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断层运动方式与滑动速率是断层活动性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判定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山西断陷带多年积累的跨断层水准观测资料,在处理与重构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活动性分析方法,基于构造分区给出各构造区主要断层现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断陷带主要断层在观测期内以继承性正断运动为主,各盆地断层运动特征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南、北两段的垂直活动量明显大于中段,其中,忻定盆地累积变化量值最小。从断层垂直活动速率来看,五台山断裂、系舟山山前断裂、唐河断裂和霍山山前断裂跨断层测段活动速率明显低于全区水平;受长期构造应力加载及区域中强地震影响,各时段断层运动也存在差异变化,下达枝、亭旨头、太原、广胜寺等部分跨断层测段表现出明显的断层逆继承运动、断层相对闭锁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统跨断层测量监测断层活动的计算公式、主成分分析法以及GPS跨断层剖面方法分别计算了张渤带及其邻区主要断裂的运动特征。结果显示跨断层资料反映的断层近场变形特征沿张渤带各次级断裂以压性运动为主,与张渤带斜交的NE走向断裂以张性运动为主,部分测线不同时段会出现相反的运动性质。GPS观测资料表明NW走向的张渤带次级断裂以左旋走滑兼挤压运动特征为主,与张渤带斜交的NE走向的断裂以正断张性运动为主。各断层反映的张/压性质与利用震源机制解获得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张应力方向较为一致。GPS资料结果显示:张渤带各次级断裂的平行断层的滑动速率介于0.5~1.5mm/a之间,垂直断层走向的挤压速率,除廊坊-武清断裂和蓟运河断裂外,其它次级断裂的速率0.8 mm/a;基于跨断层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获取张渤带及其邻区断裂运动综合运动指标表明区内断裂垂直运动速率1.5 mm/a,与跨断层资料逐条断裂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总体来看,整个张渤带及其邻区断层活动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
北天山山前构造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呼图壁以西,山前变形以薄皮构造为特征,形成几排典型的逆断层扩展褶皱和冲断带;阜康以东,变形则以厚皮构造为特征,博格达山体沿高角度断裂直接逆冲到山前戈壁砾石层之上;之间的乌鲁木齐一带,则以北倾的单斜构造为特征,既有褶皱-逆断又有正断和走滑变形,且晚更新世以来部分断裂的活动性质可能已负反转.  相似文献   

4.
北天山中东段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北天山中段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关键构造部位测得的断层滑动数据,采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确定了该区现代(最新构造变动时期)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结果是:应力方向表现为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结构以逆冲型为主,兼有走滑型。该结果与前人利用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得到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一致。两类不同应力资料反演得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在一个较长的地质时期内研究区的构造应力作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北轮台断裂是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全长约130 km,构成天山南麓与山前冲洪积扇的界线。北轮台断裂东段(砖厂段)全长8 km,是一条低角度逆冲断层,晚第四纪以来有强烈的活动。通过对变形阶地进行微地貌测量,并选取2个典型变形位置开挖大型跨断层探槽,分析该段断裂的构造样式和演化模式。结果显示,北轮台断裂砖厂段的活动构造样式不是单一的以逆断层作为表现,而是伴随着褶皱挤压隆起,山体向S推挤形成逆冲断层断错地表,在受到来自盆地方向的阻挡,产生反向的挤压应力,沿断层一线构造挤压应力集中,但是在断层的上盘形成拉张区,应力释放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小规模的拉张型正断层。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区断层附近原地应力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试技术,在乌鲁木齐市区碗窑沟断裂东段、雅玛里克断裂东段和西山断裂带中、东段开展了断层附近原地应力测量研究,得到了地表浅部构造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分布特征。钻孔HFZK3位于碗窑沟断裂东段的南侧,孔深62.13m;钻孔HFZK5位于雅玛里克断裂东段的南侧,孔深30.00m;钻孔HFZK9和HFZK12都位于西山断裂带的中、东段,孔深分别为34m和54.5m。根据实测的地应力资料,断层附近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与区域构造应力SN—NNE向主压方向有一些差异,说明受断层活动影响,断层附近的应力状态与区域应力场明显不同。利用地应力实测资料研究了断层的活动性,在测量深度域内水平和垂直应力的关系为σH>σh>σV,该应力状态有利于逆断层活动,与地质资料反映的以逆断层活动为主基本一致。利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摩擦强度取0.6~1.0进行分析,断层附近的现今地应力状态达到或超过产生逆断层摩擦滑动的临界值,表明测区现今构造活动以逆断层为主。研究区的3条断层不具备发生走滑断层活动的可能性,其中雅玛里克断裂东段、西山断裂带中段和东段具有发生逆断层活动的可能性,相比而言,西山断裂带中段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新疆库尔勒市北山山前断裂(简称北山断裂)展布于库尔勒北博洛霍坦山(即北山)南麓,也称博洛霍坦山前断裂,历来被视为库尔勒—辛格尔深大断裂的一支,属于北轮台——秋里塔格断裂的一段。 北山断裂系一条新活动断裂,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兼逆冲。该断裂穿过库尔勒市区北侧,并遗留有断层陡坎、新断错地貌以及丰富的喷水冒砂等古地震事件遗迹。多处断层露头显示出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边界断层三维几何学与运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神开断层位于开平凹陷北部,是发育在南海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的大型伸展拆离边界断层.本文以高精度2/3D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首次对神开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剖析.根据断距变化,结合走向、倾向、倾角特征,将神开断层分为西南、中、东北三段;空间上认为神开断层断面是由多个等倾角区组成的复杂曲面,重建其几何学形态模型,通过5个垂向轴面和3个横向轴面将神开断层断面分为20个区.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对神开断层运动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平衡剖面对比,认为断层西南段、东北段在始新世早期开始发育,中段在始新世中晚期发育并与西南段和东北段连锁形成一条断层;断层旋转程度自西南向东北变弱;断层西南段反转强度最大,中段次之,东北段无反转.神开断层西南段为"反犁式"形态;中段为"座椅式"形态,与大洋核杂岩伴生;东北段为"犁式"形态.断层下盘的波瓦状构造为古老的拆离断层面,与神开断层一起构成拆离断层系.  相似文献   

