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天山北缘白杨河及玛纳斯河现代辫状河沉积作用为主的洪积扇的研究,认为此类洪积扇以活动的辫流带和洪水 期才发生沉积的漫洪带为特征。扇面上不能全区同时发生沉积,而是选择扇面低势能区发生沉积。辫状河道呈条带状分 布,与常规砾质辫状河沉积特征类似,并向扇缘散开,沉积的砾石条带物性好。洪积扇的发育受构造、气候、水系的共同 控制,这些条件决定了洪积扇的沉积特征及发育规模。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古代洪积扇以辫状河道沉积作用为主,是 发育在盆地边缘低坡度洪积扇,更倾向于辫状河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2.
北京位于中国地貌第二级台阶与第三级台阶的过渡带,山地为太行山(西山)与燕山(北山)的交汇之地,平原为华北平原的西北隅,山地和平原两大地貌单元造就两大地质环境系统。山地地质环境系统分为:西山南部碳酸盐岩区、中部火山岩区、北部碳酸盐岩区,北山西部松散沉积物区、中部岩浆岩区、东部变质岩区、东南部碳酸盐岩区。平原地质环境系统分为:山前岛状残丘区、拒马河冲洪积扇区、大石河冲洪积扇区、永定河冲洪积扇区、北运河洪积扇群区、北运河洪积扇群溢出带区、潮白河冲洪积扇区、蓟运河冲洪积扇区。  相似文献   

3.
山前洪积作用受控于构造活动、气候变化与基准面变化等因素,区分各因素的贡献是河流地貌学的研究热点.山西地堑系五台山北麓地区,山前断裂活动强烈,晚第四纪垂直滑动速率不小于1mm/a;另外,研究区为半干旱地区,第四纪黄土地层中黄土与古土壤颜色反差大,反映该地区第四纪气候波动显著,为开展研究热点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探槽建立了五台山北麓晚第四纪洪积台地与全新世洪积扇的地层层序,并通过碳同位素测年对沉积地层进行精细断代,发现距今3.5万年以来山前洪积作用具有强弱交替的特征,较强的洪积作用发生在距今32ka至29ka之间、距今7.5ka至4.7ka之间和距今1ka以来,在山前形成了粗碎屑堆积,沉积速率高;其他时间段为弱洪积期,在山前形成了细粒堆积,沉积速率低,地层土壤化程度高.与中国北方高分辨率晚第四纪气候记录的对比表明,这3个较强的洪积期在时间上对应于气候从温暖期到寒冷期的快速转变阶段或温暖气候鼎盛期后的剧烈波动阶段,其共同特点是气候波动剧烈,波动幅度远大于其他时期.根据前人对五台山北麓断裂全新世古地震研究,2次地震在时间上对应强洪积期,1次地震在时间上对应弱洪积期.尽管地震可能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增加山区河床碎屑物源,有助于山前洪积作用,但根据目前有限的古地震研究资料尚看不出大地震对山前洪积作用的显著影响.初步认为,断层活动为山前洪积作用提供了空间与河床坡降,气候变化则是控制山前洪积作用强弱交替的主导因素.进入气候波动最剧烈的时期,地表植被退化严重,物理风化强烈,在暴雨作用下易发山洪,有利于山区的侵蚀作用和山前的洪积作用.该项研究深化了对半干旱地区山前洪积作用影响因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北京平原第四系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平原地处山区与华北平原的结合部位,是山前第四纪冲洪积扇发育区.由于山前冲洪积扇内部结构复杂,相变迅速.海相、湖相的工作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本文通过对北京平原第四纪沉积特征的分析,提出北京平原由第四纪冲洪积扇群和沉积凹陷几个地质单元组合而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在山前冲洪积扇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以冲洪积扇和沉积凹陷为地质单元,以建立基准孔网,结合钻孔和物探资料,并通过绘制剖面组进而构建第四系三维结构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北京平原第四系的三维结构模型.了解北京平原第四系的三维结构对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都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一、自然地理概况 河北平原西倚太行山、北靠燕山、东临渤海湾,为黄河及海、滦河多年淤积而成。按成因可大致分为山前洪积平原,中部冲积湖积平原。山前平原沿太行山和燕山山麓呈条带状,海拔在50—100m之间,由各河的冲积洪积扇组成,透水性较好,地面坡度1/1000—1/3000;中部平原主要由海、滦河、古黄河等  相似文献   

6.
