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州城市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柳州市和其周边4个郊县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柳州城市气候的变化趋势,发现在气温、降水方面的显著变化。针对这种城市气候变化带来的的负面效应,提出了改善城市气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40年兰州城市气候季节性变化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卓仑  王乃昂  轧靖  刘陶  智萌 《高原气象》2007,26(3):586-592
利用城郊对比法研究了近40年来兰州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着重探讨了最近40年不同季节的城市气候环境变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本文将兰州城市人口数量与兰州城市气候的变化程度作为独立变量,借助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人口数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程度。最近40年间,兰州冬季城市热岛主要是受城市人为热的影响,其它季节的热岛效应受人为热影响也较大,但下垫面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在城市干岛效应影响中,人为热量排放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吴忠义 《贵州气象》1994,18(2):32-33
由于城市数目日益增多。城市中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以及生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和燃烧时放出的人为热,从而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城市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全世界已有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末将有可能上升到2/3.自从1968年世界气候组织(WMO)气候学委员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16城市气候和建筑气候学讨论会以来,世界城市气候研究的进展速度更快了,涉及的地区更为广阔.因此,开展城市气候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理论意义.1城市气候研究的史要活动…  相似文献   

4.
罗伦 《气象》1980,6(2):23-24
贵阳近三十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中等的工业城市。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城市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即所谓“城市气候效应”。然而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化是和非人为的因素所引起的变化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我们采用市区内测站与郊区测站的相同时期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讨论贵阳的城市气候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城市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邸瑞琦  薛起刚 《气象》1997,23(1):32-35
利用呼和浩特地区1981 ̄1990年低空探空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呼和浩特市近地层风场和逆温特征,分析比较城区和郊区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烟雾等气象要素变化,揭示其城市气候特征,并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的有效辐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一平 《气象科学》1997,17(2):168-175
本文以低高原城市昆明市为厂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上气候观测资料,定量地分析了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的有效辐射特征、变化规律,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中可为探讨城市区域辐射状况,城市气候形成机制及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并可为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2017年百色市气象资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以气候天然容量、极端气候事件压力、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四个评价指数组成的城市气候承载力综合函数,客观定量评价广西西部山地城市百色2000—2017年的气候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百色市的气候承载力整体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反映百色的城市建设与气候之间的协调力增强,城市建设发展仍有较大的气候承载空间。百色城市气候承载力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别是干旱事件较为敏感;人为影响因子对气候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提升气候承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应从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降低城市气候压力着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气候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利用呼和浩特地区1981~1990年低空探空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呼和浩特市近地层风场和逆温将征,分析比较城区和郊区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烟雾等气象要素变化,揭示其城市气候特征.并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城市(武汉市)气候变化,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并重点探讨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对雾、霾的影响及城市环境的改善与保护,这对防止城市气候恶化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4月、8月、12月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对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性质和位置差异的辐射平衡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4月的太阳辐射各分量均较高,而多云天气的8月太阳辐射分量较小;屋顶的总辐射量和净辐射量均维持较高的数值,而受周围环境、建筑物遮蔽等影响的草地和球场则数值变化较大;随时间和下垫面的不同,反射辐射呈现较大差异;有效辐射则在多云天的8月呈现较小值(分配率趋于0)。所得结果可为探讨城市气候形成机制及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热带城市气候的健康问题。由于现在或将来大气成分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全球变暖,从而导致气候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更多的是间接影响(例如,强制性移民、环境避难所及变化着的疾病传播媒介栖息地),而不是直接影响(例如,皮肤癌、白内障、心脏病及光化学雾引起的死亡),这种看法增加了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预报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为例,围绕如何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问题,从百年监测诊断和统计动力降尺度预估等气候监测预估技术,针对防汛、农业和能源消耗的城市气候变化重点领域影响评估技术,面向基础设施、城市弹性及适应性措施评价的城市气候风险评估决策支持技术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上海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成效,并提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中国其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和行动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金一谔  朱晓 《气象》1986,12(5):50-50
一、引言 城市气候研究中广泛采用汽车线路观测,比起定点观测所需人员与仪器少,但数据量要大得多。南京大学于1983年7月、1984年1月进行了汽车线路观测,观测的目的是开展城市气候调查,弄清气象要素的水乎分布。根据不同时刻得到的观测数据,推导出同时性的结果。我们用Fourier级数拟合气象要素日变化曲线的方法,得到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温度分布。并且用PC-1500计算机来处理线路观测的资料,不但资料处理速度快,而且能直接绘出不同地点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我们用两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气候天然容量、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3个方面选取24个指标构建较完整的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气候天然容量指数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城市气候压力指数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指数采用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方法计算,进而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综合评价函数以量化评价结果。以上海市为例,对其气候承载力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它可以描述某一城市时域上的变化,也可以对区域气候承载力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甄别,并可作为气候预警响应的依据,为我国建立区域气候安全管理机制提供技术参考。分析上海市2004-2013年这10年间气候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上海市气候承载力整体劣于基准年值,且因深受气候天然容量的影响而处于较大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气候效应凸显,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城市气候效应,包括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于岛效应和雷暴岛效应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与城市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方向及技术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应用城市气候数值模式,分别计算了三栋6层住宅楼和一栋20层住宅楼两类建筑形式影响下的风场,以及在此风场中街道汽车尾气的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总建筑面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周围环境的通风自净能力要优于多层建筑。  相似文献   

17.
据南宁市气象局及周边4个县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构成一地气候基本特征的气温、降雨、光照(辐射能)随着南宁市政建设的高速发展,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其中尤以气温、光照时间的变化为甚;气温明显上升,光照时间迅速减少,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城市气候的负面效应,影响广大居民的居住环境。以此,提出了改变这种变化趋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南宁城市化进程对小气候环境变化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吴兴国 《广西气象》1999,20(2):26-27,30
据南宁市气象局及周边4个县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构成一地气候基本特征的气温、降雨、光照(辐射能)随着南宁市政建设的高速发展,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其中尤以气温、光照时间的变化为甚;气温明显上升,光照时间迅速减少,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城市气候的负面效应,影响广大居民的居住环境。以此,提出了改变这种变化趋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城市热岛特性的卫星遥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范天锡  潘钟跃 《气象》1987,13(10):29-32
一、前言 城市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和居民住宅的高度集中,使城市范围内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气候,这种气候以热岛现象为主要特征。其形成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城市特有的下垫面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具有丰富的热源。研究城市热岛的具体特征,不仅是城市气候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对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2018年8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十届城市气候国际会议主要研究成果,分类汇总了城市气象研究的最新国际进展与发展趋势,包括城市气候过程、城市环境下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气候条件下城市规划和管理、最新城市气象探测技术、城市环境数值模拟、大城市气候、城市遥感、城市地区极端天气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特性,探讨了我国城市气象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