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分析新郑市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概念模型,运用GMS软件建立三维地下水流的数值模拟模型,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现状评价,并对2015年和2020年地下水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到2020年水位将会下降5~10 m,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开采漏斗,为了降低地下水位的下降幅度,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分别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和算法,并将其运用到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并且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对此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促进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娅鑫  李冲 《地下水》2010,32(2):100-101
在充分理解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筛选原则,设计出多层次的适合邯郸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邯郸市2005年、2015年和202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一个由多目标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合理地建立评价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一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对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型——多目标决策一理想区间模型(MODMIIM),介绍了MODMIIM的原理,给出了其构成方法,并用MODMIIM对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为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上较弱。MODMIIM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稳定、合理。与多目标决策一理想点法相比,MODMIIM具有更大的适用性。MODMI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综合评价问题中。  相似文献   

5.
孙世军 《地下水》2019,(1):196-197
以太子河流域为例,采用Matlab多目标法计算评价2020年和2030年太子河流域三种不同发展模式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未来水平年2020年可承载的社会、经济规模为961. 72万人,粮食总产量为12. 6亿kg,GDP总量为6 042. 43亿元; 2030年承载人口为874. 68万人,粮食总产量为13. 2亿kg,GDP总量为10 289. 17亿元。计算结果可为太子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莉新 《水科学进展》2007,18(6):879-883
首先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水资源供需紧张度系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系统动力学评价思路。进而结合江苏省水资源特点,计算了包含经济增长率、供水水平和保证率三组参数8种典型方案的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矿区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首先是要对矿区水质进行准确的评价,而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结果的真实度.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比传统的综合评价法对老虎台矿区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法界限非常严格,未能综合考虑每个水样的离子成分,极值的作用过于明显;模糊综合评价法则能综合考虑每个水样的离子成...  相似文献   

8.
李令跃  甘泓 《水科学进展》2000,11(3):307-313
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内涵出发,研讨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内涵、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规范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开展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对于认识区域地下水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的空间分布状况、建立国家-省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支撑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理论与方法仍处于探索之中,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一的依据。本文基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协调理论,定义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从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生态属性出发,分别建立了承载本底、承载状态两个层次的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和评价流程。以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模数、地下水开采程度作为基础指标,来初步判断承载本底、承载状态等级,而后利用地下水背景质量等级对承载本底初步结果进行修正,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选取地下水污染程度、地面沉降程度、海水入侵程度、土壤盐渍化程度等一项或多项指标作为承载状态的修正指标,对承载状态初步结果进行修正;综合承载本底、承载状态评价结果,确定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应用此方法研究了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水平整体偏弱,202个县级行政区中承载能力强的有18个,较强的有72个,中等的有19个,较弱的有36个,弱的有57个。承载能力强、较强的县级行政区几乎全部位于冀南丘陵山区、冀中山前冲积平原;承载能力弱、较弱的县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冀北山地丘陵区、冀东滨海冲积海积平原。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实例表明该方法具备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2)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摸清流域及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建立合理调控措施的重要依据。以辽宁鞍山市2011-2015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为基础,对鞍山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核算,并对所辖各县区承载能力状况与程度进行评价,经过综合分析评价可知,鞍山地区除台安县水资源承载为临界状态外,其它县区均为不超载。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水资源调控的工程及非工程调控措施。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逼近理想解法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目标决策中,基于传统的逼近于理想解的技术,根据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强与弱和待评价的对象(评价方案)的不理想(负理想)与理想(劣与优)这些典型的模糊概念,提出了基于模糊集合的逼近理想解法(TOPSISFS),并应用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中。TOPSISFS与投影寻踪模型法(PP法)、理想区间法(MODMIIM)相比,简单、有效。TOPSISFS可广泛应用于多目标决策中。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岚  王树谦 《地下水》2014,(5):82-8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过度的开发利用,邯郸市地下水资源短缺情况日益严重,通过分析邯郸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对地下水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采用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邯郸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表明2010年地下水承载能力已趋于饱和,供需矛盾突出;2020年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及通水,可利用水资源量增加,地下水开采得到限制,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3.
Gonghe Basin belongs to arid and semi-arid climatic zone, where water resource is relatively scarce and desertification is serious, so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By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assessment 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Gonghe Basin was conducted: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of Gonghe County is less, while that of Guinan County and Chaka Town of Wulan County are greater; water resources of Gonghe Basin could sustain cultivated land of 652.6 thousand acres and grassland of 2 368.6 thousand acres respectively in 2020, water resources of Gonghe Basin could sustain cultivated land of 948.2 thousand acres and grassland of 2 247.6 thousand acres respectively in 2030.  相似文献   

