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枝,这是一门年青的科学,它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分布,埋藏,运动,变化,和起源等问题。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但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地表之下以后,也可以变为地下水,地下水以某种形式出露于地表之后,也可以变为地表水而流走。所以地下水是不断运动和循环的地球水体中的一部分,因此它和地区的气候和  相似文献   

2.
在前面地下水分类的一讲中已经谈过现代水文地质学中将地下水分为三个基本的类型:即饱气带水,潜水和自流水。现在我们就来分别讨论一下各种类型的地下水。其中饱气带水往往不是一般水文地质工作的对象,因此不预备进行专门的讨论。本讲只讨论潜水,下讲讨论自流水。§1.潜水的概念:潜水是地表以下第一个含水层中的水,其下为稀定的隔水层,其上无隔水层或仅具  相似文献   

3.
凡是位于地面以下的水都叫做地下水,它也是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然财富。地下水的来源是雨水和雪水,它们从地面向下渗透,存在于土壤和石头的孔隙或裂缝里,就形成了地下水。地下水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岩浆活动时分离出来的水蒸气,也往往在地下岩石的孔隙中凝结为地下水。地下水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①在疏松土壤中存在的水,叫壤中水;②在岩石孔隙或裂缝中的水,叫裂隙水;③在石灰岩,白云岩等特殊岩石分布的地区,由于地下水对这些岩石的溶解作用而形成了地下渠道,地下水在其中潛流,叫潛流水。我国广西桂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北内陆盆地水分垂直循环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爱国  马瑞  张晨 《水科学进展》2005,16(1):127-133
中国西北内陆盆地中的地下水系统,对维系其浅表水分、热量、盐分均衡以及地表的生态平衡、土壤的资源属性和局部地域气候相对稳定性具有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饱和带水、包气带水(土壤水)、近地表大汽水和植物体内水("四水")之间的垂直循环来实现的.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地下水与地表植被类型间对应关系的统计分析,较少涉及水分运移的机制;而以水分垂直循环的动力学机制为研究对象的SPAC系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则对地下水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存在着尺度转换的困难,更为完整的应该是GSPAC系统(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生态效应的研究需要开展以下的工作:"四水"垂直循环的动力学过程与机制研究,尤其是饱水带-包气带界面水、汽、热转化过程的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的研究,它不仅是实现水分垂直循环研究的最终目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中间环节,更是将"四水"垂直循环这一微观水文循环过程与区域水文循环过程相结合,实现尺度转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科学知識     
《水文》1960,(4)
地下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地下水有四个来源:现将其中最普遍也是和我們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两种来源介紹如下: (一) 地表及降水的渗入:地表水指的是河、湖、池塘等;降水指的是雨、雪、冰、雹等。这些水(包括雨水、雪、冰、雹等融化的水及地表水)都存在地表低凹的地区,在某些沒有固結的第四紀沉积物或有孔隙的岩石处下渗,这透水的岩石下边为不透水的岩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杨远东同志提出的加里宁—阿巴里扬地下水估算改进法[以下简称改进法],对陕西省山区河流5个水文站资料系列分割地下水进行了探索,文中着重介绍在计算中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一、基本原理改进法分割地下水是利用水量平衡法求得河流的地下水补给量,其假定是含水层的来水量与地表径流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其比值近似地等于河川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之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年龄结构是了解一个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可持续性的重要基础。穆兴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以及地下水环境恶化,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制约,为此在2016年采集CFCs样品31组和3H样品60组,估算了研究区地下水年龄。结果表明,穆兴平原北部地下水年龄为21年到大于65年,由西北部和穆棱河向平原中部及乌苏里江逐渐变老,更新性变差,主要受到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水补给,但是由于地表覆盖一层黏性土,地下水中缺失小于10年的水;不同井深样品中二者及NO_3~-浓度的变化,表明在60 m以上地下水的防污性能较差,而在100 m以下则较好,饮用水源井深需超过100 m。  相似文献   

