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Be星的基本特性.评述了近年来对Be星星周物质结构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了最新的关于Be星星周盘产生和变化的动力学模型.另外,对Be/X射线双星系统的研究也做了简要评述,重点论述了致密星与Be星延伸大气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释Be/X射线双星波段联合观测结果,已发展了许多理论模型。在本文中简述这些Be/X射线双星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包括枞两个正常的B型星组成的密近双星演化成为Be/X射线双星的演化模型,描述Be星气壳的物理模型,Be星和中子星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子星吸积方式的吸积量及Be/X射线双星X射线源光变曲线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我们使用Kurucz恒星大气模型以及黑体模型对22颗HerbigAe/Be星的紫外数据,IRAS观测数据,地面光学及近红外测光数据资料等进行了拟合计算,用能量平衡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HerbigAe/Be星的尘埃壳层为盘状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简要地回顾了Be/X射线双星20多年来在红外、可见光、紫外和X射线波段所取得的观测结果,着重介绍了多波段联合观测对探讨双星间的相互作用如中子星的吸积方式和X射线产生的原因等方面的意义,对这些观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将是人们了解Be/X射线双星的轨道参数和双星的物理参数、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Be单星和Be/X射线双星作为一类特殊早型天体和特殊的大质量X射线双星,在各个波段都有与其它相同光谱型的B型天体显著不同的特征,因此长期以来引起中外天文学者的关注。首先在可见光波段发射线的存在,就是对仅产生吸收线的经典大气的挑战;其次Be星作为一类早型带有包层天体,研究Be星包层的性质,对研究原恒星包层性质和进一步了解早 型星其它光谱型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再者可以研究Be星的存在与星际磁场或湍流的星际  相似文献   

6.
OB星协和年轻星团是恒星形成与早期演化的“化石”,同时也是研究初始重质量函数(IMF)的最好场所;文中就OB星协和年轻星团的形成和早期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一评述,还论述了IMF的测定和研究情况,并对相关的速逃OB星及蓝离散星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XPer的新发射相:光谱与红外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恒荣  夏剑萍 《天文学报》1995,36(4):438-441
XPer的新发射相:光谱与红外观测杭恒荣,夏剑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联合实验室关键词Be星/X射线双星,发射线,JHK测光1引言XPer是一颗Be/X射线双星(4U0352+30)的光学对应体[1-3],中子星的...  相似文献   

8.
Be单星和Be/X射线双星作为一类特殊早型天体和特殊的大质量X射线双星 ,在各个波段都有与其它相同光谱型的B型天体显著不同的特征 ,因此长期以来引起中外天文学者的关注。首先在可见光波段发射线的存在 ,就是对仅产生吸收线的经典大气的挑战 ;其次Be星作为一类早型带有包层天体 ,研究Be星包层的性质 ,对研究原恒星包层性质和进一步了解早型星其它光谱型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可以研究Be星的存在与星际磁场或湍流的星际介质是否有关 ;最后研究Be/X射线双星 ,对双星的演化模型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天文观测手段的不断完善和理论模型的发展 ,我们对Be星的现象有了更深的了解 ,并且产生了一些模型。研究内容包括Be星包层和星风的性质 ,以及包层形成机制 ,Be/X射线双星物质相互作用等。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主要概要介绍Be和Be/X射线双星历史和目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第二章介绍Be单星多波段观测结果 ;第三章介绍Be/X射线双星的观测结果 ;第四章介绍目前主要的Be单星和Be/X射线双星模型 ;第五章给出Be/X射线双星XPer/ 4U0 352 30的分光观测结果 ,并结合单臂振动盘模型给出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9.
陈培生  张品 《天文学报》2003,44(4):350-354
IRAS 17213-3841作为富碳星列于新版碳星星表中.然而该星的IRAS低分辨率光谱显示富氧的硅酸盐发射特征;光谱观测结果表明,该星是一个接近零龄主序的,光谱型为O9/B0的早型发射线星,而不是碳星,因此应从碳星星表中剔除.此外,将它证认为碳星的近红外-IRAS双色图方法并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方法,用这一方法来证认碳星必须十分小心.  相似文献   

