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成立于1956年11月,为原国家城市建设部长春民用设计院,1958年改称为吉林省建筑设计院,为国家批准的建筑工程综合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从1979年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依法经营。20多年来,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内部改革,但是,企业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职工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设计单位自1984年起实行由核拔事业费改为收费制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经济责任制,即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企业经营机制为模式,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导向的新格局。企业内部职工的个人收入实行了主要以本人劳动素质及劳动贡献决定的分配机制。设计院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与分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通过变革,使设计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职工个人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广大职工充分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在社会分配中的不同价值,因而劳动积极性与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发挥。但是,对于每一个设计院企业法人代表来说,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他们知道社会的客观条件并没有真正创造一种劳心者优酬的环境,要满  相似文献   

3.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制相关的政策背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始于1979年。当年,国家开始在勘察设计行业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试点。从1984年开始,国家全面在勘察设计行业实行拨款制改收费制,勘察设计单位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格局。1999年和2000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101号)和《关于中央所属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00]71号)文件,标志着整个行业进入到以体制层面的变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进入2000年后,在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逐步迎来了改制的高峰,而这一峰值出现在2005年。2005年之  相似文献   

4.
华北电力设计院是国家大型勘察设计单位,从1984年开始按企业化管理,从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推行了技术经济现任制,企业化管理,分流后勤机构和队伍,实施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生产体系,资产重组改事业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个主要阶段,初步建立起适应内外经济环境的企业经营机制。他们走过的路和经验,可供大型设计单位的改企建制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是综合性勘测设计单位,由水利部广州勘测设计院和电力工业部广州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合并而成,始建于1956年。领有国家统一颁发的甲级工程设计、勘察、监理、咨询、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等。自1980年始我院成为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1997年。1998年、1999年我院获全国建设系统勘测设计单位综合指标第59位、第46位和第62位。 我院专业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员86人,中级职称168人。还有近百名工程技术人  相似文献   

6.
概述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系原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3年,是综合性的甲级工程设计单位。早期,是承担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系统的管理职能,同时从事工厂设计的事业单位。自1979年以来,不断进行体制改革,1987年撤消了我院的管理职能,实行企业化管理,由原来  相似文献   

7.
我院始建于1956年,1984年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改为了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1989年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了院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年还被列为济南市科技局管理的独  相似文献   

8.
十年改革,十年风云,设计院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经营管理,已经脱胎为独立的法人,在商品经济的市场风浪中锤打磨炼了十来年。《中国勘察设计》作为设计院经营者的知音和管理者的良师益友,在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帮助和扶植设计院成长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中国勘察设计》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而逐渐发展,伴随着设计院的成长而逐步趋向成熟。现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设计院提供了机遇。但是,在市场经济风云变幻中,设计院面临颇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我院始建于1956年,1984年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改为了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1989年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了院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年还被列为济南市科技局管理的独立科研院所,享受科研单位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03,(11):23-26
我院始建于1956年,1984年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改为了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1989年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了院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年还被列为济南市科技局管理的独立科研院所,享受科研单位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加强设计院内部机制转换,摘掉“事业单位”帽子,向企业化转轨,实行现代化的公司制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于94年12月12日率先组建了上海建委系统第一家以工程项目总承包为主的股份制公司——上海华东建筑设计工程咨询顾问公司,迈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步。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大型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之一,其设计的东方明珠——上海广播电视塔、华东电力  相似文献   

12.
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如何实现企业化经营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地勘单位体制由事业性质转为企业,它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地勘单位企业化决定了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纳入国有企业的改革之中,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加大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促使地勘单位早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如何实现企业化经营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地勘单位体制由事业性质转为企业,它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地勘单位企业化决定了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纳入国有企业的改革之中,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加大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促使地勘单位早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及省关于勘测设计单位实行改革的方针指引下,我院从80年代初期试行收费开始,脚踏实地地走过了一段重要的改革的历程。十多年来,我院的变化是巨大的,发展是迅速的。如今已成为一个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制约、自我发展的企业化管理的  相似文献   

15.
勘察设计单位由于受事业单位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各单位对成本管理,乃至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于勘察设计单位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管理处于粗放状态,在市场经济市场下,这种状况已严重的阻碍了设计院的生存和发展。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建设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委办公室:你们《关于请批转<关于工程设计单位改为企业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请示》(建设[1994]250号)收悉。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逐步改建为企业。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是工程勘察设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请你们会  相似文献   

17.
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局隶属于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事业费相对大幅度减少,由此,不得不面向市场,求生存,谋发展,随之管理工作也从计划经济的事业化管理向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飞跃。在管理实践中,我们不断  相似文献   

18.
当前,设计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已完成改企的设计院,又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制建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在这种形势下,设计单位财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为我国设计系统虽然从八十年代起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从1996年起,又开始执行《勘察设计企业会计  相似文献   

19.
宁德洪 《新疆地质》2002,20(1):95-96
地质勘查单位(简称地勘单位)长期处于封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等、靠、要的思想根深蒂固.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进入了一个重大的体制改革、机制调整时期,只有加快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步伐,才能促进地勘单位的发展,增强地勘队伍活力. 1 改革关键——转变观念 在企业化过程中,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不转变,仍抱着以前旧的思想观念,将严重阻碍地勘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的进程.地勘单位由事业向企业转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靠上到面向市场,在观念上是一场深刻的变化,它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抓好转变观念的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4年,按铁道部《关于铁路勘测设计单位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的通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以来,由于调整了生产关系,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活力,提高了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十年来,我院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完成生产任务的数量和效益,都有大幅度增长,以1994年完成生产任务的换算公里数4431和1985年的1979柑比,增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