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林型金矿是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发现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亦称浸染型金矿或含金碳酸盐矿床.属于该类型的金矿床除卡林外,尚有内华达州的格彻尔(Getchell)、科特兹(Cortez)、金亩(Gold Acres)、曼哈顿(Manhattan)、布特什拉甫(Bootstrap)等和犹他州的默库里(Mercur).卡林型金矿的发现被称为美国矿业史上的“一个轰动性事件”其产量已跃居美国金矿的第二位.此后,在澳大利亚、多米尼加、西班牙和苏联等国也相继发现了卡林型金矿.特别是在新西兰魏斯堡沉积岩中发现的该类型矿床,规模很大,品位极高(金达85克/吨,  相似文献   

2.
卡林型金矿是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发现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亦称浸染型金矿或含金碳酸盐矿床,属于该类型的金矿床除卡林外尚有内华达州的格彻尔(Getchell)、科特兹(Cortez)、金亩(Gold Acres)、曼哈顿(Mannhattan)、布特什拉甫(Bootstrap)等和犹他州的默库里(Mercur).卡林型金矿的发现被称为美国金矿业史上的“一个轰动性事件”,其产量已跃居美国金矿的第二位.此后,在澳大利亚、多米尼加、西班牙和苏联等国也相继发现了卡林型金矿.特别是在新西兰魏斯堡沉积岩发现该类型矿床,据说规模很大,品位极高(金达85克/吨,银50O克/吨).卡林型金矿已成为一个有远景的重要的金矿类型.但是卡林型金矿找矿的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金的粒度特别细,大部分为显微  相似文献   

3.
卡林金矿带原勘查深度多在100—300米以上,属低品位、大吨位沉积岩容矿的微细浸染型金矿。1987年以来美国巴里克资源公司(属加拿大的)和美国纽蒙特金矿公司在内华达卡林金矿带的波斯特(Post)矿区执行深钻计划,打了一些深钻孔,在矿区深部发现了高品位、大吨位的深部波斯特一贝茨(Deep Post-Betze)硫化物金矿床,纽蒙特公司有一个终孔深度为623米的钻孔在389米往下打到了143米平均品位32克/吨的金矿石。  相似文献   

4.
卡林金矿是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个大型金矿床,矿石储量2000~3000万吨,平均品位7克/吨.该矿床是产于碳酸盐沉积岩中的浸染型金矿床,金呈浸染状产于下志留统罗伯茨山组顶部的硅化粉砂质白云质灰岩中,矿体厚度从几英尺至几十英尺不等,呈不规则层状顺层产出.金的粒度特别细,大部为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我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发现了一批以沉积岩为主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其地质特征类似于美国西部的卡林型金矿。找矿工作证明,中国是世界上产出卡林型金矿床最多的国家之一。 根据作者对我国近20个卡林型金矿床的调查和研究,我国卡林型金矿床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6.
陕西某“卡林型”金矿床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某金矿床的自然金主要是呈显微粒状和超显微粒状浸染散布赋存于蚀变的角砾岩(角砾为白云岩等)、蚀变大理岩、蚀变结晶灰岩中。其主要地质特征可与美国产于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粉砂岩、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沉积岩中,受矿化时存在之构造控制、工业意义很大的浸染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类比。卡林型金矿床矿石中的主要造矿矿物(自然金、黄铁矿、毒砂、重晶石、石英、碳酸盐矿物、辰砂等)在陕西某金矿床都有发现。作为我国刚刚发现的一种具有开拓性潜在远景的新类型金矿床,对其主要造矿矿物进行较系统、深入的矿物学研究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近一年多对陕西某  相似文献   

7.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张复新  宗静婷  马秦 《矿床地质》1998,17(2):172-184
鉴于目前对沉积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概念和类型划分存在分岐,该文在对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研究基础上,主张将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沉积岩型金矿床是具有广义内涵的一类金矿,包容了从沉积-轻微改造,到沉积-强烈改造的一类热液金矿;可划分四种亚类:卡林型、变质细碎屑岩型、热水沉积岩型、脉状体型。卡林型金矿床是狭义内涵的金矿类型,属于沉积岩型金矿类型中的重要亚类;在区域金成矿密集区内,可构成卡林型矿床地球化学系列。建议不要将沉积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相互代替使用或等同起来。秦岭沉积岩区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卡林典型矿床有较好的类比性。矿床具有沉积-轻微改造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8.
卡林型金矿床是一种与侵入岩无直接联系的,产于沉积岩(或火山岩)中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的徽细浸染型金矿床。在美国、加拿大和我国都有该类型金矿产出,狭义的卡林型金矿产于沉积岩,主要是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中。与火成岩无明显关系,无冰长石出现。广义的卡林型金矿围岩可扩展到火山岩中。其基本地质特征与(?)义相同。但有冰长石产出、银的含量高。我国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方向为扬子准(?)台周边古生代中生代凹陷区,找矿方法为地质分析与化探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首次发现卡林金矿,为金矿找矿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全球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70年代末,在中国贵州和陕西先后发现板其、二台子两例卡林型金矿床(张复新,1984),随后在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和西北缘发现一大批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普传杰等,2003;彭渤等,2002)。川  相似文献   