马健 《水文》2020,40(1):7-12
通过对潍坊南部山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将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类。根据研究区地貌类型,孔隙水划分为山前坡洪积扇和近山前冲洪积平原两种类型;根据研究区岩溶发育类型,岩溶水划分为岩性接触溶蚀带型、层状岩溶裂隙带型及岩溶溶蚀破碎带型;根据研究区含水裂隙成因,裂隙水划分为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三类。本文对研究区内各类地下水的赋存规律进行研究,初步总结了各类地下水的地电特征,为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岩心观察,将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克下组砾岩分为杂基支撑角砾岩(砾石成分同基岩)、弱胶结砾岩(严格意义上未胶结成岩)、泥质杂基支撑砾岩、砂砾质支撑砾岩和分选极好的细砾岩几种类型。通过岩心岩石特征与现代洪积扇沉积物特征对比,确定了每一类砾岩的形成环境。克下组沉积早期,气候干旱,洪积扇为干旱型,可与现代扎伊尔山山麓洪积扇(堆)沉积物特征相类比。克下组沉积后期气候变得潮湿,洪积扇类型逐渐转变为以河流作用为主,可与阜康市白杨河洪积扇沉积物特征相类比。克下组洪积扇在垂向上为向扎伊尔山后退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2)
乌苏市地处准噶尔盆地的西南部,区域内地下水按其形成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可分为潜水、浅层—中深层承压水两类,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评价标准,对乌苏市平原区地下水从生活饮用、农田灌溉面两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乌苏市南部山前洪积砾质倾斜平原到冲积平原区,潜水的化学类型和矿化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南部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为HCO_3·SO_4~--Ca·Na型水,矿化度小于0.5 g/L;东部地区1~3g/L。南部山前洪积扇溢出带沿奎屯河和古尔图河床向北延,与北部山前洪积倾斜平原相连的地区,地下水类型为SO_4·Cl~--Na·Ca型水,地下水矿化度1~26 g/L。  相似文献   

9.
新疆绿洲地区文化遗存丰富,考古遗址众多,是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绿洲区古人生存环境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内陆河型绿洲相比,在天山南北山前洪(冲)积扇缘绿洲区开展的环境考古工作较少。文章对位于西天山洪积扇前缘绿洲的泉水沟青铜时代遗址(3500 a B. P.)进行了地貌与地层调查、沉积物年代测定,以及粒度、磁化率、色度分析,初步探讨了遗址区的地貌和古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1)泉水沟遗址位于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的老洪积扇台地上;2)更新世末期(距今2.0~1.0万年)台地上部沉积了厚达5 m的冲洪积物,早全新世(距今10000~9000年)靠近台地顶部发育一层厚约1 m的黑褐色湖沼相地层,推测其为气候变干导致洪积扇退积收缩,此区域成为扇缘地下水溢出带所致;3)距今3500年前后的青铜时代,泉水沟古人曾一度在此活动,并有意识地选择具有较肥沃的古沼泽土壤和泉水湖沼等水源出露的低海拔绿洲生活,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并在稳定经济的基础上开展了青铜冶铸等手工业活动;4)之后,洪积扇再次扩张,导致遗址被随后的泛洪沉积覆盖。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西北干旱区洪积扇缘绿洲先民活动的环境适应性和古丝绸之路的人地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劭宁  贾晓鹏 《冰川冻土》2021,43(4):1190-1199
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背景下,采用同位素方法进行精细尺度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研究是探求当地水循环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通过测量格尔木河流域河水、地下水样品2019年5月和8月的222Rn浓度和典型断面流量,结果发现:山区河段河水222Rn浓度最高,平均值为948.72 Bq·m-3,指示基岩裂隙水是山区河段重要补给来源;山前冲洪积扇河水222Rn浓度最低,平均值为76.71 Bq·m-3,地下水补给较少;溢出带地区河水222Rn浓度上升至平均676 Bq·m-3,地下水溢出补给河水,向下至细土平原,河水222Rn浓度呈下降趋势。时间变化上,8月与5月相比,河水222Rn浓度下降,表明地下水补给减少。溢出带S1~S2河段河水与地下水交互关系以双向转化为主,基于质量守恒原理计算河水与地下水交互通量,5月和8月累积河水渗漏通量分别为3.87 m3?s-1和0.9 m3?s-1,地下水补给通量分别为0.51 m3?s-1和0.47 m3?s-1,河水渗漏强度大于地下水补给,二者交互通量存在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11.
