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西县生长季气温16.2℃,降水量340.4 mm,日照时数1605.5 h,属半干旱温凉气候带,土壤深厚、病虫害少,非常适合马铃薯种植,近年来马铃薯种植成为林西县确定的主导特色产业之一。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达到2000-3000 kg。本文依据赤峰市2004-2014年林西县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及农调队的农业数据,通过分析林西县的气候条件、近10 a的异常天气,对林西县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制作马铃薯产量预报模型,为马铃薯产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我国首位,明确其高产稳产区分布,对马铃薯种植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1—2019年研究区域内234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以及作物、土壤数据,利用APSIM-Potato模型,以产量平均值和变异系数为高产性和稳产性评价指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产高稳、高产低稳、低产高稳和低产低稳4个亚区,分析不同生产水平下我国北方一作区马铃薯高产稳产区分布特征,探讨降水和土壤对马铃薯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产水平下马铃薯高产区比例呈下降趋势;随着限制因素增加,高产高稳区面积比例逐渐降低,气候-土壤潜在生产水平下高产高稳区面积比例仅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3%;高产低稳区是潜在的高产高稳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提升稳产性。降水对马铃薯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影响大于土壤。实际生产中,降水和土壤限制下高产性和稳产性降低的区域,应注意结合当地灌溉条件配合耕作措施,以确保马铃薯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广东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东86个气象站1961-2016年的历史气候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和累积距平法,分析近56年广东全年平均气温、11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和80%保证率≥10℃积温3要素的突变点;运用ArcGIS10.3平台,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的变化。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冬种马铃薯生育期(11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80%保证率≥10℃积温、1-2月平均气温(马铃薯块茎发育期)和霜日数的面积分布有不同程度改变,各指标最适宜面积均有增加。(2) 1997年后广东冬种马铃薯最适宜种植区面积增至754.75万hm^2,增加了7.4%;适宜种植区面积变化不明显,但区域整体北移;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面积均有缩小,缩小面积占总面积的6.5%。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及风险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气候资源信息,对内蒙古乌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马铃薯做了多项自然资源空间统计分析,并选定了该地区马铃薯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和风险指标。这些指标涉及到马铃薯的种植失败风险和减产风险。利用小网格资源推算法,实现了基本气候资源分布的细化。同时借助于CITYSTAR GIS的二次开发功能,用Visual C^ 编制模型,进行马铃薯气候资源区划和种植风险程度区划的地理制作。研究结果可供农业种植规划部门及农业保险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5.
惠水县摆榜乡脱毒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脱毒马铃薯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惠水县摆榜乡的气候条件,摆榜乡的气温、水分、光照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脱毒马铃薯.并提出了科学的种植建议,为当地合理利用气候条件科学种植脱毒马铃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陕西北部马铃薯生育气象条件与适宜播种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依据不同播种期光热效应探讨陕西北部沙地马铃薯的增产途径。结果表明,陕西北部4-9月光照充足,每天8h以上,适宜马铃薯生长对光照条件的要求;陕西北部降水量,正常年份不能完全满足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但7-8月降水集中,平均150mm,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种植马铃薯,马铃薯生长发育旺盛期(7-8月)能有效利用期间的水分;陕西北部种植马铃薯,开花到收获期适宜时段为8-9月;陕西北部马铃薯种植宜迟不宜早,过迟有遭受霜冻的风险。播种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时,前期温度高,有利于发芽、出苗和茎叶生长加快,块茎形成膨大期的8-9月,温度低于22oC,有利于块茎生长,增产增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3--2006年青海省共和县马铃薯种植试验,研究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特征同共和地区高寒干旱气象条件的关系,找到了共和地区马铃薯的适宜播种期,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了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桂林马铃薯冬季生产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桂林市的温、光、水及霜冻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越冬等农业气象条件,提出了马铃薯在桂林的合理种植时间及品种的安排,为马铃薯避开霜冻和提高产量提出几点措施,为桂林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桂林马铃薯冬季生产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桂林市的温、光、水及霜冻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越冬等农业气象条件,提出了马铃薯在桂林的合理种植时间及品种的安排,为马铃薯避开霜冻和提高产量提出几点措施,为桂林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乌兰察布市1998—2011年11个旗(县、市)的马铃薯逐年单产资料,结合全生育期降水和各生育阶段降水情况,分析降水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马铃薯的合理种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建  苑文华  丁洁  慈航 《山东气象》2021,41(4):109-117
