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本文用两层准地转模式,初步考虑海陆的差异,不同尺度波动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将场用富氏级数展开,得到一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讨论了中期过程的演变。 得到近于纬向的环流向经向环流转变。极地高压形成等结果。而这类大型过程的转变主要是由于超长波的发展。还讨论了动力、热力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暴雨天气过程形成的物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每小时一次的高分辨卫星云图资料分析表明:造成四川盆地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云团是由具有不同天气尺度的形成机制,斜压抬升不是唯一造成盆地暴雨天气的机制。在暴雨天气过程中,各气象要素场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用地转适应的结论和判据,来描述暴雨天气过程中各要素相互适应、制约的方式和条件,为进一步认识、了解盆地暴雨天气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也为广大预报员提供了一种新的暴雨天气预报思路。由于盆地的特殊地形作用,使对流层中下层的大气状态,有时为准正压结构,有时又为斜压结构.在准正压状态下,盆地暴雨天气的形成机制与热带区积云对流的降雨形成机制相类似。在斜压状态下,盆地暴雨天气的形成机制中、高纬度地区的斜压降雨形成机制,在结构上有着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南半球环状模事件的准地转调整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李建平 《大气科学》2012,36(4):755-768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半球环状模(SAM)事件生命过程中的准地转调整过程.由于SAM沿纬圈的水平尺度远远大于临界尺度罗斯贝变形半径,因此要求纬向风场在地转调整过程向气压场适应以达到地转平衡.研究结果表明,在纬向平均环流中,异常Ferrel环流强度的变化超前于SAM强度变化约2/16位相,异常Ferrel环流能够通过超前的整层大气质量的经向输运,改变中高纬度的质量分布装状况,导致中、高纬度地区间的位势高度梯度异常变化,而中、高纬度地区间的位势高度梯度异常发生变化就意味着SAM强度和位相发生变化;而当SAM强度和位相发生改变后,即中、高纬度地区南北方向上的位势高度梯度发生变化后,可破坏中纬度地区纬向风场与位势高度场之间的地转平衡,产生地转偏差;地转偏差产生后,又可驱动经向散度风场,造成Ferrel环流异常的变化,由此形成一个自我内部循环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0.
热带大气半地转适应理论的尺度分析和物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式适  孙峰 《大气科学》2000,24(1):26-40
对热带大气行星尺度运动所做的尺度分析和物理分析表明:热带大气 的行星尺度运动在y方向容易实现气压梯度力与Coriolis力的平衡,它称为纬圈的 半地转运动。半地转平衡的建立过程,也就是半地转适应过程相对是很短暂的,它不需 要考虑f=β0y随y的变化,因而主要依靠惯性重力波为频散;而半地转平 衡建立后的演变过程相对是很缓慢的,它主要受Kelvin波和Rossby波控制。  相似文献   

11.
陈谋  文日凤 《贵州气象》1995,19(1):11-14
本文通过对一次引起我国南方强降温寒潮个例的若干物理机制分析,证实这类过程与冷锋南移加强有关,取偏西路径南下的寒潮冷锋,如锋前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有强锋生场形成,冷锋将急速南移加强,导致南方产生强降温;若江南出现强低空西南急流,还可产生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相似文献   

12.
准平衡次天气尺度低空急流附近的地转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伯威 《大气科学》1988,12(1):49-56
本文讨论了在ε≡(1/(f_0T))~10~(-1/2)的情况下。次天气尺度非地转风场的性质和特点,指出,较强的非绝热热源导致的低层降压,其等变高线与等高线不相重合是造成低空急流中显著超地转特征的主要原因。加热场的铅直分布则导致低空急流下方的超热成风特征。也分析了除加热场外其它因素的作用。三个重要因素——潜热、动量平流和对流摩擦一致强迫在低空急流左侧形成强辐合。  相似文献   

13.
张铭 《大气科学》1984,8(1):46-53
本文用柱坐标中原始方程的五层对称模式对斜压大气次天气尺度系统的地转适应过程进行了数值实验.文中着重讨论了热源的影响.数值实验的结果与以前的线性理论和非线性理论一致.在线性适应过程中常定的热源使重力惯性波增幅,最终系统向常定热源适应.在有热源的非线性适应过程中,系统得到发展,最后发展成一个类似于热带气旋的系统.  相似文献   

14.
夏季江淮气旋的准地转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例计算,讨论了包含潜热的淮地转ω方程在夏季江淮气旋活动及梅雨暴雨预报中的适用性,并分析了绝热因子和非绝热因子的贡献。主要结论有:(1)上述方程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上升、下沉区及其主要中心的位置;(2)垂直运动的符号基本上可由绝热因子确定,潜热加热对上升运动起增辐作用;(3)稳定性降水对地面低压中心的生成起主要作用;(4)可以通过计算500hPa Q矢量散度来预报降水区、暴雨区及气旋波活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NCEP/NCAR格点分析资料,根据非地转湿Q矢量对2005年8月28-29日河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试图找出非地转湿Q矢量与大暴雨过程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区和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以及上升运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产生在低层负的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区域内,非地转湿Q矢量所激发的次级环流有利于暴雨的维持和发展,暴雨落区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一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出现在北方地区的一次准静止锋天气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其形成的基本条件及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分析与预报北方地区准静止锋天气过程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出现在北方地区的一次准静止锋天气过程的分析 ,揭示出其形成的基本条件及结构特征 ,从而得出分析与预报北方地区准静止锋天气过程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瞿章 《气象学报》1964,34(2):242-247
Кибель和Charney曾引进过特征尺度来讨论大气运动方程的简化问题。对于水平运动的特征方程有:这里的符号和气象学中常用的相同。其中S依照Charney的定义,是波动的槽和脊之间的平均距离(即半个波长)。第一项的特征系数R代表v/S同柯氏力f之比;第三项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低谱途径,将二层准地转模式转化为八维的强迫耗散的非线性系统。随着非绝热强迫参数的渐变,以流场距离函数描述的斜压准地转气流的流型演变从周期态转为非周期态。与六组不同的Poincare截面图相应的指数均为正值,以示非周期的局部不稳定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