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洛川黄土地层学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9  
黄土和古土壤的磁化率与所含磁性矿物的浓度和颗粒大小密切相关。磁化率信号的主要载体是非常细的磁铁矿和(或者)磁赤铁矿。洛川黄土序列的磁化率曲线变化与成壤作用和粉尘堆积作用强弱有关,反映了气候的变化。磁化率值为识别黄土和古土壤层提供了一个工具。文中建议了黄土岩石地层单位命名的原则。洛川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曲线记录了最近2.5Ma气候变化的历史,与深海沉积的气候记录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2.
洛川黄土潜水补给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黄土塬区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这一点已很少再有异议;但对于降水入渗补给机理、补绝时间及补给强度等的认识尚不一致。本文根据洛川塬近几年试验观测资料,对塬区黄土潜水补给特征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洛川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Paleomagnetic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on 96 ariented loess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the Lochuan section in Shanxi Prov., the total thickness of which is up to 130 m and more. The results have provided evidence that the deposition of Late Pleistocene Malan Loess and Middle Pleistocene Lishih Loess in the Lochuan section took place during the Brunhes normal epoch. The lower limit of the Lishih Loess which represent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Brunhes epoch and the Matuyama epoch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lower silt bed, corresponding to a depth of 75 m. The Wucheng Loess, which recorded the Jalomillo normal polarity event, deposited during the middle-late period of the Matuyama reversed epoch. The upper limit of the Jalamillo is set at a depth of 100 m. and the lower limit at 110 m.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rotated remanent magnetization of the specimen resulted from AF demagnetiz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eliminated by means of magnetic clean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despite of the differences in magnetic stability and ages of various strata (loess, silt bed, buried soil and weathered beds) in the Lochuan section.  相似文献   

4.
洛川黄土孔隙性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REE in Ioesses of different ages in the Luochuan section shows a narrow range of variation, indicating the homogeneity of material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REE in loess are concentrated mainly in silt.sized detrital minerals. Loesses of different ages and paleosols all are relatively enriched in rare-earth elements of the Ce family, and show similar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e fractinnatlon among various REEs in the loes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morainic, marine and lacustrine sediments,but is similar to that in sand samples from deserts in Northwest China. The ratios of Ce/Ce^* and Eu/Eu^* reflect that the provenance of loessic materials and their accumulating area are all in an oxidation environment with weakly basic mediums under arid or sub-arid climate.  相似文献   

6.
洛川塬黄土潜水的补给机制及黄土含水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阎太白  王德潜 《地质论评》1983,29(5):418-427
近年来,西北黄土高原黄土地下水(潜水)的研究有不少进展,对黄土潜水形成,赋存及运动机理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本文拟就洛川塬黄土潜水的补给机制及黄土含水特征略述已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土在我国西北分布广,厚度大,堆积基本连续和完整,因而中国黄土一直为中外地质学家所重视。多年来不少学者对中国黄土的地层、年代、物质成分和结构等方面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但是,这些研究均未涉及黄土中氨基酸的问题。氨基酸是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沉积物中氨基酸的含量、种类、外消旋等与所含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及母质层的形成环境和成岩作用有关,为此,本文首次尝试对黄土中的氨基酸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通过对黄土中氨基酸的分布规律和变化,探索氨基酸在黄土沉积环境、古气候及古生物作用等方面的可能的地球化学含义。  相似文献   

8.
洛川黄土序列时间标尺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厚140m的洛川坡头黄土剖面黄土层以5cm,古土壤层以3cm系统采样,全部样品进行了室内磁化率测量。以黄土序列磁化率变化作为古季风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根据第四纪冰期的Milankovitch理论,利用轨道调缠绵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洛川黄支的时间标尺。通过古地磁场倒转时间的检验以及与宝鸡黄土序列时间标尺对比,表明本文所论述的时间标尺适用于该地区古环境演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洛川黄土剖面土壤地层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黄土地层中,含有多层古土壤。梭颇(Thorp. J.)早就注意到中国黄土中的古土壤。刘东生、朱显谟曾多次阐明了黄土中古土壤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并认为中更新世离石黄土中的古土壤多属褐色土类型。近年来,唐克丽对黄土中古土壤的类型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洛川黄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于1975年采样研究以来,不少单位相继进行了多次详细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基本一致的结呆。坦对黄土底界年龄和布容/松山极性界限的认识略存差异。因此,1684年作者再度采样,对其时代、磁性矿物、磁化率与古气候的关系又作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对黄土地层以下清池剖面湖相地层第一次作了古地磁测量。这些研究都  相似文献   