8.
王朝华 《地下水》2011,33(3):35-37
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水与地表温度差的能源利用系统,它即可供热又可制冷,在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回灌堵塞、热污染、地面沉降等一系列水问题.为解决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水源热泵系统的调查研究,对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关水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气带是指地表到地下水之间垂直剖面中土壤孔隙没有被水充满、水分处于非饱和状态的区域,是地表水进入地下水的通道。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过程不仅影响到地下水补给,而且与相邻景观之间存在水力联系。评述了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模拟、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地球物理技术在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影响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对地下水补给的因素、包气带水分运移对景观间水分交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参数的试验观测及数据库建立、加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的研究,应借鉴地球关键带研究的思路,开展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溶质运移、地下水补给耦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是指地面以下各种状态的水份,它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我省而言,徐淮地区地形高,地表径流不足,絕大部分农田需要地下求灌溉。在里下河区太湖流域,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影响三麦生长,又必须設法排除,因之开展地下水位预报,预知地下水情,从而充分利用地下水有利一面,克服地下水不利一面,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大跃进,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7,(4)
煤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通过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对盘关向斜区域煤企生产活动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进行分析,查明区内主要污染源—煤矿污水、洗煤水及堆场淋滤水通过地表水体、溶隙、落水洞等途径进入岩溶含水层污染地下水,又经岩溶管道长途运移排泄至地表,造成暗河出口地表河流污染的污染模式。其污染的三种基本模式为地表水体污染、包气带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针对煤区岩溶地下水污染表现的滞后性和周期性,提出煤区岩溶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对区内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合山岩溶矿区存在两种起因不同的地表变形。一是地下煤层被采空而引起的地表变形;二是矿区第四系土层中存在的天然空洞(土洞),由于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导致土洞崩解而产生的地表变形。两种变形特征虽具共性,但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律却不相同。前者是矿山测量学研究的内容,后者则是矿山开采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对于地下水动力条件改变导致地表变形,过去研究甚少,本文着重根据合山矿区地质条件讨论这类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乃是埋藏于地壳上部岩层中的水,它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列别捷夫的意见,有以下几种:气态水——成气体存在于岩石的孔隙中;固态水——包含于岩层中的冰;矿物中的结晶水——存在于含水的矿物中;吸着水及薄膜水——是薄膜状,紧密的围线着岩石颗粒;毛细管水及重力水——呈液滴肤存在于岩石的孔隙中。上述各种形态的水在外部条件(温度、压力等)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CFC定年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秦大军 《地下水》2005,27(6):435-437
地下水系统中是否存在现代水补给,是地下水资源评价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如何确定地下水中有无现代水补给,是水文地质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地下水CFC方法是一种新的定年方法,通过测量地下水中溶解的氟氯碳化合物(CFC),可确定近50年以来地下水的年龄、地下水系统接受现代水的补给程度,是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吴福山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3):34-36,66
为缓解长春市供水紧张的局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伊通与伊丹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联合管理模型,把水文学中的马斯京根法运用到模型来模拟地表随时空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分布参数系统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联合管理模型,对Morel-Seytoux的核聚数法进行了改进,使之能够更好解决一些实际的地质问题,模领导了睛水管理问题中的响应函数确定并求出地下水一-地表河流系统的水位 响应矩阵,为长春市例题工发水  相似文献   

16.
一、深层水的若干基本性质所谓深层水是指埋藏于地壳较深部位岩层中承压水的统称.是相对浅层地下水而言的,在深度上并无绝对的界限可将两者严格区分,但是二者存在着一系列的差别,对比其差别可把握深层水这个术语的含义.按水的成因,浅层地下水一般均是外生水,主要是渗入成因水;而深层水不仅是外生水,既可是沉积成因水(同生的或后生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地区岩溶水系统划分及找水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伟  向群 《贵州地质》2010,27(1):49-53
黔西北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水系统小型多样,传统的岩划分方法难以较准确地刻画溶水系统特征,本文根据区内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地表水文网对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的控制,提出一种将岩溶水系统划分成封闭型和开放型系统的新方法。以新的划分方法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开放型岩溶水系统中有利地下水富集、适宜成井的微观条件,指出了不同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8.
5 12汶川地震震后龙门山山前地表塌陷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12汶川地震20余天后, 在四川省安县的安昌镇东南的李家院子村附近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地表塌陷坑并持续扩大。本文以李家院子地表塌陷坑群为研究对象, 根据其所在的地层、岩性、地下水、溶蚀作用和上覆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定性的探讨了该塌陷坑群的成因。初步认定钙质胶结砂砾基岩的存在是地表塌陷的先决条件; 强烈的地震动导致基岩岩体碎裂、解体、塌陷、并压密, 同时出现超孔隙水压力, 这使上层土体失去支持并开始启动塌陷; 余震的地震振动荷载作用导致地下土洞的形成和发展, 地下水的变化起到加速作用; 上覆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决定了塌陷坑在地表的浑圆形状。同时本文也注意到机械溶蚀和隐伏断层活动两种诱导因素的可能, 并简要阐述了相关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地震20余天后,在四川省安县的安昌镇东南的李家院子村附近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地表塌陷坑并持续扩大。本文以李家院子地表塌陷坑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所在的地层、岩性、地下水、溶蚀作用和上覆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定性的探讨了该塌陷坑群的成因。初步认定钙质胶结砂砾基岩的存在是地表塌陷的先决条件;强烈的地震动导致基岩岩体碎裂、解体、塌陷、并压密,同时出现超孔隙水压力,这使上层土体失去支持并开始启动塌陷;余震的地震振动荷载作用导致地下土洞的形成和发展,地下水的变化起到加速作用;上覆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决定了塌陷坑在地表的浑圆形状。同时本文也注意到机械溶蚀和隐伏断层活动两种诱导因素的可能,并简要阐述了相关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20.
岩溶水锶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通过对桂林地区地下河系统不同类型岩溶水水样Sr2+ 含量和87 Sr /86 Sr 值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 1)桂林地区岩溶水中Sr2+ 含量普遍较低,流经不同岩层的地下水Sr2+ 含量不同,岩溶水中Sr2+ 含量随着Ca2+ 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Mg2+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地下河水中的Sr2+ 含量始终介于表层岩溶带水、饱水带裂隙水、地表坡面流和外源水(如果存在外源水补给)的最大、最小值之间。( 2)流经不同岩层地下水的87 Sr /86 Sr值不同,流经砂岩层地下水87 Sr /86 Sr 值较高,其次为流经白云岩层和灰岩层的地下水;地下河水87 Sr /86 Sr 值也是介于表层岩溶带水、饱水带裂隙水、地表坡面流和外源水(如果有外源水补给)的最大、最小值之间。因此Sr2+和87 Sr /86 Sr能反映岩溶水形成的信息,是较理想的天然示踪剂,在岩溶水研究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