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虽然总体研究程度低,但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急需寻求新的找矿突破。利用前人的地质、矿产、化探等资料,建立了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研究区锑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金水系沉积物异常、锑水系沉积物异常、砷水系沉积物异常、重砂异常、NW-NWW向线性构造和巴颜喀拉山群。采用作者提出的专家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首次进行了基于GIS下的专家证据权重法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据此重新圈定找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将后验概率大于0.001的区域作为找矿远景区,将后验概率大于0.005的区域作为找矿靶区;并依据找矿靶区内预测含矿区域后验概率二重积分大小,将找矿靶区的找矿潜力级别由高到低分别划分为A 、B 、C 3级,其中A级6处,B级10处,C级13处。  相似文献   

2.
根据在滇西燕子洞矿段的化探方法技术试验研究结果 ,将水化学测量作为高山峡谷区靶区三级查证的方法 ,并对常规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的工作方法进行了调整。试点测量结果表明 ,找矿效果良好 ,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明数字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解决地质问题的大数据研究思想和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地质工作者接受并应用。文中应用大数据思想、方法对甘肃省西秦岭地区1∶20万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构建起"基于化探信息的区域Au找矿靶区定量优选系列模型"。系列模型不但对研究区Au找矿靶区做出了精确的定量预测(经随机抽样查证,在1/3的预测靶区发现Au矿化),同时获得了与Au成矿地球化学理论结果高度一致的元素组合,并且对各元素在找矿靶区预测模型中的重要程度做出定量评价,为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和控矿条件提供了定量依据。该研究结果充分说明海量数据信息中隐藏着极大的潜能,依据地质大数据的思想和定量研究方法就能将其充分地挖掘出来。同时这也充分证明了通过"查明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取代分析事物因果关系"开展地质研究、找矿靶区定量优选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在滇西燕子洞矿段的化探方法技术试验研究结果,将水化学测量作为高山峡谷区靶区三级查证的方法,并对常规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的工作方法进行了调整,试点测量结构表明,找矿效果良好,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甘肃临夏太子山一带开展1 ∶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初步查明了研究区1 874 km2范围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元素组合特征、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等圈定综合异常31处,其中见矿异常19处,划分找矿远景区6个,优选找矿靶区10处,结合异常查证,确认大多数异常受岩浆岩和断裂构造控制,区内与酸性侵入岩有关且强度较高、元素组合较好的异常区有利于找矿。通过矿产检查新发现金、铜、铅、锌、锑等金属矿(化)点13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找矿选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夏日哈木矿床是青海省近几年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床规模达超大型,在其发现及评价过程中,化探综合找矿方法起到了最为主要的作用。在系统评价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1∶1万土壤异常特征→地质及工程验证的方法组合及应用效果基础上,研究发现: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可大致圈定找矿靶区,但相应地质工作未发现与铜镍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引起异常的原因尚不能定性;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进一步分解了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相应地质工作发现了与铜镍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但其含矿性需进一步确认;1∶1万土壤测量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配套完成的1∶1万地质草测工作,基本查明了引起异常的原因,并详细圈定了含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为进一步工程验证并发现矿(化)体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研究确认其方法组合是达到最经济成本、最快发现矿体的有效方法组合,可为成矿带相似类型矿床的评价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化探找矿就是一种探究表生、深部和隐伏矿的有效工作手段,因此化探找矿也可作为地表植被茂密,土壤覆盖较厚的热带雨林地区寻找隐伏矿产很有效的手段。该文通过在老挝热带雨林矿区进行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主要元素异常,从而缩小找矿靶区,再在靶区内开展1:1万地球化学土壤测量缩小找矿范围,再结合地质成果确定靶区,最终通过地表槽探工程在矿致异常处进行揭露,发现金矿()体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是川西高原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早期异常查证结果,在阿加隆洼、雄龙西、马拢等3处高浓度金异常部位发现了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为进一步挖掘区域化探资料所蕴含的找矿信息,后期研究工作以水系沉积物金异常为单元,结合区域找矿新进展和新认识,对异常进行了再评价;以采样方格为单元,进行了地球化学统计成矿信息预测和靶区筛选;以阿加隆洼金矿床(含外围)为重点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进行了找矿预测。经对矿区进行少量钻探工程验证后,获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对外围部分靶区查证后,在原有分散流弱异常地段,也相继发现了宰乌隆洼、阿达隆2处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拓展了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9.
