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比较分析以往烈度表的基础上,着重增加了社会反响标志;对Ⅹ-Ⅻ度的房屋建筑物和地表现象标志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完善了作为12阶烈度表相应的《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文中对烈度表的各项标志作了简要说明,并列举了国内外10次历史地震事件的评定实例.本文提出的历史地震烈度表,保持了以往烈度表的适用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中外烈度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震害经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不断修改烈度标准,使烈度评定更加客观与科学是地震工程界一直所追求的.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都是评定一次地震时相应烈度的宏观标志,是烈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历代地震烈度表(《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中国地震烈度表( 1999...  相似文献   

3.
统计了淮阴市地震影响烈度的分布,在拟合公式的基础上,对未来50年和100年内烈度的缺失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结合烈度上限值影响预测结果的实例,对预测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该地震是继汶川8.0级地震后的1次强震,但并非余震。文中利用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的强震记录计算等效峰值加速度A0.5换算地震仪器烈度,并且将地震仪器烈度与强震台站周边5km内调查点烈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芦山地震的仪器烈度与周边调查点烈度吻合度58.6%,且偏差不超过1度。然而,即使宏观烈度相同,观测地面运动参数也存在较大离散度。但在缺少现场调查的震后初期,地震仪器烈度有可能为地震烈度范围判断提供定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锰  尹力峰 《内陆地震》1995,9(3):271-275
利用新疆历史地震考察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拟合新疆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在重新整理烈度、距离等参数的同时,认为取两等震线的中心线比取烈度的外包线更合理。文中提供了点圆模型、椭圆模型的烈度减衰函数,还探讨了不同地震类型的烈度衰减规律,为进行加速度衰减规律的转换提供较为合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行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给出了Ⅴ度以上烈度区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和峰值速度(PGV)两个物理参数与地震烈度的参考关系。当分别用PGA和PGV计算仪器烈度时,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烈度相符率很低。文中提出了基于相符率的加权方案,利用PGA和PGV综合评定烈度。评定结果表明,相符率有较大提高,说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使仪器烈度更加接近宏观烈度。  相似文献   

7.
统计了太原,临汾地震影响烈度的频次分布,在拟合影响烈度与频次关系的基础上,对未来50a和100a太原,临汾地震影响烈度的缺失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腾冲火山活动区的烈度衰减及环境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秦嘉政  皇甫岗 《地震研究》1997,20(2):212-217
用云南腾冲火山活动区域破坏性地震的烈度分布资料研究了火山活动区的短周期波区域衰减特征,用地震活动资料进行研究了区域环境应力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给出了:腾冲火山活动区的地壳Q值属于低衰减区,平均Q值为85,比周围地区低50%左右,环境应力场量值ι0平均为6.0MPa,属于低应力地区,分析了这种低衰减,低应力背景产生的原因与火山活动地区壳内部高温热物质(如岩浆房)状态的关系,反映了火山活动区地壳内部介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8年汶川M8.0地震获得的强震动记录数据,根据《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暂行规程》计算得到各台站处的仪器地震烈度值,分析仪器地震烈度与宏观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研究该仪器烈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所得的仪器烈度值与宏观烈度完全吻合的比率为47.5%,偏差±1度以内的比率为89.1%,说明二者对应情况较为理想,仪器烈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实际的震害情况;在各宏观烈度区内仪器烈度值虽然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但其均值与宏观烈度区值的偏差相对较小,均控制在±0.3度以内。另外,文中还绘制了汶川地震仪器烈度分布图,虽然与宏观烈度在整体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仪器烈度分布与宏观烈度分布不可能完全一致。仪器烈度与宏观烈度的概念和属性有所差异,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不应混淆和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0.
正确地鉴定各地区的地震烈度,并进而采取适当措施,以求避免可能遭遇的地震破坏,是国家大规模建设中地震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之一。编制适合国情的地震烈度表,正是上述工作的基础。我们的仪器观测工作还在建立基础阶段,目前鉴定地震烈度的主要依据是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破坏性地震强度的速报,提高地震应急响应效率,指导抗震救灾,设计一种新型地震烈度计。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微机电加速度计MODEL-1221作为地震传感器,利用4个通道的同步24位模数转换器ADS1274进行地震信号转换,使用32位嵌入式处理器AT91RM9200作为地震事件的判定和烈度参数计算的平台,保证仪器整体性能,能够满足地震烈度速报需要;此外,该地震烈度计具有开关量输出,可以作为地震紧急处置系统的地震开关来使用,实现一机多用,一机多能。  相似文献   

