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空间信息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数字城市发展的数据基础,本文结合空间信息数据管理和BIM项目的经验,提出了基于项目网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介绍了网格信息平台,通过与BIM数据的结合,展望了空间信息数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网格管理平台的框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仁  宾洪超 《测绘科学》2008,33(1):7-9,28
从网格计算环境下空间信息服务如何满足国土资源需求出发,提出了国土资源网格化管理应用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空间信息网格的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基本框架,以东莞市的国土资源网格化平台实现国土资源变化检测为例,阐述了系统的运行效果。展望了网格技术和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在国家和省对各种国土资源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宏观决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面向服务的数字城市共享平台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空间信息向全社会服务为目标,提出了新一代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共享的理论框架,并且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设计了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基于SOA的空间数据共享模型.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框架,实现了城市多源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
数字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市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共享,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如何实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以往的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往往作为城市某些职能部门的“私有”信息,其共享性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数字城市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地理信息共享。阐述的公共平台的系统设计主要分为公共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环境的设计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技术平台设计3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市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共享,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如何实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以往的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往往作为城市某些职能部门的"私有"信息,其共享性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数字城市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地理信息共享.阐述的公共平台的系统设计主要分为公共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环境的设计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技术平台设计3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33(6):50-51
080601面向服务的数字城市共享平台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李德仁(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33(9).-881~885提出了新一代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共享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其技术特点,设计了基于SOA架构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和空间数据共享模型,实现了基于Arc  相似文献   

7.
曾兴国 《测绘科学》2012,37(5):194-196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中的空间信息服务存在语义不一致、服务集成困难等问题,使得平台的空间信息共享出现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网格化城市信息共享模型,在平台技术架构之上,建立具有本体语义的空间信息网格,从面向具体应用的角度描述空间信息服务,消除平台空间信息服务之间语义的不一致,网格化管理平台的空间数据与软件服务资源。实验表明,该模型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平台的地理信息服务与共享。  相似文献   

8.
空间信息移动服务是GIS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然而无线互联网络的低带宽、非对称、不稳定等特性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运用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对网格计算和Mobile Agent(MA)分布式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MA的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分布计算模型.该模型集成网格计算、MA,GPS,CDMA,TCP/IP,UDP等理论与关键技术,从底层实现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模型原型平台,包括空间信息MA,MA代理服务器、分布式网格GIS服务器和移动GIS客户端等模块,可以进行空间信息的分布式组织与索引、网格计算和移动服务、移动目标的实时监控与调度等应用.利用该模型在上海市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应用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无线互联网络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共享和服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介绍了网格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空间信息网格及其关键技术,重点讨论网格技术在信息和资源共享以及空间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前景。作者认为,网格技术的应用及空间信息网格建立,将使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得到突破,对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公众空间信息服务和电子政务等重大应用目标产生全面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广义空间信息网格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李德仁 《遥感学报》2005,9(5):513-520
从近年来兴起的网格(grid)技术和信息网格(inform ation grid)出发,研究地球空间信息(Geo-spatialinform ation)领域中如何在网格环境下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升华以及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提出广义空间信息网格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两个层次的概念。广义空间信息网格是指在网格技术支撑下空间数据获取、更新、传输、存储、处理、分析、信息提取、知识发现到应用的新一代空间信息系统。狭义空间信息网格则指在网格计算环境下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是广义空间信息网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文中试图给出这两个层次的空间信息网格的定义、任务及其组成。并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林秀玉  廖磊 《现代测绘》2011,34(3):13-16,22
