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态势:文献计量分析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态系统是当前可持续性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与核心议题。通过SCI-E和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法对1980—2017年社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及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社会生态系统研究发展态势良好;发达国家的贡献较大,瑞典和美国占据领先地位,斯德哥尔摩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国家(地区)与机构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2)中国是最早开展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国家之一,但发展速度较慢,国际合作相对较弱,文献被引频次相对较低,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3)重点研究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态系统整体性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协同性、社会生态系统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社会系统与内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及演化机制等方面;此外,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胁迫,社会生态系统的响应与反馈机制及政策与决策研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一、意义与作用 某些哲学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长河里,人类是自然的奴隶。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飞跃,人类为求得自身的发展,依靠自己的才智,就由等待恩赐进入向自然索取的阶段,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能够迎来绝对自由的王国。因为在自然界的各系统,存在一种固有的相互制约的和谐节奏,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不能超越自然的适应弹性,否则将使系统失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受到自然的报复,甚至酿成人类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0,(1):35-39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指出,当前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有利的机遇.他说,为了抓紧利用当前的机遇.沿海地区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总的来讲,沿海地区一亿多到两亿人口的地区,必须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大力  相似文献   

5.
在对榆林地区仰韶时期至西周聚落遗址时空分布及考古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内聚落分布同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区全新世气候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历史,与其相应的人类活动同样具有强烈的兴衰变化特点,表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5~4kaB.P.前后,在气温和降水有所降低的背景下,人类文化却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说明除了当时的环境仍较为适宜外,社会发展自身规律对人类文化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本区全新世人类文化发展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自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开始,榆林地区的气候处于全新世鼎盛期,吸引南来移民在此定居,6.5~4.5kaB.P.的约2000年间形成的遗址有127处;  龙山前期气候较为适宜,4kaB.P.后气候转向干凉,但由于环境条件仍然较为适宜和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在 4.5~3.7kaB.P.仅800年的时间形成的遗址多达740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  商代和西周时期,由于气候的进一步干凉化,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该时期遗址数量大幅减少至77处,表明当时人口的显著减少和社会繁荣程度的明显退步,且畜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当前,在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释放城市发展空间成为关键。通过城市更新,可以进一步优化重塑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对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已有的资料初步证明,从现在起到2000年前后,地球运动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活动期,天体运动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变异周期.因此,人类将面临一个自然灾害频繁时期.地球的这一变化趋势,无疑将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这已引起世界各国领导人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这一时期的我国,正处于经济成长和社会变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自然灾害的发生必将对我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耕地,是人类宝贵的稀缺资源和特殊的生产资料,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形势,如何做到既要做好扩大内需用地保障,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又要坚守耕地、基本农田、标准农田三条“红线”,确保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是我省耕地保护工作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必须建立起全新的耕地保护工作观,完善和创新现行的耕地保护机制,确保实现耕地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化科学中的碳循环研究进展与趋向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全球碳循环研究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研究重点之一,在过去的研究中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碳源和汇的定量研究还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全球碳库储量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岩石圈、陆地生态系统、海洋、大气以及人类社会等碳库的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制,针对与全球升温事件密切相关的人为碳排放问题专门作了论述,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未知汇"问题的新的研究方向作了阐述。碳循环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际科学组织与各国政府对碳循环研究的关注与投入正逐步增加,但其关注的内容并不一致。分别以地球系统科学联盟的全球碳计划和美国的北美碳计划为例,介绍了国际碳循环研究的重点与趋势。最后提出了今后全球碳循环研究需要关注的一些领域:陆地碳循环机理与源汇定量研究;海洋大尺度碳循环及其机理研究;人类社会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月球探测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59年至1976年的18年是人类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美国和前苏联共成功发射了45个月球探测器,获取了382kg的月球岩石和月壤样品,这些探测资料和月球样品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大大促进了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的认识,并带动了一系列基础科学的创新,促进了一系列应用科学的发展。通过从1976年至1994年近18年浩如烟海的月球探测数据和资料的消化、分析与综合研究后,1994年Clementine环月探测器的发射,标志新的一轮探月高潮的开始。当前,国际探月活动刚进入重返月球、逐步建设月球基地的阶段,而逐步开发利用月球矿产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建设月球基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已成为新世纪月球探测的总体目标。本在系统分析已有的探测与研究资料基础上,论述了开发利用月球上具有的巨大能源库、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环境资源将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地质学是由本文作者提出的一门新的地学分支学科,同时也是地球科学、社会学和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社会地质学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所普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在这个日益讲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时代,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也逐渐被重视。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满都海公园为例,对其无障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了当前满都海公园无障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求促进呼和浩特市城市公园无障碍和谐园林的创建。  相似文献   

13.
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性能卓越、使用方便等优点.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它正加速地渗透到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据电子工业部预测,“七五”期间社会对微机的需求量还将成倍增长.国际信息处理协会在第三届年会上提出,人类具备对文字和写作的能力称为“第一文化”,而阅读和编写微机程序的能力称为“第二文化”,把懂得微机程序及其应用的人称为“新一代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由于全球变暖趋势不断加剧,逐渐升高的大气CO_2浓度使地球向更温暖的气候状态发展,可能在未来百年尺度内达到"温室气候"。这种气候恰好不属于人类演化过程中和当前所处的"冰室"气候状态。因此,国际科学界面临的重大科学命题就是,地球如何从冷变暖进入"温室气候"状态?变暖过程中地表环境-气候-生物体系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如何?为了深入理解这种变化,以探究"深时(Deep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大陆动力学与造山带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人类社会和我国发展的新需求和当代地学的新发展,就我国大陆动力学造山带研究的学术思路、起点、科学目标和关键科学问题与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面对地学 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制定地学前沿领域研究战略,面向全球,从我国大陆地质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与特色,突出中国大陆动力学关键科学问题,建立持续研究基地,重点解剖,重点突破。以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突破口、源头创新,参与国际地学发展与竞争,进入世界地学先进行列,为我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而努力,作为中国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2个极为重要的研究主题,也是CNC IGBP当前开展工作的2个核心。一方面,人类受到来自变化中地球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亦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速率影响着地球系统。人类社会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挑战,如何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变化的环境,即人类如何可持续地管理“地球生命支撑系统”,以满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是21世纪初全球变化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1 国际全球变化总体趋势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和全球社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7.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IGBPⅡ在探索地球系统变化规律的同时,力图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更紧密地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背景和依据。根据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动向与我国的具体情况,今后我国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应放在那些兼备显著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其中值得着重解决的10个科学问题包括:水循环与水问题、人类活动与区域碳循环过程、季风亚洲的人类活动与气候集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人类活动与大气气溶胶、边缘海及海陆过渡带与人类活动、全球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性、过去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的科学支持、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地球系统管理以协调人地关系为目的,符合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如何处理好各种人地关系及国际社会协调一致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质环境保护地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建军 《中国地质》2000,(8):33-35,8
一、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场所(岩石圈)——地质环境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系统的支持.这个自然环境系统包括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大气、水、生物圈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岩石圈是人类发展的立足地.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岩石圈表  相似文献   

20.
蓬勃发展的空间天气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成 《第四纪研究》2002,22(6):497-499
日地空间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场所,太阳剧烈活动引起日地空间短时间尺度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本文简要介绍了空间天气学产生的背景和迅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当今国际合作研究的重大计划和进展,以及空间天气学研究的未来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