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洪涝、干旱、地震、泥石流、滑坡、森林火灾等灾害事件频频发生。全世界每年因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灾害大多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有关。结合灾害事例,特别是地质灾害事例,从生态、气候、城市及地质环境等方面加以论述,阐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加快诱发了对环境的危害,希望引起人们,特别是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环境放射性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引起居室内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提醒入们在居室装修时尽量使用环保型的合格建材,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和工业过程产生的酸性物质与红土中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将导致红土工程的特性发生变化。基于红土破坏的化学分析,采用加速寿命试验,检测红土中氧化物变化对工程特性的影响。利用变异系数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氯离子为代表的酸性物质对红土的侵蚀,定量计算在酸性环境中,不同氧化物对红土工程指标的贡献率,从而获知成分变化对工程指标的影响。讨论了酸性环境对红土的侵蚀机理,为红土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劣化评估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并为治理措施的选择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青海省西宁地区盐渍土的特征及其对建筑物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宁地区黄土状盐渍土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从三个方面就盐渍土地基对建筑物的危害性举例加以阐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以1990-1994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降水常规监测数据为依据,对该地区水酸度,酸雨频率和降水中SO^2-4和NO^-3离子浓度比值的年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酸 雨频率在50%左右,降水PH值绝大多数都在5.00以下,  相似文献   

7.
邵飞 《江西地质》2000,14(2):127-130
居室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居室环境的放射性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放射性的基本概念,并以收集及实测资料为依据,着重从居室环境的外照射和内照射两方面阐述了放射性的危害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居室氡及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两方面论述了居室环境中的放射性危害,并简要介绍了预防、治理居室环境放射性危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一、问题的提出龙潭组是苏浙皖(也是华南)地区的重要含煤岩系。标准地点在南京龙潭。已有60余年的研究历史.长期以来,以其代表我国南方上二叠统下部含大羽羊齿植物群海陆交替相碎屑岩含煤建造。近些年来,随着生产  相似文献   

11.
燕辽地区中生代火山活动对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正府  刘嘉麒  陈晓雨  李晓惠 《岩石学报》2008,24(11):2595-2603
采用红外光谱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开展对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中斑晶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成分研究,并具体分析了燕辽地区中生代火山活动对古环境所造成的重大影响。研究表明,从中生代早期至晚期,燕辽地区火山活动喷出气体及其气溶胶对古环境造成的影响具有明显不同的演化特征。从早到晚表现为:(1)南大岭期玄武质火山喷出的剧毒气体富集S与Cl,它们导致火山区附近地表温度下降和酸雨形成;(2)髫髻山期安山质-粗面安山质火山喷发形成的气体以高含量的H2O和CO2为特征,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引起地表温度上升;(3)张家口期粗面质和流纹质火山作用喷出的剧毒气体富集Cl和F两组分,它们主要是破坏大气臭氧层和形成酸雨;(4)辽西义县期和九佛堂期中酸性火山活动喷入大气圈剧毒火山气体的S、Cl和F含量均较高,火山喷出的大量气体及其气溶胶与火山灰一起导致辽西中生代大量带毛恐龙和孔子鸟等脊椎动物集群死亡,并形成化石层。本文从火山气体及其气溶胶对古环境影响的角度初步分析了辽西地区出露大量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水鼓丘的分布及危害 伊图里河铁路局共管辖三条铁路线(牙林线、伊加线、湖莫线),全长729公里,均铺设在多年冻土区域内。从建线以来至1982年5月,区内共发现水鼓丘17处,其中牙林线10处,伊加线4处,湖莫线3处。从冻土分区来看,分布在大片连续冻土区10处,岛状融区冻土区和岛状冻土区7处。其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可看出水鼓丘出现的方  相似文献   

13.
地表水环境恶化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兰贵 《地下水》2002,24(4):243-245
结合多年外源调水和水库管理工作的实践,分析了我国地表水资源的现状和造成地表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危害。根据水的利用功能,提出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利用法制手段和工程、生物、生态调控等方法,综合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体环境,提高生产、生活用水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类环境中氡的危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环境微量元素对甘肃河西地区胃癌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物质中的微量元素水平与胃癌之间存在相关联系,甘肃省是胃癌高发区,对甘肃省河西地区胃癌患者生活饮用水及土壤微量元素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地区水土的Fe含量高于对照组,高浓度游离Fe有利于癌细胞的快速繁殖,摄入高浓度的离子Fe对机体有毒害作用,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中Zn水平低可能是胃癌发生的癌前因素,Se水平与癌症生病率呈负相关,河西地区环境中镓含量较低,可能导致机体内微量元素的不平衡,促使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18.
《山东地质》2008,24(2):60-60
现代社会,电池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我国年消费电池80亿只,而用过的废旧电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巨大危害。废旧电池含有汞、铅、镉、镍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从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
韩俊杰  韩勇 《现代地质》1996,10(3):404-407
碘是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微量元素,是首批被人类确认的生命元素之一。人体含高碘或缺碘都是有害的。我们对邯郸东部平原地区8个县面积7464km2的53眼井地下水采样的测试结果发现,该地区的地下水属于含高碘地下水。碘的含量最高为660μg/L,平均含碘达131.35μg/L。“河北省地方病”杂志1987年1~2期报导本地区成安县李家畈发现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高碘对人体的危害是引发高碘甲状腺肿、高碘性甲亢、甲状腺炎、高碘诱发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因此,应积极控制高碘的摄入量,预防高碘饮水对人体的危害并积极开采高碘矿泉水用于缺碘病人补碘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