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提高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了单体地质灾害应急响应预案的编制方法和实施要求。文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启动要求、预警与应急等级划分和便于操作应用的表格图式等。文章可为提升城乡社区地质灾害防控能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初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众多不同级别和精度要求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本文通过对地质灾害管理及其预案体系的系统科学探讨,以应急预案形成过程为轴线,初步论述了对其进行管理的构想,为已经发布和正在编制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逐步完善、制定及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实践表明, 应急监测是重要处置措施之一。由于缺乏地质灾害事件应急防治研究, 目前对应急监测、应急预警的认识尚不统一、实践中与一般监测、预警和预报相混淆, 也没有可供借鉴的方案。以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实践为基础, 通过情景分析、构建和归纳, 提出应急监测是指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后, 紧急采取的灾害地质体及风险因子监测措施, 包括临灾和灾后2类基本情景。与非应急工况比较, 通过应急适应性分析, 初步提出了其应急监测技术条件, 并给出了单体滑坡和单沟石流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方案, 包括目标任务、监测内容、网点设计、监测方法和预警判据等。以期有益于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管理和现场决策。  相似文献   

4.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监测处于应急响应的前期处置阶段.分析应急监测内容、方案和方法的适宜性,探讨应急监测的特点、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以地表监测为主、智能采集、无线网络传输和灾常兼备的应急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急演练是建设灾害风险适应性强的社会和有准备的防灾减灾文化的重要途径。一般地, 应急演练是按照综合预案或专门预案编制脚本开展的。应急演练的目的是检查应急预案是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检验提升应急机构、人员协同应对能力和装备、物质、勤务等的保障能力。作者陈述了模拟、实战、综合、专项等演练类型及其组合应用。结合地质灾害防治需要, 讨论了不同层面应急演练的目的要求, 包括综合演练、公共管理、城乡社区、工程企业和技术支持等。从管理决策科学技术支持的角度, 提出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应急演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系统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是当今减灾的重点,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意识到灾后及时地采取应急抢险救援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灾害应急行动包括建立应急指挥机构,明确职责,并进行资源调配。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时实性强,其快速反应行动涉及危机管理、预警、撤离、避险,以及维护法律与社会秩序、信息通报、灾情评估。应急救援行动还包括城市基础和生命线的恢复,以确保受灾居民和社区的基本需求。论文在分析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城市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中的监测预警系统、快速反应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避难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空间信息系统和宣传教育系统:通过实施这些应急系统并制定预案可以达到减轻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领域、阶段和目标的复杂系统.文章描述了国家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分析了地质灾害管理的常态机制和灾害机制,初步探讨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墓本方法和要点,并对该应急管理系统框架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8.
纪玉杰 《城市地质》1998,10(3):21-24
通过对北京西山地区因煤田开发造成的灾害调查图件的编制,探讨了地质灾害调查的编图程序、原则和方法。认为在整个地质灾害调查中,综合图件的编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提出将采空、塌陷、受灾现状放在第一层面,地理内容放在第二层面,而地质资料做为背景放在第三层面的多层面编图模式。强调该类综合图件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地学专业人员,更重要的是政策决策人等非专业人员这一编图要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这一事实,为应对环境污染事故,众多企业都制定了应急预案,笔者分析了重庆市部分化工企业制定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城市是地质灾害的重大"承载体"这一特点,本文分析了城市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系统探讨了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对我国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防灾减灾目标的更好实现具有广泛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禹州市是河南省地质灾害大市。通过对该市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形成条件、诱发因素及其危险性的初步评估,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和预案,制定了近、中、远三期具体治理规划和达到的目标,并举出实例来说明建立预警系统和制定防治预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隧道施工不良地质应急预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研究隧道施工常见不良地质类型和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基础上,将隧道施工常见的不良地质分类与不同阶段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精度结合提出隧道施工不良地质预警分级及预案。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因方法不同其预报精度不等,且各种不良地质与隧道的空间关系不同而对隧道施工的危害也不同。考虑到预报精度和不良地质类型,作者将隧道施工不良地质进行了预警分级。针对某级某类不良地质体建立了相应的防控预案,以防为主,紧急情况有相应的处治措施。并以绿、蓝、黄、红四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危险等级在洞口标示起到警示作用,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是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险情进行的紧急调查,需在一至数日的调查期间及时提供实时信息,并尽快提交应急调查报告,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应急调查技术条件,划分为单点和群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两大类。文章论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工作流程,即:基础资料准备、现场协调会议、制订工作方案及协调安排、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调查、野外应急调查、资料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以及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方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采用野外现场调查访问、地质测绘与卫星定位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便捷有效的工作方法。文中定义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详细分析评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基本规则、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地质灾害防治五年规划编制是一项重要的专项防灾减灾技术活动,但目前从国家层面还没有统一的编制技术标准。编制过程中因缺乏可靠的参考标准、模式和样板,致使规划的内容结构成果不统一,从而影响规划作用的发挥和实施效果。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规划意义、编制程序、编制要点等多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规划编制提纲和内容编写的一些基本要求,阐述解析了规划编制的重点、难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科学完整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针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案例结构化不足的现状,通过案例要素分析,将案例信息划分为基本、危害、地质环境、灾害体、应急等5部分。通过分析应急防治流程中的技术环节和技术要点,初步构建了应急案例结构化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字段进行规范化描述。设计实现应急案例系统,为案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突发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的构架和建设的重点。认为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化的系统建设,其建设的基础是国家的重视和民众知识的提高,建设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建设的重点是专门化队伍的建设,建设的重点是装备先进化和技术专业化,建设的方向是全面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吴陶  陈文俊  罗光强  宋军 《探矿工程》2016,43(10):22-24
我国是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提高地质调查队伍的应急调查效率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发的便携式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具箱,具有在地质调查的团队合作性、应急性、野外性等多方面的突出特点。现场应用证明,便携式工具箱配合野外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快速采集、储存、传输现场资料。野外无纸化录入数据后,自动生成各种规范的地质调查表,实现采集、编辑、输出一体化,大幅度提高应急调查的综合效率,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以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实践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描述性研究和统计分析法,本文探讨了地质灾害应急支撑体系建设基本问题。认为:地质灾害应急具有"应对面广、预警困难、挽救率低、成因判定难"等特点;单个事件应急响应行动,一般通过三大步七个环节完成四项处置内容。单项处置行动通常有5个技术流程;地质灾害支撑体系具有"弱基础、松耦合、强内聚"结构,能力建设是重点。地质灾害过程机理、应急防治技术、应急预案动态优化和支撑系统是支撑体系建设中的四个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群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是一项非常态工作,群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关键是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技术贮备。本文是作者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群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特点,总结了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组织和应急技术工作特点,将群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工作划分为灾情预判、排查评估、监测预警、工程处置和安全选址5个阶段。在分析国外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