辽西义县盆地义县组底部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辽西义县盆地下白垩统义县组底部发育有马神庙、老公沟两个沉积层。马神庙沉积层从下至上可以划分出6个沉积亚层,其下部复成分砾岩沉积层为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洪(冲)积扇底部沉积相、洪(冲)积扇上的山洪冲槽充填相;中部为复成分砾岩夹凝灰质沉积层;顶部被中基性的火山岩覆盖。老公沟沉积层下部是以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滨浅湖相、洪(冲)积扇向湖盆过渡的季节性河流作用形成的粗砂岩—含砾粗砂岩沉积相;顶部为一套滨浅湖相的膨润土化粉砂岩—膨润土—碳酸盐岩沉积岩石组合。义县盆地演化初期气候干旱,盆地边缘地势起伏较大,盆地边缘形成洪(冲)积扇、扇面上发育洪槽充填沉积作用,洪(冲)积扇向湖盆过渡区存在季节性河流;老公沟顶部湖泊相沉积指示受区域季节性变化的半干旱、频繁火山作用影响下,湖盆水深频繁波动的古地理、古气候的沉积特征。义县组底部沉积相表现了该盆地边缘向中心横向上的洪(冲)扇、季节性河流和湖泊沉积的三相发育的古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粒度分析资料是一个传统的划相指标,洪积扇储层的概率粒度曲线以其粗粒度、宽区间、低斜率为特征.洪积扇主槽样品的概率粒度曲线Ф值从-6~+6,而一般河道样品的概率粒度曲线Ф值一般都大于0,粒度曲线斜率相对陡.体现了洪积扇沉积物颗粒粗细混杂、粒级分选极差的特点.洪积扇样品概率粒度曲线的截点一般也多于河道样品的曲线Ф值截点.以克拉玛依油田西北缘七区储层的洪(冲)积扇沉积为例,以粒度平均值MZ、粒度标准偏差SI、偏度SKI和峰态KG等4项粒度参数为准,运用粒度资料建立了洪积扇的福里德曼模式和萨胡洪积扇沉积环境判别图,通过与河流、三角洲沉积的对比,认为洪积扇样品具有偏度与标准偏差都大的特点,在弗里德曼离散图上判别洪(冲)积扇沉积环境界限是明显的,该模式对克拉玛依组洪积扇相划分是可行的,对其他地区类似洪积扇的划相工作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西左云地区下白垩统左云组沉积相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山西左云地区下白垩统左云组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剑龙化石,笔者对左云组的沉积相、剑龙的埋藏环境及当时的古气候和进行了分析。系统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左云组为一套典型的洪积扇沉积,是由泥石流和暂时性水流作用交替发育而形成的产物。根据岩性特征和剖面结构,可将左云组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及扇间四个亚相,剖面上可进一步识别出泥石流沉积、主槽—河道、漫洪—漫流带、辫流线四个微相。结合孢粉及古生物数据分析,早白垩世晚期,左云地区总体为亚热带沙漠边缘干旱环境,但仍体现出干旱和潮湿的无规律变化,突发的季节性暴雨或特大暴雨(千年一次)的出现,形成特大洪峰,短时间内形成巨厚的洪积扇砾岩—泥岩。剑龙埋藏环境为扇根—扇中部位漫洪—漫流带,是特大洪水期溢出主槽而于山前形成的"片汜沉积",剑龙陷于厚层泥质中而被埋藏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4.
