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天山地震带为研究区域,以该地区1994—2014年发生的MS6.0以上强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溯性研究。以截止震级MC为MS4.0,空间网格间距0.4°×0.4°,异常学习时间窗为15年,预测时间窗为4年,系统计算天山地震带1994年以来的"地震热点"图像,分析研究时段内强震前后的PI图像演化过程,并采用ROC方法和R值评分检验,对图像信息方法在天山地区的预测效能进行评分。结果表明:(1)在回溯性研究时段内发生的强震都分布在地震热点上;(2)研究时段内发生的6次6.5级以上地震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热点异常演化过程;(3)ROC检验和R值评分结果显示,PI算法优于随机预测,PI算法在文章中采用的模型参数对天山地震带MS≥6.0地震具有较好的中长期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1970—2019年8月全国地震目录,在分析青藏块体最小完备震级的基础上,应用PI算法,选取空间网格尺度0.2°×0.2°,截止震级为ML3.0,目标震级≥MS6.0,预测时间窗设定为10 a、5 a、3 a不同时间尺度进行回溯性研究,并对预测结果进行ROC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时间窗内的强震基本发生在PI算法所得异常区域附近,且预测结果明显优于随机概率法;PI算法对青藏块体中长时间尺度的强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而且将预测时间窗设定为3 a时,预测效能较好。此外,定性分析了活动块体边界带“目标”地震与地震热点丛集间的关系,发现青藏块体MS≥6.0地震与活动块体边界带地震热点间的对应关系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将PI算法计算结果与活动块体边界带结合起来考虑强震相对危险区域时,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PI算法对青海地区M≥5.0"目标震级"的地震进行显著危险区分析。采用10年尺度的地震"变化学习"时间段和3年尺度"预测"时间段分别统计1970~2015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青海省地震台网目录,计算显著地震事件的发生概率,检测高概率发震区域(地震热点)。回溯性检验结果表明,2016年门源M_S6.4地震震中附近存在PI图像"热点";未来3年(2016~2018年),门源—祁连、德令哈、兴海、玉树和唐古拉地区的热点值lg(△P/△Pmax)偏高;PI算法适用于青海地区中强地震的中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4.
1 研究背景图像信息学(Pattern Informatics,缩写为PI)作为一种判定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趋势的统计物理学算法,以小地震活动强的地震区域作为未来可能发生较大地震的危险区,进行预测时段内的定量研究(蒋长胜等,2008;蒋卉等,2013).  相似文献   

5.
兴都库什—帕米尔—新疆中南部地区PI算法的回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海  黄瑜 《内陆地震》2010,24(3):208-214
为考察基于地震统计物理的图像信息学PI算法是否适用于兴都库什、帕米尔和新疆中南部地区的强震预测,并考察地震活动特征,将兴都库什—帕米尔—新疆中南部地区作为一个研究区整体,对该地区1995~2009年的MS6.5以上强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测研究。设定截止震级Mc为完整性震级MW4.9,空间网格间距为0.4°×0.4,°时间滑动步长为120天,选取10年尺度的"异常学习时间窗"和3年尺度的"预测时间窗",分别对5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利用ROC图表法作为统计检验工具,使用R I算法作为预测结果参照的"零假设"。计算结果表明,PI算法远优于随机预测,可适用于该地区MS6.5以上强震的预测,但PI与RI算法的预测效果差距不大。这一方面说明该地区强震活动可能具有丛集性特征,另一方面,背景地震活动的非平稳性可能是造成PI算法与RI算法效果接近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研究2021年玛多MS7.4地震前后的热点特征变化。以8 a预测窗长、0.8°×0.8°网格尺度为主要参数,获取2009—2028年逐年滑动的预测窗热点分布图像。结果显示:(1)在2009—2020年的5个连续回溯性预测窗口中,玛多地震的震中所在网格及其摩尔邻近网格持续存在密集热点,对发震地点指示作用较强。(2) 2014—2028年,多数预测窗口内玛多地震震中或摩尔邻近网格出现过PI热点;在最后3个连续预测窗口内(2019—2026年、2020—2027年、2021—2028年),震中附近出现密集深色热点且呈逐渐收缩的趋势,对发震紧迫性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综合2009年以来的热点演化图像可知,巴颜喀拉地块、柴达木地块、祁连地块和羌塘地块内都出现过热点,出现在巴颜喀拉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交界玛多县附近的热点频次高、颜色深、覆盖面较大,表明青藏块体内部巴颜喀拉地块中北缘地震活动性较强、相对发震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改进的AI算法对1970年以来广西及其邻近北部湾海域ML≥4.5地震进行回溯性研究。结果表明,AI指数能够量化地给出中强地震前小震活动的"加速"或"减速"的变化程度,在1~3年背景下,这种异常现象较明显,可为该地区开展中短期地震趋势分析提供新的判据。  相似文献   

