天气综合指数、天气实况、卫星云图热点和未来五天中央气象台主观滚动降水预报并根据不同季节的植被状况等对森林火险天气综合指数进行订正,最终得出未来五天逐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18.
栾川县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1999年栾川县森林火灾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火险与温度、相对湿度及风向、风速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0~1999年栾川县森林火灾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火险与温度、相对湿度及风向、风速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20.
根据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计算方法,基于2011—2020年祁连山区林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资料,筛选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下降到零级火险解除的典型过程,分析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对祁连山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山区各林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四级及以上的主要时段集中在4—6月、9—11月,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2011—2020年在祁连山西、中和东段区域共实施471次人工增雨作业,223%的作业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没有降低,461%的作业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有下降但没有降到零级,316%的作业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降到零级,共149次,其中有671%为三级以上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业的共同影响下,祁连山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显著降低,以祁连山东段林区森林火险等级的降低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