现有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框架及开发模式较难灵活地完成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系统多层次的融合、空间信息资源整合及空间信息的共享等问题。本文通过一种基于SOA网格管理模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设计框架,结合空间信息多级网格和SOA服务体系框架的优点解决了在广域网络环境下整合空间信息资源从而有利于空间信息共享的问题,并通过多级地图缓存服务,即利用对各种比例尺的地图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的临时存储,来提高用户在编辑、特征渲染和标注等操作的响应速度的技术来解决空间数据的传输和显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Oracle的“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实现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是搭建“数据城市”的基础平台。随着空间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组织、调度、存储与管理海量的空间数据,满足国内数字化生产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产业建设的迫切需要,更好地促进“数字城市”的发展,是当前GIS界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J2EE三层体系结构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空间信息移动服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方志祥  李清泉 《测绘学报》2004,33(4):328-334
首先详细地分析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的研究现状、技术路线和局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概括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的涵义与特征,然后提出一种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空间信息移动服务模型.该模型集成移动代理(Mobile Agent)、WAP、XML、SVG、SOAP和J2EE/J2ME等技术,可以实现空间信息的移动计算、空间数据与服务功能的完全分离等,并且该模型还具备易构建性、自主性、移动性、协作性、安全性、智能性、并行计算和同异步处理等特性和良好的可扩展特征.针对此模型框架给出应用案例的算法描述及其结果,最后总结基于此模型的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的一些优点,同时也指出向普适计算模式的空间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观测平台的迅速发展,点云大数据作为新型遥感的主要数据形式,已经逐渐成为场景感知的重要信息载体,并在地质灾害态势感知、自然资源定量调查和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与此同时,点云观测装备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双重驱动促使空间场景从感知迈向了认知,也对认知处理的算法和算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以点云场景认知的基本框架为线索,分析了多源点云耦合观测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点云场景认知处理的关键进展及其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典型应用,并凝练了点云场景认知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聚焦点云场景认知的前沿挑战,避开传统欧氏空间而转到高维张量流形空间进行点云数据处理,提出了“泛化点云”的科学概念和技术框架,为突破点云场景认知处理的算法和算力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罗名海 《测绘工程》2007,16(2):1-5,10
文中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通讯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加拿大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信息管理的平台,在政府和许多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上掀起了电子地图和位置搜索的应用浪潮;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的重要手段,在数据处理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广泛应用于城市和环境研究;全球定位系统是空间定位的重要工具,包括导航GPS和测量GPS两大应用领域;通讯技术是信息传递的基础,无线通讯网的发展,为分布式移动计算创造了条件。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一种以空间信息服务为特征和载体的产业G-business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遥感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遥感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和海量数据使得空间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时代接轨成为现实。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依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海南省目前正在实施国际旅游岛、南海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等国家战略;坚持生态立省的原则,海南省也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6年立项的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海南省遥感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以天空地一体化的空间科技为切入点,基于遥感、导航、GIS等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手段,建设以海南遥感大数据云为代表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和智能化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海南省典型行业的空间技术应用示范,满足面向新时期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对空间信息产品的快捷、准确、个性化共享服务需求。项目重点攻克了大规模空间观测数据和信息产品共享中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消除目前空间数据分散和信息孤岛现象,提高空间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服务。在天空地一体化遥感大数据服务平台下,项目围绕海岸带、农业、林业、旅游、城市环境等典型行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构建省级典型行业领域应用服务信息系统,提供及时有效的动态监测信息和科学决策,以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在资源环境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全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继贤  顾海燕  鲁学军  侯伟  余凡 《遥感学报》2016,20(5):1017-1026
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方向,其发展迫切需要顶层设计与新型技术的支撑,需要建立一种灵活、高效、低成本的大数据处理模式与服务方式。本文以地理国情监测与大数据研究相结合为切入点,阐述了地理国情大数据的分类及特点,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地理国情大数据研究架构,并从地理国情大数据存储、处理、挖掘、应用服务4个方面探讨了地理国情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思路。本文将有助于地理国情监测的生产方式与服务模式变革,推动地理国情监测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面向空间平台构建星地一体化的空间信息网络近年来成为信息网络建设的热点。传统的信息网络建设趋于流量驱动,以满足节点间的通信需求为主。空间信息网络的建设更着重于以应用业务中的任务为向导,牵引从通信资源到计算、存储资源的优化重组与协同服务。如何在应用任务与有限网络资源间形成联动机制,有效解决星上遥感数据存储、处理与传输能力受限的问题,是实现空间信息网络高效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遥感数据星地协同处理的机制,在任务驱动的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空间信息网络的星地协同计算迁移方法,建立了计算迁移的优化模型,提出了计算迁移的实现技术,通过案例仿真结果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熊一 《江苏测绘》2014,(3):25-27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面向网络的空间信息服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推动了数据共享与管理、空间信息处理服务飞速的发展。然而,不同的数据源提供者之间具有不同的地理参考系统,不同的用户也可能需要不同地理参考系统数据。地理参考系统间的转化仍然是数据预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空间信息服务框架下的地理参考系统转换方法、技术、流程等,整个实验过程是基于开源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52°North WPS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