粒度分析资料是一个传统的划相指标,洪积扇储层的概率粒度曲线以其粗粒度、宽区间、低斜率为特征.洪积扇主槽样品的概率粒度曲线Ф值从-6~+6,而一般河道样品的概率粒度曲线Ф值一般都大于0,粒度曲线斜率相对陡.体现了洪积扇沉积物颗粒粗细混杂、粒级分选极差的特点.洪积扇样品概率粒度曲线的截点一般也多于河道样品的曲线Ф值截点.以克拉玛依油田西北缘七区储层的洪(冲)积扇沉积为例,以粒度平均值MZ、粒度标准偏差SI、偏度SKI和峰态KG等4项粒度参数为准,运用粒度资料建立了洪积扇的福里德曼模式和萨胡洪积扇沉积环境判别图,通过与河流、三角洲沉积的对比,认为洪积扇样品具有偏度与标准偏差都大的特点,在弗里德曼离散图上判别洪(冲)积扇沉积环境界限是明显的,该模式对克拉玛依组洪积扇相划分是可行的,对其他地区类似洪积扇的划相工作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粗碎屑洪积扇的某些沉积特征和微相划分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张纪易 《沉积学报》1985,3(3):74-85
洪积扇既是常见的地貌现象,又是一种特殊的地质体。近几年来,为研究粗碎屑洪积扇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问题,笔者参与或组织了对这类洪积扇所作的一些调查。注意到有一些以往未被重视和描述的沉积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相意义,并根据扇体不同部位的沉积现象提出了洪积扇微相划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地表等量氮输入条件下,包气带中硝酸盐含量分布是其抗污染能力的直接表征。阐明不同包气带中硝酸盐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对于评价下覆含水层的硝酸盐污染脆弱性、保护地下水资源免遭硝酸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太行山山前冲洪积扇上栾城和正定两个16m深包气带硝酸盐含量数据,指出两个剖面上包气带中硝酸盐分布特征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区的施肥历史、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强度及土壤有机质含量,认为包气带水分运移速度和反硝化能力是导致包气带硝酸盐分布差异的两个关键因素。在分析N同位素测试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指出利用同位素技术对包气带中的反硝化能力的定量化研究有望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第四纪地质调查和填图对解决当前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填什么,如何填"等相关问题尚处于探索示范阶段.基于在内蒙古大青山山前地区开展的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工作,查明了大青山山前冲洪积扇的分布特征、期次及影响因素,总结了以冲洪积扇为代表的第四系覆盖区的调查与填图方法.首先,应针对地质地貌的特殊性,初步...  相似文献   

18.
闫兵  贾东  赖文  王毛毛 《地质学报》2023,97(9):3043-3055
以走滑断层为边界的隆升剥蚀区和山前沉积区组合是盆山体系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走滑断层两盘不断发生相对滑动,因此走滑断层两侧的源区和沉积区之间的空间关系随走滑运动不断发生变化。走滑断层两侧的源-汇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化的构造地貌砂箱实验,用来揭示源区特定母岩的沉积物分布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时空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特定母岩在沉积区的沉积信号分布范围受包括山前洪积扇形态、岩体在流域内的分布等多种因素影响。由于洪积扇向沉积区呈扇状展开的形态特征,沉积信号在离走滑断层更远的位置分布范围更宽。当一个岩体分布在不同流域内时,其沉积物分布在两个洪积扇内,从而使其沉积信号分布范围更宽。相反,规模较小的洪积扇会被相邻较大的洪积扇限制形态从而使得沉积范围变窄。由于上述原因,在利用沉积信号和岩体之间的错开距离计算获得的走滑速率,可能会低估或者高估真实的走滑速率。本文的实验为研究以走滑断层为边界的盆山耦合系统及其源-汇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华北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华北平原地域广阔,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和含水层岩性差异性大等特点,基于大量钻孔和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厘定了包气带岩性和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对脆弱性评价影响,进而建立适宜华北平原的DRITC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华北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评价中,根据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划分4评价分区,剖分2 km×2 km单元34 253个,采用地下水位埋深、净补给量、包气带岩性、含水层累积厚度和渗透系数5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求得地下水脆弱性综合指数及脆弱性分布图。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山前冲洪积扇和古黄河冲洪积平原的现代黄河影响带地下水脆弱性高或较高。野外采样7 472组地下水有机污染测试分析结果佐证,脆弱性高或较高区有机污染检出项数多,其他地区较少,由此验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山前平原这一自然地理概念是指发育在多种构造成因和规模悬殊的各类盆地中与山区相邻的平原地带;从巨大的地块到褶皱带的边缘坳陷,直到小型的山间盆地,均可被来自山区的第四纪沉积物所充填,形成大小不一的山前平原带。中国西部山前平原极为发育,其沉积物包括成带分布的多种成因类型,如洪积、冲积、湖积以及化学沉积等。这些物质均来源于共同的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