11.
陕西渭南北庄村晚更新世晚期古植被的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孙湘君 《第四纪研究》1989,9(2):177-189
通过渭南北庄村约31,000—18,000aB.P.沉积物中花粉百分含量、浓度和沉积率分析,对该时期古植被取得一些新认识,即当时云杉、冷杉等亚高山针叶树可能并未形成较大面积的森林,而是呈岛状分布于水体周围,并与区域性蒿草草原呈镶嵌状分布,植被并不稳定,亚高山针叶树曾两度出现又消失。从20,000aB.P.无乔木花粉出现,到18,000aB.P.难以找到任何花粉,本区变为无乔木生长的荒漠草原,气候曾经过数次冷偏湿与冷干的交替后,从18,000aB.P.起变得极度干燥和寒冷。  相似文献   

12.
陕北地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典型的黄土分布区,由于黄土地层厚度大、序列全且切割深,因此出露有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黄土层型剖面。由于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原因,陕北黄土地层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地区差异,迄今为止关于陕北黄土地层区域特征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绘制了陕北靖边、米脂、延川、洛川等典型地区的黄土剖面柱状对比图,并对陕北黄土地层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陕北黄土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结论支持了黄土的风成成因观点,并可为陕北地区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陕西宝鸡地区千阳县塌山黄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宝鸡塌山黄土滑坡详细调查和钻探结果表明:具有特殊性的黄土为塌山黄土滑坡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斜坡地形地貌、顺向斜坡结构、黄土节理等为塌山黄土滑坡提供了边界条件;人类活动、降水等是塌山黄土滑坡形成的主导诱发因素;多种因素相辅相成,导致塌山黄土滑坡发生发展。其次,采用SARMA法和FLAC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模拟分析,通过对滑坡体土体应力的分析与滑坡安全系数计算表明,在天然状态下塌山黄土滑坡现今整体稳定,局部(滑坡前缘左侧)有失稳可能,这与野外调查塌山黄土滑坡现今变形特征以及整体稳定局部可能失稳的结论基本一致。而在饱和状态、天然状态+地震、饱和状态+地震3种工况下,塌山黄土滑坡整体失稳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洛川凤栖镇L12~S15土层8个层位16个实验点的入渗实验,研究了离石黄土下部层位的入渗特征。结果表明,洛川凤栖镇离石黄土下部层位黄土层的渗透系数较大,L12,L13,L14和L15这4个层位的平均值为0.90mm/分;  古土壤层的渗透系数较小,S12,S13,S14和S15的4个层位的平均值为0.35mm/分。L12,L13和L15黄土层含水空间发育较好,利于构成含水层;  S12,S13,S14和S15古土壤层含水空间发育弱,利于构成隔水层。上覆总厚70余米的土层重力作用没有改变洛川离石黄土下部黄土层作为含水层和红色古土壤作为隔水层的基本特性,它们的水理性质仍是受沉积时的气候条件和成壤作用的强弱控制。古土壤层也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这是黄土地下水常常具有多层性的原因,也是造成黄土地下水分散、含水层富水量少的主要原因。离石黄土下部黄土层含水空间发育好和利于构成含水层主要是当时冷干的气候决定的,红色古土壤含水空间发育弱和利于构成隔水层主要是当时温湿的气候决定的。将洛川黄土渗水实验数据用3种入渗公式分别进行拟合得出,常用的通用经验公式和考斯加科夫公式基本适用于描述洛川凤栖镇离石黄土下部层位的入渗规律,通过计算获得的2个经验公式各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为水文和农业部门应用黄土入渗经验公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值。研究还揭示,第四纪环境变化理论研究在黄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成壤强弱判别地下水富集规律和富集层位。成壤强、隔水性好的古土壤层和其上的成壤作用很弱、含水空间发育好的黄土层是很好的地下水含水组合,最利于地下水的富集;  成壤作用弱、隔水性差的古土壤和其上厚度小、受风化成壤作用相对较强的黄土层是较差的含水组合,不利于地下水的富集。  相似文献   