12.
发展地震烈度速报系统是我国现阶段防震减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地震发生后,对强震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快速给出强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分布图.鉴于目前国内强震动台网分布密度及数据传输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多数烈度速报系统是基于美国的ShakeMap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生成烈度分布图,其计算过程更多地依赖于对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产出的烈度图是静态位图,分辨率较低,与丰富的地理信息难以无缝衔接(Wald et al,1999a;张晁军等,2010;泽仁志玛等,2006).  相似文献   

13.
发展地震烈度速报系统是我国现阶段防震减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地震发生后,对强震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快速给出强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分布图.鉴于目前国内强震动台网分布密度及数据传输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多数烈度速报系统是基于美国的  相似文献   

14.
以某次工程爆破的地震动测试结果为例,对《中国地震烈度表》、日本气象厅JMA系统、美国ShakeMap系统、福建省地方标准以及袁一凡教授提出的烈度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以地震动参数为基础的仪器烈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将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中的PGA改为水平分向合成峰值,忽略持时和主频两个参数并修改个各参数权重的意见。经分析认为,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和福建省地方标准中的仪器烈度算法在处理大中小震时结果较为合理,且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保留了继续研究地震烈度机理的学术空间和扩展应用领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使用胶东及邻区地震数据,对于发生在基岩出露区的18次地震的30条可靠等震线,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胶东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公式。与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比较,发现胶东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较慢。胶东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可以辅助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和震后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四川强震台网将达到211个子台的规模。若仅按强震观测最基本的技术目标,用足够长的时间收集足够多的强震记录为抗震设计理论服务,显然未能尽其投资潜力。为此,我们将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固化在该所GDQJ-1A数字强震仪内的烈度模式识别算法提取到台网中心计算机的后台,使“十五”建设采用的所有强震仪均“升级”成为可以现场测定地震烈度的设备。本文以2005年1月5日马尔康日部5.0级地震为例,展开强震台网的烈度测定和震灾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7.
杨伟松    王长理    许卫晓    杜轲  于德湖   《世界地震工程》2021,(1):207-218
收集了我国南北地震带地区1970年~2012年的85次地震事件的烈度等震线资料,建立了震中烈度与震级之间的经验关系,利用长轴和短轴椭圆模型拟合得到了该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同时还搜集整理了近年来基于我国各地区的地震资料,研究得到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将其中与南北地震带存在地域重合的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南北地震带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对该地区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机方法在地震烈度速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震监测台网间距大,很难实现大震发生时地震烈度分布图的快速编制.基于随机方法,利用历史小震数据反演地震动估计模型的参数,参考地震发生时获取的少量强震动数据,选取合适的震源参数,正演地震动场的分布.根据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经验关系,实现地震烈度速报.本方法可以模拟大震的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对高烈度区的判断较目前常用的烈度速报方法更为合理.研究成果既可以用于首张烈度分布图的发布,还能够用于地震烈度的动态修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流动观测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科学台阵是由一定数量的地震仪组成,并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布设成一定几何形状的地震观测系统。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探测能力的提高,大规模流动地震科学台阵观测将成为高分辨率深部结构成像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本文主要阐述了开展流动地震科学台阵观测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流动地震科学台阵观测现状以及差距,并针对我国目前流动地震观测技术,提出了要加强我国流动地震科学台阵观测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深部结构探测成像的精度,增强对深部孕震环境和地震发生机理的认识水平,为社会防震减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