10.
卡林金矿位于美国内华达州中北部欧雷克县以北,是一个大型金矿床.1965年矿石量约1100万吨,平均含金9.9克/吨,现矿石量已扩大至2000~3000万吨.该金矿床有三个显著的地质特征:(1)不是脉金,也不是伴生金,而是一个大型的浸染型金矿床;(2)金颗粒特别细,大部分呈胶粒大小(<0.2μ),而且黄铁矿等硫化物较少,矿石不易辨认;(3)金矿体并不产于硅化带,而是在其旁侧的泥化碳酸盐岩石中,胶粒金的富集与胶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卡林型金矿又称细微浸染型金矿(micro-disseminate type gold deposit)。以美国内华达北部卡林金矿为代表的世界超大型金矿床类型,金以细微粒浸染状产于碳酸盐岩中,含金地层为志留系罗贝特山建造的泥质、硅质白云岩。中国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RGNR)带动了整个卡林型金矿的找矿突破,1986的贵州安龙幅1:200000比例尺地球化学填图发现了烂泥沟大型卡林型金矿床,自此在这一地区,全国区域化  相似文献   

12.
唐勇 《矿物学报》2011,(Z1):293-294
卡林型金矿,又称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是产于沉积建造中浸染状的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Hofstra and Cline,2000)。该类型金矿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镇首次被发现。1978年在贵州黔西南地区册亨县发现了国内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板其金矿,随后又相继在黔西南地区发现了丫他、戈塘、紫木凼、烂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卡林型金矿矿物特征及成矿条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东升  耿文辉 《地球化学》1985,(3):i003-i004
卡林型金矿是美国六十年代在内华达州发现的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建造地层中的微细粒浸染状金矿床。后来在其他国家也有所发现,这是一种很有远景的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14.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金矿床包括了绝大部分卡林型、少数造山型和部分斑岩成矿系统外围浸染型金矿床.鄂东南地区是长江中下游七个重要矿集区之一,发育一系列与岩浆岩有关的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以往的勘探和研究也主要围绕着岩体及接触带附近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展开.对于岩浆岩外围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金矿床虽然也有发现,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近...  相似文献   

15.
<正>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中国的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块西缘的滇黔桂和陕甘川地区,原生金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已超过一千吨。其中,滇黔桂"金三角"区是我国最早发现卡林型金矿的地区,也是最主要的卡林型金矿产区,提供了中国约1/5的金矿储量(张鸿翔,2009)。该区著名的金矿床包括:水银洞、烂泥沟、泥堡、紫木凼、戈塘、高龙、金牙、丫他、板其等。板其金矿床是滇黔桂卡林型金矿带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床(李朝  相似文献   

16.
陕西某“卡林型”金矿床砷黝铜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黝铜矿在自然界较广泛地产出于多种气成热液矿床和火山作用有关的矿床中,但一般含量较少,极少能聚积到具有工业价值的规模,特别是与金一起构成砷黝铜矿——自然金的铜金矿床殊属罕见。 陕西某“卡林型”金矿床(沉积岩中浸染型金矿床)中有较大量的砷黝铜矿产出。它不仅构成独立的铜矿石,而且其中含金(十余克/吨),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因而,研究它的产出特点、标型特征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比较系统地对砷黝铜矿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卡林型金矿是60年代在美国发现的一种产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该类矿床储量大,Au:Ag(储量)>1(从7:3~30:1),含金品位5~10g/T,矿化较均匀,埋藏浅,易采集,为一个很有前景的新的金矿类型,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初步总结了我国几个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并与美国的卡林型金矿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8.
<正>卡林型金矿因1962年首先在美国内华达州卡林(Carlin)地区发现故命名为卡林型金矿。与其他类型金矿床相比,卡林型金矿有其独特之处:围岩主要为不纯碳酸盐岩或其他细碎屑岩;常含有机质;金粒度一般为显微-次显微级,基本无明金,矿石为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辰砂、雄黄、雌黄等中低温矿物组合,具Au-As-Sb-Hg等成矿元素组合,为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刘东升,1994)。在我国,卡林  相似文献   

19.
从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找矿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在陕西、河南、吉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均发现了该类金矿床。特别是黔西南、桂西北,滇东南的“金三角”最为重要。这类金矿床过去多被称为卡林型金矿床。但是,从矿床地质特征来分析,这些金矿床并不完全与之类似。其中一部分属于卡林型金矿床,另一部分应划归为一种新的类型——微细粒浸染型。后者似可以1978年在贵州首先发现的金矿山来命名,称为“板其型”。  相似文献   

20.
60年代初期,在美国的华达州发现了一个赋存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微细浸染状金矿床——卡林金矿床。该矿床储量大、矿化较均匀、埋藏浅、易采等。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注意。随着卡林金矿床的发现,相继在北起内华达州的“独立山”,南至加利福尼亚州的“巴勒拉特”这一长达960km的含金、砷矿带上,查出20多个类似卡林型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