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12,(3):56-57
天文学在各门自然科学中发展最早。在古代,天文攀萱接是所谓的“带头科学”。在我国大约自有文字以来,就开始有天文现象的记录。奴隶社会,天文学就确定了它的雏形,形成了具有科学形态的天文学。到元朝初期忽必烈时代,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达到了高峰,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天文观测数据开放共享政策与策略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天文学已经进入数据密集型和数据驱动的时代。随着我国天文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内自产的天文观测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将天文观测数据资源集成并推动数据资源与应用服务的共建共享,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政策与制度,使天文科技资源得到高效有序的管理和使用,对国内天文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充分调研各国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剖析了国外科学数据"完全与公开"的共享原则,介绍了我国科学数据共享有关的管理规定和当前状况,重点论述国际各大天文望远镜项目和天文数据中心天文观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有关政策。对国内天文观测数据资源和开放共享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我国天文观测数据资源共享工作发展和政策制定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珹 《天文学进展》2001,19(2):113-120
对应用天文学涉及的领域以及国际上应用天文学的特点作了介绍,分析了我国应用天文学的研究现状,展示了我国在诮天文所依托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应用天文学领域取得的成绩与进展,其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但也指出了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应用天文学的水平尚有差距,最后对我国应用天文发展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研究世界天文学史也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此项工作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可弄清天文学各个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 ,探索人类认识宇宙思维发展的规律 ,研究世界的近现代天文学史 ,总结近代尤其是 2 0世纪以来天文学发展的经验教训 ,吸取各国成功的经验 ,对于我国今后发展天文科学事业更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我国的近代天文学是从西方传入的 ,到 2 0世纪初才开始有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此后 ,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奠基、创业、发展的历程 ,到 2 0世纪末 ,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已大大缩短 ,我国天文学已基本融入国际天文社会…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射电天文设备的观测能力的提高和将遇到的限制因素,评述全波段射电天文学的型射电天文设备计划和各国射电天文学发展的一些共同特征,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射电天文设备的观测能力的提高和将遇到的限制因素,评述全波段射电天文学的大型射电天文设备计划和各国射电天文发展的一些共同特征,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天文学是一门高深的科学 ,也是一门颇受欢迎的科学。自古以来 ,在世界发展的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天文奇才 ,使人类的视野得到扩展。我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 ,至今还保留存在的登封古观星台等都可证实我国天文学与天文历史非常悠久。天文学并不是肤浅地研究就可揭开宇宙之迷。它曾打破旧时的封建愚味观念 ,揭穿封建迷信的谎言 ,才有今天美好的文明社会。天文学是即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需要靠新一代的接班人、再下一代的接班人……。这样一代传一代才有可能逐一逐一揭开宇宙之迷。所以说 ,开展天文普及是必要的 ,可令更多的天文爱好者涌现。我并不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余青松丁蔚余青松(1897-1978)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发源地,该台建立大十多年来,为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回顾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怀念紫金山天文台的创建者余青松先生,余青松先生于18...  相似文献   

9.
一、《天文学报》是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本刊反映我国天文学的科研成果,报道我国天文事业的进展,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学术讨论,为加速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学报的内容着重在提高方面。二、本刊主要刊载下列各类文章:1.天文观测的研究分析;2.有创造性的天文理论研究;3.有实用价值的天文应用研究;4.应用于天文学科的新技术;5.国际天文学进展评述;6.国内天文研究简讯与学术动态。三、本刊稿件征集办法:1.由各天文或与天文有关的科研单位、各大学天文系(或专业)等的学术  相似文献   

10.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适应、鲁棒性好、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并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处理问题能力,因此在天文学中得到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文学中主要应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适用于天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着重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文学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由于天文数据分布的庞杂和天文数据量的急剧增加,人工神经网络将日益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了我国西南地区天文发展的历史,并对该地区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评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简要回顾了我国西南地区天文发展的历史,并对该地区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评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顾炎武《日知录》有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数、理、化、天、地、生,这是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其中数、理、化、地、生在中小学都有开设,只有天文没有。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赵峥教授在谈到我国基础教育中天文学的现状时说,世界各国的中学教育,都包含着一些天文学的内容,国外的初中,大都采用中学理科(《科学》课)教学,其中天文学知识占有相当比重。美国的《2061计划》等国家政府纲要中天文学的素质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在高中物理教材中,也含有天文学内容,有些国家甚至将天文学作为中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来开。但是,我国中学教育中天文学知识教授得很少,只在地理课程中出现一点点。  相似文献   

14.
对在1981-2000年世界上所发表的和中国学者所发表的有关恒星与恒星系统的论文作统计发现:此期间世界上这一领域的发展较平稳,而我国的发展快速.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学科研究大有进展.从各分支所占的比重和发展来看,我国在恒星与恒星系统的研究与世界同期有几乎相同的分布,因此总体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基本正常.当然有些分支发展较快,如有关超新星及其遗迹、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区、化学丰度的研究等,这和一些较强的研究团组形成有关;在双星研究方面,我国则与世界发展一致,双星研究始终是恒星研究领域的重点;而在世界范围内较突出的关于银河系的研究,在我国却相对较弱.恒星和恒星系统这一研究领域20年的论文数统计显示,我国学者所发表的论文只占世界总论文数的1.3%,虽然在最后5年有大幅上升,但也只占2.0%,这与我国IAU会员数所占比例相比是偏少的.就世界整体而言,恒星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整个天文学领域相比是较慢的,显然这与一批能做深空探测和高能波段观测的设备投入有关.因此,除了对恒星及恒星系统领域作统计分析外,对整个天文学领域各大分支作分析可能对制定今后我国天文学发展计划更有利。  相似文献   

15.
祝贺词     
从落后的起点,迈向世界的高峰,有待于我们集体的,有效的努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坚持不懈,团结合作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希望《天文学进展》能在我国天文学现代化方面起它应有的作用。 天文战线上的普通一兵  相似文献   

16.
观星五十载     
《天文爱好者》这一广受欢迎的天文挚友,已度过了50个春秋,出版320多期,是我国历史最长、印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天文科普期刊;自2006年全彩色化,她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著名天文科普期刊之林;她引导许多青年步入天文殿堂;说来也巧,我迈入天文学这一引人入胜的大门也整整50年。回首往事,惟解继往开来之情。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红外天文学的发展史,论述了天体红外探测在天文学中的重要性,较详细地介绍了包括红外天文卫星(IRAS)在内的现代红外天文观测技术的新进展,对我国红外天文研究的现状也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的是法国Nancay太阳射电日像仪的建立和发展。三十余年来,他们从天文研究课题出发,紧紧跟踪世界天文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在太阳活动廿一周峰年期的观测和研究中,走向了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推动了法国太阳射电天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天文学中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在天文学中兴起的必然性及其这几年的发展状况、实现过程和具体任务。分析了当前天文数据的复杂性,介绍了天文学中数据挖掘的科学要求。系统地概括了近年来天文学中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领域研究的进展及其热点,并阐述了其所面临的挑战。天文学中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兴起将对天文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对天文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能否在虚拟天文台中成功应用,是虚拟天文台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建成于1934年9月的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她坐落于南京市东郊风景如画的紫金山第三峰上,至今已有68年的历史。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