墨西哥Tomatlan地区属于东环太平洋构造带和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区圈出了铜多金属矿主要成矿元素和成矿指示元素综合异常12处,Fe族元素综合异常12处。优选部分综合异常开展查证,发现多个异常均由矿(化)体引起,对重要矿化蚀变地段进行了探槽揭露和少量浅钻验证,新发现Cu、Au、Ag多金属矿点6处,磁铁矿点2处。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异常可快速准确地揭示墨西哥Tomatlan地区Cu、Au、Fe矿(化)信息,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墨西哥甚至拉丁美洲地区热带海洋性湿润中低山地球化学景观区铜矿预查中,可快速准确地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Tomatlan地区属于东环太平洋构造带和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区圈出了铜多金属矿主要成矿元素和成矿指示元素综合异常12处,Fe族元素综合异常12处。优选部分综合异常开展查证,发现多个异常由矿(化)体引起,对重要矿化蚀变地段进行了探槽揭露和少量浅钻验证,新发现Cu、Au、Ag多金属矿点6处,磁铁矿点2处。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异常可快速准确地揭示墨西哥Tomatlan地区Cu、Au、Fe矿(化)信息,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墨西哥乃至拉美热带海洋性湿润中低山地球化学景观区铜矿勘查中,可快速准确地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青海西藏大淘金矿As117-3普查区地质条件,利用勘查地球化学和地理物理方法进行找矿预测研究.根据在该区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的化探方法和激电法测量,综合异常特征,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共发现了AP1、AP2两个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其中,通过对AP1靶区进行地表探槽和深部平硐工程验证,表明该处矿化体越往深部金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找矿前景比较大.  相似文献   

12.
墨西哥Tomatlan地区属于东环太平洋构造带和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区圈出了铜多金属矿主要成矿元素和成矿指示元素综合异常12处,Fe族元素综合异常12处。优选部分综合异常开展查证,发现多个异常由矿(化)体引起,对重要矿化蚀变地段进行了探槽揭露和少量浅钻验证,新发现Cu、Au、Ag多金属矿点6处,磁铁矿点2处。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异常可快速准确地揭示墨西哥Tomatlan地区Cu、Au、Fe矿(化)信息,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墨西哥乃至拉美热带海洋性湿润中低山地球化学景观区铜矿勘查中,可快速准确地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3.
水系沉积物测量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广为应用,可迅速、有效地缩小靶区,从而达到找矿突破的目的,为更大比例尺的找矿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利用乌恰县恰克马克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元素分布态势和线性相关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元素分布特征。并从单元素异常及综合异常特征入手,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总结了综合异常分布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找矿标志及主攻矿种,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方向和思路,可以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借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以判别分析方法构建起甘肃敦煌地块基于化探资料的金找矿定量预测模型和基于岩浆岩(氧化物)信息的金找矿靶区定量优选模型,鉴别出18个与现有金矿床(点)相关关系高度密切的侵入岩体和123个由化探资料确定的金找矿靶区。优选出分布在上述18个岩体5km范围内的金找矿靶区,与化探资料确定的金矿找矿靶区进行综合优选,共选出27个金找矿靶区并分为三级,Ⅰ级靶区5个(其中3个靶区有已知金矿分布,见矿率58.2%),Ⅱ级靶区9个(见矿率33.3%),Ⅲ级靶区13个(见矿率14.8%)。综合信息定量优选的找矿靶区有极高的见矿率,为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朴清龙 《吉林地质》1993,12(1):16-25
在《吉林省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筛选研究》工作中,对省内五个典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剖析性研究。本文以其中某已知铜金矿床区域性异常为例,论述了矿致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分散模式,进一步阐述了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及找矿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16.
张七道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40-1052
通过黔北普宜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对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以获取成矿信息。对水系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进行数理统计,运用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单元素及组合异常分析,并运用奇异性分析方法对成矿异常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Pb、Zn元素异常高值点较多、离散程度较高,地球化学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找矿前景。F与Li元素为显著正相关关系,氟病区锂的含量高,地质环境中含量较高的Li对地下水中氟的浓聚迁移可能有抑制作用。综合研究区已知矿化信息及地层构造格架,优选出铅锌成矿远景区4处,为普宜地区找矿潜力分析、成矿规律研究及地氟病预防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石厚礼  杨栋栋  姜赟赟 《世界地质》2022,(3):545-558+582
为查明沂沭断裂带西侧兰陵地区Au及其伴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优选找矿靶区,在向城—兰陵一带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完成面积840 km2,圈定单元素异常231处,综合异常9处。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地质调查资料以及本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在综合异常AS01范围内初步圈定金矿脉1条,在综合异常AS08范围内初步圈定金矿脉2条,优选出2处找矿靶区,即增光峪—扁担山—黄山口找矿靶区、拾钱庄—晒钱埠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8.
利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胶东半岛乳山寨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取出7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绘制出地球化学分区图,并讨论了各分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将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样本所体现的全部地球化学统计信息在一幅图中以区块的形式得以反映,通过对其判读分析各类分区特定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同时结合圈定的综合异常,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可为矿产勘查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90-695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青海南祁连哈尔科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Au、W、Cu为区内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分析,研究区内圈定成矿远景区4处,优选出9处重点找矿靶区,显示出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MORPAS”软件平台,对矿区地质、化探、遥感等地学多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厘定了找矿模型,开展了研究区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了4个找矿靶区,并根据矿床值随各控矿因素及其组合的变化规律,选取一定的模型单元,建立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的综合值——信息量与资源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对圈定的4个靶区的资源量进行定量估算,对研究区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对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