10.
低表面亮度星系简介许梅引言随着望远镜聚光本领的增强和新摄像技术的应用,天文学家探测到越来越暗的天体。现在,许多天文学家认为低面亮度(LowSurfaceBrightness,简称LSB)星系是字宙中最为丰富的星系品种。这些星系的表面亮度只及正常旋涡星...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鬼星团中Johnson测光标准星的观测,我们研究了北京天文台60cm望远镜直流光电光度法UBV测光系统的转换方程,应用该方程推算了对三颗变星观测得到的UBV星等,讨论了所得光变曲线的精度,并与较差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鬼星团中Johnson测光标准星的观测,我们研究了北京天文台60cm望远镜直流光电光度计UBV测光系统的转换方程.应用该方程推算了对三颗变星观测得到的UBV星等,讨论了所得光变曲线的精度,并与较差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和1992年本文作者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60厘米反光望远镜对Be星EMCep作了UBV光电测光,取得数据277组。结合历年来文献给出的光变极小时刻数据作了O-C分析,得到了改进的周期为0.806184天或单波周期为0.403092天。分析还表明可能存在周期变快的趋势,且周期变率dP/dt=-8.8514×10-10;光变曲线的形状呈现出极小阶段尖锐而极大阶段较宽。此外U-B色指数随光变周期位相有可察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陈培生 《天文学报》1995,36(4):394-399
本文利用红外天文卫星点源表及哈勃望远镜导星星表对1990年新发表的75个S星进行了IRAS红外源及GSC光学对应体的证认,给出41个S星有IRAS对应体,12个S星有GSC光学对应体。  相似文献   

15.
关于星座小卫星的编队飞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轨道力学角度来看星座小卫星编队飞行和星星跟踪中的伴飞,遵循着如下动力学机制:(1)在各小卫星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轨道摄动变化的主要特征决定了星-星之间的空间构形,(2)当星星之间相互距离较近时,在退化的限制性三体问题(实为限制性二体问题)中,共线秤动点附近的条件周期运动亦可在一定时间内制约星-星之间的空间构形.将具体阐明这两种动力学机制的原理和相应的星星之间的相对构形,并用仿真计算来证实这两种动力学机制的适用范围,为星座小卫星编队飞行和在伴飞运动过程中进行轨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的轨控条件.  相似文献   

16.
姜碧沩 《天文学进展》1999,17(4):317-323
概述了IRAS升空以来在AGB星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发现的问题,比较详细地报告了60cm空间红外望远镜ISO携带的探测器及其性能,以及它的成像和光谱观测对研究AGB星的演化的影响,尤其是对AGB星星周包层的化学环境的研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29颗Be星作了近红外JHK宽波段测光。所选对象多少有些特殊性。其中19颗有或可能有快周期光变,6颗是Be/x射线双星。观测用光学天文开放实验室北台兴隆站1.26米红外望远镜。观测结果表明相当多的星有较大的红外超,其中8颗星的J-K值大于0.5;有3颗星有较明显变化,△(J-K)大于0.4。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82—84年对20颗Be星的观测结果。对其发射线特征(定义了V/R、E/C、E/A_0)进行了描述。按发射线特征可将Be星简单地分为三类:单峰、双峰和在发射线中心有强的壳层吸收的星。但是,除了第三类可认为是Be壳层星外,前两类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轴向的和赤道向的Be星。单峰和双峰通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说明Be星的外包层在变化,即HⅡ和HⅠ区的厚度在变化。并且,由观测表明,很可能同时伴随着有光球电子密度等参量的变化。本文还利用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由氦线的半强度宽求得了恒星的自转速度v sin i,并将结果与其它文献给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低质量AGB星重元素的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舸  彭秋和 《天文学报》1996,37(3):243-253
本文以(13)C(α,n)(16)O作为中子源,考虑到恒星核心质量随热脉冲数的变化及星风、超星风质量损失的影响,采用从(56)Fe到(210)Bi的无分支s过程反应通道,拟合了MS、S的重元素超丰.本文特别将恒星质量与AGB内S过程核合成模型结合起来讨论.结果表明质量较大的恒星因对流较强而稀释因子较大,MS、S星在轻、重S元素丰度关系图中分别落入四个不同区域,由此可以粗略估计这些恒星的质量.2.5M 的AGB星形成具有环状空腔的星体,最后演化成Tc—no单星,可以解释双星系统伴星为主序星的AGB星无Tc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由Wackerling早型发射线星星表与IRAS点源表交叉认证得到的V-[25]≥8的早型发射线星星表。对它们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这些星属于极端星族Ⅰ,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主序前和主序后中等和大质量恒星的演化提供较为完备的观测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