8.
库.  ΑΚ 《内陆地震》1995,9(4):382-388
地球动力作用取决于地球内部因素,但对某些地质原则问题(例如,构造现象的全球特征和同步性并未能很好地解释)。所以,为了论证这些作用,许多学者提出了第二种假说-宇宙能源对地球的作用。宇宙因素加入了地球内部能量形成过程,在地球内部随时间积累起来的能量只引起较小的应力,这些应力加上地球内部应力继续快速作用,对构造活动韵律起调速作用。对于月球,构造作用力是被动的,宇宙力在现代断层形成时起主要作用。本文研究了  相似文献   

9.
以天山地震带520次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为基础,应用MSATSI软件包中阻尼最小二乘反演该地区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天山地震带主要受到近NS向挤压应力作用,其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从东到西呈NNE—N—NNW向的渐变过程,北天山地震带主应力方向大范围为NS向,乌鲁木齐周边及以东地区为NNE向;南天山地震带西段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周边国家天山地震目录、中国天山地震目录及USGS地震目录,对天山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天山地震带的强震在空间分布上有西强东弱、西密东疏且在40°〈φN〈42°范围出现强震的空白区并存在特殊的易发震地区。强震在南、北天山之间有往复迁移的特征,并在迁移的过程中有单发-双发-群发,但未出现过单发迁移后出现群发的过程。在时间分布上有较明显的周期特征及南、北天山交替发生的特征。在强度上,7级以上地震主要沿天山构造带分布,而6级地震不但有沿天山分布的还有沿斜切天山带的次级构造分布的,且6级以上地震出现高频地区,集中在东经77°±1°的天山地区。  相似文献   

11.
天山地区的高压自流水、高压油气藏及地热异常区的出露与天山地震带分布的一致性表明,孔隙水压异常高的动力条件可能成为触发浅源地震的重要机制。本文以丰富的震例为依据,认为天山地震带中强地震前地下流体出现两类异常:一类是应力应变能积累阶段的趋势性异常;一类是应力应变能预释放阶段的临震突发性异常。两类异常在形态上和时空分布上有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们显示出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苏联境内天山地区是全球内陆地震十分强烈的地区。该地区绝大部分区域呈高地震活动状态。 从50年代开始,苏联中亚地区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苏联大地物理研究所以及石油、地质、气象等部门就已协作开始大范围的大地构造、地球物理场综合研究,为天山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危险性区划以及烈度区划图的编制等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从苏联近年来的文献可见,该地区地震活动性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中长期地震趋势预测和大震短期预报研究进展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刘萍  曲延军  向元 《内陆地震》2019,(2):113-120
运用RB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合中国震例,通过对1976年以来新疆天山地震带MS≥4.7地震前异常参数研究分析,筛选出15个地震异常指标使其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经过31组样本集的训练和5组检验样本的检验,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地震震级预测模型,通过对实际震例的检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震活动的平静现象可分为4种:无震平静和震后平静可归于非前兆性平静;震前平静和场兆平静则可归于前兆性平静。本文分类统计了南天山地震带东、西段的地震平静现象,分析了平静特征及其与主震的关系。平静的层次性特点有助于判定未来震级和地点。  相似文献   

