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地学断面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功建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110-120
地球物理在中国地学断面图的编制和综合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简要地概述了古地磁用于研究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人工地震,特别是反射地震成功地用于研究地壳细结构;大地电磁用于了解壳内和岩石圈地幔的高导层;重、磁、地热,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解决地质问题上均取得了新进展.在综合解释上,研制出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的人机交互解释系统,以及研制出在微机上实现数字化等成果.简介了地学断面成果受到国外同行的广泛重视.最后提出了地学断面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由辽宁省地震局卢造勋、夏怀宽研究员主编的,以辽宁省地震局多名技术人员为主,并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参加,共同完成的“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至辽宁东沟地学断面”即将由地震出版社采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发行。全球地学断面(GGT)计划是80年代后半期国际岩石圈计划中的一项全球性的地球科学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编制新的海区地质地球物理图件显得非常必要.中国东部海区1∶1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包括空间重力异常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表层沉积物分布图和区域构造图.本研究通过利用数字化编图技术对新旧资料进行同化和标准化处理,获得了大范围、基于新资料的图件成果.此外,在编图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东部海区的地球物理场分区特征,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并划分了区域构造单元.编图成果将进一步促进对我国东部海区地质构造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地学大断面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整理”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是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的向北延伸,穿过柴达木盆地、哈拉湖、祁连山和北山,止于中蒙边境附近的额济纳旗,全长约900 km.  相似文献   

8.
沿欧洲地学断面(EGT)24个地域的地壳、土地慢的一维德态热传导模型揭示出年轻的地质区下方,其温度较高,在Moho面为450°一825℃.地慢热流值的范围为18一72mw/m~(2),根据地震波速度和放射性元素的相关性估算,地壳热流密度的基值占地表热流密度的48%左右.Moho以下的温度梯度(约5-23mK/m)低,相应的地表热流密度达到最小值.地温达到地慢熔融温度的0.85的深度在前寒武纪和加里东期区域较大,在早元古代斯堪的纳维亚地盾下为最大,约195 km.在海西期和阿尔卑斯期的地域,该深度普通较浅,较深的值(最大150km)与sardinia和Corsica的造山带和大陆块一致,在Ligurian海和Sardinian海峡下方,岩石层厚度明显地减少到约50km.全世界的岩石层厚度都受热流密度控制,随着岩石层一软流层深度的增加而热流密度按幕定律减小.  相似文献   

9.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相似文献   

10.
阿尔泰-阿尔金地学断面地壳结构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阿尔泰—阿尔金地学断面的地震纵、横波资料,建立了地壳速度及泊松比结构. 测区的地壳具有明显的三分结构特征,其纵波速度自上而下依次为6.0~6.3km/s、6.3~6.6km/s及6.9~7.0km/s;阿尔泰南缘的地壳最厚,为56km,准噶尔盆地的地壳最薄,为46km,大部分地区的地壳厚度为50km 左右. 准噶尔盆地与天山之间上地幔顶部的纵波速度为7.7~7.8km/s ;阿尔泰南缘及塔里木盆地上地幔顶部的纵波速度较高,为7.9~8.0km/s. 测线南部,包括东天山及塔里木东缘,自地表至30km深处的地壳纵波速度低,泊松比为0.25,表明上地壳主要为石英及花岗质成分;而测线北部(包括阿尔泰及准噶尔盆地)的中、上地壳则呈现较高的泊松比(0.26~0.27),可能为基性地壳的体现. 厚15~30km的下地壳纵波速度(6.9~7.0km/s)较高,泊松比为0.26~0.28,可能以镁铁质的麻粒岩成分为主. 位于天山及其南侧地壳中部的低速层(VP=5.9km/s, σ=0.25)则可能为晚古生代的构造热事件中的花岗质侵入岩.  相似文献   

