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门市无居民海岛植被生态保护方案与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厦门市无居民海岛植被生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海岛生态功能定位,提出3种海岛生态保护方案,拟定了海岛生态保护措施及植被绿化规划,并得到当地政府的采纳.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沿海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我国海洋环境的特征,着重分析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和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根据我国海洋的生态现状和特点,提出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区建设、海洋生态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和建设等列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为加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海洋生态补偿的内涵,并重点关注了国内外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与实践。通过对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发展现状的研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发展。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滨海滩涂湿地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杭州湾的地理特征、动植物资源现状、滩涂湿地资源分布、动态变化以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修复以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海岛生态修复研究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海岛生态问题日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我国海岛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相对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出台为海岛生态修复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文章首先从生态修复的概念出发,对海岛生态修复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其次,综述了国内外海岛生态修复的研究状况;最后,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到启示,对我国海岛生态修复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为指导我国海洋生态监测站的建设,加速推进海洋生态系统长期、定点、持续监测的网络化、规范化建设进程,本研究提出了海洋生态监测站建设指南标准化构建的总体设计理念。通过分析国内外各类长期生态监测网络的建设现状和经验,论述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海洋生态监测站建设指南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构建目标,并且对海洋生态监测站建站的原则、流程、建设内容与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指导,以促进海洋生态监测及其网络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监测预警能力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大陈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区规划原则对保护区进行了规划,将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明确了各功能分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并对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山东省环渤海沿岸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海岸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导致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生态问题随之暴露出来。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海洋生态健康与生态安全,缓解和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带动沿岸经济类型向生态文明经济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介绍了海洋生态红线的内涵及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情况,对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进一步实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山东沿海经济发展、构筑山东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山东省开展海洋生态补偿工作的现状,基于新修编的海洋功能区划,初步分析了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并尝试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整体框架,最后基于海洋功能区的不同属性特征对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界定进行探讨,以期为山东省开展海洋生态补偿工作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瑞琛  黄义雄 《台湾海峡》2002,21(2):252-257
本文分析了厦门海沧海岸地区花岗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恢复理论讨论了矿山采石高难度地生态恢复技术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比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数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对环境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Cu,Pb,Cd,Zn,Hg,As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27.8 mg/kg,21.8 mg/kg,0.137 mg/kg,83.2mg/kg,0.051 mg/kg,10.8 mg/kg.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重金属污染现状整体表现为中等污染水平.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内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Cu,Pb,Zn,As的生态危害轻微;Cd主要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部分潮间带断面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等级;Hg主要表现为中等生态危害等级.各种元素对区域环境的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的大小顺序为Hg>Cd>As>Cu>Pb>Zn.Hg是区域内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Cd次之.  相似文献   

12.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信息化建设不仅是由海洋生态系统自身特点决定的,更是适应新时代基于生态系统管理手段的内在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海洋生态保护信息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构建了全国海洋生态保护综合数据库,累积了海量的生态保护数据,建设了海洋生态保护监督管理系统,但仍无法满足当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文章结合当下海洋生态保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指出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对海洋生态保护信息化"一盘棋"管理模式的探讨,为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在即,为平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开展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研究成为合理确定海域功能的重要依据。本文构建了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评价模型,从环境生态现状、资源现状、开发现状和社会经济需求四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江苏滨海县作为研究区,以滨海县各海洋功能区为评价单元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滨海县海洋功能区总体开发潜力较高,环境生态和资源现状等自然条件较好,开发潜力大,但海域开发现状和社会经济需求等社会条件较差,影响了海洋功能区开发的技术支持与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大长山岛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分析了其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其景观生态控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家海洋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国家海洋公园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协同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要在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方面进行协同发展的构想,建议加强国家海洋公园旅游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三大系统内部正负反馈关系研究,通过建立国家海洋公园生态链系统模型,探究国家海洋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耦合和协同发展机制,为国家海洋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岸带是全球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其防护林建设可以引起多种资源与生态过程的改变。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对海岸带的开发不断加剧,建设生态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的海岸带防护林生态体系,具有防风固沙、减轻风暴潮与盐雾的危害、降盐改土等生态效应。分析了烟台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景观生态存在问题,提出了海岸带防护林景观生态建设的思路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如何妥善处理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系统损失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我国沿海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章分析了海洋生态补偿模式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单纯收取生态补偿金并不能实质性解决海洋开发活动带来的海洋生态损失问题,实施生态修复是降低和减缓海洋生态系统损失的主要手段;建议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货币化来连接海洋生态损失与海洋生态修复,量化用海单位所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失和生态修复所带来生态系统功能增益,进而指示海洋生态损失与海洋生态修复是否达到平衡;进一步提出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海洋生态补偿模式的技术框架,为落实与完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船载海洋生态在线监测系统是海洋生态在线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船载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国内外船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论述了典型应用案例欧洲FerryBox系统的发展历程、监测方式、成果应用以及运行管理体系等,为中国船载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铜盘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区规划原则对保护区进行了规划,将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和预留区,明确了个功能分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为建设铜盘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洋溢油污染现状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中国近海溢油污染的现状、污染加剧的背景和原因,着重探讨了海洋溢油污染的生态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