15.
使用"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研究2010~2014年5年期间天山地震带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空间分布特征,使用Bootstrap方法的蒙特卡罗近似估计了MC的不确定度。近5年研究区整体MC=1.7±0.12,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非均匀性,多数地区MC都在ML1.2~2.0范围内,δMC的空间分布在0.08~0.25个震级单位之间。此外,利用EMR方法得到1990年以来天山地震带地区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间演化情况,MC的值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期天山地震带地震活动固体潮调制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  蒋海昆  黄瑜  曲均浩  高朝军 《地震》2014,34(2):35-44
利用Schuster检验方法, 以潮汐体应力为计算量, 采用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天山中东段ML≥2.0的地震数据, 对天山地震带地震活动受固体潮触发情况从时、 空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Schuster检验p值时间窗平滑结果与天山地震带较强地震的发生对应较好, 尤其是2011年11月1日尼勒克6.0级地震之前很长一段时间, Schuster检验p值时间窗平滑结果一直低于潮汐触发地震的阈值0.05, 而尼勒克6.0级地震发生后, 该值迅速恢复到较高水平, 反应了此次地震的发生与固体潮的密切关系; 从Schuster检验p值空间窗平滑结果看, 尼勒克6.0级地震也处于或接近潮汐调制触发地区。 因而, 从时、 空两方面的检验结果看, 尼勒克6.0级地震的发生受固体潮调制明显。  相似文献   

17.
A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done to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of earthquake activity in the Tianshan seismic belt triggered by tide,based on Schusters test. The data we choose is the M L≥2. 0 earthquakes from January 1,2010 to August 31,2012 in eastern Tianshan,and the calculation is on tidal body str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value based on the time window smoothing of Schusters test corresponds better with the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Tianshan seismic belt,especially for a long time before the November 1,2011 Nilka M S6. 0 earthquake,when the p-value of the Schusters test was always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of 0. 05 for tidal trigger of earthquake,but after the Nilka M S6. 0 earthquake,that value was quickly restored to a high level,which reflect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ilka M S6. 0 earthquake and the Earth tide. According to the p-value based on the spatial window smoothing of Schusters test,the Nilka M S6. 0 earthquake was at or near the tidal triggering area. Thus we can see from the spatio-temporal results that the Nilka M S6. 0 earthquake was obviously triggered by Earth tide.  相似文献   

18.
北天山地震带是多次发生8级大震的内陆地震带,本文研究了它的强震活动特征和地质构造的关系,将其划分出三个地震亚带,并对这三个亚带的强震活动、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克宾—尼勒克地震亚带与乌恰—喀什地区的强震活动相关,准噶尔盆地南缘一带与阿尔泰—贝加尔地区的强震活动相关,而艾比湖地震亚带的强震活动则受南北两个方面的构造运动影响。最后从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的角度讨论了它们在地壳动力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用模糊数学中模糊聚类法统计确定了天山南带1983年至1985年的地震趋势。预估的结果可以由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7.4级地震的发生作部份验证。  相似文献   

20.
由地震学(地震)、地球动力学(现代运动)、地质(造山作用)资料得出,天山地震成因带地壳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中,目前造成应力作用的因素不清楚,因而,不能对地壳内大地构造过程增强或减弱的时间和强度作出预测。但是,我们研究了可能能量源的作用,这有助于解释地壳内现代构造及其引发的地震。地球体内的应力取决于内生(地球起源)力和外营(宇宙成因)力。9.1内生力地球内部地质作用的能量特征是不一样的。9.1.1地壳结构不均匀性的应力天山地震成因带地壳的内部结构是不均匀的,地层成分和厚度的不均匀性形成密度和压力随深度分布的大差异。压力P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