9.
盘谷寺-新乡断裂以柏山、高村为界,分为西、中、东3段,根据物探剖面、地质标准孔和地层剖面出露特征,各段活动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西段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具有向盆地迁移发育的特征;中段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东段活动性稍复杂,经历了正断-逆冲-正断的运动过程演变,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且活动强度向两端减弱。高村所处的武陟隆起区推测为盘谷寺-新乡断裂中、东段的挤压阶区,断层位移在此处有亏损和衰减。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西山逆断层组的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比例尺的地质地貌填图工作获得了乌鲁木齐西山逆断层组的几何学特征、新活动和运动速率等相关的定量资料。西山逆断层组由5条长度十几~30余千米、近乎平行的次级断层组成,总体走向NEE,分布在南北宽约6.5km的条带范围内。该断层组南侧的两条断层属于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北侧3条全新世以来仍有活动,其新活动具有分组和组合破裂的特征。西山逆断层组以向南的逆冲运动为主,地表形成了一系列阶地断错、挤压鼓包和断塞塘等新活动现象。根据对断层运动量的测量及年代学测定,获得该断层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所造成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1.0~1.5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22mm/a左右。  相似文献   

11.
联合利用甘肃及周边测震台网记录的古浪及周边地区4 592次地震的P波绝对到时和相对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古浪震源区小震进行重新定位后发现,皇城-双塔断裂带东、西两段表现出不同的力学运动性质,西段以逆冲运动为主,地震主要发生在断裂的下盘;而东段地震却主要发生在上盘,断层活动以局部拉张为主。还首次发现在皇城-双塔断裂带的中段与主破裂呈垂直方向存在一条主震发生时新产生的共轭断层,基于小震的断层面参数反演显示该断裂是一高倾角运动性质以右旋为主兼具正断的断裂。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基于数十至百m长的跨断层短基线的测量方法精度较高,但往往不能有效跨越大型活动断裂带进行观测;而GNSS目前受站点密度及观测精度所限,对断层近场尤其是运动速率偏低的断层开展形变观测的分辨率较差。基于上述现状,在川滇块体东边界构造带新布设2个实验场地,分别跨越则木河断裂大箐梁子段和昭通断裂的龙树分支进行测量。实验利用km尺度跨距的基线测量活动断裂带的近场运动与变形,获得3a的实验观测数据。文中首先介绍了场地选建、监测断裂、基线测量方法以及实验观测结果,然后利用测量资料,基于刚体、弹性和组合模型3种假设条件计算分析这2个场地的断层近场位移和应变。则木河断裂大箐梁子段在刚体模型下2盘近场平行断裂走向的位移分量在±3mm内波动,无明显趋势变化;垂直断裂走向的位移分量在2015—2016年持续下降,反映断裂呈横向水平压缩,累计降幅达6mm,但2017年出现近2mm的横向水平拉张;弹性模型下该断裂段的横向水平应变分量εy以挤压为主,年变化幅度接近1×10-5,另外2个应变分量均为10-6量级。昭通断裂龙树分支2盘近场的相对位移虽然变化较小,但表现出与该断裂地质活动一致的右旋走滑特征,位移速率约0.7mm/a;沿该分支断层走向的应变分量εx为挤压状态,量值不超过2×10-6;垂直断层走向的应变分量εy则以拉张为主。文中还讨论了应用组合模型的效果与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向志勇 《内陆地震》1994,8(1):21-27
新疆南疆重镇库尔勒市及附近地区,至少分布着9条颇具规模的活动断裂。尤其斜切库尔勒市区北部的库尔勒断裂,新活动十分强烈。库尔勒断裂东段与兴地断裂西段很可能是连通的一条地震破裂段,两者均存在着丰富的多期次古地震事件的遗迹,为较稳定的断层“破裂单元”。该破裂段上现代地震活动异常平静,但发现了明显的蠕滑错开形迹。这种地震的发生与断层滑动不协调现象,说明断层运动受到了抑制,能量在某处得以积累,有酿成大震的条件和危险。  相似文献   