15.
陕西华县高楼村黄土滑坡泥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泥流具有高速远程运动的特点,一般先形成滑坡,随即转为高速泥流,虽不多见,但破坏性大。陕西华县高楼村黄土滑坡泥流是一个由于引水渠漏水引起的典型案例。对滑坡形成区后壁黄土的物理性质测试表明,可转化为泥流的滑坡具有疏松的结构,一般饱和含水率大于液限。对其在饱和状态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表明,试样在很小应变下发生剪缩,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水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使其由固态转化为流态,从而形成快速、远距离的流动。当边坡被引水渠渗漏的水浸湿,潜在滑带几乎处于饱和时,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其稳定性接近临界状态; 一旦开始破坏,剪力作用下疏松的结构发生剪缩,沿滑动带产生较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导致滑带呈流态高速下滑,此时的滑带只有很低的强度,因此沿着坡度较陡的沟底保持高速流动,到沟口平坦处势能完全释放后才停滞。用Sassa K.滑坡运动模型,对该滑坡的运动过程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滑坡发生后的地形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陕西安康—石泉北部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康—石泉北部金成矿带位于南秦岭早古生代裂谷盆地次级单元牛山—赤岩地垒,南北两侧分别以安康断裂和麻坪河断裂为界,典型金矿床有羊坪湾、黄龙、鹿鸣等.早古生代裂谷盆地以发育黑色岩系为特征,普遍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夹火山岩,特别是浅变质志留系砂泥质岩和印支—燕山期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床的形成,前者提供金矿源层,后者促使含金热液运移富集成矿.该地区是金矿成矿带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五庄果墚遗址入手,试图探索中国北方特有的粟作农业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五庄果墚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的一处重要遗存。该遗址共出人骨遗存29具(成年人10具,未成年人19具)。宏观和微观的病理观察结果显示,该人群龋齿、贫血、骨膜炎、以及牙釉质发育不全的发病率普遍偏高,其中患龋率55.6%,贫血发病率42.9%,骨膜炎发病率33.3%,牙釉质发育不全发病率66.7%。龋齿及贫血多发反映了粟作农业的饮食特征,即食物中含糖量增高,铁元素减少,不利于营养吸收。骨膜炎的流行或与定居农业的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早期粟作农业高强度的劳作方式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下肢出现了可能由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异常翻转现象,而男性则不见,这有可能与农业社会的性别分工相关。牙釉质发育不全出现的时间集中于4~7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此外,有3例婴幼儿出现颅内损伤,其中两例疑似罹患脑膜炎。结合牙釉质发育不全的周期性,婴幼儿有可能出现季节性营养不良状况,这可能与当地气候环境造成的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有关。五庄果墚人群中几类疾病的高发均与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相关,揭示了五庄果墚先民健康状况背后潜在的农业因素,为探讨中国北方早期农业与人群健康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生物考古学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陕北地区黄土节理对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黄土节理主要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风化节理和卸荷节理。陕北地区主要发育原生节理和构造节理,原生节理多分布在马兰黄土中,较密集,延伸长;构造节理多分布在离石黄土中,方向性强,区域性强。节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产状不同而不同。与边坡走向一致的顺坡斜节理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垂直节理影响较小;走向与边坡走向垂直和斜交的节理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多组节理在平面内可组成层面棋盘格式和X格式;在空间内可组成板状结构体、楔椎状结构体和柱状结构体。不同形状的结构体对边坡产生不同影响。最后,针对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斜节理,讨论了沿构造(斜)节理面产生边坡土体滑落的可能性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何中游南部和中部地区的黄土以往研究的比较多, 飞但对北部地区的黄土一直研究很少。由于黄河中游北部地区地处黄土与其它第四纪沉积物的过渡带, 地及活动频繁, 因, 而, 研究黄河中游北部地区的黄土, 不仅在第四纪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以及古地理、古气候理论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陕北环境地质条件脆弱区某330kV变电站在大面积挖填方施工过程中,填方区内出现了多条拉张与剪切裂缝,工程被迫停工,需查明原因。通过大范围工程地质测绘、钻探、井探、槽探与多种方法的抗剪强度试验以及稳定性分析计算,查明该场地选在了一个稳定性程度不高、滑面呈直线形的大型古滑体上,滑面为黄土与砂泥岩接触面,滑面倾角与滑动方向同单斜构造的岩层产状(300°~310°∠8°~12°),场地前缘出露的砂泥岩非原状基岩而为滑坡堆积物。堆积物的存在阻断了坡体降水的排泄通道,致使滑面以上形成大范围的软弱土层,且工程施工时的大面积挖填方破坏了古滑坡的原有力学平衡,导致局部复活,形成了3个不稳的工程滑坡。得出了在环境地质条件脆弱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重视选址勘察,单斜构造上滑面呈直线形的黄土与砂泥岩接触面滑坡稳定性计算采用饱和残剪的抗剪强度参数(c=6.6kPa,φ=5.6°)是可行的,对剪出口在沟谷中的黄土滑坡采用既能增加耕地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淤地坝与局部支挡等综合治理方案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