基于山东省1980—2020年117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依据春季马铃薯播期,通过积温法推算出苗期,分析山东省春季马铃薯播种至出苗期水分条件和热量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20年山东省春季马铃薯播种至出苗期平均日数为39.5 d,10 a倾向率为-1.8 d;降水量平均为16.5 mm,10 a倾向率为-3.1 mm;相对湿润度指数平均值为-0.48,10 a倾向率为-0.09;平均气温为8.9 ℃,10 a倾向率为0.6 ℃;温度适宜度平均为0.54,10 a倾向率为0.07。综上可知,山东省春季马铃薯播种至出苗阶段水分条件呈现减少的趋势,应增加田间灌水;热量条件呈现增加的趋势,有利于增加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省86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气象数据为依据,基于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种植季的气候特征、马铃薯生长发育需求,选取11月—翌年2月平均气温、80%保证率≥10℃积温,1—2月平均气温,11月—翌年2月80%保证率极端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作为区划因子。基于GIS得到定量化和精细化的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种植区划图。利用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冬种马铃薯种植现状对区划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自南向北冬种马铃薯种植适宜性越来越差,其中,最适宜区占24. 8%,主要分布在湛江、茂名、阳西县、阳东县、东莞、深圳、惠东县、海丰县、陆丰市、惠来县等南部沿海一带;适宜区占27. 4%,主要分布在信宜、阳春、恩平和广汕公路以北一线和封开、四会、清远、龙门、河源市、五华以南一线地区;次适宜区占26. 6%,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山区,即封开、四会、清远、龙门、河源、五华一线以北,该区域种植马铃薯风险较大,不宜大面积推广,可改冬植为晚冬植;其余市县为不适宜区占21. 1%。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选取马铃薯自身性质和自然条件为一级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析,运用GIS统计分析和空间叠置分析功能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并分区予以评述。分析结果可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合理种植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胡麻间作套种马铃薯的种植模式 ,可较大幅度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  相似文献   

15.
察右中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察右中旗马铃薯种植气候条件分析和生产现状的调查,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得出影响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气候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出区划因子,并建立了产量和产量平均相对变率与主要气象要素的关系模型,基于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气候因子空间分布模型,应用GIS分析技术实现了马铃薯气候资源区划,并进行了分区描述,提出了生产建议和减灾对策。为有效开发利用察右中旗农业气候资源,促进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降低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产量的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美兰  侯琼 《气象科技》2003,31(4):237-242
以马铃薯主产区乌兰察布盟地区为例,从1961~2000年马铃薯单产波动的相对值着手,以历年减产率指标、减产率变异系数指标、减产率概率指标和综合风险指数指标等为评估标准,结合小网格资源推算的方法,分析了乌兰察布盟地区马铃薯单产的风险分布规律。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利用最优动态聚类方法,给出马铃薯种植的风险区划。同时对影响马铃薯产量波动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指出春、夏季干旱及全年干旱、降水变率大是引起该地区马铃薯产量波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稻在不同发育期的地面光谱特征,确定了利用MODIS数据识别水田种植面积的最佳波段及最佳时相,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提取了吉林省2012年水田种植面积,并将提取的水田种植面积与基于TM影像水田种植面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ODIS数据与TM数据提取的面积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多时相MODIS数据进行水田种植面积监测是可行的。利用MODIS数据识别水稻的最佳波段组合是6、2、1波段,最佳时相为移栽期和分蘖期之间及灌浆至乳熟期之间。利用已有的TM数据或者MODIS数据提取的水田种植分布图为底图,能够适时地、快速地进行每年的水田种植面积动态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18.
贵州威宁春种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气候资源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贵州马铃薯种植生产的最佳气候指标,做好马铃薯产业的气象服务,达到降低不利气候条件对马铃薯生产造成影响的目的,本文选取了1986~2009年威宁春种秋收马铃薯鲜薯产量资料,以及威宁气象站的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等气象资料用于分析。采用积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贵州威宁春种马铃薯生育期内的光、温、水等气象对当地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动态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气温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负效应为主,贵州威宁马铃薯生长的热量资源十分充足,且威宁的高温日数少;马铃薯生长的光资源好,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与马铃薯生长对光照的需求非常一致;马铃薯生长的大部分时段降水丰富有利于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采用HJ-1A遥感数据,研究了衡水市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的分类方法。分别运用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马氏距离法和ISODATA算法对2010年、2012年和2013年衡水市冬小麦种植面积进行提取,并与实际种植面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似然法、马氏距离法、最小距离法和ISODATA法提取的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平均误差分别为6.1%、25.9%、24.9%和17.2%。因此,最大似然法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能够满足研究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估算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河北省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开展马铃薯产量预报对河北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河北省1982—2018年马铃薯产量数据、主产区24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分别利用大概率法和加权平均法预报河北省马铃薯单产。产量预报模型对2001—2015年马铃薯产量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大概率法和加权平均法预报单产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增减趋势平均准确率分别为62.2%和88.9%,定量预报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4.2%和90.2%。对2016—2018年河北省马铃薯单产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大概率法在3年的9次预报中单产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增减趋势有4次预报错误,加权平均法仅有1次错误;大概率法和加权平均法的平均定量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6.9%和97.4%。加权平均法预报准确率高于大概率法,说明加权平均法更适合于河北省马铃薯产量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