14.
结合钻孔资料,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安远盆地边缘的毛毛山南麓活动断层(F1)和金强河-毛毛山北麓活动断裂(F3)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F1断层错断了盆地区内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Ⅲ级阶地;受拉分构造的影响,该断层最新活动显示了向安远拉分盆地方向迁移的阶梯状递减的张性正断裂性质.F3断层在走向上呈锯齿状,错断了山前Ⅰ级冲洪积阶地及全新统至上更新统地层,断距大,基岩破碎带宽,新活动主要表现为断层附近原地连续沉降.这两条断层的发育特征及展布位置的确定,为该区工程稳定性评价及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天山是典型的陆内造山带,对天山内部构造变形特征的探讨,有利于认识其变形过程和应变分配方式。目前,天山活动构造研究多集中于盆—山结合部位,然而,对于天山内部活动断裂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次研究主要聚焦于南天山与塔里木板块的分界断裂—包尔图断裂。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包尔图断裂是一条NWW走向的兼具逆冲性质的左旋走滑断裂,全长逾400 km,是一条区域性深大断裂。断裂控制了小尤路都斯盆地和现代河谷的形成,根据断裂几何展布可初步划分为东西2段,在和硕—和静段,断裂线性笔直,断错了晚第四纪以来的多期地貌面,最大垂直位错量为9.6~10.7 m,最小垂直位移量0.8~0.9 m;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应与断裂东段库米什盆地的左旋滑动速率一致,约0.56 mm/a。断层最新活动断错水系T_1阶地,是一条全新世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西山断层系的新构造变形特征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西山断层系详细地追踪考察和系列探槽的开挖,并结合深部探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晚第四纪以来,在近NS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西山块体不断向南侧天山山体方向发展,总体表现为向南的逆冲滑移和地壳缩短.其南侧的主控边界断裂——西山断层的新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向南的逆冲.西山断层北侧的王家沟断层组和九家湾断层组是与西山断层具有成因联系的次级断层,均为伴随西山隆起形成的顺层滑动断层.但九家湾断层组明显受到博格达推覆体系的影响,是局部拉张应力下产生的正断层.这两组断层吸收转换了西山断层上盘的褶皱变形量,因而西山断隆表现为明显的单斜特征.西山断层系的各条次级断层属于同一发震构造体系,其大震的地震危险性应该合并考虑.   相似文献   

17.
甘肃古浪长岭山北麓断裂新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调查和探槽开挖,并结合b值计算结果,对位于甘肃省中部古浪县的长岭山北麓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活动性分段及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长岭山北麓断裂主要由四条断层组成,总体呈反“S”形展布;断层最新活动在西段f1表现为倾向南的左旋正断性质,在西段f2和中段f3表现为向北倾的左旋正断性质,东段f4又转变为倾向南的左旋正断活动性质,断裂西端以秦家大山南北向隆起及第三系褶皱与古浪断裂隔断,东端以白墩子左旋拉张盆地与罐罐岭断裂左阶排列,阶距3.5 km;断裂带全新世早中期以来有过地震活动,最后一次活动离逝时间较长,现代应力积累较快,为未来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18.
昆明盆地及周边地区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盆地是一个受南北向活动断裂控制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在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十分发育,且活动性较强.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区内南北向断裂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和逆断两种运动方式,北东、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左右旋兼而有之.通过对研究区内32个测点的断层擦痕测量,共获得了1527条断层滑动数据,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第四纪以来两期主要构造应力作用:第一期为早、中更新世,构造应力作用以近东西向挤压和近南北向拉张为特征;第二期自晚更新世至今,构造应力作用以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和北东东.南西西向拉张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乌苏南断裂组发育于北天山山前的独山子逆断裂—背斜带(第3排)和西湖隆起(第4排)之间,在卫星影像显示为4~5排近平行断层陡坎组成,断层晚第四纪以来断层活动明显,沿断层断错山前冲洪积扇、冲沟和水系,形成断续分布的线性陡坎地貌,开挖地质探槽显示乌苏南断层组为高倾角逆走滑型断裂。依据断层断错地貌面年代,估算断层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约0.125 mm/a,右旋走滑活动速率为1.25±0.02 mm/a。根据乌苏南断层带所处的位置及构造特性,推断该断裂很可能是天山山前第3排背斜带与第4排背斜带之间的过度转换断层。  相似文献   

20.
南北地震带中南段断层现今活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车兆宏  张艳梅 《地震》2001,21(3):31-38
分析了南北地震带中南段流动形变资料,研究了断层现今活动的空间分布及特征。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楚雄-通海断裂带及鲜水河断裂带活动水平最高,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最弱;断层活动水平近年总体未见加剧或减缓。研究认为: 强震前区域断层活动加剧;断层突然错动引起的位移在地质资料显示的断层位移中占主要成分;近期南北地震带南段仍将保持近20年强震频发的态势,中段近年有发生6级地震的可能; 楚雄-通海断裂带中段及鲜水河断裂带两端,为值得注意的强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