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至今,我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已平静近4年,7级地震平静现象突出。作为中国大陆强震的主体发生区域新疆地区的地震发生备受关注,2016年底新疆地区13天连发2次6级地震,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6.7级和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分析认为这2次新疆地震与2015年以来兴都库什地区一系列强震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地震平静特征与新疆的中强地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分析了新疆地震活动的平静现象,认为新疆中强震前地震活动以平静为主要特征.并通过统计提取了新疆中强震前地震平静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3.
宁夏南部及邻区ML≥3.0地震平静与中强以上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雪梅  延海军 《地震研究》2006,29(2):118-121
通过对宁夏南部及邻区1965年以来ML≥3.0地震平静现象与中强地震的关系的分析和讨论,得到了宁夏南部4.9级以上地震发生前ML≥3.0地震的活动规律和4.9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模式:平静1年→ML≥3.0地震活跃→平静4-6个月→发生地震,为今后宁夏南部的地震中短期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震前中强地震大尺度空间分布有序图像是一种重要的时空非稳态图像,其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蕴含着大震孕育、发展、发生过程的重要信息,具有深刻的动力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6.
在文献[1]中,吴荣用多个“平稳自回归序列”模型,对中国东部及近海地区(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及附近海域)M_s≥5 1/2地震的发震时间、地区(判定地震发生在北纬30°以南或以北)给出了经验性预报公式。1977年以后,中国东部地区,已经从1966—1976年的地震活动高潮期转入相对的平静期,地震活动也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一般表现为陆续地、成丛地发生5—6级地震,并以某种程度的规律性沿一定方向迁移。在中国东部地区的震情监视、会商和预报工作中,作者对文献[1]的预报公式,进行了检验,并对发震时间及误差项做了一些修改。修改的出发点是为了使预报与平静期地震活动的特点相适应。从效果上看,这个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可取的,对发震时间及误差项的修改也是有益的。下面做一个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晋冀蒙交界中强地震前的中等地震平静-活跃-平静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历史有感地震目录,研究晋冀蒙交界地区1484年以来18个(组)中强地震前的中等地震活动,概括为"长期平静—打破平静—主震"和"长期平静—打破平静—再度平静—主震"两种主要演化模式.认为:1)时间上,出现中等地震长期平静、打破平静以及再度平静现象是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的重要前兆特征,打破长期平静后1年左右和再度平静后2~3年发生主震的可能性较大;2)空间上,打破平静的中等地震对未来主震的发生地点有指示意义,未来主震发生在其周围150km内或者中等地震集中分布区附近的可能性较大;3)强度上,出现具有上述两种模式典型特征的异常,尤其以4.5级以上地震打破平静时,发生5.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初步探讨1980—2015年青海北部及邻区地震平静和中强地震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到青海北部祁连地震带和柴达木地震带上中强地震的分布特征以及这两个地震带上M_S≥4.9地震的主要发震模式,为今后青海北部及邻区中强地震的中短期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据广西有史记载的地震资料表明:广西的中强地震存在明显的迁移规律。即逐步地由桂东北向桂西南迁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前兆群体异常是强震前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利用定义的“前兆综合异常比b(t)”,对新疆不同地区、不同档地震前的群体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当前的观测条件下,无震时段综合异常比约为0.10~0.20,地震前4~9个月异常比值增大。在异常记录完整条件下,可能出现2次峰值,反映前兆异常发展中的成组特征,峰值异常比为0.50~0.70,震前0.5个月前后降到0.30,可能是地震发生的短临信号。7级地震前远场短临异常显著,在缺少近场资料时,强震多发生在群体异常的峰值前后。该方法较客观地描述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对强地震的短临跟踪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地震自然概率的定义,并对1900年以来不同震级地震的自然概率分别按年和月进行了计算,给出了以2°×2°为计算单元,1°为步长进行滑动的中国地震自然概率分布图,同时探讨了自然概率分布图在地震预报研究和评价地震预报效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兆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震,至少中国大陆许多中强以上地震,是有前兆的。这一点已逐渐被大部分地震学者所接受,而前兆的复杂性则成了当前地震预报探索的中心议题。这反映了科学探索的进展。在此情况下,进一步研究前兆现象的规律,特别是从观测和预报的实际资料中去伪存真,更准确地提取各地区地震前兆的基本特征,仍然是一项极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为进一步确定前兆信息、探索孕震过程和前兆机理,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现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和技术途径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对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兆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汾渭地震带中北部自2004年6月开始出现长达5年的3.5级以上地震平静,平静被2009年原平4.2级地震打破后,又相继发生2010年大同4.6级和阳曲4.6级等地震,此后处于相对平静状态.目前这种平静表示危险解除还是蕴藏更大危险,是判定该地区未来地震趋势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980年以来青海西北部M_L≥4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青海西北部共出现5次M_L≥4地震显著平静异常,其后的8个月内在该地区均发生了中强地震,且中强地震前异常呈现出"长期平静—平静打破—震前平静—发震"的演化特征。据此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青海西北部震情趋势提供判定意见,为中强地震预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月辉 《地震学刊》1997,(4):22-24,29
根据江苏省及其邻区中强地震目录,目录了扬铜带东段的地震活动特征,发现地震活动的南北跳跃的迁移规律,迁移周期约为5 ̄10年,用马尔科夫过程得出未来中强震发震最大可能地点为溧阳一带,其次为南黄海近海。  相似文献   

16.
中强地震平静是汶川8.0级地震前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立新  孙加林  张晖 《地震》2010,30(1):90-97
本文对四川地区1923年以来5.0级以上地震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研究区中强地震经历了4个较为完整的周期活动, 中强地震具有16年的准周期活动特征, 平静期持续5年左右, 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开始, 研究区将进入第5个活动周期, 其可能的持续时间为2024年前后。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 5.0~5.9级、 6.0~6.9级、 7.0~8.0级三个档次的地震事件的平静间隔均达到统计时段的历史之最, 三个档次地震的平静均被汶川8.0级地震直接打破, 中强地震超长平静是汶川8.0级地震前最为显著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7.
归纳总结了2001年我国西部5级、东部4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构造背景,研究表明:2001年中国大陆5级以上的地震大部分发生在青藏一级地块内,华北地块仅发生几次4级地震,其它地块内的地震也较少。发震断层均为各活动地块内的主要活动断层。其中1998-2001年,我国大陆中强地震整体活动水平下半年明显强于上半年。  相似文献   

18.
新疆2次中强地震前的临界慢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1年尼勒克、巩留交界6.0级和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为例,研究了2次地震前周边的形变和流体资料临界慢化现象。首先,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预处理,然后计算了临界慢化现象的预警指标,方差和自相关系数,进而总结了2次6级地震发生前观测资料的临界慢化现象特征。结果表明,2次6级地震前出现了临界慢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王秀达  高国英 《内陆地震》1992,6(2):151-157
研究了新疆及邻近区域内1882—1990年6级以上地震年应变释放及各不同地震活动轮迥中地震年应变释放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区内6级以上地震年应变释放序列是按能量等级服从韦泊分布的。  相似文献   

20.
以2011年尼勒克、巩留交界6.0级和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为例,研究了2次地震前周边的形变和流体资料的临界慢化现象。首先,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预处理,然后计算了临界慢化现象的预警指标,方差和自相关系数,进而总结了2次6级地震发生前观测资料的临界慢化现象特征。结果表明,2次6级地震前出现了临界慢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