11.
欧洲地学断面南段(EGT—S)从阿尔卑斯到突尼斯是个200—300km宽的窄长带.这个剖面穿越欧洲最年轻的构造区域,这里是阿尔卑斯造山挤压的延续区(例如在利古里亚海和西西里海沟),并伴随有近代的扩张运动.沿EGT—S的地球物理研究几乎没有间断.从1982—1987年,无论在陆地还是在海上都一直在进行深地震测深(DSS)试验和采集热流、重力、地磁、地震和地震构造的资料.新的Dss和地震反射资料证明了阿尔卑斯火山筑积物的不对称现象.从地震反射资料中发现壳一馒边界的最深部分在一个陡倾的挠曲之后,欧洲的Moh。面消失了的结晶岩体本身及其周围地区下方,尽管如此,在地震折射资料中Moh。间断面延伸到南阿尔卑斯区域仍是明显的.地震资料和热流数据表明利古里亚海早期裂谷系的墓底是一个p.速度仅为7.skxn/s的异常低速的地慢物质.翻rdinja一corsica板块的古生代地壳展示出一个内部构造尚未分异的洼地地形(平均p波速为6.3一6.4km/的、地壳厚度由其边缘的20 km增加到岛中央部分的30 km还多,其上部推覆体的变薄地壳成为sardinia海沟的特征.最后由突尼斯的初步Dss结果显示出Moh。面突然加深(在Tell区由20kxn到接近35km),平均地壳速度很低,这要求下地壳内有一个速度转换层,而壳下反射层揭示出一个构造上地慢.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辽宁东沟地学断面   总被引:34,自引:10,他引:34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辽宁东沟地学断面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全长960 km.从东至西横穿中朝地台的辽东台隆、下辽河断陷、燕山台褶带、内蒙地轴和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的西拉木伦河加里东褶皱带、贺根山华力西褶皱带和东乌珠穆沁旗加里东褶皱带等构造单元.在断面东南部还穿过海城地震区. 沿断面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深部探测、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揭示了该断面地壳与上地幔结构明显地具有纵向分层、横向分区的特点.反映了中朝地台与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不同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板缘和板内构造及其动力学特征.本文还阐述了海城强震区、朝阳-义县及西拉木伦河地震较活跃地区特殊的深部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辽宁东沟地学断面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全长960 km.从东至西横穿中朝地台的辽东台隆、下辽河断陷、燕山台褶带、内蒙地轴和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的西拉木伦河加里东褶皱带、贺根山华力西褶皱带和东乌珠穆沁旗加里东褶皱带等构造单元.在断面东南部还穿过海城地震区. 沿断面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深部探测、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揭示了该断面地壳与上地幔结构明显地具有纵向分层、横向分区的特点.反映了中朝地台与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不同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板缘和板内构造及其动力学特征.本文还阐述了海城强震区、朝阳—义县及西拉木伦河地震较活跃地区特殊的深部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4.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概况王泽九,吴功建,肖序常(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是地质矿产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资助的重点项目.它是继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完成后,又共同资助的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学热点研究区几个地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一直是全球地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是全球陆-陆碰撞造山、海洋岩石圈俯冲和古大陆岩石圈演化动力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室。几十年来,地学家们通过地质调查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与新发现。笔者对青藏高原、西太平洋俯冲带、华北克拉通和南北地震带等地区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的几个重要地学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从地震学的角度出发,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粗浅的见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16.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概况王泽九,吴功建,肖序常(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是地质矿产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资助的重点项目.它是继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完成后,又共同资助的第...  相似文献   

17.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8.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热流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月5日至9日,由国家地霞局主持召开的国家地震局地学大断面"GGT"项目阶殴评审会在山东青岛市召开.来自国家地震局地球所、地质所、应力所、兰州地震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辽宁、山东、云南、江苏等省地霞局百余名代表及其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基金会办公室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十余位地学界知名学者、专家组成了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AutoCAD环境下闪烁显示地质条带上相同属性符号及区域轮廓的设计方法,为CAD开发应用提供了一个动态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