14.
黑河流域张掖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环境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其承载力是评判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从承载程度和承载能力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 对黑河流域张掖市县区尺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承载程度方面, 张掖市从2015 - 2017年用水总量承载状况整体好转, 但民乐县用水总量面临超载, 各县区地下水承载状况明显改善, 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管控与治理。从2015 - 2017年, 张掖市水资源的承载状况整体上改善, 从2015年甘州区、 临泽县、 高台县、 山丹县4县区的超载转变为2017年临泽县、 高台县、 山丹县、 肃南县4县区的临界超载状况, 反映出张掖市近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成效初步显现; 承载能力方面, 全市各县区2020年和2030年水资源可承载人口均小于2017年水平, 可承载的经济规模约是2017年90%; 提出了农业节水效率提升和耕地灌溉面积缩减两种未来水资源承载力提升情景, 并以此提出了张掖市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域发展目标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承载力研究的根本性问题出发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探讨,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再是一个客观内在的值,而是受区域发展目标所影响,随区域发展目标不同而变化,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必须置于具体的区域发展目标下进行.据此选取目标规划法作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量化方法,并以北京市为实例进行论证,分析了北京市在预定发展目标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目标实现状况.  相似文献   

16.
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为例, 利用熵值法分析原理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及指标客观赋权, 并得出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综合得分值. 结果表明: 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各县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水平较低, 且出现了下降趋势, 而且空间差异显著. 影响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变化的动力因子是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的双重不合理, 并对水资源承载力产生较强的制动效应, 用水效益的缓慢提升和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减少, 也影响着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提升和流域可持续管理, 建议加强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建设, 发展节水农业和高效用水灌溉技术, 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 提高用水效益, 完善流域管理法规、 法律条例, 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 建设统一管理模式, 建立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薛刚  李智民 《地下水》2010,32(6):167-169
用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模糊物元分析法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运用,结合欧氏贴近度实现不同评价分区的量化比较,得到各分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及其优劣次序。实例表明,相对于常规的灰色物元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该方法更能反映问题实质,评价结果合理,有助于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孙孝波  朱玉祥  孙珂  王小国 《水文》2012,32(3):66-68,28
水资源承载能力制约和决定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水资源支撑空间。黄河两岸的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具备相当大的蓄储调蓄功能,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库。计算结果显示,在原有水资源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运用地下水库调蓄黄河水和大气降水,使得中原沿黄经济带2020年75%、90%年型的缺水率从11.4%、21.7%下降为0.5%和2.1%。采用地下水库调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原沿黄经济带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缺水率,使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宁夏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求宁夏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在分析宁夏2004~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基础上,对宁夏5市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分水资源支持力、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3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得到宁夏5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指数和分级标准。具体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2004~2014年间,宁夏水资源承载力仅在2005~2006年有所波动,其余年份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1年间保持稳定上升;(2)对于宁夏5市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主成分分析结果由大到小排序为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和中卫市,因子分析结果由大到小排序为吴忠市、银川市、固原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3)建立宁夏5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分级阈值,主成分分析下吴忠市和银川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高,石嘴山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中等,固原市和中卫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低;因子分析下吴忠市和银川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高,其余3市水资源利用状况都较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指标体系,选取16个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2004~2011年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中2005~2007年下降较为缓慢,2009~2011年下降较为明显,综合评价指数从1.0273上升至2.6919。影响乌鲁木齐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涉及到社会经济与工业生产、人口、水资源开发及其利用等三大方面。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的利用程度非常高,且以后利用的发展潜力非常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